中医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器、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保持协调平衡。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要靠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生理平衡。人体各个部分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相联,上下沟通,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因此,中医认为,人体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诊断时,可以通过外在的变化,判断内脏的病变。治疗时,对于局部的病变,也从整体出发,确定治疗方法。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 因此,人要主动地适应环境。在治疗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就成为重要原则。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以及正邪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论治,就是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病首先着眼于证,而不是病的异同,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 治疗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证候相同, 便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来源:mzqtco.51.net

贾谦:中医比西医厉害多了 

来源: 辽宁日报

   近年来,中医受到的最大指责是不科学,中医被称为“伪科学”。日前,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中医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贾谦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旗帜鲜明地表示,中医是成熟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与文化的统一体。

    辽宁日报:那您觉得中医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还是社会科学?

    贾谦:可以这样理解,中医是自然科学与文化的统一体,是中华文化最主要的载体,它是中国哲学的具体体现,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方法、理论体系。有些人把用 “分子”、“函数”、“化学成分”方法来认识世界作为“鉴定”是否科学的唯一标准,并套用在中医身上,这本身就很偏颇,甚至是无知的表现。

    辽宁日报您刚才提到中医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方法、理论,您能不能给我们具体说说。

    贾谦:我认为中医有三大特色,首先就是整体论,天、地、人是一个大整体,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和谐的、统一的,五脏六腑是一个小整体,统一于人的整个系统。西医治病是典型的对抗疗法,即以疾病为核心,哪里有病治哪里,开刀,使用抗生素等。

    辽宁日报:好像西医也有整体论?

    贾谦:西医的整体论,类似于把人当成一架机器,哪个零件有问题就换哪个,再比如蛋白组学、系统生物学等,都属于机械式、结合式或者说结构式的整体论,不同于中医生成式的整体论。第二个特点就是辨证疗法,中医不讲病,讲“证”,八纲辨证、六经辨证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自己的身体衰弱了,阴阳不平衡了,所谓的病就侵袭而入,要治病就要恢复身体的阴阳平衡,有了正气,身体内自发生成的对抗“邪”的力量就强大了,不管是什么样的“邪”我自身强大了,就会有抵抗力、打胜仗。这是一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思想。第三,中医是理论医学,西医是实验医学,或老说在很大程序上是经验医学。

    辽宁日报:那中医是理论医学又该如何理解?

    贾谦:中医是理论医学,而且是成熟的、系统的、完整的理论医学。什么叫理论医学,就是用其理论可以解决各种临床问题,可以解决西医认为“新出现的疾病”,可用以回答“新出现的疾病”之原因,亦即依其理论可以预防治疗各种疾病,可以使人健康长寿。

    中医是理论医学还体现在:它运用阴阳五行的准确含义完全能够解释中医的各科学说,能够说清楚中医脏腑、经络、气血等理论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说清楚中医的治疗原则,说清楚病人发病及其痊愈的原因,随时可用以指导临床。既然按照中医理论能够应对各种疾病,不必先要经过种种实验以取得经验才能找到有效治疗方法,为什么有人硬要把中医说成是经验医学呢?!近现代一些科学文化“精英”说中医是经验医学,目的还是想要把中医挤到“不科学”的阴影中去。

    辽宁日报:在这个理论指导下什么病都能治?

    贾谦:按照中医理论,几千年来解决了中华民族遇到的各种疾病,包括近几十年来遇到的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或没有很好疗效的新出现的疾病,如SARS、艾滋病、“甲感”等等。比如,中医治疗艾滋病,是我们去艾滋病患者较多的地区的调研过程中亲眼所见的,河南民间几位非常普通的中医大夫,用中药治疗艾滋病感染者、患者,效果很好。

    辽宁日报:您刚才说民间中医用中药治疗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效果好,好到什么程度?既然提到治疗,那么就详细谈谈治疗的问题,因为不管什么医学,都是要救人的,咱老百姓“不看广告(理论),就看疗效”。您在调研中也好,还是研究中、亲身经历也好,给您感触最深的中医治病的例子是什么?

