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途径及流行:传染性软疣为世界流行性疾病,本病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等儿童中发病率最高。在西方,本病发病率上升并与生殖器疱疹、梅毒和淋病的发病增多相平行。 |
据Willcox报道,1971~1973年男性传染性软疣增加了29.6%,女性增加了25.0%。本病主要常见于儿童。本病可在公共浴池、游泳池或通过性接触传染,性接触传染主要见于性活跃的青年人,常与性交有关,故认为是一种性病,其依据有: |
①软疣皮损多发生于生殖器或邻近部位,同性恋者其皮损好发于肛周; |
②性伴之间软疣发病率较高; |
③上述性活跃人群中常伴发其他性病。 |
本病很少发生于老人,最近报道有见于AIDS患者。如存在易感因素,对此病毒比较敏感者,损害易泛发,有报道在结节病、白血病、使用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者,可发生广泛的皮损。黑猩猩、袋鼠及马可自然感染。 |
临床表现潜伏期1周至6个月。典型损害为受感染局部表皮细胞增生形成的丘疹,直径2~8mm,单发或多发,圆形或半球形,有蜡样光泽,中心脐凹状,并含有干酪样栓塞物,丘疹呈肉色或粉红色。初期质地坚硬,成熟变软,可挤压出干酪样物。临床可分两个类型: |
①儿童型:通过皮肤直接接触或经传染媒介受感染,软疣见于面部、躯干及四肢。 |
②成人型:可为性传播,软疣多见于外生殖器、臀部、下腹部、耻骨部及大腿内侧区,肛交者发生于肛门。Lynch报道55例这样的病例,是从越南和朝鲜回美国的军人,他们在该国曾有嫖娼史。 |
皮损可发生于除掌跖外的任何接触部位,也可出现于唇、舌及颊粘膜、结膜等,结膜损害可伴有反应性结膜炎或角膜炎。少数损害异常巨大,称为巨型软疣,有的可角化而像小的皮角,称为角化性软疣。一般无自觉症状。 |
感染HIV的病例,传染性软疣的发病率增加,而且软疣广泛播散和出现大的损害,有报道AIDS病人面部有巨大的软疣,易与基底细胞上皮瘤混淆。此外,曾报道两例广泛的、急性的、数百个软疣的病人,有接受免疫抑制剂、强的松龙和氨甲喋呤台疗史,认为发病与其免疫抑制有关。本病属自限性,一般持续数月至数年。 |
病理变化:特征性的是表皮细胞内出现多数细胞质内包涵体,称为软疣小体。其小体挤压每个受损细胞的细胞核,使胞核呈弯月状,位于细胞的边缘;软疣小体由嗜伊红变成嗜碱性,在角质层可见多数35μm直径大小的嗜碱性软疣小体,若中心的角质层破裂,排出软疣小体,形成有中心的火山口样。毛囊性传染性软疣,真皮内有多数扩大的毛囊,其中充满了软疣小体。 |
电镜观察:细胞质内可见到病毒颗粒。 |
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本病的临床上有蜡样光泽的圆形或半球形丘疹,中央脐凹状,可挤出干酪样物与组织病理具有特征样,易于诊断。生殖器部位损害有性活跃年青者,应检查有地性病。较大皮损应与基底细胞癌,角化棘皮瘤鉴别。
传染性软疣病毒的感染性病毒颗粒与抗原检测法目的方法、结果: |
1、直接检查病毒颗粒
涂片染色:挤出乳酪样物,瑞特染色 软疣小体(+)
电镜观察:活检标本 软疣病毒(+)
组织病理: 具有诊断特征性 |
2、直接检测病毒抗原
琼脂凝胶沉淀试验(AGP)
(+)
补体结合试验(CF)
(+)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
(+)
中和试验(Nt)
(+) |
治疗:将损害中的软疣小体用小镊子夹住疣体,将之挤出或挑出,然后点入浓石炭酸或三氯醋酸,并压迫止血;亦可用刮匙刮除,外涂2%碘酒;或0.1%维甲酸酒精局部涂搽。其他,可用电干燥,液氮或干冰冷冻,巨大疣可手术切除。性伴应同时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