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个好医生漫漫从医路

曾昭耆

1.医生的“成材周期”

关于“成材周期”这个词,得先介绍一下它的来历。

    20世纪50年代中期,著名的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住进了病房。他带着一块老式的自动手表。每天早上,我问他睡得好不好时,他都先看一下手表才回答,并风趣地解释说:“如果表停了,就证明睡得很好。”

    也许是出于对我这个年轻医生的关心,有一天,他谈起了从事不同职业者的“黄金时代”问题。他说:不同职业的成材周期有很大的差别。比如,运动员、杂技演员都是从小开始训练,但黄金时代较短,30来岁就被认为是老资格了。而医生却完全相反,30多岁的医生在病人心目中还显得有点“嫩”。他还说:画家、作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等也是这样,成材周期都很长,他们的黄金时代往往都在后半生。

    那席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致我后来也常对年轻医生们说到,医生的成材周期较长,希望他们看到这个特点。

    当年老先生是口头说的,没有说明是“成才”还是“成材”,但我一直认为那是个林学的专业名词。因为,不同树木的生长速度不一样,从一粒树种或一棵幼苗长成可用之材,经历的年头差别很大,这就是它们不同的“成材周期”。

    后来我曾向一位林学家谈到过此事,但据说并没有这个专业名词。他猜想,那位语言学家也许是作为一种比喻随口而说的。不过,我认为,即使是比喻,也很形象和生动。

    我查过《新华字典》,“人才”和“人材”可以通用。但我理解,似乎“人才”侧重天赋,而“人材”则强调培养、造就。因此,把“成材周期”用于人,似乎也说得过去。

    科技领域的不同专业人员有着不同的“成材周期”。一般讲,需要积累经验的专业,“成材周期”也可能比纯理论的专业要长些,因为积累经验更多地需要时间、条件和机遇,需要不断地积少成多。医学专业就是如此。

    我想起已故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一段话。有一天我去他家商量接待一位外国友人的事,他刚参加完一个年轻博士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回来。他告诉我,他在答辩会结束前对博士生讲了几句话。他说:“你是博士,我也是博士,但你现在还只能说是在这个专题达到了博士水平,所以还只能算是个‘专士’。”我理解华教授讲这话的用意,是提醒年轻人不要陶醉于既得的成就,是为了鞭策他们继续奋进。同样,在医学领域里也是如此。一个年轻人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读完研究生,在此期间进一步学了外语,学了基础理论和科研方法,但他毕竟只做了有限的科研课题,得到的知识仍是很局限的。

    一个人花3~5年工夫可以读完硕士、博士,但却很难在同样长的时间里使自己成为一个业务上过硬的医生。我曾听一些前辈科学家们议论说,一个大学理工科毕业生,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大约5年可以基本上掌握本专业的技术,而一个医科毕业生想达到相应的水平,却平均需要10年,而且这10年还一点也不能放松自己。问题就在于,医学,特别是临床医学需要更多的经验积累。尽管每个医学生在校都系统地学过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课程,但要把书本上的东西变成为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识,还必须有一个亲自实践的过程。

    临床医学的对象是活着的有病的人,不同的个体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同一种疾病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因而应采用不同的治法,治疗的效果和预后也可大不相同。所以,临床医学专著很少使用绝对化的、百分之百肯定的语言,而经常使用“大多数”、“基本上”、“可能……也可能……”、“除个别之外”、“也许”、“通常”等比较含糊的词语,因为只有这样的描述,才能真正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各种疾病的实际情况。我的一位老师就曾说过:“在临床医学上,2+2不一定等于4,有时可能等于3或5,有时还可以等于0”。有的学生不理解这种“模糊概念”,怀疑老师说得不明确,太含混,甚至有点模棱两可。其实,正因为客观上的复杂多变,要把它真实客观地表达出来,只有用这类语汇才能科学地概括各种可能性。比如,讲细菌性痢疾,简单地说有“腹痛、腹泻、脓血便,伴里急后重”似乎也是对的,因为它概括了细菌性痢疾的典型表现,但如果你碰到过至死连一次稀便也没有过的中毒性痢疾患者,就也会在那句话前加上“一般说”、“大多数”,然后再加上一大段补充描述,来阐明实际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许多知识,尽管书本上都写着,课堂上也学过,但在真碰到那种病人后仍旧不认识的情况并不罕见。关键在于,在课堂上讲某种病时,通常的顺序是,病名、病因、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然后才是临床表现;而在临床工作中则首先是病人的主诉、病史、查体所见、辅助检查结果,最后才是诊断(病名)。前者就好比先介绍一个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再介绍有关该人的经历,可以给人一个明确的印象;而后者是先说一个人的外貌、简历、行为、表现,让你“猜”那是谁一样,需要更多本领。

    有一位中年男性突发持续性剧烈胸痛,到某医院急诊。医生当然想到急性心肌梗死,但做了心电图,结果正常,于是给点药放走了。病人症状不缓解,又到我们医院,急诊医生再做心电图,结果仍正常,遂留下观察处理,但仍不见好转。我院赵夷年主任医师是一位多年从事肿瘤诊治研究的老专家,他偶然看了这个患者,认为很可能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正巧医院的核磁共振在试机,当即确诊,以后才得以正确处理,得到很好的疗效。

    其后,在全科大查房讨论这个病例时,有位年轻医生请教赵夷年主任“是怎么想到是这种病的?”另一位老医生笑着说:“这就叫功底。”试问,什么是“功底”?功底和基础医学知识当然有密切的关系,但理论却只有用大量的感性知识充实起来之后,才能具有丰富生动的活力。在这里,“功底”其实主要就是因为那位老医生亲自见到过这类病人,所以才能及时联系起来。

    令人高兴的是,通过那次讨论,一些年轻医生增长了见识,后来他们自己也及时诊出了这种病。

    由此可见,医生必须亲自见过相当多的病例才能真正掌握他所学到过的理论知识,而实际知识的增长又取决于许多因素。主观上取决于自己是否能深入实际,勤奋学习,是否掌握了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客观上又取决于所在医院的设备条件、病例来源、学术空气、上级医师水平和他们对年轻医生能否严格要求等。如果没有实践机会,对书本上的知识就很难有深刻的理解。

    从经验积累的角度看,可使人易于了解医生“成材周期”较长的原因。但是否可以说医生只要有丰富的经验就够了,或者退一步说,经验是临床医生最根本的需要呢?我想,那种想法也是片面的。

    几十年来,医学院校有过各种不同的“学制”,在学习年限和课程设置上差别相当大。在学习年限上,从1~2年到7~8年都有过。在课程设置上,主要的差别在于基础理论方面。学制短的基础理论学得很少,临床课从科目上似乎相差不多,但实际上讲授的病种大为减少,主要讲诊断治疗等具体问题,较少涉及病理、病理生理等有关理论,而且诊断治疗也仅限于一些常用的方法。

    这类问题,目前已明显改观。高等医学院校的学制已经比较正规化,甚至已有全国统一的教材。教材统一的主流应该说是好的,但实际上,教学质量又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同样的教材,好的老师可能讲得深入浅出,具体生动,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差的老师可能只会照本宣科,显得枯燥无味。由于这种差异,不同老师教出来的学生,质量也就会不一样。 回想我们这一代人在校学习时,教授讲课似乎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他们当然也考虑学生的需要,但有时也从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出发,增减讲授的内容。比如,有位教授给我们讲血液学,他每周讲两学时,仅恶性贫血就讲了好几个月,而且内容讲得非常精彩,但在结束时说:“我们中国,得天独厚,没有这种病。”有些学生当时就叹了一口气。

    就我现在所知,中国并非绝对没有这种病,但确实比外国人少得多。如果按“疾病谱”讲,中国的医学生可不必花那么多苦功去学它。当然,应该体会,教授的用心是很好的。他那时的指导思想,可能是要让学生尽量多学些知识。比如,现在国际交往很多,我国的医生或医学生到国外进修留学,就不可以完全不懂那些地方较多见的病。我们在医院也见过一些来自国外的人,患了一些罕见的病,由于经验少而耽误了病情。

    一个令人惋惜的病例是,一位刚从非洲回国的驻外人员,因高烧昏迷住院。家属及单位同事都向医生说他很可能是恶性疟疾,主管医生也认为可能性极大,但总想在找到诊断根据后再开始治疗。多次查血片没有发现疟原虫,因而一直没给抗疟药。直到有一天突然查出大量疟原虫,立即开始给药,但病人于当天即死亡。后来请教热带病专家,才知这是恶性疟疾常见的情况,应该在疑及此病时尽早给药。

    确诊后再治疗,一般讲是正确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又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果把它看成“教条”,坐失救治时机,就会导致重大损失。临床治疗的确是一种很复杂的工作,每个医生都应深切领会当初老师们的良苦用心。

    不同的学制和教学水平决定了各个医生在初到临床时实际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在其后的提高过程中领会和理解能力往往不一样。比如,对一种大家都从未见过的病种,有的人曾经在课堂上系统学过,很容易联想起来,而另一些人却从未听说过,即使经人提出后仍难免觉得陌生;对一种新的诊断治疗手段,有扎实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等基础学科知识的人很容易掌握,而不懂这些基础知识的人理解起来就很困难。再加上外语水平和资料检索等能力上存在的差距,制约了自学提高的可能性,结果就会出现在同一医院、同一年资的医生中实际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当然也不能认为学制短的医生都不能达到高水平。实际上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些已经具有高水平的知名专家,他们当初学习时的学制并不长。不过,他们都是经过自己的加倍努力,特别是在掌握基础知识上下了苦功的。

    通常,研究生由于基础培训较好,得到导师的个别指导,从而获得更多的“势能”(势能是一个力学名词。比如:水库中的水就具有一种势能。这里的水,看来与别处的水没有区别,但因它所在地势高,只要流放出来,推动水力发电机,就可转化为能量)。这些人,虽然在研读期中占用了一些时间,初回临床时甚至可能在实际工作上暂时比同年资医生差,但那些基础培训将转化为一种“后劲”,使他们当中不少人提高较快,有的人甚至达到比其他医生更高的水平。

    但近几年,我也发现有少数不尽如人意的研究生。一方面是他们所选课题较偏窄,离实际工作较远;另一方面又因是研究生而自以为高人一等。有些人在临床工作中不愿踏踏实实地为病人服务,做好医生的本职工作;在实验室也不愿意亲自动手,甚至宁可出钱让实验员“代劳”,以便坐等现成数据。像这样的研究生即使仍能通过论文答辩,勉强过关,但从业前景却是令人担忧的。因为,他既没抓紧临床实践机会,又没有在科研中学到真功夫,实际上也已没有什么“优势”可言。研究生如果念成这样,是非常可惜的。

    我在此顺便谈到这些,是希望年轻医生们以此为戒,及早注意。

    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是医生成材缺一不可的两个支柱。

    “成材周期”的终点又远非医生个人成就的“顶峰”,它只不过表明达到了一个医生应该具有的一般水平。他应该能够基本独立工作,能够通过查阅文献基本掌握本专业的当前水平和动向,能够结合实际总结经验,开展一些科研工作,撰写论文,能够不断提高自己和培养下级医生。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他仍离不开上级医师和专家的指导。

    在正常情况下,医学院校不但对考生的分数线要求较高,而且需要较长的学习年限。再加上一个相对长的“成材周期”,所以通常40岁左右的医生也不敢说自己已有了多高的本领,这就难怪一般人都会认为“医生越老越值钱”,有病总想找老医生看看心里才感到踏实些。可见,医院拥有一批老专家也确实是具备了一个重大的优势。

    当然,不应该不加分析地把医生的年龄增长看成一种“优势”。在大多数情况下,医生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会随着年龄而增长,但前提也在于他有较好的基础,能够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更新知识,才可能使实际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并指望自己的“黄金时代”能有所延伸。但是,衰老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随着年龄增加也会有体力减退、健康欠佳,

    甚至囿于自己的局限经验,产生某些保守倾向等。明智之举是应该善于扬长避短,发挥老医

生的优势。年轻医生也应该从内心尊重他们,虚心向他们学习。有的医院把一些有真才实学

    和经验丰富的老医生聘为顾问,使他们在临床、科研和教学各方面继续起指导作用,这样,

    对保持并提高诊疗水平和培养年轻医师成材,都有重要价值。

    对刚从医学院校毕业走上临床工作岗位的年轻医生来说,及早认识到“成材周期”较长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有利于自己对今后的前景和任务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和充分的思想准备。总的来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急于求成不行,不争分夺秒更不行。

    在这种时候,想想屈原那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追求和毛泽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气魄,应该可以给自己增添一种精神力量。

2.医生的知识结构

医学是一门内容丰富而又深奥的综合性学科。从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上就可以看出,各科临床课都是以解剖、组织胚胎、生理、生化、病理、药理、诊断学等为基础的。而这些基础课又分别是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学科向医学的纵深发展,相互间存在着环环相扣的紧密关系。

    经过以上系统学习的医学生,毕业后在职业称谓上算是个医师了,不过,如前所说,他还必须经历一段不短的“成材周期”才行。

    40多年前我给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看病时,有一次他对我谈起,他认识很多医师,发现其中有些人虽然知道哪些病应该用哪些药,哪些药可以治哪些病,但他们的知识似乎仅限于此。他说:“这样的人,我认为不过是医匠。”他说的“医匠”,指的是一种和木匠、泥水匠差不多的“看病的工匠”。在他眼里,医师和“医匠”就像画家和画匠一样完全属于两种不同的层次。前者是科学或艺术,后者不过是一种手艺。

    临床医师赖以工作的基本依据当然是医学专业知识,但由于他们的工作对象是人,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和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又是带着不同疾病的人,这就使这个工作越加复杂起来了。疾病之所以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性,除了与各人的体质不同有关外,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到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体质本身,包括某些遗传因素,也可说是世世代代环境影响的产物。

    由于人的自然属性,临床医师必须了解自然,了解天文、地理、气象、环境等对人的影响。比如急性心肌梗死在北京地区多发于寒冷季节,可是在炎热的夏天往往又可能有一个发病的高峰。因为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人体为了保持体温恒定,必须增加皮肤水分的挥发,失水失盐致血液浓缩和粘稠度增高,影响心肌的生理功能,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脑血管病也存在类似的发病规律。

    我还见过一个阵发心房纤颤的患者,他自己发现,他的房颤发作经常和地球上的地震有关。病人自己做了长期的详细对比记录,一边是他的心房纤颤,另一边是地球上任何一处的地震报告。看来同时出现的确实不少,但尚无法作出充分的解释。

    中国古代医籍中有所谓“天人之际”、“子午流注”等提法,以及十分重视四时八节和昼夜之间的“阴阳交替”,这些都曾被视为封建迷信而受到批判。其实,如果去体会古代医家们的用意,也许可以发现,他们是在没有现代科学的情况下,试图阐述各种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等自然条件的改变与疾病的关系。比如,一些重症和衰老患者容易在凌晨发病,容易在气温、湿度急剧变化时病情加重,都是许多医生亲历过的事实。至今不少中医仍强调在每年24个节气前后,要注意防范病情波动,实质上,是由于这些时候的气候改变可能较明显。此外,中医还注意到,某些中药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域是否适用等都有讲究。其中不少精髓,都来源于临床实践。

    由于人的社会属性,临床医师又必须懂得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政治、经济、伦理、法律、历史、哲学、文学、艺术以及人际交流技巧等等。讲到人的社会属性,似乎大家都了解,但并不是每个医师都认真注意到它在人的疾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的医师并不是不知道心理行为因素对心脑血管病、溃疡病、肿瘤等的影响,但在实际治疗中又往往忽视了它,更没有意识到医师自己的各种社会科学知识甚至文化艺术修养会对临床医疗工作具有意义。其实,对人的医疗和对其他动物的医疗(兽医)之间,重要的区别就在社会属性上。可以说,临床医生是依靠医学,通过上述“人文介质”运用到病人身上的。

    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给人们生活各方面带来显而易见的改善,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甚至对人的健康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从外环境看,现代化似乎总伴随着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和噪声污染等一系列恶果。从内环境看,现代化对人的生活、工作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迫使人们重新适应改变中的社会环境。 对临床医师来说,医学知识是根本,其他知识居从属地位。没有或基本没有医学知识的人当然不能算医生;有一点很粗浅的医学知识而主要靠一些社会经验来“行医”的人,只能说是个“江湖医生”。但是,不懂得社会科学在临床医疗中的重要作用,或虽然知道但不会应用者,可以是一位学者,但却很难算得上是个好的临床医生。因为他往往不善于用最恰当、最巧妙的方法使病人得到医学所能给病人带来的最大效益。因此,有时会出现一种情况,两个医学知识水平差不多的医生,病人及家属对他们的反映,甚至客观上治疗的效果却有很大的不同。

    要弄懂这个问题,最好先说说“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意义。

    所谓“疾病谱”,实际上就是把各种疾病在社会人群中的发生率排列名次。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的病种不尽相同。由于医学科学或社会经济的某些突破性进展,往往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良好的影响,使某些曾威胁人类生存的疾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使人的健康状况改善,寿命延长。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原来一些居于次要地位的病种发生率逐渐升高,成为新的主要问题,这就是疾病谱的变化。