    贾谦:有很多。治艾滋病是一个,艾滋病患者经过治疗后能吃、能睡、能劳动,活得很好。有人说那他体内还留有艾滋病病毒吧,那也不算好啊——这就是西医的角度或标准了。对付细菌、病毒等病源微生物时,西医只能采用直接对抗和杀灭的方法。问题是“杀艾病毒”的西药研究了多年还是没个影;二是其副作用很大,就像化疗;三,用一种西药攻击病毒,病毒在受到攻击的过程中必然产生抗药性,所以,感觉总有杀不完的病毒,不得不研究毒性更大的新药,让人类穷于应付。

    再举个大家都经历过和 “恐惧”过的病例吧,SARS。西医用抗生素去杀灭冠状病毒,不行就用激素,结果不仅没能杀灭病毒,而且用激素无区别、无条件地调动体内抗病机能,造成严重的难以治愈的后遗症——股骨头坏死;中医则不管什么病毒不病毒,考虑的是天地运化对人产生的影响。顾植山教授说:“庚辰年(2001年)刚柔失守产生的‘燥’和‘热’是伏气;癸未年(2003年)的‘寒’和‘湿’则是时气,由疫毒时气引动伏气,燥、热郁于内,寒、湿淫于外”,导致SARS。中医有针对性地用药改变人体燥热的内环境,不仅成功地防治了人们谈虎色变的SARS,而且没有任何后遗症。事实证明,中医的推断是正确的,一到小满,客气转为厥阴风木,风能克湿,大自然改变了人体的内环境,SARS就过去了。

    辽宁日报:有人说中医治病一个大夫一个方子,要么就是今天去一个方子,明天去又是一个方子,或者同样是胃病,两个患者用的方子就不一样,由此认为中医不科学,不规范?

    贾谦:这样理解的人正说明他对中医药缺乏了解。中医讲因人(患者)、因地、因时的不同辨证治疗。举个例子好理解一些。 1956年在河北石家庄地区发生乙脑流行,中医用“白虎汤”来治疗,效果很好,这对整个医学界震动很大。次年,北京、唐山地区又出现乙型脑炎流行,但再用 “白虎汤”就不灵了,著名中医大家蒲辅周老先生根据五运六气指出,石家庄与北京的乙脑虽同在暑季,但头年石家庄久晴无雨,乙脑患者偏热,属暑温,用白虎汤清热润燥,故见奏捷;而北京当时雨水较多,天气湿热,患者偏湿,属湿温。倘不加辨别,而沿用清凉苦寒药物,就会出现湿遏热伏,不仅高烧不退,反会加重病情。蒲老建议,增加一味燥湿药——苍术,立竿见影,不少危重病人转危为安,死亡率由30%一下子降到10%以下,一场可怕的病疫又得到遏止。蒲老一人治了167名乙脑患者,用了98个处方,没有一人死亡,这就是高水平的辨证论治,这正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不像西医那样,但凡感冒都用同一种药。

    辽宁日报:中医的养生和针灸越来越为世人重视和认可,但在治疗方面,有人认为中医只能治慢性病,对急症治的不多,很少见到急诊中有中医医生,中医对急诊到底有无办法?

    贾谦:一些人总认为中医是“慢郎中”,其实中医擅长于治疗急性病。中医就是在与急症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董建华教授说过:“我国历史上的名医都是治疗急症的能手。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医治疗急症受到了影响,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误会,好像中医只能治慢性病。其实,中医在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肺炎、急性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乙型脑炎、外感高热等急重症方面,都已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民间善治急症的大有人在。中医还对所谓外感热病特别有效,即西医说的病毒性传染病,如SARS、艾滋病、 “禽流感”等。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对此没有有效疗法。西医要杀灭病毒,苦于没有找到合适药物;中医从来不主张杀灭病毒,主张调动人的自我康复能力,与之和平共处。中医从来不怕病毒,也无需弄清病毒是什么样子,只需扶正祛邪而已。这是中医的优势。

    辽宁日报:听您这这么一讲,感觉中医还是有优势的,我们作为中国人还是应该多了解,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增加对中医、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贾谦:是的,与发展仅二百年的现代医学及其所出现的诸多弊病相比,中医药学有极大的优势,辩证论治、上医治未病等都表明中医药学代表了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是相互补充而又不能相互取代的人类两大医疗保健体系。在我国,应该建立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医疗保健体系。

    作为华夏子孙、龙的传人,首先要尊重我们的历史,要对中华文化以及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中医药学拥有自信心,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自主发展中医药学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中医药主管部门的责任。德国慕尼黑大学波克特教授20多年前就指出:“中医药在中国至今没有受到文化上的虔诚对待,没有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学探讨,没有从对人类的福利出发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注,所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这样做的不是外人,而是中国的医务人员。他们不承认在中国本土上的宝藏,为了追求时髦,用西方的术语胡乱消灭和模糊中医的信息。”

                     贾谦简介:

    1941年出生于河南洛宁县。1964年西北大学物理系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事翻译、编辑工作。1987年参与软科学课题,1993年开始专门从事中医药领域的战略研究。作为主要参与者或主持人,先后完成近20项国家级软科学研究课题。获2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多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近10多年来,贾谦完成的主要课题有:促进中医药出口创汇的战略与政策研究,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医战略地位研究,中医药基础理论建设及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科技支撑研究,促进中医药科研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遵循自身发展规律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政策研究,中国药用濒危野生物种保护战略研究,虎保护战略研究,等等。

  2003年4月,贾谦和林中鹏等同志到广州调研中医治疗非典情况,并请广州非典一线专家来京,召开了“中医药成功治疗非典学术交流会”,促进北京中医介入非典治疗。

  2004年,贾谦和课题组同志20多次到艾滋病村调研中医治疗艾滋病情况,吴仪在报告上批示:要组织中医界参与AIDS防治工作。

  2008年11月,首届中华原创医学复兴论坛在京召开,论坛的主题是“重铸中华医魂”。贾谦作为演讲嘉宾参加了本论坛,演讲题目是《中医药的现状与未来》。

  贾谦发表的中医药发展战略方面的论文50余篇,如,《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反思》,《确立中医药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意义》(此文在七家报纸、七家杂志刊出),《走出误区》,《遵循自身规律》等,并由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医战略》一书。

             九位名中医共论中医优势

    中医这一在中国传承几千年的体系近年来遭遇前所未有的攻击,中医不仅被某些人斥为伪科学,甚至有被妖魔化的倾向。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一场声势浩大、波及各 大、各类媒体的辩论只是让他们更无所适从,中医的疗效他们或许都体会过,然而关于中医药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又让他们心下惶然。

  继吴仪副总理在即将退休之际,公开表示退休后要继续学习和研究中医药学之后,3月13日,新浪和《科学时报》联合主办的“国宝中医集体亮相”活动在京举行,就如何让中医药在国人健康保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来自全国各地的九位国宝级权威老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 优势

  陆广莘 中医重在提高自我痊愈能力

 

  陆广莘 80岁,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基础理论研究所副所长,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西医全剂量用药会造成‘抗病难’,而中医则不会出现过度诊疗的现象。”

  观点

  1.实现人体的自我痊愈能力

  2.不会出现过度诊疗现象

  3.像SARS,西医还不清楚它是什么病毒,中医已经把它治好了。

  中医不是一门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但像SARS来了,当西医还不清楚它是什么病毒时,中医已经把它治好了。中医治疗天花、麻疹、乙脑等等, 都没有去抗病毒。可见,中医并不是以消除病因来发挥作用的,现代医疗主要的方向是努力找“病”,它的主要任务是打击敌人。中医重点在发展自己。

  如果医学忽略了人体自我实现健康的能力,自我实现痊愈的能力,光是扮演一个救火队队长的角色,只盯着去消除病因、清除病灶,就会造成现在越治病、病越多的现象。而且很多时候西医全剂量用药会造成“抗病难”现象的出现,而中医则不会出现过度诊疗的现象。

  中医的实践优势应该考虑它的价值观:第一,“上工治未病”,在还没有得病时进行有效的预防。它不是去找病,而是养生;第二,“中工治将病”,就 是将要得的病,是预防吗?不是,是保健。第三个层次,“下工治已病”。根据WHO的观点,人类长寿健康影响因素中,作为以对抗为主的现代医疗能影响的只占 8%,这就是中医的优势。

  ■ 优势

  路志正 整体着眼,局部治疗

 

  路志正 87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0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国医大师”称号。

 

  “(中医)通过调整整体来达到治疗局部疾病的目的。”

  举例·疲劳综合征

  西医:体检结果,指标都正常,因此没有治疗方法。

  中医:整体调整,调和气血、调和五脏、补养气血,就可以缓解不适

  要想保证疗效,就得用中医的思维,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中医药主要的特点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天人合一。中医认为局部的病变是由整体失调而 产生的,因此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不单单注意局部,特别重视人体的内外环境的统一,通过调整整体来达到治疗局部疾病的目的。另外它在处理疾病方面是有前瞻性 的,比如感冒以后不仅仅治感冒,还有肺部等并发症,注意到用清肺、润肺、止咳的药物。

  当前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加大,所以经常容易出现疲劳,特别是白领工作紧张,生活不规律,容易出现失眠、疲劳、头发脱落、精神倦怠等等,也就是疲 劳综合征发生率很高,可是到医院检查,指标都是正常的,因此西医就没有治疗方法。但从中医的认识来看,人是一个整体,从整体来考虑,调和气血、调和五脏、 补养气血,就可以缓解这些不适,从而达到驱病强身的目的。

  ■ 借鉴

  刘崇云 在美国“纯中医”受保护

 