    比如,我国在20世纪40~50年代,发生率最高、对人群健康威胁最大的是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缺乏症等。其后,随着卫生工作的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改善,上述疾病显著减少,人群平均期望年龄提高。目前,成为主要威胁的则是心脑血管病、肿瘤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病。

    由于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只能随之发生改变。

    医学模式体现在医学教育内容、医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思路的各个环节。比如说,面对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医生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控制和杀灭致病微生物的问题;面对营养缺乏症,医生主要考虑如何改善营养的问题,这就是“生物医学模式”。而面对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问题就复杂得多,医生要更多地考虑形成这些病的社会因素,包括病人的心理状况、生活环境、工作负荷、行为方式、饮食习惯、烟酒嗜好等,这就是“生物-社会-心理-行为医学模式”的主要内涵。

    从国内近年一些地区关于死亡原因的统计材料可以看出,冠心病、脑中风和恶性肿瘤加在一起就约占70%,远远超过了各种致病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可是,在面对慢性非传染病的同时,医生又仍应时刻警惕像结核等慢性传染病的“死灰复燃”、寄生虫病的依然存在和某些急性传染病的突然袭击。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许多地方的暴发,就无异是敲了一次警钟。

    联合国发表的题为《世界资源1998~1999》的报告中已指出:世界25%的疾病和死亡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

    当前的疾病谱和医学模式对医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

    医生懂得一些哲学、政治经济学,甚至参加一些社会调查等,虽然难免耽误一些时间,但也并非完全没有用途。特别是,学习一点辩证法,对于分析某些复杂的病情,联系社会历史背景来认识各种致病因素,从零散的临床所见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众多的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和寻求解决矛盾的手段等,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著名的医学家邓家栋教授当年给医大学生讲诊断学时就经常联系辩证法。我在国外和一些医学家交谈时,发现有些人对辩证法也极为推崇,认为它是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的一种很有用的指导思想。

    祖国医学所一贯强调的“辨证论治”,虽然和“辩证法”之间在字面的写法上不同,且有不完全相同的定义,但在临床医疗的实际应用中,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不仅如此,中国古话中还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治大国若烹小鲜”等,说明人们早已认识到诸如治理国家、医疗疾病和烹饪饮食等似乎毫不相干的职业和地位之间其实存在着某些微妙的联系。对医生来说,可利用某些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思想,也可从其他行业的工作中得到“触类旁通”的经验。

    上世纪50年代,有一位苏联内科教授在北京医院第一次参加查房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医学是什么?医学是科学、技术、艺术,还是手艺?”我的印象,那次讨论并没有什么结论,但觉得确实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也许应该说,临床医学就是各种科学和技艺的高度综合体。

    诊断治疗疾病靠的是科学,了解病情和解释病情的根本依据当然也是科学,但无疑也带着很大的艺术性或技巧性。不同医师用不同的语气向同一病人讲解病情可能产生不同的后果,在不同的场合下采集到的病史可能有很大的出入。其中既涉及病人的文化程度和他的表达能力,也涉及医生的提问是否明确和通俗易懂,解释病情的态度和语气是否恰当有关;有时还涉及病人对当时在场其他人的顾虑和对医生的信任程度。而且,也有存心欺骗医生,隐瞒病情的情况,这时医生甚至得像刑侦人员那样,需要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

    20多年前的秋天,有个20岁的姑娘由她父亲带来门诊请我看病,父亲说是孩子去北戴河旅游,受凉后发高烧已一周多。初步检查,除一般发热病情外,皮肤有散在淤斑,肢端还有几个边界清楚的黑斑,显然是坏疽,不能用感冒解释,即诊断为败血症收入住院。第二天查房时,无意间发现患者阴毛整齐,长约4~5毫米,末端扎手。问其原因,据称因下身局部瘙痒,自己用剪刀剪掉的。再看内裤上有较多脓样阴道分泌物。出病室后,我问随同查房的医生们对此有何想法,没人说话。我说应该怀疑病史有问题。试想:谁有本领自己剪去阴毛,长短一致,又不伤皮肤?只能是剃后再长出的。未婚女子,又没有什么职业原因,也没做腹部手术,为什么要剃阴毛,而且阴道分泌物这么多?因此,要想到产科感染。当时虽有人不以为然,因是我正式查房提出的,必须执行,故仍按我的要求,立即做了血液和白带的多种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这时病人情况已日益加重,几天后突然出现右侧肢体重度偏瘫、失语及双眼全盲,提示出现了位于视神经交叉和左侧内囊等处的多发性脑脓肿。由于及时查出了致病菌,做了针对性强化治疗,才得以治愈,未留下任何后遗症。

    后经查明,病人确系未婚先孕,于半个月前在一个非正规医院做水囊引产,导致严重的产褥感染。那个时期,未婚先孕的情况相当罕见。

    医师本应不勉强病人袒露隐私,但有时为了准确地弄清病情,又不得不设法掌握必要的情况。关键在于有明确的目的性,在搞清情况后不随意告诉无关人员,不因而歧视患者,更不可当面羞辱患者。我们弄清这些情况后只告诉了患者父母,患者及家属均表示感谢。

    医生在这类事情上和刑侦人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并不重点追寻责任者。无论是病人瞒住亲属,还是病人和亲属一道欺骗医生,对医护人员来说都不是什么原则问题,没有深究的必要。因为需要我们搞清的是病情而不是“案情”。

    临床医学是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社会上的许多重要现象往往都会在临床医疗中有所反映。近一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增快,竞争机制进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从过去的相对稳定,进入一种需随时调整的状态。对此,人们从心理上也得有个相当长的重新适应过程。因而不但会出现一些新形式的功能性疾病,而且连一些器质性疾病也将因受到这些影响而被涂上新的社会心理色彩。这些都要求临床医师具有比以往更多的社会学、心理学和行为医学方面的知识。近几年,青中年妇女中因有类似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示非特异性ST-T改变,被诊为冠心病者比以往明显增多。其中实际上多无器质性原因,但与各种心理行为因素有明显的关系。

    30~40年前我们已开始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即一些妇女即使存在类似心绞痛的症状,心电图有ST-T改变或双倍运动试验呈阳性结果,但其病情发展及预后与有同样情况的男性相比有明显的差异。男性出现这类病情后多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发展为心肌梗死和致死者较多,而妇女则症状时轻时重。多数“原地徘徊”,颇受情绪影响,但很少发生严重后果。

    对这种女性患者,轻易地“戴上冠心病帽子”往往是不明智的。事实上她们中不少人对一般抗心绞痛药反应不佳,在分析病因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宽慰,再用一些解焦虑药,往往相当有效。

    当然也不能认为青中年妇女不会有真正的冠心病。西方妇女冠心病患病率近些年有所增高。我院也收治过30~40岁女性心肌梗死患者,并经造影证实有广泛的冠状动脉狭窄。事实证明,中年妇女如果有糖尿病、内分泌异常、吸烟或其他危险因素,则冠心病患病率明显上升。这就说明必须个体化分析对待。

    女性到70岁,冠心病的患病率与男性基本持平。老年女性由于冠状动脉较细,心肌较薄,发生心肌梗死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可能较高。

    男性患者多数有器质性冠状动脉病变,但在致病因素中及病情的进展恶化过程中,心理行为因素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发病前的的诱因调查,经常可发现与情绪紧张激动有关的情况。换句话说,即使冠状动脉狭窄硬化的基本情况业已存在,如果没有这些附加因素或能及时消除它的影响,就有可能避免该次心肌梗死的发生。

    心理行为因素不仅对疾病的发生具有影响,而且对患者的预后也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安全度过了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患者中,对各种精神刺激承受力差或反应强烈者、性情孤独狭隘者、容易猜疑或暴怒者,其后再梗死及猝死的发生率均较高。

    通常人们说“心”可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涵义,一是作为血液循环动力的心脏,一是指精神心理、行为性格。两种定义上有明确区别的“心”之间,其实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只看生理、病理而把心理看成与医生无关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但从另一方面说,医生更不能因此又轻易把一些疾病现象都希图以心理行为或功能性原因来解释。因为其后果可能是漏诊重要器质性疾病,造成更严重影响。

    20世纪50年代初,我在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作住院医师。一次晚间急诊值班时,接诊了一个年纪很轻,主诉头痛的军队连级干部。当时一般医院还没有独立的神经科,急诊由内科医生兼管。我给他做了一般神经科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

    陪送来的基层医生对我说,该病人在战争中和平日劳动中表现都很好,但后来动员学文化他就说头痛。病人态度也很诚恳,坦率承认自己没文化,打仗、干活都不怕,就怕读书写字,甚至发牢骚说:“当兵,能打仗就行啦。学什么文化——真头痛!”

    陪来的医生说:按部队首长指示,如军医大学医生也认为无病,就准备进行批评教育。为此,我又给他做了眼底检查,意外地发现视乳头水肿,腰椎穿刺又发现颅内压高,遂拟诊颅内占位性病变收入院。当时没有CT等设备,也不能做开颅手术。经保守治疗有所缓解,但其后在住院期间突然死亡。尸解证明肿瘤溃破入脑室,并有大量出血和脑疝。

    回顾分析患者学文化即头痛的原因,可能因头部前倾位时肿瘤压迫周边血管,引起颅内压增高所致。

    副鼻窦炎患者也可能出现看书写字引起头痛,而卧床休息则症状减轻的情况。其机理与解剖结构有关。例如,上颔窦裂孔位于该窦后上方,卧位有利窦内分泌物向鼻腔引流,低头时分泌物不能流出,引起头痛。如果不了解这个机理,就会误认为病人懒惰。

    对于这个病人,在当时的诊疗条件下,医生们已基本确诊,在治疗上做了力所能及的努力。但是,当我回想起曾经差一点就漏掉了他有视乳头水肿那个重要体征时,心里就感到后怕。在这个病例面前,医生不仅是要对他的健康和生命负责,而且应该对他的政治前途和个人名誉负责。如果一时疏忽,下了“无病”的结论,随之而来的将是病人受到委屈,甚至是一场“冤假错案”,直到病人死亡。

    对年轻医师来说,宁可将器质性病放在第一位考虑。即使心中已很怀疑患者所患疾病为功能性,也最好在做了必要的检查后再下结论。这样自己心里较有把握,向病人做解释时也有较多的根据。根本的原因是,延误了功能性疾病的诊断不致造成重大危害,而延误了器质性疾病的结果往往是很严重的。有的急重病症,仅仅耽误了几小时,预后即可变得严重很多,甚至不能再挽救。因此,对一些情况不明的病例,接诊医师“如临大敌”地采取一些措施“严阵以待”,随着病情的明朗化再“解除警报”,这不能简单地认为主管医师大惊小怪,而是一种对病人负责的态度。

    以上,我联系一些事例,粗略地讲了实际工作要求医生具备的知识。如果回头再看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就不难发现,尽管当初的学习任务已可谓相当繁重,但那似乎又不过是一种“狭义的”医学知识,仅靠它,要去完成工作任务仍感不够。特别是,因为临床医学的对象是人,因而要求医生必须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包括道德修养、文化知识、书面表达能力以及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等等。现在,一些医学院校已开设了医学人文学课程,应该有助于这方面的提高。但从根本上解决则有待于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即从中小学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使它成为各种专业人材培养的基础。然后,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加深认识,随着工作经历和社会经历的增多而达到更高的境界。

3.医生的职业道德

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应该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自古以来,商店里张挂的“童叟无欺”招牌,官衙大堂上的“公正廉明”匾额,都可以说是一种职业道德的纲领性昭示。

    
    医生的职业道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医德。医德不仅适用于医生,也适用于护士以及医药技术操作等与医疗相关的各方面人员。


    关于医德,已有不少专论。在这里,我仅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个人的看法。

   医生的职业道德和其他职业者相比,似乎具有更特殊的重要性。因为,在医疗问题上,病人虽然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医院,寻找自己信任的医生,同意或拒绝接受某种治疗。但是,由于他们自己的医学知识不多,对某些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不了解,对一些手术的必要性和危险性不了解,对经治医师治疗他那种病的实际能力、甚至医疗作风和人品不了解,对自身的病变情况以及后果不很了解……,都可能导致病人及其家属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更不用说在一些急重症情况下,往往病人和家属都已根本没有了商量和选择的余地,甚至已丧失了判断的能力,病人所接受的治疗效果的好坏,只能依赖于经治医生的技术和医德水平的高低了。

    从以上简单的论证就可以看出医德和其他职业道德相比的特殊性。比如,人们到市场上去购买某种商品,通常他对该商品总有较多的识别能力,或者比较容易通过那种商品的品牌、厂家、外观、性能、质料、价格等得到比较具体的印象。没找到自己满意的商品也可以多逛几家商店,甚至也可以暂时不买。但是当疾病缠身时,病人就不一定能有很多类似的余地。看病和买东西本是两种完全不能相比的事,现在把两者放在一起来讨论,正是为了表明医生的职业道德比其他任何职业道德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药物,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商品,但由于它和人的健康与生命紧密相关,因而被称为“特殊的商品”。在药物生产、管理、销售的全过程中,人们有理由要求以和“医德”一样高的标准来检验。

   
     人们也有可能碰到由于商人缺乏职业道德而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这类事当然使人生气,但他受到的损失不过是钱,但是在医疗上如果发生这类事,后果就要严重得多。比如有的江湖医生自称能治肿瘤,许多人去找他看病,最后死了。“医生”的确发了财,但是他仅仅是骗钱吗?不是!最重要的是许多病人因为迷信他,而拒绝了其他可能挽救他生命的有效治疗。对病人来说,丧失了治疗时机往往就是丧失了求生的希望,换句话说,这不仅是谋财,而且也是害命!


     举一个例子,30年前有天夜里,心脏监护病房收了一位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值班医生按常规给予溶栓治疗。静滴过程中发现症状无减轻,且凝血状况也没有改善,证明无效。第二天查房时我知道此病例情况后,决定将同一批号的剩余药(国内某厂生产的尿激酶)送药检。报告证明,其实际效价只有标示量的1/3。

 
    大家知道,急性心梗溶栓治疗的成功率与溶栓治疗开始的早晚有明显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下降,因此,要求溶栓治疗在排除禁忌证后,应该争分夺秒地及早进行。可以说,丧失了时间就意味着使病人失去了取得最佳疗效的机会。如果那个药厂能够从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出发,老老实实地注明其产品的实际效价,则临床医生完全可以考虑相应增加用药剂量以达到疗效,不致坐失时机。


    医疗工作对大多数病人来说多少有些神秘和不可知,而医疗中的任何一点差错疏漏又都可能对病人的健康带来不良的后果。这些,不但病人及其家属事先很难预料,即使已经发生了不测,他们也很难识别是疾病本身还是医疗错误造成的后果。常言道:医生杀人不用刀。难怪有些病人表面好像说着玩,内心其实是无可奈何地说:“来到这儿,只好把我这百十斤交给你们啦!”医生是否能从这类话中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十分重大呢?