  刘崇云 美国著名针灸专家,美国西雅图Bastyr大学针灸和东方医学部教授。

 

  “美国全国卫生研究所公开承认针灸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并支持针灸、气功方面的研究。”

  事实

  美国西雅图Bastyr大学的“针灸东方医学系”,现有四五百位学生,拥有针灸、推拿、中药等多个专业和研究所,并且可以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已形成较为全面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

  近二三十年来,中医与针灸在美国发展迅速。在美国的50个州中现在已有42个州立了《针灸中医法》,所以在美国搞“纯中医”是得到法律保护的, 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从事“纯中医”在美国是合法的,这就意味着可以与西医“平起平坐”地进行交流,相互介绍患者去就诊。也就是说西医治不了的 病,西医师会根据情况介绍患者找中医诊疗,同样,中医也会介绍患者去找西医诊疗。在美国很多地方的中医与西医,已到了非常融洽的状态,针灸可治疗的病种比 在国内多得多,包括痛症、不孕症、肿瘤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皮肤科的多种病症。

  美国官方的全国卫生研究所(NIH)公开承认针灸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并支持针灸、气功方面的研究。我校的针灸治疗糖尿病的项目就得到了NIH的 经费支持。我于1990年刚到美国西雅图Bastyr大学时,新成立的“针灸东方医学系”还不到十位学生,但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现在已有四五百位学 生,拥有针灸、推拿、中药等多个专业和研究所,并且可以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已形成较为全面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

  ■ 临床

  贾海忠 疑难重症,中医疗效明显

  低血压、心衰、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西医很难用药的疑难心血管疾病,中医疗效很好

 

  路志正 87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0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国医大师”称号。

 

  “像低血压状态,在西药里边基本上没有治疗低血压的西药,但中医的疗效就非常好。”

  我长期从事以中医为主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我们的病人都是一些危急重症病人,在用上中药以后疗效都非常好。对一些难治的心绞痛,主要指一些没法 用西医进行治疗的患者,以及使用治疗后仍然不能够缓解的病人,用上中药以后疗效明显。对心血管系统其他疾病的治疗,像低血压状态,这也是中医的强项,在西 药里边基本上没有治疗低血压的西药,但中医的疗效就非常好。还有就是顽固性的心力衰竭,它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中医介入以后疗效可以得到明显的提 升。再如心衰、心功能不全这类病,按照《伤寒杂病论》来治疗,能够迅速缓解症状,也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我们在心血管方面如果要谋求突破,就要把人当成一个 整体来调理治疗。

  危剑安 提高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力

  中医对艾滋病病毒感染以后进行早期干预,能提高感染者的免疫功能

 

  危剑安 广安门医院艾滋病临床治疗中心主任医师、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组成员。

 

  “(我)发现用中医药干预以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免疫的走向是有很大改变的。”

  艾滋病病毒与以往病毒有一定的特异性,我们通过一批老专家,以及后来一些年轻的专家到非洲摸索二十年后,在国内也开展了十几年艾滋病治疗,到目 前为止我们有六千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接受中医药治疗。我们知道病毒一旦侵入我们人体以后,会不断复制,在西医治疗下我们是要达到一定的指标后才能进行药 物干预,中医则强调越早干预越好。临床证明,中医在艾滋病病毒感染以后早期的干预方面是有很大作用的,早期干预治疗后,鼓舞自身的人体正气,提高感染者的 免疫功能就是一种维护。我们已经做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我自己也承担了一些国家课题,发现用中医药干预以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免疫的走向是有很大改变 的。

  郑伟达 治疗肿瘤有独特优势

  疗效好,经济省,治疗简单,不影响劳动力

 

  郑伟达 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院长。

 

  “中医治疗肿瘤还有很多优势,关键的一点,中医治疗肿瘤不会复发。”

  因为肿瘤是一个全身的疾病在局部的表现,治疗肿瘤应该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治疗局部和调整整体相结合,中医治疗肿瘤能够从整体上治疗,减轻痛苦而 延长生命。我总结为:第一,能够减轻痛苦,第二,能够减少症状,第三,能够提高生存质量,第四,能够控制肿瘤,第五,能够防止复发,最终达到带瘤生存。中 医治疗肿瘤的优势,第一,疗效比较好,第二,经济上也比较省,第三,治疗比较简单,方便,第四,它不会影响劳动力。中医治疗肿瘤还有很多优势,关键的一 点,中医治疗肿瘤不会复发。根据我临床的经验,治疗肿瘤关键在于提高生存质量,生存质量好了,肿瘤就不会复发或转移。