    医疗工作的这些特殊性决定了一切临床医务人员必须时刻自觉地以高尚的医德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对每一个直接和间接与病人有关的细微环节,都应该极端负责,认真对待。要做到这些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古代,无论中国或外国,医师往往都要借助神的力量来监督自己的一切行动。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开始就说“仰赖医神阿波罗·埃斯克雷彼斯及天地诸神为证……。”中国古代医师在选择徒弟时,除先要对他的品德进行严格的考察外,正式收徒时往往还要举行隆重庄严的祭神宣誓仪式。


    几十年前,一些卖丸散膏丹的中药店除了一般性地标明自己卖的是“地道药材”,其加工是“尊古法炮制”外,有的还在店堂里挂着一副对联:“合药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警语或誓言。的确,一般中药丸都是黑乎乎的,说它含有多少贵重药,有谁知其真假?因而,古时的医药工作者只有用道德良心来约束自己,威慑自己,并以此取信于人。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现在确实已有了许多检验和监测手段,拿得出一系列客观的数据资料来检查医务人员的工作。尽管如此,我们在审评一些医学科研成果时仍偶尔会发现有些数据不可靠,有一些技术误差以外的人为修饰,甚至也发现过弄虚作假的情况。在临床工作中,虽然几乎每项工作都有严密的规章制度和详细的操作规程,但是不可能有人整天跟在你后面进行检查。而实际上,我们又真的碰到过头天就把病人第二天的某种检查所见写上病历的人。所以说,也的确需要强调一下医务工作者的自觉性、责任感甚至道德良心的约束作用。作为一个临床医师,单独工作的机会是很多的,时时处处都应该自觉地用医德规范来要求自己。比如,对新入院的患者收集病史时是否做到了系统全面,重点深入;查体时是否认真细致,不漏掉任何重要体征;开医嘱时,是否仔细考虑如何最有效地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现医嘱不恰当时能否勇于改正;进行诊治处理时,皮肤消毒是否确实达到无菌要求,是否千方百计减轻病人痛苦和注意操作准确性。平日巡视病人时,是走过场搞形式,还是一丝不苟地注意病情改变,考虑对策,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遇到危重病人抢救时,是设法躲开还是自觉积极参与;在做心肺复苏时,是装模作样只图省劲,还是真正把每个动作都做得准确到位……。总之,这些都不仅是技术问题,它无时无刻不是对自己医德水平的检验。

 

    在医技科室可能也存在这类问题。一个化验结果的数据是否可靠,一份心电图的分析是否正确,一个细胞的形态特征是否肯定,一个影像学检查所见是否辨认无误。尽管并不存在任何故意弄虚作假的问题,但如果每个参加操作和判定的人员都意识到,他们做出的结论对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病人的预后,将发生何等重大的影响,就必然会谨慎从事,反复推敲核实,避免误导,力求为临床提供最可靠的资料。这种高度负责的精神,其实也是医德高尚的一种切实的体现。


   战争时期,军队医院里的医务人员多数并没有很高的技术水平。他们的可贵之处却在于全心全意地为病人着想,为病人服务。他们经常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洗敷料,为病人洗衣服和补衣服,为不识字的患者写家信,念书报,甚至用自己有限的生活津贴买营养品做好给病人吃。在西方,至今还有一些天主教修女护士,她们生活待遇很低,工作时间很长,诚心诚意地为病人及伤残者做着各种技术性或非技术性工作,包括为病人的康复而向上帝祈祷。这些人依靠自己的信念,把自己看做是上帝派来关心病人的使者,无条件地奉献自己的青春。

    我当然不是要求大家都像修女那样。但是,当我看见有的医师在查房过程中,碰到重病卧床患者想拿水杯或便器而够不着,也不愿伸手帮一下的情况,就觉得有点那种精神也是好的。

    我刚到国外开始工作不久,有件小事给我留下挺深的印象。头天下班前,我主管的重症监护病房接了一位名叫Zentl的患者,是因心跳骤停,经急诊室抢救后心跳恢复,但仍深昏迷,带着呼吸器送来的。次日早晨我进病房,老远就听见一个护士在说话:“Zentl先生,您早!我给您整理一下床铺。”……“您看这样多舒服呵!”我以为病人苏醒了,忙去看,原来仍处于深昏迷。后来我私下问护士长:她完全知道病人一点反应也没有,做晨间护理干嘛还不断和他说话呢?护士长说,她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她相信,病人虽然不知道,但她做得好不好,天主是知道的。


    看来,像那样的精神支柱也不一定是坏事。它能促使医护人员不怕脏累,尽力做好工作。


    去年,一个因出现柏油样大便的患者到某医院急诊。妻子在家用一个小瓶装了病人的大便标本带到医院,准备医生做常规检查用。当她拿着化验单送标本时,化验员责怪她没有把大便放医院准备的标本盒内。化验室内明明有各种相应的工具,却不愿效“举手之劳”,竟眼睁睁地看着家属用手指抠出大便,放进标本盒,才开始检验。

听完家属向我诉说了这件事,我真的感到非常遗憾。心想:如果那位化验员(或所有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时时想到有“天主”、“菩萨”或别的什么“神”总在盯着他,也许倒能把工作做得更加富有人情味些。

 

   自古以来,在医生的头上似乎总有一个神圣的光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光环可以被赋予不同的涵义,如“济世活人”、“普救苍生”、“治病救人”、“救死扶伤”、“革命的人道主义”等。这些闪光的词句曾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医务工作者忘我地工作。一旦这个光环消失,如果医师和病人之间只剩下赤裸裸的金钱和生命的交易,那将是对医学的背叛和对医师这个神圣职务的亵渎!


    有位著名的越剧演员在旧社会就提倡“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这种把“敬业”和“做人”相联系的态度是很可贵的。实际上,从事任何工作都有一个如何做人的问题。对医生来说,如何做人可能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可以说,不是每个好人都能学成一个好医生,但好医生必须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高尚的人。


    曾经有位老医生,有意举出了一位我们两人都熟悉的老前辈医生的名字说:“大家都承认他是一位好医生,可是并不都认为他这个人好。”我理解他的意思,是指那位老医生性格上的一些毛病,古怪、孤僻,有时甚至把自己收集到的一些材料藏起来,不愿让别人知道等等。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作为医生,他能尽心尽力给人治病,就可以容许他也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当然,如果他能自觉提高做人的修养,人们会更欢迎。


    在诊治疾病的问题上,是否尽心尽力,存在着两个衡量标准,即技术上的和道德上的标准。前者较易判断,后者就主要靠自觉。


    比如,每种手术、每种技术操作以及其他的治疗方式,都有一个得到公认的死亡率。如果一个医生做过若干次高难度手术,经统计结果,死亡率不比公认的高,他似乎可以心安理得了。但是,如果这个医生思想境界高些,责任心强些,他就会对每个失败病例都深刻检讨,找出导致失败的具体环节,并力求找到新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其实,医师的技术水平也就是以此为动力才得以不断提高的。


    各种职业都可给人以挣钱活命的机会,医务工作也是一种职业,一种救死扶伤的高尚的职业。这个职业更要求做人诚实、正直、忠厚、谨慎,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病人富有同情心,工作中不计较得失,首先是愿意为人“做好事”,而不能只盯着报酬。应该说,“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对人民极端热情”的提法仍然是非常正确的,应该永远是医生的职业信条。


    有的人问:在医学科技高度发展、规章制度和法规日益健全的情况下,医德还能具有多大的作用?这种话反映出一种心态,即以为只有在科学技术不发达、规章法制不完善的时候才需要强调医德,这实际上是一种片面的看法。


    对医学科学技术而言,医德是与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医德而没有扎实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医生尽管是个好人,但只是一个比较无能的医生,他的良好愿望难以实现。只有知识技术而没有医德的医生则往往是盲目的、功利主义的,他们的知识技术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甚至还有可能拿它去干坏事。


    对规章制度甚至法律而言,医德又是它们的支柱。就像有人说的:“法律源于道德。道德到了非强制而无法约束人的时候,就会演变为法律。法律是强制的道德,道德是自觉的法律,二者难以分开。”


    “守法”是对公民的最基本要求,而病人及其家属有理由对医生提出比它高得多的期望值,这些又正是一个医生应该引以为荣的。

    病人是带着病、伤的痛苦来到医院寻求帮助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在医院里,工作人员和病人之间,在社会地位上当然是平等的,但是在身体健康状况上,尽管医院工作人员也有体弱的,也有带病工作的,但是只要他还在岗位上,从总体上说病人仍是他的服务对象。因此,仅从起码的情况看,医务工作人员也应当体谅病人,照顾病人。懂得这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说,体谅照顾病人决不会降低自己的身份,相反,不愿这样做的人客观上是在道德素养上贬低了自己。

    医务人员中对病人态度粗暴恶劣的确实是个别现象,但比较常见的是态度冷漠。在医务人员眼里,门诊急诊部门都是一些很普通的地方。但是,在病人眼里却完全是另一回事。病人及其家属带着焦急不安的心情,初到一个对他们完全陌生的环境,这是一个特别需要工作人员热情关切的时刻。可是,如果他们看见工作人员是一种漠不关心的神态;如果他们畏畏缩缩甚至低声下气地询问,得到的是爱理不理、讽刺挖苦甚至恶语训斥,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呢?

    特别是一些从外地或农村到大城市、大医院来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体力及心情不佳,人地生疏,生活条件不理想。他们一大清早赶来排队挂号、候诊、做化验和其他检查,划价、取药,到处免不了等候,感到心急火燎是很自然的,可以理解的。假如我们医务工作人员觉得自己态度冷漠不算什么原则问题,甚至套用某些售货员的怪话,心想“您是来看病,又不是来看我的”,应该感到脸红才对。

    十几年前,北京医院经团委倡议,在门诊大厅安排了两位义务的“导医小姐”。她们每天亲切热情地解答各种疑难问题,给病人提供各种咨询,受到普遍的欢迎和感谢,不少医院后来也采用了类似的做法。这些年轻医护人员的行动,无疑是应该是受到赞赏的。实际上,这并非是难以做到的事。如果我们每个在门诊急诊工作的人员都有这种观念,学一点礼貌用语,并在不影响自己工作的情况下,注意一下态度亲切和顺便给病人一些指点,那将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充满温暖的氛围。

    在某些情况下,讲医德,用不着说什么大道理,需要的仅仅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假如你带着亲人去看病,或者是你自己生了病,你自然就会不光计较能不能看上病,看好病,也会计较等候的时间长短和工作人员的态度好坏等“细节”了。


    反之,离开技术知识讲医德,往往又会成为空话。的确,病人之所以来找医生,归根到底是希望治好自己的病。因此,一个真正有高尚医德的医生,应该,而且也必然会下决心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水平。


    当然,医生自己也是一个人,和大家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身体不适、情绪不佳、生活上有困难、精神上有烦恼的时候,甚至也会有因受到委屈而对他人、对领导、对某些社会现象不满的时候。对此,医疗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有关领导都应关怀他们,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但是,从医务人员个人了说,所有这些都不应该被夹带到工作中去。穿上白大衣,医生就必须摒除一切杂念,“净化自己的灵魂”,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为病人着想。


    病人中有各色各样的人,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精神风貌各不相同,其中绝大多数是普通的社会成员,也有在自己岗位上做出较大贡献受人尊敬的知名人物,但有时医生也会遇到个别表现不好、品位较低,甚至故意“找碴儿”刁难的人。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医生要善于保护自己,排解困难,但又必须始终恪守自己治病救人的基本使命。


    总之,高尚的医德应该是医生的灵魂,是医生在各种工作过程中贯彻始终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药卫生各个领域科技人员的医德,受到多方面的考验。如果我们说,药品、保健品以及各种有形的医疗保健器械等物质都是商品,那么它们从来就是一些特殊的商品,而特别要警惕的是医务人员不要把自己也降低到了商品的水平。


    有些国家政府明令规定不许向公众做药品广告,这是很有道理的。而我们现在却常常会在大众传媒上看到医生自我吹嘘的广告,那实际上就是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商品,尽管那些广告在内行人眼里是漏洞百出,不值一驳的,但对不懂医学、身患疾病、期望康复的普通人却充满了诱惑力。按说,我国政府早就应该对它采取严厉措施。在法律尚没有明文可以对他们制裁之前,只希望他们听听我国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告诫,他说:“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并诅咒说:“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一个医生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玷污了这种神圣的称号。

4.治疗疾病与治疗病人

治疗疾病还是治疗病人,看上去只是一字之差,但实质上却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指导思想,并从而派生出许多深层次的原则问题。

    医学的根本目的其实也不仅是治疗病人,而应该着眼于社会。从这个角度看,“济世活人”

    似乎就比“治病救人”的立足点更高些,因为它不仅重视病人,而且看到了“人”和“世”的关系。也就是说,已经认识到人的社会性。病人不仅是一个人,而且是家庭的一员、社会的一员。医生是通过治疗病人来造福于社会的,即使从消极的角度看,也是通过治疗病人来减轻社会负担的。因而,每个医务人员,本质上也是一个社会工作人员。只不过他的“济世”是通过治疗病人来实现的。

    客观地说,古代的医生相当重视把病人看做是一个整体,并认为他和环境密不可分。中医从来强调宏观地考虑治疗问题,所谓“天人之际,健病之变”,意即要从人与自然及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研究健康因素与致病因素相互转化的过程,而不限于疾病本身。强调要从中认识什么是有害的致病因素,什么是有利的养生因素,什么是可被用来治疗的因素。强调“养生莫若知本”,“治病必求于本”。“知本”,追本求源,而不是舍本逐末,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医疗思想。外国的古代医家实际上也有相似的见解,例如,几千年前希波克拉底就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生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强调要了解患者的生活背景。这句话,看来似乎挺平常,实际意义非常深刻。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医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倾向。只看到一些临床现象,而不去了解甚至不想过问形成某些疾病的根源。我曾在联合国国际家庭年在北京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发表过一篇题为《从一个医生的角度看家庭问题》的文章,提到医生可以在门诊从病人的表情举止中,看出他的家庭是否幸福。这种说法,并非无稽之谈。事实上,有经验的医生的确可能像一些看相、算命的江湖术士那样,窥视出患者的内心状态。说穿了,这是一种广义的“视诊”,或者说更接近于中医的“望诊”。换句话说,医生不宜只顾低头写病历,而应该善于在诊病的同时“察言观色”,善于从病人以及陪同者的谈吐神情中,察觉到某些与疾病相关的社会心理学迹象。医生这样做,是为了深入了解病因,与保护病人稳私并不矛盾。

    常见一些精神上遭受了严重刺激的患者(特别是妇女),他们到医生面前主动诉说的,不过是头昏、心悸、失眠、食欲不佳、虚弱感等一般症状,而且有的已经过某些对症治疗而并无实效。细心的医生却能透过病人强作的平静外表,敏感到一些埋在内心深处的“伤痕”。有时只须轻声地问一句:您是否有什么烦恼?病人就会满眼含泪,甚至哭泣。对这类病人,医生经过一番倾听和宽慰,然后开药方,疗效竟大不相同。

    军事学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是可以被用于临床医疗的,例如,《孙子兵法》说“不谋全局,难以谋一隅”,准确地说明了总体和局部的关系,战略和战术的关系。一种战略思想需要通过无数的战术运作来实现,但如果战略制订得不正确,即使在战术的每一个细节上并没有什么错误,最终仍难以取得胜利的结局。

    试举一个给人印象颇深的病例,我把它叫做“一位坚强的母亲和三个好儿子的悲剧”。

    我见到的是一位非常衰弱的73岁女病人,插着鼻饲管、氧气管、输液管和导尿管,大便失禁。病人有心衰,并因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而反复发烧,常伴有电解质失衡。从家属的叙述中了解到,患者27岁时丈夫突然死亡,她靠着很低的工资,坚强地把三个儿子拉扯成人。孩子们也很争气,先是老大吃尽辛苦在国外闯荡,挣到钱后又先后把两个弟弟弄出去,都有了自己的事业。他们有钱后对妈妈十分孝顺,专门为她购置了豪华住宅,请了好几个保姆侍候。屋子里几乎恒温,并因怕别人有病传染她而谢绝各种访问者。这种完全出自好心的安排,客观上使老太太失去了体力活动的机会,断绝了与外界自然环境的联系和社会交往,实质上是一种很消极的照顾。就拿吃饭来说,每天先问老太太想吃什么,派人满市跑去找,专人做好摆上餐桌,众人退下,让她自己一个人吃,据说也是为了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没有人注意到,当时一个年轻的妇女成为寡妇后,除了经济上的困难外,还有生活上的孤独和感情上的需要。也没有人过问,在物质生活得到彻底改善后,一个中老年妇女还有许多精神上的失落感,并不单是吃好穿好所能够代替的。

    不难想象,这样的生活和她几十年前过惯的生活之间,简直是天壤之别。那时她每天必须兢兢业业地上班,回家后又得咬紧牙关负担各种家务劳动。为了全家的温饱,她必须像一根随时绷得紧紧的弦,半点也不敢放松。

    孩子们发财了,生活显著富裕了。但她却突然从家庭的“支柱”变成了“被供养”的角色。这种“社会角色”的改变,也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

    “全面崩溃”发生在入院前半年的一次偶然事件后。病人在家平地摔了一跤,发生了右上臂骨折。老年妇女由于常有骨质疏松,发生骨折者并不罕见。但本例患者的骨折很可能与近些年生活改善,既无风吹日晒,又缺乏锻炼,甚至缺乏起码的家务劳动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如果在医治骨折的同时,强调运动锻炼,可成为患者恢复健康的转折点。

    可事实上,家属得出了完全相反的教训,更加不敢让病人活动。(我亲眼看见的一个场面是:病人稍稍皱了一下眉头,守在身旁的保姆就说是病人脸上痒痒,立即帮她在脸上搔搔。)因为客观上采用了最消极的治疗,病人的骨折愈合很差。其后发展为明显的抑郁症,病人整天不动,不说话,从食欲不佳发展为拒食。这就是患者第一次住院的原因。

    从病历记录看,入院时并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经治医生也没有试图在解决患者心理情绪方面做什么努力,只是给予输液和置鼻饲管,并在没有什么适应证的情况下留置导尿管和持续给氧。床边心电图监测。医疗护理条件可谓是非常精细的,家属也从不计较费用,但是病人从此一蹶不振。输液反应、吸入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抗生素致菌群失调性水泻、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心衰……。

    尽管可以说,其后的各种治疗处理都是正确的,但让医生们感到最困难的是:即使病情最稳定的时候,也看不出病人有要求活下去的愿望。

    当我初次了解到上述病史时,就设想,如果在20年前劝她找个老伴;如果在10年前没有让她搬入那个高级的住宅,让她仍住机关宿舍,生活在老朋友中,仍从事力所能及的劳作;如果在半年前骨折后不这样消极地“保护”,而及时劝她积极锻炼;如果在入院时有懂心理的医生去和家属一起尽力做开导工作,而不是轻易地采取输液、插管等最省劲但最消极的措施,也许病人还不至于发展到这种地步。

    这位患者在医院里大约活了一年。医疗护理上可以说并没有错误,特别是最后的几个月的各种重要处理,都是经几位专家仔细研究后决定的。但是,由于已经丧失了时机,不可能解开病人内心存在的“结”,就几乎注定了最后的失败。

    从这个病例看,可以说,这三个孩子是很“孝顺”的。但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知识,多年的“一片好心”,带来的却是一系列不好的结果,致使他们母亲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值得认真讨论的是医生介入以后,即病人因厌食住院时。如果医生没有了解到她生病前的全部过程,那是一种收集病史时的疏漏;如果医生已经了解到了,而没意识到其中深远的社会心理根源,那就是处理上的严重失误。即医生几乎和家属一样,是在家属极端“消极保护”的基础上,只见表面现象,不见病人的全部历史,不分析形成疾病的社会原因,于是继续采用了同样的“消极治疗”。

    另一位84岁的男病人,因前列腺增生导致急性尿潴留。病人因信赖北京医院,从几千里外插着尿管由家属送来住院。先后用过雌激素、睾丸摘除术等治疗,未解决问题。他满怀希望等待前列腺摘除手术,情绪平稳,食欲正常,经全身检查,各脏器功能良好,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但主管医师认为患者较瘦,提出需等患者“长胖些”再做手术。患者自知从来体型如此,现在根本不可能长胖,认为医生的要求是不给他做手术的托词。从此情绪一落千丈,开始拒食,于两月后耗竭死亡。

    这个病例使主管医师受到很大的震动,认真总结了教训。其后,碰到类似患者都积极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这些例子,都是很值得医生深思的。很难说医生在具体措施上有什么不对,但如果从指导思想这个高度看,则可以说有些欠缺。那就是只看到了病,而没很好地看到病人,包括病人的全身情况和他的心理状况,特别是他们生病的社会历史背景。

    从古老的经典性医学定义说,当然应该治疗病人。1000年前,阿拉伯医学家阿维森纳就说过:“医学,就是如何维护健康的技艺和健康丧失后使之恢复健康的技艺。”他没有提治病而反复提“健康”,足见其立足点是为了人,这和我国古代医家总是强调“济世活人”或“普救苍生”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病人。

    这个问题,之所以目前更值得提出来讨论,是与医学本身的发展分不开的。由于医学技术知识内容的日益丰富,使医生个人很难全部掌握,于是就有了分科的形成,并越分越细。在专科思想的影响下,医生的着眼点容易集中于一组病、一个病,甚至一个病的某个方面、某种诊断或治疗技术。其结果是逐渐忽视了作为疾病载体的病人,更少考虑到病人是作为社会成员之一的人。由于医生忽视了人的整体性和社会性,对治疗疾病的效果就难免产生不利的影响。

    常见的情况是:病人因为某种自觉症状而根据自己的理解,到医院去挂某个专科的门诊号。专科医生给他做了该专科的某些检查,并据此给他做出诊断和相应的治疗处理,而较少顾及病人的全身情况。如果病人存在几个方面的病,他可能先后或同时挂了几个不同专科的号,有关专科的医生就可能各自根据本专科情况分别给他开出一些药。也许各位医生开药的种类都不算多,3~5种,但是谁也没想到,几位医生的药加到一起,病人就需每顿服用十多种药。这么多药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怎么样却没有人过问。

    例如:一位高血压患者原用β阻滞剂控制得很好,后来有一次复查发现血压升高。原来是因为偶发支气管炎,呼吸科医生便给了β兴奋剂。另一位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未改变的情况下,几次发生眩晕及体位性低血压。最后查明,因为患者被诊断有前列腺增生,泌尿科医生给他用了有肯定降压作用的高特灵。

    高特灵(特拉唑嗪Terazosin)可降低膀胱出口部位的平滑肌张力,解除排尿困难,因而是泌尿科医生治疗前列腺增生常用的药物。但它实际上是一种选择性α1肾上腺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周围血管张力,使血压下降,有时可引起明显的体位性低血压。

    类似的问题,在本书的《医源性疾病》一讲中将做进一步的讨论。

    除了真正由于医生处理不当造成的医源性问题外,还有一些医生并无直接责任的问题。例如:一例风心联合瓣膜病的老年家庭妇女,长期服用地高辛维持量,病情基本平稳。有一天忽然来急诊,证实为重症洋地黄中毒。原来病人文化水平很低,只知以往每次心慌憋气来诊时医生都给予地高辛等药,遂误以为该药是一种“平喘药”。此次因呼吸道感染而咳嗽气短,即自己服用地高辛,并因症状不见好转而在一天内连服了7片。

    这种情况虽不是医生失职所致,但严格讲,对这类患者,医生应使他们掌握一些有关心衰和服用地高辛的基本知识。从这个事例可知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相比之下,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科医学体系,就显示出它的一些优越性。

    在分科十分明确的医院里,还会出现另一些复杂情况。一是当病人诊断不明确时,各个专科病房都不愿接受;二是一个病人患有分属几个专科的疾病时,可能发生各专科互相推诿的情况。

    不能笼统地说是哪个专科医生不负责任,根本的原因在于“专科意识”太强。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有一位医生将患者收进病房,没准还会遭到其他医生的责怪。

    谁都希望病人的情况单一,最好是只有某一种病。但在临床实践中,两种或多种严重程度、紧急程度不同的疾病同时存在的复杂情况也不少见。例如:一个有持续性心房纤颤的病人需要拔牙,或发生了牙周脓肿需要在局麻下切开引流;一个频发室性早搏的女病人需要做较大的妇科手术;一个心肌梗死的病人被查出了肺癌……这些,经常迫使有关科室医生认真考虑,做出最佳的抉择。

    对于这种主次缓急不一的情况,古代医家有句话叫“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其实,不同行业都有各自的表达方式,“两害相权取其轻”、“舍车保帅”、“抓住主要矛盾”等等。总之,在局部与全局之间,根本的是要照顾总体利益,即“谋全局”。以上述病人为例,如果手术是必需的、不可避免的,而心脏可以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则首先考虑如何为手术创造条件;如果心脏情况特别严重,像心肌梗死急性期,并有休克、重症心律失常或心衰,估计当时手术死亡率很高,就应考虑先采用保守治疗,争取时间,赢得较佳的手术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离开病人总体来考虑任何一种疾病的处理,往往都是片面的。只有立足于病人全身的状况,才能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

    一位80岁的女病人,原有冠心病伴持续性心房纤颤,因跌倒致股骨颈骨折住院。在手术治疗问题上,医生们意见不一。有人主张尽快手术,有人主张先行牵引一段时期后再考虑,也有人主张保守治疗。经过认真讨论,注意到患者虽有房颤,但心室率在正常范围,无心衰或其他并发症,而这种持续性房颤又基本上不可能转为窦性心律,延期手术不会使患者心脏情况更好。相反,长期卧床则可能产生种种不利情况,包括情绪影响,食欲、消化、大小便问题,呼吸系感染问题以及发生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可能性,因此决定尽快手术 。其后的事实证明,这个方案是正确的。

    基本功扎实的专科医生,虽然长年在某一个专科领域工作,但是在他们心中,永远注视着病人的整体,并能透过本专科检查所见的某些迹象而察觉到其他科可能存在的重要病情。比如,眼科专家因发现病人有晶体半脱位和其他可疑的体征,嘱患者去心脏科检查而确诊了马凡综合征(Marfan's syndrom);口腔科医生根据病人顽固的口腔溃疡,建议妇科检查,而确诊了白塞病(Behcet's disease);皮肤科专家因发现患者有黑色棘皮病,嘱患者到肿瘤科检查,结果证实有肺癌。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体现出临床工作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拥有大量的知识作为工作的后盾,而且所有这些知识在医生的头脑中,既要能妥善储存,又要能灵活取用。想做到这点,决非易事。首先是,和临床实际中可能碰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相比,医生的知识储存几乎总是不够的,所以医生没有理由在工作中漫不经心,必须不断充实自己。

    有一次,邓家栋教授突然问我:“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拔牙前,注意查血液病吗?”我说不知道。他问:“如果病人拔牙后出血不止,疑为血友病,请你去会诊抢救,你怎么办?”我没想过,连忙说了许多止血输血的办法。邓教授笑笑说:“其实很简单,医生赶快扎破自己的指头,把血挤在一个棉球上,将血棉球填进创口就行啦!”

    尽管这类办法不过属于一些小窍门,但它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实用价值。目前大多数口腔科医生特别是在为老年患者拔牙前,比较注意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等,而对出血性疾病则不够重视。一旦发生问题就难免手忙脚乱,知道这点小窍门就能使患者即刻转危为安。

    治疗疾病与治疗病人,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说是一致的。医生把病治好了,病人也就恢复了健康。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医生自己主观上是否意识到,由于这两种指导思想之间存在着某些貌似细微,但带有本质性的差异,它就会在不同的环节上发生不同的影响。

    从根本上说,如果一个学生是抱着只想学治病本领而报考医学院校的,他也会努力地学习基础课和临床课,但往往是从单纯的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角度去理解疾病的成因和诊断治疗技术,而不大会想怎么才能很好地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来为病人解除痛苦,也不大能理解心理学和社会学在临床医学上的重要性。

    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医生,虽然也知道实践是提高自己本领的重要途径,但他没准会只顾收集自己认为“有用”的素材,而很难体会到,只有在尽心尽力地把病人治好的过程中,自己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一个专科医生,如果有明确的“治疗病人”的思想,他就随时会提醒自己:分科是人为的,只不过表明自己工作上的侧重点,病人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他的任务是,立足于本专科,照顾病人全身,放眼与之相关的社会。这样,他诊治疾病的思路和视野就会更高超宽广。而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成为一位既有技术专长,又有广博临床医学知识的,能够更切合实际地为病人解决问题的专家。

    由此可见,这“一字之差”非同小可。它可能使医学生的学习目的偏离实际,使年轻医生不能很好地把工作和学习的矛盾统一起来,最终使一个专科医生在整个知识结构上不尽符合理想,即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如果把治疗疾病与治疗病人这两种指导思想放在完全对立的位置,并任其发展,最后就会走向“爱治病,不爱病人”。这种医疗思想,在过去某些年代曾受到激烈的批判。比如,有的医生发现自己有兴趣的病例,立即收入病房,目的是为了收集资料,甚至为了做某种试验,而不是为了给病人解除痛苦。别的医院请他为一个罕见的病例进行会诊时,他不是真心实意地为同行出主意,而是想方设法把别人的病例“挖”走。甚至采用一些不正常的手段,从别的医院去谋取某些自己感兴趣的图片、数据或从病人身上获取关键性的标本。

    对这样的医生,也不能说他完全是为了自己。因为,他们积累资料,撰写论文,只要真正总结出了有价值的成果,终归会有利于今后对另一些病人的诊断和治疗,但只能说是一种下策。

    这种做法,不但不符合病人的利益,而且往往也影响医生本人的名声。有些方式还有悖于医生的职业道德,甚至属于违法行为。

    通过以上叙述可知:对治疗疾病或治疗病人的问题做一次讨论,并不是一种纯文字的推敲,也不是一种纯理论性的分析。特别是由于疾病谱的改变,当今常见病多发病的致病因素及治疗处理方面,社会、心理、行为因素越来越具有重要性。因而,专科医生也丝毫不能忽视病人的整体,以及外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应该强化对“以病人为中心”的认识,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专业工作做得更好些。

5.医生和病人的关系

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是一种似乎非常明白,但实际上又往往难以说清的问题。

    在古老年代,由于交通的限制,医师和病人多数在一个较小的地域内活动,医生也主要是个体开业。他们的第一批病人往往是亲戚朋友,继而是熟人相托,口耳相传,互相间平时就比较了解。熟病人不需要每次付诊费,而采用逢年过节送礼的形式来表示感谢之情。有的医师虽然明码标出诊金,但往往加上“孤贫不取”,而且经常无偿地“施医施药”,行善救人,带着浓厚的人情味。

    在我的童年时代,县城里一位有点名气的中医就常为我家人治病。一般轻病是我们到他家去,如果病重些则是请他到我家里来。在我印象里,他是全家人十分尊敬的长辈和客人。我曾经跟着大人带着礼物去他家拜访和致谢,但是好像也并不送什么钱。

    不少老年人至今怀念那种情景。20世纪80年代我在国外工作期间,一位曾在我主管的病房住过院的老年患者,请我到他家做客。他也感叹,当年医师和病人间温情脉脉的友谊越来越少了。“如今的医生对病人只说很少几句话,大量的是化验和仪器检查,然后就下结论。我觉得自己好像成了某种物品,在接受修理和检验。”这说明国内外患者都颇希望保持以往那种良好的医患关系。

    二十几年来,常有一些大单位的老干部局请我去给离退休老人讲医疗保健方面的知识。每次听众数十至数百人不等。其中,有腿脚不便,由家人搀扶而来的;也有听力不佳,希望坐得靠近些的。通常,我先用一小时讲些带有共性的问题,然后由他们随便提问。事先虽已声明,可任意退场、打瞌睡,也可随时插话,但大家听得全神贯注,表情活跃,说到有趣处,人们笑得很开心。有些单位已去过几次,参加的人仍很多。

    因为,通常医院门诊病人多、医生忙,不大可能对每个病人都做细致的解释。病人在医院候诊,也有些劳累着急。特别是老年病人中,有的听力差,理解慢,对医生说的话没完全弄;还有的记忆力差,想问的和想说的话到医生面前又忘了。往往是回家后才发现还有好多不明白的事。

    有的老年人身上有好几种病,不同科室的医生各为他开了几种药,结果是每顿饭都服一大把药。某些药有好几个商品名,自己又不懂,吃重复了也不知道。

    有些市售的药品、保健品或保健器械,广告上说好,家属亲友也给买了,但不知道它们真实效果好不好,会不会带来不良后果。

    总之,尽管不少病人都有自己的医疗条件,但实际上仍存在一些通常的医院门诊条件下未能圆满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老年病人,很希望能有像朋友式的医生。

    若干年以来,国内最流行的说法是“为病人服务”,“待病人如亲人”等等。但是也有医师在心里甚至口头都不满意这种提法。认为“服务”这个词本身就是对医务人员的鄙视和贬低,是把体现高科学技术的医疗工作与服务性行业等同起来。“待病人如亲人”是一种单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模糊提法,实际上很难做到。它也许只适用于当时军队里的基层医疗机构,士兵们离开家人来到部队,部队医务人员平日就关心他们的生活、营养和卫生防病,互相间已有了一定的感情。一旦有伤病,他们之间顺理成章地自然产生类似亲人的关系。

    但现在,病人平日和家人在一起生活,与医护人员完全是陌生的,仅仅因为伤病才和医护人员发生了医患间的偶然和临时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病人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既有信任的一面,又有戒备的一面,单方面强调待病人如亲人,对方还未必接受呢。退一步说,既如亲人,相互间是否可以随便些呢?我高兴时热情,不高兴时冷淡;我可以严肃,也可以不严肃;碰到什么不满意的事,我可以发火,骂人,甚至给他几下。对病人这样行吗?当然,这种话通常是带着某种情绪故意讲的。

    单纯强调“服务”和“亲人”一面确有不妥处。但从近些年的总体情况看,也有前面我提到国外那位老年患者说的那种情况。医院的设备丰富了,医生和病人说的话也少起来了。特别是在一些大医院,门诊病人多,医生很忙,往往也是很简单地了解一下病情后就开一大堆化验单和特殊检查申请单。最后的处理也许是对的,但常常没有机会倾听病人的说话和给予耐心的解释,使病人有一种言犹未尽和心里不太明白的感觉,有的甚至看到医生“脸色不好”而诚惶诚恐,不敢多占用时间叙述病情。看来,现在实在应该提倡医生们对病人亲切些。

 我认为,医生确实应该像对待亲人那样关心爱护病人,千方百计地为他们治病。但是,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又首先是一种契约关系、合同关系或法律关系。病人按照医院的规定办理了门诊或住院的手续,承担了(不管是个人或单位)应该付给的各种费用,医务人员就有责任为治疗他的病做各种应做的工作。这些工作又是以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来具体化和有关的法律条文作为保证的。一旦医生违反规章制度或发生差错事故,医院领导可对他进行检查批评和处分,执法部门也可对责任者追究法律责任。换句话说,医生的职责,固然希望自觉遵守,但又带有强制执行的色彩。

    满怀对病人痛苦的理解和同情心,一丝不苟地执行规章制度的要求,认真履行医生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我认为,这些就是医生和病人的基本关系。

    在这个前提下再说一些具体问题。

    首先讨论一下对病人的称呼问题。一般说,我不太赞成称呼“官衔”,但我更反对把病人叫“喂”或“老头儿”;叫“×床”似乎是中性的,既不褒也不贬,但有时使人联想到监狱里叫犯人。我觉得,最好是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考虑一个较有礼貌的称呼更好些。要知道,医师尊重病人,绝不会贬低自己,而是文化素养较高的一种体现。因为,在医患关系中,基本上是病人有求于医师,而且病人有痛苦和担忧。这种时候,医生高傲、摆架子或态度冷漠,会增加病人的不安;而医师态度亲切和蔼则很有利于消除病人的顾虑和忧愁,增强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实际上,医师尊重病人往往会赢得病人及其家属更多的尊敬。

    通常,医护人员主张直呼病人全名,目的是为了避免发生弄错病人的事故。这点应该肯定是对的,而且对年轻人是完全可行的。但如果对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妇女就不一定好。因为平日就很少有人像这样连名带姓地叫他们,都是称“大爷”、“大妈”甚至 “爷爷”、“奶奶”。医护人员完全可采用其他方式核对姓名床号,而在口头选用礼貌的称呼。