  ■ 前景

  朱良春 对经验依赖性强医药难分家

  中医的经验传承更重要,难实现流水化作业

 

  朱良春 90岁,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1987年国务院批准为“杰出高级专家”,1990年入选全国首批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中医要取得好疗效,在基本功方面一定要下工夫。”

  现在国家提倡医药分家,这一点的确比较便于政府管理,同时能够减少老百姓的负担。但是目前中医院利润的一半以上都是药品利润,如果医药分开就必 须在就诊费用方面有所变化,同时政府也应该有所补贴。中医药和西医药相比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中药当中有很多炮制的药品,这一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依靠经验的过 程,也离不开老中医和老医工,很难完全实现西医那样的流水化作业。因此我觉得国家不能完全按照管理西医药的办法来管理中医药。

  中医要取得好疗效,在基本功方面一定要下工夫,在经典著作方面一定要学深吃透,融汇贯通,结合临床实践,这样才会提高疗效。也只有很好的基础,才能在实践当中得到创新。而且学生也学得精、学得好,到临床就能成为一个中医治疗能手。

  朱琬华 中西医两重诊断中医治疗

  应该重视中医经验传承 中西医应该是配合关系,而不是取代关系

 

  朱琬华 著名中医专家朱良春的学术继承人,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所长。

 

“很多中医院在面临生存问题时无法恪守中医的传统……这对于中医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中医的发展最关键的就应该是中医的继承,对纯中医人才的培养。由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目前中医院都存在一个西化的倾向,很多中医院在面临生存问 题时无法恪守中医的传统,在临床当中甚至都不号脉了,更没有精力和耐性来进行中医经验的传承和中医人才的培养,这对于中医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把自 己的东西都丢掉了。

  中西医应该是配合使用的,而不是取代的关系。我们学中医的学习一些西医知识可以更好地向病人把病情说清楚,我自己在临床当中就是一直坚持“中西 医两重诊断、中医治疗”的原则,只有这样,中医数千年积累的经验才能够传承发展下去。同时目前中医教科书同临床治疗的脱钩也比较严重,很多教科书学习之后 无法真正指导临床诊治。

  郭子光 学习经典攻克西医疑难

  前人的经典著作证明是可信可行的,继承前人的学术积累,中医的发展潜力是相当大的。

 

  郭子光 76岁,著名中医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四川省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

  “要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我觉得主要应该学习经典著作。”

  要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我觉得主要应该学习经典著作。第一,经典著作可信度很高,经典著作本身也在不断发展、补充完善。它的可靠可信是毫无疑 问的,而且几部经典后来在各个领域的发挥也证实是可靠的。第二,古代的人和今天的人在很多方面所患疾病都差不多,除了少数的疾病古有今无,绝大多数疾病古 今都一样,我们继承前人的学术积累,发展潜力是相当大的。第三,西方医学突飞猛进地发展,也并非能够治好所有的病。翻开西医著作来看,对不少病的治疗情况 大致都是这样描述的:本病原因不明,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个当中就给我们中医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有识之士也把攻克这些病的希望寄托在中医身上。

  ■ 记者手记

  存废中医,让疗效说话

  去年以来,中医遭遇了从未有过的质疑,从普通网民到科学界名家,“拥中医药”和“倒中医药”分为两个立场鲜明的阵营开始了持久的口水战。但作为 治病救人的医学,疗效才是最终宣判中医药存废的终极判官。也许我们的确需要一个“第三阵营”来更为客观地看待中医药的作用和地位,因为单纯的攻击和谩骂并 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从千年以来中医在广袤土地上的持续坚挺和中医在欧美等西医领地上的攻城略地都可以看出,中医在疾病预防、养身保健,对亚健康状态的调节,在一些 西医无法准确解释的疑难病症当中,的确凸显了其独特的价值;但是由于中医诊疗本身的独特性,中医在病情的解释、在病根的明确方面不如西医清晰易懂,在疗效 方面也不如西医容易量化,这成为了很多人非议中医的把柄,也成为了很多不法商贩假中医之名行欺骗之实的滥觞。

  中医药的疗效并没有某些狂热支持者所想像得那么完美,但也并没有反对者所说的那么不堪。

  但中医的确不能继续躺在一种“国宝”的身份和心态之上固步自封,应该从更大程度把自己的独特疗效、功能展现给大众(比如循证之路),在保持自有 诊疗特质的前提下勇敢地借鉴西医的某些长处(比如中西医两重诊断),也许只有这样,中医人才匮乏、中医药知识普及难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最终解决。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蒋理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刘映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3-18 9:42:01 · 来源: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