    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有时也会发生复杂的情况。所以在谈到对病人亲切关心的同时,我又要特别提醒年轻医师还应注意与病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关于“距离”,要从两方面叙述。 

    一是物质方面。医师不可向病人及其家属以任何形式提出不正当的钱和物的要求。这不仅是医德规范和有关法律所不允许的,而且这些有时对医师本人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值得注意。

    通常的情况是病人及家属有求于医生。比如,当病人入院不久,与医师们都不熟悉,又正处于决定某种治疗方案的关键时刻前,为了求得较多的关注从而得到相应的安全感,家属往往会情愿或迫不得已做一点“感情投资”。医生应该理解病人和家属这时的心理状态,通过自己热情负责的工作来消除他们的顾虑,并特别注意不能向他们提出任何个人要求。要知道,这时即使仅仅是一点暗示,甚至明明是不合理的,他们也只好勉强设法来使你满意。这种行为,实质上和索贿没有什么区别。特别是病人和家属正处于忧心忡忡的时候,医生这样做,简直是在“乘人之危”。故而说这是一种敲诈勒索、卑鄙可恶的行为也毫不过分。

    20多年前,有个急重症患者由单位同事送到某家医院,医师诊视后认为必须紧急手术。可是当病人被推进手术室后,出来了一个医师,满不在乎地对等在手术室外的家属和同事说:“我们可都还没吃饭呢。”人们赶紧问:“你们共几位?”医师说:“四位”。这几个人只好掏空了兜凑了一笔钱送上去。

    实际上那仅仅是一个开始,后来慢慢地变成了索要“红包”。

        那时,这也许只是一种个别的情况。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人家当时可能并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满情绪,钱掏得似乎也很痛快。可医生的高大形象顿时就会变得渺小。得到了钱,却 失去了自己的尊严和名声,甚至损害了医务人员的总体声誉。

 

    应该意识到,在诊治或手术前索要或接受“红包”,对医生也意味着由主动变为被动。你的形象不再那么高尚和圣洁,人家内心不再尊重你。因为你暗中得了额外的“好处”,还得承担一定风险。一旦发生了任何使病家不满意之处,即使完全不属于医疗上的差错事故,也容易产生矛盾或纠纷,令你有口难辩。

    在我们医院里,也常发生家属在病人手术前送钱送物的情况,我不能排除有人收受“红包”,因为那已属一种社会现象,哪家医院也不可能是“真空”。但也听到过这样的事例,当医师察觉到家属有一种“不送不保险”的顾虑时,就先收下“红包”交主任保管,待病人出院前再退还家属。

    内科冠心病监护病室收了个患急性心肌梗死的退休女工,单位送来了几箱饮料,回头就走了。直到病人出院后,护士仍打电话让单位来人搬走。来人竟说:“你们北京医院真逗!”这种话,好像是嘲笑,其实是一种赞扬。

    有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院通过正式手续请我院内科去会诊,我派了一位女副主任医师前往。按规定,那个医院付给我院会诊费中有一定的比例应分给会诊医师本人。但那次会诊结束后,医生已上车,病人单位的人突然拉开车门塞给她一个信封,汽车随即开了。那位医生打开信封,发现里面是一叠钞票。她对会诊病人的姓名、工作单位都没什么印象,更不知送钱的人是谁,汽车也走远了。回到医院,她立即找到内科办公室,主动交出了这笔钱,并说明了事情经过情况。

    在人们越来越计较金钱的社会风气下,这位医生处理此事的态度无疑是反映了一种高尚的品德。因为,事情发生得很突然,当她明白是怎么回事儿时,送钱的人早已不见了,无法送还。而整个经过并无他人知道,如果她不对别人说,也绝不会有任何“不良后果”。那笔钱虽然不是很多,但和她当时的工资相比,也算得上是个可观的数目。

    对此事,我提出的处理意见是“应该在科室周会上正式表扬,然后把钱发还她。”因为,我们看重的不是这点钱,真正值得珍视和提倡的正是遵纪守法和廉洁行医的品德。

    在现代社会情况下,不应该要求医护人员成为“苦行僧”。也不必否认,他们的经济收入,与他们付出的艰辛和承担的风险相比,还真的没有“到位”。对这些,社会上很多人表示理解,因而似乎不应把所有真心对医护人员表示感谢的馈赠都看得很庸俗。但是,从医护人员方面来说,强调廉洁行医却是十分必要的。

    相对地说,在病人治疗结束出院前家属为表示感谢而送礼,这种情况比较合乎情理些。甚至有这样的情况,病人虽已死亡,但家属亲眼看到医护人员的确千方百计地想尽了办法,采用了各种措施,付出了辛苦劳累,所以在病人死后仍诚心赠送礼物表示谢意。这时,医师应设身处地想想家属的悲痛心情。救死扶伤本来就是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尽心竭力完全应该。家属的真诚谢意可以领受,但要说服他们不应采取物质的形式。这样做,除维护了医务人员应有的形象外,也包含着自我保护的意义,这就是我将接着说的另一种情况。

    另一种情况是要警惕家属别有所求。尽管在中国,某一段时期内,医师的待遇甚至地位都不算高。说一个小插曲:我曾在一家很有名的大报上读到一篇名为《论知识的价值》的文章。作者提出一种奇妙的理论,说歌星的出场费要得高“是社会的需要”,而知识分子(当然也包括医生)“应该安于贫穷”。为此我曾给那位作者写过一封信表示了不同的看法,最后开了个玩笑说:“那就祝您永远健康啦!万一有天您不幸得了急重病进医院抢救时,请再想想什么是社会的需要吧,是听歌还是救命?”

    这当然只是一种游戏文章。医生工作的社会价值决不以一时一地一人的评价作为衡量标准。事实上不少病人特别是老年人是很尊敬医生的,甚至认为认识几个医生可以得到一种安全感。医生不必拒绝这种交情,但要适当注意“君子之交淡如水”。即,可以有一般的来往,但注意不能为“交情”做违反制度的任何事。

    所谓家属别有所图,指的是有的人企图收买甚至“俘虏”医生。极端典型的情况是,他们千方百计地琢磨某些医生人格上的弱点,先试探性地“投其所好”,然后一步步深入,有的也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好像并没有什么要求。一旦他认为火候已到,就会让那位已经“得人手软”了的医生被迫答应为他们干一些违犯制度原则和医德规范的事,以致犯错误,坏名声。这类事情虽属罕见,但确实有,医生不能不特别提高警惕。

    二是非物质方面。主要说与异性病人间的接触问题。

    人的性别有男女之分。在平日生活和工作中男女异性间的接触是有一定限度的,但医护人员和异性病人的接触却有一些特殊性。询问病史有时要涉及一些在通常交往中不会谈到的事情,检查身体时更不避免地要求患者袒露身体,进行一些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的接触。我在同济大学念医学院时有位教授曾说:“医生”这个名词的冠词应该是das。(注:德语名词有明确的阳性、阴性和中性三种冠词。男医生或一般医生用阳性冠词,女医生用阴性冠词,das是中性冠词。)意谓医生不必过分考虑自己是男是女的性别问题。比如,妇产科也可以有男医生;在某些情况下女医生也得给男病人检查外生殖器、导尿,男医生也可给女病人做肛门指检或肠镜检查等。总之,只要工作需要,医生就不可强调患者是异性而拒绝进行某项工作,这就是当时那位教授强调医生是“中性”的用意。

    这话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又得注意,尽管医生把自己视为超乎男女之上或介于男女之间的“中性”,但病人并不了解这种观点,甚至根本不接受它。所以,医生在这个问题上首先是自己心中不存邪念,充分意识到自己是在进行一种严肃的工作,另一方面又必须充分理解和照顾病人的接受程度,特别是要避免产生误解。

    男医师在检查女病人时能有女护士在旁当然最好,但现在往往没这个条件。所以要特别注意态度严肃、手法稳重。嘱病人解开衣裤前应先请病室内无关的男性退出以减少病人的顾虑。有的年轻男医师很怕女病人怀疑他“耍流氓”,我认为,有这点警惕性不见得是坏事。事实上,个别耍流氓的有,无端被冤枉的也有。但如果因有这种顾虑而慌慌张张,反而更糟。关键是要自己居心端正,态度自然,严肃稳重,然后按照正规程序和手法,按部就班地进行,

    就基本上不会发生问题。比如男医生在为女病人做胸部查体时,叩诊心浊音界要注意手指定位正确,压力均衡,避开乳头等性敏感部位。触诊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前让病人理解医生的目的,并应熟悉淋巴结的正常部位,这样就能做到下手准确,不会使人产生“东摸西摸”的误解。

    在整个查体过程中,既要有必要的体位暴露,以免遗漏各种阳性皮肤体征;又要注意及时掩盖保暖,从各方面维护病人。

    当然,医生也是有感情的人,医生和病人之间可以建立正常的友情。由于医护人员的关怀照顾,精心治疗,病人也可能对医生产生好感、敬佩,甚至发展为爱情。这时医生应注意把感情和工作任务区分清楚,即使医生内心对某位病人很有好感,也要注意其他病人和医护人员的看法,一视同仁,切不可因而厚此薄彼。事实上,双方仅在医院期间的相互了解还很片面和表浅,感情基础较脆弱,可能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更应该适当“冷处理”。如果两人感情真正好,出院后再联系也决不算晚。

    有的单位明确规定,不准医护人员与住院病人恋爱,以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是非。我想,这也有一定的道理。

6.医生需要有颗“平常心”

“医生和病人之间,在社会地位上最理想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这是我经常自问的话。回答是:“最好是一种平等关系。”


    道理上应该说是对的,大概没有人会反对,但实际做起来却往往很难。因为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医生的地位虽可能不同,但在同一时代和地域,医生的社会地位却是相对不变的,而病人则可能来自完全不同的社会阶层。比如在中国古代,医生如果基本上属于士大夫阶层的话,面对贩夫走卒、农民工匠,医生似乎高人一等;但如果面对帝王将相、富商财主,医生的地位又显得相当卑微。在这种差别悬殊的情况下,医生怎样才能像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提出的“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致,皆如至亲之想”呢
?


    这确实是每个医生都可能碰到的实际问题,我想到这点,是
50多年前在学习中医过程中偶然触发的。


    曾在清宫太医院做过医生的袁鹤侪老先生,是我最初接触到的老中医之一。老先生学识渊博,作风朴实。平日寡言少语,诊病仔细耐心。用药种类较少
(当时处方竖写,每行3味药,很少写到第4)。每当我问到一张处方的思路时,老先生常从君臣佐使,理法方药开始,娓娓道来。给人的感觉是寥寥几味药,犹如构成一个严密的军阵,清晰明了,有条不紊。


    袁老大夫在太医院工作了多久,我从没问过。不过,从他在上世纪
50年代初大约70岁来推算,当“太医”时他大概还属青中年,至少还不是一位老医生。


    有天看完病人后还有点时间,我问起当年太医院治病的情况。平日诊病时字斟句酌,从无轻言戏语的老先生,谈起当年老故事,变得风趣十足了。


    他说:给宫中人特别是给皇上治病,医生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为,谁要想邀功把病治好,就难免用真正有效的药,而那些药又难免有毒副作用。一副药下去,病霍然而愈,当然皆大欢喜,对太医也有赏赐。但如果服了你的药,皇帝两腿一伸,死了,太医马上就会被拉出去砍头。反之,如果服药后不好不坏,拖过几年死了,那叫做“寿终正寝”,太医也算辛苦一场,没准还有点赏赐,再不济也能保命,甚至升官。可是,王公贵族中也有看过医书的,也不那么好糊弄,故又必须装模作样,说得头头是道。那时又没有现在的会诊制度,允许太医共同商量。碰到复杂病情,宫里传下话来,叫几个太医进宫一个个地诊脉,不许交头接耳。有时,太医们不得不事先定下暗语。看完出来碰到其他太医时,摸摸自己头顶,意谓我诊断“太阳病”,摸摸下巴代表“厥阴病”,如此等等,以便大家“所见略同”,免得一人承担风险。


    说起开方子,那更是很有讲究。例如,“麦冬二钱。去心,朱砂灌入,红丝线紧扎两端”算是一味药,其他的药也都像这样不厌其详地注明要求。但真正的名堂却在煎药上。通常是,水刚一开就算煎好了。大家知道,汤药一般都是深褐色的。但送去给皇上服的药却是颜色淡淡地像一杯茶,把茯苓捞出来,掰开一看,里面还是干的。还有一种办法,叫做“七味治病药,八味治药药”。我体会,这就好比是在非用某种兴奋剂不可时,赶紧再加用一种相应的抑制剂,使其作用互相抵消。


    由于太医担的风险很大,医生为了自身的安全,谁也不敢好大喜功。所以,“圣上”得到的往往是最无效的治疗。


    袁老大夫讲的这些掌故,简直可称为“太医院轶事”了。


    可以理解当时太医们的心情。他们当然会想方设法把病人治好,但内心是惶恐不安的。因为,在王公贵族眼里,太医也不过属于“臣仆”之流。处于这种地位的太医们,多半只求能够平平安安地保住身家性命,哪里谈得上对病人“皆如至亲之想”。医生即使真的想把皇上“视同至亲”,还害怕被人说你“犯上”、“心存不轨”呢。

当然不能说那种历史影响会延续。但是,在不同时期,由于社会地位上的不同,有时也会影响医生的心态。而这种不十分正常的心态,往往不利于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技术的正常发挥。


    有一年,我陪一位高级领导人到外地。他偶然有点发烧,需要做个血常规检查。我向负责接待的人说,希望请一位化验员来采血标本。第二天上午,当地一家大医院派来了一位中年的化验员采耳血。扎了一针,不出血
!赶快把采血针调得深一点,再扎一针,仍不出血!眼看化验员的汗流下来了。那是一位很平易近人的首长,一点也没有流露出焦躁,但化验员却不敢再扎了。我赶紧接过采血针,调得长长的,深深一扎,解决了问题。


    其后了解到,他是那家医院技术最好的化验员。头天上午接到任务后,医院领导立即召集有关人员开会,经反复研究,决定选派他前来。并共同讨论了“方案”,连采血针的深度也做了规定。看来,这倒成了他后来技术发挥不好的原因。我推想,如果他给一般病人采耳血,肯定是从容不迫的。如果这次领导不事先订那些框框,随他自己作主,结果也会好些。因为谁都知道,扎深扎浅都一样痛,多扎几次反而多痛几次。


    看来,早在一千多年前,孙思邈即已观察到这些倾向,所以他强调医生在诊疗疾病时“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到,在“圣上”、“富贵之人”面前,医生的心态容易失常,似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当然,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情况,表现的方式可能不同。而且,平心而论,很难单方面地责怪医生。


        60
年前,我还是医学院学生时,听教授讲过一个故事。有夫妇俩开了间私人诊所,丈夫是医生,妻子是护士,兼管司药。一天,来了一个病人。医生诊视后认为他不过是一般的感冒,因而实事求是地开了一些很普通的口服药。不一会儿,听到病人在药房那边大发脾气。原来,他的妻子很诚实地只收了很少一点药费。但病人是个大富翁,一听药价就发火了:“这么便宜的药还能治得了我的病?不行!”医生一听心里明白了,赶紧装模作样地把他的妻子数落了一通,说:“我花了大价钱从外国买进的药,你这么便宜卖掉,不是要我倾家荡产吗!”抓过处方,在妻子标好的药价后面加了两个“0”。妻子也只好佯装认错,要病人交了100钱。病人这才满意地说:“这还差不多。”


    这个故事听来有些离奇,开这个诊所的夫妻俩是诚实的,但客观现实逼得他们似乎只有骗人才能使那个病人满意。


    多少年来,我也向年轻医生们讲过这个故事,但始终把它当成一种《天方夜谭》式的荒诞笑话。不料,十几年前,我也亲身经历了类似的事。


    有个病人拿着处方气势汹汹地来找我算账:“我花了
14块钱挂你一个号,你查了那么久。做个心电图还要5块钱。可到后来就给我开了一块五毛钱的药!”可能他觉得很不合算,甚至有受骗上当之感。因为挂号费得自己掏,药费虽然自己也得出一点,但似乎越贵越值当。

   

    为这事,我只能多费口舌做解释,别的病人也帮了我的忙,最后他仍讪讪而去。其实,还有些病人经我检查后认为没病,什么药也没给开,病人倒是高高兴兴地感谢的。


    有时,病人对医生态度不好,并非医生工作有什么欠缺,而是病人自己原本有某些“心事”。例如,丈夫或妻子重病、邻里矛盾、上下级关系紧张、孩子不争气、晋升或分房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等。各式各样的社会、心理问题,都可能影响病人的情绪,反映在看病过程中。医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宽容和谅解。

 

    医生总是要面对各种层次的病人,他们的社会地位、文化水平、道德修养、脾气性格各不相同,而且,由于病情不一,病人自己的情绪也会有很大的起伏波动。对各种病人,医生该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


    正值社会上提倡“微笑服务”的时候,有位记者问我:微笑服务是否适用于医生
?我不大同意这种提法。因我觉得,笑只不过是一种表情,而微笑简直就是一种经过“定量”的表情。对一般服务性行业的人来说,微笑服务也许是对的。比如到旅馆要一间客房,人家回答:“对不起,没有空房了。”到饭馆要一种菜单上印着的菜,人家回答:“很抱歉,这种菜现在没有了。”说这些话都应该面带微笑。但如果医生告诉病人或家属“现在我们没有治这种病的药”或“他的病没有治愈的希望”,这时医生绝对没有笑的理由。


    病人和家属固然希望医生态度和蔼,但更要求医生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决不会在乎医生笑或不笑。在某些重要时刻,他们只希望医生严肃负责地处理问题。


    医生在工作中还会碰到各种复杂情况。


    有一次,我给首都医科大学的学生讲课,下课后一个学生突然问我:“教授,您挨过病人打吗
?”我知道,那是因不久前电视台播过某医生无端挨病人家属打的消息,学生们有顾虑是可以理解的。

医生和病人,或者说,医疗机构和社会,是由于疾病与健康问题而成为密不可分的矛盾统一体。在这对矛盾中,医生和医疗机构起着主导作用。但矛盾总是双方构成的,医生单方面不具有决定作用。

打人是不文明的,甚至也是违法行为。病人或家属打医生当然也是非常错误的。


    一个记者故意问我:“您说,有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地到医院来打医生的
?”我想,恐怕也很少。问题多半出在病人及其家属感到一些最基本的要求也没得到满足,或感到医生态度特别不好,或感到医生有“见死不救”,甚至“草菅人命”的情况。当然,有时是完全由于一种误解,但也反映了医生解释工作没做好。


    医生的解释工作,当然需要语言,需要语言表达的技巧甚至艺术性。但是,更需要的是医生的行动、医生的感情、医生的心。

医生和病人及其家属感情的沟通,有时很容易,但有时也很难。当病人一方突然采取暴烈手段,使矛盾急剧激化时,医生最需要的是冷静。


    我很幸运,至今当了
50多年医生,没有挨过打。但是,尖锐的场面、尴尬的场面,也碰到过。


        50
多年前,在军医大学医院,我所管病区的单间危重病房里,住着一位有重度腹水的晚期肝硬变的年轻战士。当时,对这种病除了给汞利尿剂和间歇给他抽腹水外,没有什么更高明的办法。我每天都去苦口婆心地劝他好好吃饭,加强营养。有天早上,我刚推门进他的病室,躺着的他一下子坐起来,突然抄起床边的玻璃小便壶,使劲掷到我胸前。尿液不但泼上了我的白大衣,而且溅到了我的头上和脸上,跟在我身后的一个年轻护士吓得掉头跑了,我一人呆在那里,既委屈又生气,简直不知该怎么办了。幸好终于冷静下来,我弯腰把打碎在地的尿壶收拾了一下,带着满身的尿液和平常一样问了他的病情,给他查了身体。出来也没告诉别人。


    第二天我照样去看他,病人流着眼泪向我道歉。他说,知道自己的病治不好了,活不了多久啦,医生天天来劝他吃也是白劝,想把医生气走,自己死了拉倒。我又劝了他一番。他表示今后要积极配合治疗,不能辜负医生的一片心。


    这位病人最后虽然死了,但从那次以后,的确配合得很好,送去的高营养饮食都努力吃完。病情和心情也曾有一段时期好转。至今,我还记得他大口啃鸡肉吃的样子。


    医生应当有较宽广的胸怀。碰到这类事件,不要光感到委屈和生气,应该透过一些不平常的现象去认真想想病人如此激动的原因。对这样的突发情况,医生当时不可能想得很多,主要靠平时有点“修养”。像这位病人,并非有钱有势,平日医护人员对他照顾得也很不错,随着病情的加重,他曾经流露出悲观情绪。那次大发脾气后面其实是一种自暴自弃情绪,内心十分痛苦。在这种时刻,如果揪住他的错误计较是非曲直,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可以说有点残酷。宽宏大量一点才更体现人道主义。


    但是,医生又要善于观察个别比较“刁钻”的患者和家属,在工作中特别注意“防范”,以免陷入被动局面。


    20
世纪70年代末,科里收了一个50多岁的男性重症心衰患者。心脏体征、X线胸像、超声心动图及血清反应均证明为梅毒性心脏病。病人也承认在旧军队时有多次嫖娼史。10多年来当工人,“文革”时搞打砸抢,后来泡病号,心衰前还自己检破砖盖了一间房屋。尽管许多年轻医生对这个病人很反感,但因那时很少有这种病例了,所以我仍让他们来看,并尽力把他的心衰治好。出院前他的妻子千恩万谢。我从她那种油嘴滑舌的神态表情中预感到这两个人都会胡搅蛮缠,特别把他的妻子找来郑重地说明:梅心病一旦发展到心衰,预后大多十分险恶,现在虽明显好转,但随时有可能猝死。


    不幸而言中。约半年后患者再次心衰,送急诊室抢救无效死亡。我听说她妻子在医院大吵大闹,谁的解释也不听,便主动去问她:“你还认识我吗
?”她停止了哭闹,吞吞吐吐地说:“认识。”我说:“还记得他上次出院前我对你说的那些话吗?”“记得。”她自知理亏,不再撒泼了。等她平静下来我对她说:“没有医生们的抢救,他上次就没命了。能再活这几个月就算大家都尽心了,你也算对得起他了。”


    一般说,医生似乎不必耍这种“心眼”。但是,正因为社会有它复杂的一面,人和人也不完全一样,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医生心理上也得有些戒备。这样才能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不致因一些不必要的纠葛而影响情绪、分散精力。需要反复强调的是,这种“戒备”要恰当和适度,绝不是为了“整人”,更不是为了让病人及其家属陷于某种被动地位。医生的“戒备”应该主要体现在诊断治疗上认真负责,小心谨慎。在有关诊疗档案上及时做好认真的记录,在可能出现毒副反应和危险性的各个环节向家属事先做详细的解释交待,使患者和家属对医疗工作及医生的用意有较多的理解。能做到这些,通常即可免除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我也碰到过从外地来的芝麻大的小官,年纪轻轻,又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病,却公然带着家属、医生、护士、秘书到京看病。在门诊,不顾其他老年重症患者和一些比他级别高得多的患者顺序候诊,要求提前为他看病并提出许多特殊要求的情况。对这种很不自觉、搞特殊化的人,医生对他适当地批评一下,也合乎情理。

 

    医学的社会性决定了临床医生总得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这些病人中绝大多数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与医生本人相仿,但也难免有些地位较高,要求医生给予特别的尊敬和重视;也有些地位相对卑微或贫困,需要医生格外地同情和照顾。除此之外,还存在某些特别的、容易让医生产生坏印象的人群,例如一些性病患者、吸毒者、罪犯、战俘等等。


    面对年龄、性别、身份、地位甚至人品各不相同的患者,医生应该随时注意恰当地自我定位,做到举止态度得体。从原则上说,无论是什么人,只要他是为求医而来的,首先就是一个患者,然后才是其他的什么人。对于每个患者,医生都应该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尽心尽力地为他们减除疾病的痛苦。医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是自己工作的指导,医生的知识和技术是自己工作的基础。


    医生作为一个社会的人,难免对不同患者有不同的看法和情感反应。但是诊疗工作必须遵守医学本身的原则,不可随意因自己对某一患者的好感或恶感而违背这些原则。


    医生需要有颗“平常心”,主要指的就是如何正确对待这些复杂的医患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

7.医生的仪表和风度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为了取得病人的信任,适当地“包装”自己,无可厚非。

 

    江湖游医为了骗取信任,故弄玄虚,装出一付道貌岸然的样子,让人莫测高深。而我们有些医生却往往走了另一极端。他们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也具备一定的实际经验,有合法的医师执业资格。但总
以为,我只要给你看病就是啦,其他都是不值得计较的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允许病人挑选医生,以便得到更好的医疗照顾。在这种情况下,更加要求医生注意仪表风度,更好地展示自己。


    仪表风度与衣着打扮或面貌身材的美丑是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似有一些关联,但又绝不可以混同。如果说,美丑是天生的,即使经过化妆、美容也难有根本性的改变;衣着打扮可以多少影响一下外观的话,那么仪表风度却主要是通过谈吐举止来体现的。换句话说,仪表风度主要是内在文化素质的反映。


    一个演员可以根据剧情需要扮演完全不同的角色,那是经过长期特殊训练的结果,而医生的仪表风度则只能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医德修养和专业知识经验积累逐渐形成。因而医生的仪表风度具有自己的专业性,是完全不能用“漂亮”或“帅”来概括或代替的,也不是能“扮演”的。


    我曾见过一位自认颇有“表演天才”的医师,据说他有能力随时控制自己的语调和感情,甚至声称“能指挥自己的眼泪”。但是没想到病人及家属对他的评价竟是“虚伪”。显然,他们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同情和千方百计的救治,而不是某些强装出来的表面现象。


    刚走上临床的年轻医师常常会因自己长得太“嫩”而苦恼。从前,女学生都喜欢扎两条辫子,到临床工作后辫子却成了她们“嫩”的标记,门诊病人经常抱怨:“等了半天,一个小辫子医生就把我打发了。”于是她们只好戴顶大白帽,捂上大口罩,可是无论怎样也仍旧难以掩饰年轻人的形象和举止。回想我自己,虽是已经工作几年后到这个医院的,仍有护士说“怎么又来了个小青年学生”。有次半夜出诊给一位苏联老大妈看病,她当时很痛苦,事先根本没顾得上看我是什么样子,经过诊断处理,症状减轻了,还没说什么感谢话,竟突然冒出一句“多么年轻的小大夫啊
!”让人笑也不是,气也不是。还有一次我提着出诊包进了病人家,家里人打量了半天,问我“大夫呢?”原来人家以为我是个给医师提包的学生。总之,这是一个没有办法的事,每位医师都是从年轻时当起的,谁也免不了要经过这段时期。  无疑,医师也应该注意衣着,甚至也可以讲究美。但是,美有各种不同的模式。医师的美应该体现出稳重大方,给人造成值得信赖的印象,女医师还可以化淡妆,显得更加神采奕。


    但很不宜奇装异服、浓妆艳抹,给人造成虽然美丽却有点轻浮的感觉,或者像个歌星或时装模特,那就不大妥当。当然,如果服装不整洁,头发散乱,男医师很久不刮胡子,显得邋遢和随便也不好,都会失去病人的信任。


    医生与病人及其家属谈话时,应该举止庄重,态度和蔼,语气柔和而恳切,表达意思慎重而清晰,叙述有条理、有分寸。碰到自己没有把握的问题,不能想当然地随便说。在这种时候,诚恳老实地承认自己不清楚,可向上级医师请教后再回答。这样做,一般不会影响自己的威信,相反,认真负责的态度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取得更多的信任。


    临床医疗虽是一种非常严肃的工作,但医生也不应只会板着面孔说话。相反地,当病人情绪紧张或沉重时医生也可以对病人说些轻松的话题。例如在为病人做一些局麻下的小型手术操作时,在不影响自己工作质量的前提下,为了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也可说几句鼓励和安慰的话,甚至聊几句闲天。


    但是和病人聊天只能是一个小插曲,永远只能居于从属地位。相反应强调的是另一面,即医生对病人和家属的谈话,本质上是一种职业性谈话,要负责任的。我曾多次用极端的语言向年轻医师们阐述这种谈话的严肃性。我告诫他们,无论在门诊或病房对病人及其家属谈话时,都要有一开口就被录音的准备,准备有一天录音带成了被送上法庭的物证时也无懈可击。这种情况虽然很少见,但确实有过,因而应有此责任感和警惕性。


    一个人生了病,他的亲戚朋友、街坊邻居都会出这样那样的主意,来表示自己对病人的关心。不管说得对不对,反正说完就走了,不存在任何责任问题。可是医师和他们完全不一样,因为病人是通过办理正规手续后到医生面前的,他们之间已是契约关系、法律关系,医生对于自己所说的一切都要负责任。


    几十年前,我曾陪一位著名的老中医到病人家看病。路途较远,在汽车上他和我聊天,谈笑风生,非常随便。但离病人家近了,他的态度也就逐渐严肃起来。待到下车进门,走到病人面前,再看他的一切言谈举止,已经完全符合一位资深医师应有的风度。我当时年纪还轻,暗自笑他简直像个演员在上戏前酝酿情绪。以后,我慢慢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随着病家的接近,他已把思绪集中到病人身上,他不仅要用自己的才学为病人解除痛苦,而且他本身的出现就应该能使病人增强信心和感到安心。从那以后我开始知道不光是医师的知识经验能治病,而且医师的仪表风度在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与前面所述的“表演”完全不同。


    医师,特别是年轻医师,也不应该为显得深沉而总是老气横秋、死气沉沉的。我非常赞成他们在工余时间有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来消除疲劳、保持身体健康和勃勃朝气,甚至也不很计较他们中一些人在某些生活细节上大大咧咧、马马虎虎,但绝对不允许把那种作风带到工作上去。


    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场所和相应的工作纪律。大凡以物为对象的职业虽也要求严格的纪律,但对仪表风度的要求就可能低些;而只要涉及人,即应在仪表风度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要求。我们到商店,目的是买东西,但是有谁会对一些扎堆聊天、对顾客爱搭不理、态度冷漠或粗暴的售货员不反感呢
?相比之下,对医务人员无疑应该有一个更高的标准。理由首先是医务人员应该有更高的文化素质,其次是病人有他本身的痛苦,售货员让顾客生气已经很不好了,如果医务人员不仅没能使病人减轻痛苦,反而让他受了气,也许因此而添了病,那就更不好了。


    据我所知,病人生气并非总是医护人员的错,有时是病人急躁或误解所致。我们应有较高的风格和较大的器量。对个别不明事理的病人也宜好言劝导。但从实际情况看,医务人员对病人态度冷漠,说话简单生硬,甚至带训斥语气者也较普遍,应注意改进。

一位90多岁、很有文化的老太太,有几年经常找我看病。因为她是高龄老人,我总是尽先接待她,其他病人也都礼貌地让她优先就诊。但她很自觉,总是躲的老远,听到叫她的号时才进诊室。


    有一天,她的儿子给我打电话,说老太太觉得半身麻木,问我该怎么办?我建议赶快带她去附近医院看神经内科。


    几天后,老太太向我诉说了一肚子委屈。原来,她到一家大医院褂了专家号,准备对医生详细说说病情。没想到,刚开口专家就说:“你不要说话,问你什么说什么!”病人赶快闭嘴。像小学生面对老师那样,问什么,答什么。后来医生问:睡觉好吗?她答:不好,吃安眠药。医生问吃了多久?她答:有几年了。专家不高兴了,说:“什么叫几年?两三年是几年,八九年也是几年。你到底吃了几年?!”……


    老年人也可能说话有些罗嗦或回答问题不确切,但医生应该有比较高明的本领,柔和地,在不知不觉中把话引入主题,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打断病人说话。特别是对这样高龄的老年人,医生更应有礼貌,不能让她感到难堪。听了她的叙述,我想,也不能光怪年轻医生不会接诊。如果老专家真的都这样看病了,让年轻人跟着他学,能学成什么样子呢?!

 

    从本质上说,医护人员是医院的主人,病人是医院的客人。因而无论是在门诊、急诊或病房,医护人员都不能忘了一个主人应有的礼貌和风度。病人都是来看病的,来到门诊护士台,进入医生诊室或其他地方,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待”。以礼待人原是一种起码的要

求,并不降低自己。可惜,几乎医院越大越不把这当回事,这种倾向并不好。


    每当我谈到不能因为医院大,医护人员就也派头大时,总有些人不大爱听,觉得医院名声响、等级高、技术强,工作人员派头大些不要紧。谈到国外有些设备先进的大医院里,教授们对病人也很有礼貌时,还有人心里想那是“洋规矩”,不适用于中国。


    差不多
20年前我就说过,相当多的中国老百姓还只求能看上病,即使医生的态度冷漠些也顾不得计较。但是,随着条件的好转,总有一天人们会逐渐不满足于这种最低的要求。我担心到那时,有些医生已经不懂得应该怎样尊重病人了。如今看来,那种担心已经成了现实问题。


    医师的工作场所,无论是病房、门诊、急诊、病人家或其他医疗抢救现场,只要有病人在,就不同于一般的工作场所了。医师工作场所的特殊性,只有从病人及其家属的角度才能充分体会得到。我们经常发现,即使是通常的健康检查,也有一些平日身体健康的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常到医院门诊的慢性病人更常有心跳血压与在家时明显不同的现象。这表明他们对医院环境仍不大能够适应,难免有些焦虑不安。至于住医院就更不一般了。一个人一辈子住院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的,他们或多或少都带着痛苦,甚至带着对伤残死亡的恐惧,他们的家属也总是关切、担心、焦虑甚至伤感。他们都把病人康复的希望甚至求生的希望寄托于医护人员,特别是主管医师。他们都迫切地希望能从医师的表情举止中得到一点信心和宽慰。


    因此,一个年轻医师在父母面前可能仍旧是个大孩子。但是,当他向病房走去时,就应该想到自己是医师,是病人及其家属的主心骨。我曾对一些刚毕业来医院工作的年轻医师说:医师走进病房时,他应该把自己比做一个神父走进教堂时那样神圣和庄重。因为你是医生,你代表医院,你代表医学。


    在欧洲,我见到过一位年纪很轻的神父。平时,他和其他年轻人似乎没什么不一样。但在宗教活动时却十分庄重。因为在那种情况下,他不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上帝的代表。


    我们有些医院环境不安静,气氛不严肃,医护人员说话声音大,车辆噪音响,工作人员中也有扎堆聊天甚至嘻笑打闹现象。我说过,特别是在心脏病房里真的可能随时死人,甚至几分钟前还没有什么明显的征兆,可一下子就不行了。这不是故意危言耸听,说不定什么时候医护人员无意间说笑了几句,碰巧哪个病人出了危重情况,抢救无效死亡。你知道家属会怎么想吗
?我可以坦率地告诉你:若干年后,你早已把那件纯属偶然的小事忘掉了,可是家属却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他的子孙提起此事就会说:“当年我家老人去世时,病房里的医生护士还在笑闹!”这虽然仅是一次偶然巧合造成的误会,医务人员也许会觉得有些“冤”,但假如死者是你的亲友或家属,你对这种现象肯定也会反感的。


    医院本来就是一种特殊的场所,医务人员只有随时体会病人及其亲属的心情,才能处处自觉地约束自己,使自己的形象举止和他们的心态一致起来。


    有人觉得要做到这点很难。一个年轻医生曾非常坦率地说这是一种过分要求,因为医生要长期接触病人,死人的事也是常有的。只应该对医生的工作质量严格要求,而不应在感情上加以指责。我想这是一种误解。当然不是要求医生像家属那样寝食不安,忧伤悲痛。但是,医生必须能深切体会他们的感情。带着这种同情心就必然能在工作上高度负责,并能时时处处得到家属的理解。有了这种同情心,他的感情和神态就会与病人和家属的心情自然合拍。可以说,这就是一名医生得体的风度。

8.重视病史采集和病历书写

病案是医院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要开办一个医院,只要有钱,房子、仪器、设备都能比较快地弄到,甚至图书也不难买到,只有病历和与之相应的资料如心电图、X片、CT、核磁共振、超声、核素检查的图片资料、病理标本及切片等,才是“无价之宝”,必须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才能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

 

    拥有一个由大批高质量病历所组成的病案库和相应的检索系统,是医院的重要优势。这对开展科研工作,对各级医师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作用。因为,一份完整的病历可能记载了一个病人大半生病情的详细演变过程和转归,其本身就是一份翔实的教学素材,是进行各种分析统计的原始资料。


    书写病历又是年轻医师提高自己的重要方法。


    病案的积累是一又一代代医师精心劳动不断努力的结果,每个年轻医师在享用前辈成果的同时,都要自觉地为进一步充实病案库的内容添砖加瓦。


    采集和书写病历是一件很繁琐的工作。不少住院医师都曾经对此感到负担甚至厌烦,可这又是一个医师学会临床思维和诊病技术的必经之路。但是,他们往往是在自己逐渐成熟以后才越加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基础训练的重要性。


    人们常常会羡慕有经验的专家在查病房时听听病史报告就能掌握要领,能够在门诊相对短的时间内通过简要的询问和检查,用三五行记录就准确地描述出主要情况,让人看得出该病例的个体性特点,而不是泛泛的记录。这种能够切中要害、精炼表达的基本功,正是来源于多次老老实实地采集和书写大病历。这就像一位绘画大师用几笔勾成的写意画和速写画,总是离不开长期艰苦、一丝不苟的写生和素描训练一样。没有坚实的基本功是“挥洒自如”不起来的。


    所有医师在学校都听过诊断学课,每个人都知道一份正规病历应该包括的内容,甚至背得出它的章法、次序和程式。在这里我想对大家说的重点,不是那些表面的格式,而是指医师在采集病史时自己的思维过程。这些,我当初主要是得益于前辈内科专家邓家栋教授的教诲,即在询问病史和查体的全过程中始终体现鉴别诊断。


    试问,医生的诊断工作从什么时候开始
?我想,应该是从刚与病人见面,看第一眼时即已开始。应该像古代老中医那样,讲究“善观气色”。


    具体说,病人走进诊室,医生一抬眼就知道病人的性别、体型胖瘦、大致年龄;从他的穿着,估计出他的生活水平、职业特点;从他的口音,知道大概是哪里人,进而推测出其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从他的举止、谈吐、语汇,猜测他的文化程度;从他的表情、神态、语调,分析他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根据他的动作、步态、语音、语速,揣摩其病情轻重;从他叙述病情的表达方式,知道其性格属于内向或外向;观察面色(苍白、紫绀、黄疸……)呼吸气味(尿味、烂水果味、一般口鼻臭……)初步分析他有什么病。甚至从陪同人和他的关系,估计他的家庭是否幸福。当然,这些都是初步的,准确性不大。但是,医生的确不妨具备一点“看相”的本领。这不是搞唯心主义,并非不可捉摸的“玄学”,而是靠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


    如果能这样调动一切感知能力去工作,就可能在还没有“正式”开始诊断前,已经有了一些印象。


    每个新住院的患者入院前都是经别的医师在门诊、急诊或其他场合看过的,有了简要的病史、查体及必要的特殊检查,有了初步的诊断印象,甚至做过一些治疗。当然应该以这些资料作为诊治的基础。但只要病情许可,住院医师又不应该拘泥于已有的材料,而应该从头采集病史。因为入院前的条件所限,病史和查体都可能不全面,甚至可能失实。自己重新做起并不意味着对其他医师的不信任,而是为了对工作、对病人的高度负责。


    病人进入病房后,住院医师应尽快翻阅门、急诊记录及住院首页。对其病情及其基本社会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后,应该及早与病人接触。首先要注意的是病人的全身基本情况,包括有无强迫体位,有无剧烈疼痛、休克、缺氧、大出血或其他紧急病情。如有,应先行处理。对此要做到恰如其分,因为不详细了解病情很难进行正确处理,但不顾病人情况只管自己采集病史也不应该,家属更会不满。故在此情况下,应在初步问清病情和重点查体后即予对症处理。在病情不允许时,只能通过家属及其他陪送人了解病史。


    采集病史当然是从病人的主要病情入手。但主要疾病与主导症状之间并非一定密切相关,有时自觉症状只是一种假象。也有病情严重而症状相对轻些或毫无症状的情况。所以,“主诉”虽然一般是病人首先诉说的情况,如“发烧、咳黄痰伴右胸痛
5天”,但有时主诉完全是一种客观情况,如“查体发现右肺门团块状影”,而较多见的是经医师综合概括出来的词,如“渐进性吞咽困难已3个月”等。所以,“主诉”相当于一篇文章的题目或一份立案的“事由”,可以是医生在问完病史后综合概括出来的。


    采集病史的关键是“问”而不是单纯的“听”和“记”。因为很少有病人能够照医生写病历的顺序和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叙述。有的病人由于种种原因不愿多说话,医师只能一点点地问;有的病人说话意思含混啰嗦,容易离开主题或分不清主次,医师又要善于辨别哪些是必须弄清的,哪些是无关紧要的。为了能用较短的时间抓住最重要的情况,医师要善于及时提问,使病人的叙述回到主题。但医师的提问应尽可能采用一种“中性”的态度,可以适当启发引导,又必须防止暗示患者按照医师的主观愿望回答,以免把问题引入歧途。这有点类似法官审讯时不可逼供、诱供一样。当然,这只是一种不很恰当的比喻。


    一般说,询问病史要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应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尽可能采用他们易于听懂的语汇
(包括方言)。同时也要注意,即使有文化的病人也可能错误使用一些医学术语,例如分不清肾炎和肾盂炎、血尿和血红蛋白尿、风湿和类风湿、休克和晕厥、肌瘤和肉瘤、栓塞和血栓形成等。所以即使病人似乎已经说出了明确的诊断,也应通过询问具体情况来核实。特别对来自农村、外地、少数民族的患者,或因病情虚弱、发音嘶哑、气短的患者,更要注意听清他的诉说,必要时应由医师复述一遍,以免误听误记。


    与“主诉”和“现病史”相比,“过去病史”一般居于相对次要的地位。但是又不能草率地认为既往病史都不重要,只有对病情做到全面了解和通盘分析后才能下结论。有人把了解过去病史的要求概括为“系统回顾”,大体上说是可以的,即需要按各系统疾病可能出现的病状逐一提问。但有的医生实际上并没做到,而只在书写病历时才做形式上的系统回顾,即把病人未提及的情况简单地理解为“无”。殊不知,有时一点很小的疏忽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为了给大家留下较深的印象,在此举出一个发生在上个世纪
50年代中期的病例:


    患者是一位
40多岁的维吾尔族干部,因肥胖及高血压住入某医院治疗。经当时的苏联专家诊断后,决定给予节食和体育疗法。按医嘱进行约一月后,病情发展“很满意”,体重及血压均明显下降。但终止上述治疗后体重仍持续下降,随即出现腹水和明显的肝功能损害。转至我院时,患者已呈现典型的晚期肝硬变临床表现,虽立即采取了各种针对性措施仍未能控制病势恶化。当家属了解到治疗无望,即要求按本民族习惯让病人回家乡。经领导考虑同意后,由我护送病人从北京回新疆。到家的第二天清晨,病人死亡。


    查过去病史,患者在
20年前曾有过黄疸,历时大约半个月。但因条件所限,当时未做过特殊检查及治疗,黄疸自行消退,其后肝功能检查也未见异常。


    事实上,由于肝脏具有相当多的储备功能,当时例行的肝功能检查完全有可能觉察不出处于代偿状态下的肝脏损害。


    当然,我们不能武断地把这位病人的上述节食及运动治疗肯定为导致肝硬变恶化的原因,但如果临床医师收集到并重视了他的肝病史,不采用上述疗法,或虽要求减体重而选取较为柔和的治疗方法,节食不过严,运动不过分强烈,至少可以使肝病继续维持在“亚临床”状态,避免病情急剧恶化。


    近些年,由于肥胖者增多,“减肥”和“健身”又成为时尚。医生对各种有此愿望的人,既应支持理解,又需掌握全面,分析利弊。


    “始终体现鉴别诊断”的意思,就是说医师在采集病史过程中不仅是边问边记,而且还要边想边记。对于每个主要症状都应搞清与之有关的相应情况。比如病人提到黄疸,就应随即问清大便和小便的颜色,初步鉴别是肝内性、梗阻性或溶血性,再问黄疸是持续性、渐进性、波动性或一过性,有无疼痛、疼痛性质
(隐痛、胀痛、钝痛或绞痛)及疼痛规律(与进餐特别是油腻饮食的关系),有无发热寒战,有无寄生虫接触史等等,再联系病人性别、年龄、体型、个人史等考虑分析。换句话说,每当病人说起一种症状时,医师心里即出现好几种,甚至几十种可能产生此种症状的病因,通过追询就可得到支持或不支持某种病的根据,产生一些倾向性:“可能是什么病而为什么不大像是别的什么病。”能够做到这些,医师自然就会在病史询问完毕时心里已大体有数,只待通过查体来进一步核实了。


    顺便说一下在询问病史时了解病人具体工作情况的意义。因为在住院病历的首页上虽有“职业”一栏,但内容较含混,通常只有干部、职员、工人、农民、家庭妇女或无业等几种,难以反映病人的实际情况。显然,领导干部、一般干部或技术干部在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工作内容上并不相同
(级别高低也同样不能反映其实际劳累程度);技术工人(如化验工、绣花工)和一般“壮工”也完全不同(不少技工的工作方式与技术干部相近),还有一些工人可能在体力劳动之外存在接受某些污染的情况;农民中的实际劳动强度和生活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总之,医师为了分析各种职业劳动对疾病可能产生的影响,应该了解得较为详细具体。


    近些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职业”的实际内涵已进一步复杂化,同样的一种职业,当初在国家机关或国营单位通常可以按部就班地工作,但如今成了个体户、外资或合资企业的“白领”,虽然收入可能明显提高,但主观上和客观上的精神压力也大得多了。有不少人成天工作在现代化的全封闭办公场所,长期与电脑和复印机打交道,失去了以往按时到户外做工间操的条件,又还不具备工余时间到郊外休息的住房和交通设备。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弄不好也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详见第九讲)。


    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也并非一件容易事。通常,病人只告诉你他每天大概吃多少“主食”。实际上,现在已经完全不能代表真正的营养状况。并非病人有意回避,而是不认识它的重要性。例如,男病人往往没提起参加宴会,饮酒吃肉的频度和摄入量;女病人则忽略了吃零食的情况。而这些,常常是导致肥胖的原因。
 


    关于盐的摄入,更是一个难以弄清的问题。


    许多医生都知道,摄入盐过高对心脑血管病不利。但在问到病人吃得咸不咸时,得到的会答往往比较含糊,“一般吧”或“还可以”。医生应该懂得,不是他不愿说,而是不知该怎么说。如果病人的父母吃得较咸,他从小就已养成了这种习惯,所以不可能做出客观的评价。我曾经对年轻医师说:如果觉得摄入盐多少对病人很重要,在病房,应该实地看看病人的吃饭情况,甚至亲自尝一下;在门诊,则只能问病人的配偶、儿媳或女婿,因为正是这些“外来者”的评价较为客观。


    在询问病史过程中可能涉及病人隐私或一般不愿提起的事,如妇女离婚再嫁、大龄未婚、家庭内部不和、某些精神创伤等,如非与本病有密切关系,不必深究。如怀疑有致病诱因,可向家属解释后询问。如病人自己说出,医师只应作为与疾病有关的情节向上级医师报告,不得任意扩散。医生泄露就医者的隐私,不仅是不道德,而且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查体应是全面的,每个年轻医生都应熟悉查体的正规次序,形成“条件反射”,按部就班地进行,以免遗漏阳性体征。但又要带着询问病史中发现的问题,以之作为疑点在查体中加以证实或否定。明白这个道理,查体就不会是搞形式、走过场,而像是在为一桩疑案搜寻物证,必然会十分全面而又有重点。


    查体过程中既要注意保护患者避免受凉,及时覆盖,注意维护病人的“身体隐私”,但对可疑的体位又必须充分暴露。曾有一例诉心前区持续疼痛的患者,经硝酸酯类药治疗无效,袒露胸部后即确诊为带状疱疹。原来由于天凉,门诊医师只从衣服下伸进听诊器检查,因而漏掉了重要皮肤体征,误认为心绞痛。


    凡需要病人在查体中合作如暂停呼吸、大口呼吸、鼓肚子、改变体位等动作完毕后,医师应有所表示。在国外,医师常在此时说声“谢谢”,中国人对此不大习惯,甚至觉得难以理解。其实这是一种有文化和懂礼貌的表现,因病人如果配合不好,就会增加查体困难或漏掉阳性体征。至少说声“好”、“行啦”才好。我在做甲状腺或颈动脉听诊嘱患者摒气时,自己也同时停止呼吸,目的是便于感受到病人摒气已多久,及时结束。有人认为多此一举,理由是谁也不会因此一直不再呼吸。话说得不错,但显得不尊重人。相反,病人很容易从医师说一声“好啦”后长喘一口气而察觉医师也没呼吸,感受一种亲近感。由此对医师产生的尊重和信赖对今后医师要求患者配合治疗会有积极作用。


    医师还应意识到,初次与病人接触、询问病史和查体的过程,不仅是医生在了解病情,实际上病人也在不声不响地对医生观察和猜测。他们不仅想从医生的表情中猜测自己的病情,而且希望通过观察举止风度来猜测医生的医术和人品。有些时候,病人对医生的观察甚至不亚于医生对病人情况的分析。


        20
多年前,心脏重症监护病房收了一个70岁男性重症急性心肌梗死伴休克患者,经抢救好转,临出院前,他的儿子向我致谢时说:“刚来时,我以为他肯定过不了这一关啦。可是您给他看完病后,他悄声告诉我:‘小子,我的病能好!你看那位老大夫,态度和善,沉着稳重,我信得过他’。”这事给我印象很深,因为我清楚记得,那时病人极端虚弱,皮肤湿冷,神志淡漠,没想到却还在注意着医生的一举一动。后来我也常对年轻医生说:要知道,接诊病人时,不仅医生在询问病史、查体,了解病情,实际上双方都在互相了解。病人在叙述病情、配合查体的同时,也在注意通过观察医生的仪表举止来猜测医生的技术,甚至人品。他得出的结论好或坏,都会对他的病情产生影响。可以说,好的仪表风度能治病要求住院医师写大病历,并不单纯是为履行一种住院的例行手续,更重要的是要他们学习诊断疾病的思路,即在病史和查体中逐渐发现问题,从怀疑很多病到排除其中某些病,一步步向明确诊断接近。尽管有时仍不免存在一些难以判定的疑点,但至少已有明显的倾向。即使对原因仍不明的“发热待查”也会排列出几种可能性最大的病因。


    从以上所述可知,那种直到写病历时才开始按格式逐条凑词填写并不是好办法,往往会漏掉重要情况或临时凭估计加上去,结果失真。正确的方法是不断思考鉴别,在询问病史和查体中,一份大病历在脑子里已经逐渐形成,只待将它记录下来而已。连分析、诊断、鉴别诊断都已成竹在胸,应做的特殊检查也已了如指掌。


    下一步,便是病历的书写问题。


    从各方面说,入院病历都是住院医师应该最重视的书写任务,要认识到它是培养锻炼医生诊治疾病的基本功最正规的方式。从主观方面来说,是自己将采集到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条理化,通过临床思维,做出合理的诊断,并通过书面表达进一步熟悉病情;从客观方面来说,又是展示自己临床诊断分析能力和书面系统表达能力的机会。比方说,人们习惯将机场、


    车站和港口看做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将门诊、急诊室看做是一个医院的“窗口”,那么,说老实话,入院病历在上级医师眼里也差不多是一个了解年轻医师的“窗口”。上级医师查到某个病人时,通常首先就会翻到入院病历,晃眼一看干净整齐,仔细一看文字通顺,没有错别字,内容翔实,有条不紊,概括性、逻辑性较强等等,自然会留下一种较好的印象。


    不少住院医师认为“报告病历不看稿”是很难办到的,其实存在一种误解。上级医师并不要求“死背”,但如在采集过程中能按上述要求,详尽了解病史,仔细查体,并做了一番考虑分析,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讲出来即会大体不差。


    顺便说一下病历和其他有关资料的检索、借阅和保存、积累的矛盾。


    这个矛盾以往解决得较好。大多数正规医院资料保存很齐全,即使是几十年前的病历、心电图或
X片、病理切片甚至人体标本,只要有病历号,一般都能顺利取得。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发生过一些资料保管混乱和丢失现象,使一些科室不得不采取某些限制措施。应该说,那些措施本来也很必要,但后来有的科室变成了资料一概不外借,特别是某些先进仪器所得影像图片几乎成了医技科室医生的“私有财产”,给临床工作造成了不便,那就显得不大正常了。


    根本的问题在于管理。管理好的标准就是:既能防止丢失,又能方便检索和借出使用。实际上图书馆也是这样,简单地把书籍锁起来大概不会再丢失了,但也就等于没有书。管理工作是一种专门的学问,需要医院领导统筹兼顾,从全局出发,制订出两全的办法。

9.个体差异性的人文特点

在日常工作中,医生们对个体差异性的认识,主要是指病人的性别、年龄、基本健康情况、过去曾患疾病、现存的其他疾病及家庭主要成员的疾病,以及女性病人的经、孕、产情况等。虽然病历中也包含职业、营养、烟酒嗜好等内容,但往往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换句话说,关注的重点基本上停留在病人的生物性个体情况方面。

    生物性个体情况,对了解病人的个体差异性当然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化,人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地位上、职业特点上的差异逐渐扩大。进而在工作负担、生活条件、饮食习惯、心理压力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小的差别,甚至对个人性格上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这些差异,不仅会对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产生影响,而且可能在不同环节上对医生诊治疾病的工作形成某些实际上的难度。因此,也应该引起医生们对“人文性个体差异”的重视。 

    一、影响好发疾病种类

    通常,在某个较大范围的地区,在一段时期内,会有一个基本相同的疾病谱。例如,50年前,我国最多见的疾病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营养缺乏等;而当前最多见的,是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病。但是,如果在同一时期、同一地区,分析其中不同的社会人群,就会发现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不完全一样。例如,在富裕人群中,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者较多,因而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的患病率较高;由于职业原因经常接触有害气体、粉尘、涂料的工人中,某些职业病甚至肿瘤的患病率高;而相对贫困的人群中可能仍有营养缺乏的情况(报载,西北某地区儿童营养缺乏者达12%),肺结核等慢性传染病也较多见于这个人群。

    干部离退休后,由于生活方式、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的改变,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出现“离退休综合征”;“白领阶层”由于有基本相同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心理压力和经济收入,因而导致所谓“白领职业病”。有报道称:知识分子的寿命低于人群平均期望寿命。如果情况属实,很可能与他们的工作、生活特点有关。

    这些说明,社会因素似乎确实会对人的健康发生影响。甚至可以说,不同的社会人群存在着不同的疾病谱。

    二、影响疾病临床表现

    疾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取决于许多因素。通常医生们比较注意的是患者体质上(即生物学)的个体差异。例如,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症状不典型或无痛者较多见;大多数青壮年的肺炎可以治愈,而婴儿及老年人肺炎预后较凶险,等等。

 

    实质上,社会因素对疾病临床表现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经典的事例是:在激烈的战斗中负伤者往往能继续作战,直至被人提醒才猝然倒下。和平时期,也常有在精力高度集中于某种紧张工作任务时,发生疾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甚至毫无症状。相反,某单位有一个人猝死,引起其他人恐惧,导致许多同事出现胸闷憋气症状;某个住宅区面临拆迁,区内不少居民由于焦虑不安而血压升高;丈夫重病或死亡,妻子疲劳、紧张、忧虑,导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

    对疾病担心的患者可能夸大自己的症状;有一定知识的人会不自觉地模拟某种疾病来描述自己的症状。陪同病人来诊者,则可能因患者在家庭、社会的地位不同或与患者关系亲疏不同,而在为患者叙述病情时有所忽视或夸张。

        这些都是临床常见的事例,表明某些社会心理因素可能对疾病的临床表现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甚至形成某些假象。医生应该善于识别,透过表面现象,认清本质。 

 

   三、影响诊断治疗措施的安排

    “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是医生为维护健康所追求的目标。但有许多因素可能妨碍这个理想的实现。其中,社会因素占有重要成分。工作繁忙、任务重者,常因“抽不出时间”而耽误就诊。

    例如,一位40岁的企业家,兼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高尿酸血症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没有时间执行医嘱;一位中年副部级干部“胃痛”20多天,没时间看病,最后死亡,证实为大面积心梗。生活贫困者,则常因经济上的困难,明知有病而无就医条件,只好任其发展。例如,一位患重度风心联合瓣膜病,应该做换瓣手术的40多岁农民,因无钱而放弃;一位20多岁的农村姑娘,患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但无钱做化疗。缺乏健康知识的人,由于对疾病的警报性症状体征不认识,因而没能引起重视者更不罕见。这些原因都可使诊断治疗被延误,丧失最佳时机,轻病拖成了重病。

    医生应该对各种延误就医的情况具体分析,弄清原因,并有责任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尽可能让他们懂得,治疗疾病有一个时机问题。“晚治不如早治,治疗不如预防”。当疾病业已发展到晚期,即使投入大量经费,也难使健康状况完全恢复。及时就诊实际上最省时间、最省钱、疗效也最好。拖延就诊,从各方面看都是很不合算的。

    在考虑诊断治疗措施时,医生不应该仅从技术层面作想,应结合病人的社会性特点,做出切实可行的决策。对时间或经济上确有困难者,医生应在制度容许的范围内给予适当照顾。

     四、影响治疗方式的选取

    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某种病情,可能存在几种可供选用的处理方法。医生的任务,是经过认真的考虑,为病人制订最佳方案。但客观上,可能存在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其中最使人为难的,也是那些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虽有重病而不能承受像肿瘤化疗、心脏介入治疗或换瓣手术、血液透析等沉重医疗费用的自费病人;甚至还有因生活困难,对一般医疗费用也难以负担的情况。

    与此相反,又有一些因为有公费报销而不管是否需要,要求医生开大量贵重药物的患者。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由于缺乏知识或其他各种原因,拒绝医生合理的医疗建议,而听信江湖游医或不实的医药广告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即个别医院和医生为了“创收”而多开药、开贵药,以及随意扩大适应症,进行一些不必要的手术或介入治疗等。

    似乎可以说,事实上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最佳方案,即从病情考虑的最佳方案,以及从病人的社会地位、工作条件、生活习惯、经济承受力等因素考虑的最佳方案。

    在当前情况下,医生对不同社会地位的病人,很难做到医疗保健待遇上的绝对平等,但是应该有一个公认的、符合人道主义的医疗原则。例如,现在可供选用的降压药品种很多,其价格相差百倍以上。不必否认贵药可能有某些优点,但可以肯定,对经济困难的患者,如果医生认真分析,处理得当,便宜药也可能获得相当满意的疗效。

    五、影响遵守医嘱的程度

     一般医院由于病人多,医生工作忙,除询问病史、查体、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制定治疗决策外,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向病人做解释。有时,即使做了耐心的解释,他们对医生嘱咐的执行也常不理想。其中,固然可能存在由于患者年老、体弱、反应迟钝、听力不佳等“生理性”原因,但也应注意到有的是由于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差;也有的是因来自外地、少数民族,对医生的嘱咐听不清楚或不懂(也可能因为医生不耐心或表达能力不佳、使用过多专业词汇)等。

    低收入者因难以负担医疗费用而自行中断治疗,工作繁忙者有又因没有时间而顾不上按时用药和复诊,生活富裕的人则常不适当地自己加用其他药品和保健品,甚至因而导致药物相互作用的不良反应。此外,有的人主观上存在某种偏见(例如害怕药物的毒副作用,不理解某些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的道理等)。有的人声称“为了工作的开展”,不但长期加班加点,生活不规律,而且不得不经常宴会,摄入高脂肪饮食和大量饮酒。

    还有些人由于某些性格上的特点,对健康和疾病问题可能抱截然不同的态度.其中,有的人对一点小问题就恐惧不安,有的人则对重病也不在乎。这些主观的或客观的“社会性”因素,同样可能影响患者的遵医程度。对各种遵医程度不佳者,医生应该分析原因,采用不同方式,讲究谈话艺术,充分阐明道理,晓以利害,使他们接受保健医疗建议。

    通常,医生对病人虽然讲述了注意事项,但不大可能去了解其实际落实情况。事实上,既有人当面唯唯诺诺,事后却当成耳旁风;也有人认真执行,甚至过头的情况。有位心肌梗死患者,因为医生让他饮食注意低脂肪低胆固醇, 5年后发现重症营养性贫血。原来他长期以来只吃清水煮菜。看来,医生不但要解释的比较全面,而且还要知道病人的认识程度和心理状况。

    六、增加追随访视的难度

    当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疾病,大多数不能根治,只能通过全面管理,长期随访,使其被控制在相对理想的状态。为此,要求患者必须定期复诊。但实际上,存在许多原因,影响必要的追随访视。最常见的,是患者对长期治疗的意义认识不足,如高血压患者在有关症状减轻、消失后即自行停药。还有人错误地把长期治疗理解为“一旦用药就不能停,不如不用药”。客观上,也可能有的人因工作忙、住地远、经济困难等原因而不能按时复诊。特别是,通常医院的工作形式是等病人上门,对病人是否按期前来,在制度上并无确切的保证。随着社区全科医疗事业的发展,重视长期性、可及性全方位服务,在这方面将会有所改善。

    但据我所知,即使上门服务,也常有病人因各种原因,使医生的追随访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的情况。如干部、企业家常因生活不规律,经常出差,与医生见面机会受限制;也有病人由于不理解复诊的重要性,而拒绝医生到家随访的情况。

    医生应该善于分析各自的原因,对他们耐心解释,必要时可对家属及其他亲友进行工作,通过多种途径促使患者重视。

    与此相关的,是如何恰当估计心理、精神因素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情况的发展和某些人文因素的改变,心理问题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愈来愈重要的趋势。以致有专家认为,当今在综合医院就诊的病人中,大约有三分之一属于心身疾病。甚至有人断言,21世纪将是一个心理疾病的时代。这些分析论断,在相当大程度内反映了当前的实际情况,值得引起普遍注意。

    对这种趋势如果认识不足,就可能在分析一些患者的病因时发生错误。例如,在冠心病诊断上,有的医生仅因病人有胸闷憋气症状和心电图的非特异性ST-T改变,即以为诊断可以成立。其实,这些患者中,有相当多并非真正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特别是青中年女性患者,有不少是由于各种社会-心理因素所致的功能性改变。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应该能够较为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由于这种医学模式更加接近客观实际,因而在临床工作中也应能较恰当地体现出它的优越性。

    但必须指出,心理问题和躯体问题本来就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通常所谓的“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除了指由于心理精神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外,其含义也与身心疾病(somatopsychosis)相通,即也包括由于躯体的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心理及功能性问题。例如,某演员或教师发生了声带疾病,某厨师感染了乙型肝炎,某女士作了乳腺根治性切除,或者任何人遭遇了车祸,引起骨折和严重外伤。即使这些伤病的发生本身并不存在什么心理因素,但由它激发起患者对今后职业劳动、经济收入、生活能力甚至社会形象的担忧,即可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心理问题。在临床上,可能表现为胸闷憋气、睡眠障碍、头昏头痛、食欲下降、情绪低落……甚至因此进而诱发出相应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

    在实际工作中,医生通常比较注意“心-身”关系,而上述“身-心”以及“身-心-身”关系则容易被忽视。这种倾向,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是片面的;作为一种临床工作的指导,则是十分危险的。有可能导致误诊漏诊,延误对重要器质性疾病的诊断处理,成为医疗工作差错事故和医患纠纷的根源。

    现将我所知的一些病例简介于后,以供参考。

    50多岁男性,因在医院附近滋事骚扰,被认为精神病患者,由民警送急诊室,拟初步处理后转精神病院。经注射镇静剂后,患者昏睡,并渐进入昏迷,间有谵妄躁狂发作。因病史不清,情况不明,收入病房观察。病人于当夜死亡。其后收到的血化验报告表明肝功能异常,血氨很高。病理解剖证明为急性黄色肝萎缩,推论精神症状为肝昏迷表现。

    女性52岁,因胸骨后疼痛,发作性加重已半年,到某心脏病专科医院门诊。因怀疑冠心病收入病房。经详细的心脏学检查未发现异常,出院诊断“神经官能症”。但此后症状持续存在,并有加重。3个多月后,在另一医院经食管镜检查证实为晚期食管癌,溃破,引起化学性纵隔炎。

    一位78岁老先生,在住院期间对年轻护士动手动脚。护士长向家属反馈时,家属再三解释说老人一向严肃正派,从无此类行为。为此,护士长只能提醒护士适当防范。其后,渐发现老先生有愈来愈重的近记忆力减退、性格和行为异常,实为早期老年性痴呆。

    除上所述外,也见过一些老年患者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重症肺炎、肺性脑病、糖尿病昏迷等情况的早期,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或行为异常。分析原因,与病变急性期的低氧血症、血浆渗透压或pH值改变,引发脑功能异常有密切关系。

    某些器质性疾病,包括不同原因的感染、中毒、创伤、肿瘤及退行性病变等,都有可能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引起精神障碍(即器质性精神病)。其早期常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或癔病样发作、强迫现象、焦虑、疑病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遗忘、性格改变、智能减退等。特别是,其中某些异常的临床表现可能因一种偶然的不良情绪刺激而开始显露。患者如在此时就诊,即易被误认为精神心理问题。

    临床上及文献中均有不少类似病例可供借鉴。

    临床诊断治疗是一件高度复杂的工作,就像古代名医孙思邈所说“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医生面对每个病人,都应该想到这些,在充分掌握情况后做个体化的分析和深入的临床思维。医学模式是一种可供参考使用的工具,但不能因而陷入某种思维定势。值得注意的是,必须防止思维片面化,先入为主地走向另一极端。即在临床工作中过分考虑心理成分,甚至试图以心理原因解释各种疾病问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在宏观上承认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而在具体接诊病人时,仍应首先考虑器质性病因。准备诊断为功能性疾病或心理问题前,应有周密的分析,持谨慎态度。原因是,功能性问题即使在一段时期被延误,一般也无严重后果;而器质性疾病则相反,稍有忽视,即可能坐失最佳治疗时机,对疾病预后产生难以弥补的不利影响。

    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说:“了解什么样的人生了病,比了解一个人生了什么病更重要”。表明他不但几千年前就认识到个体差异的重要性。而从“什么样的人”这种语气看,似乎在他看来,社会性特点已经超过了生物性特点。约100年前,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指出:“医学,本质上是社会科学”。因为医生的对象是人,病人不但是自然人,而且是社会人。他们的健康,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被各种社会因素所制约。

    从上面所述可知,各种社会性、人文性差异,确乎可能对医生诊断治疗的各个环节发生影响,而最终必然影响到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因而,重视人文方面的个体差异性,认识它在患病率、临床表现和治疗效应、病势发展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和导致的特殊问题,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从而有助于医生制订出与服务对象工作、生活方式和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医疗保健措施。这样,必将有利于他们对医嘱的遵照执行程度,达到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目的。

10.医生下笔千斤重

“医生下笔千斤重”当然是一种夸张的提法,目的是要提醒医生们在拿起笔写任何与临床诊断治疗有关的书面材料时,都抱着十分慎重的态度,以免发生问题。


    在第八讲里,主要从提高专业技术和医疗质量的角度讨论了书写病历的重要意义。其实,一份完整的病历,包括门诊、急诊和住院过程中的一切记录以及报告单等,都不仅仅是一种医疗技术档案。比如,一旦发生了无论是医务人员内部或者医院和病人及家属之间的任何纠纷时,它就会立即变成用以查明事实和追究有关责任的依据,甚至可能成为法庭上的物证。这种情况虽然不多见,有的医师工作了许多年也没发生过这类问题,但谁也保不住在什么时候就会突然碰到这种麻烦。所以,我希望年轻医师能及早认识到病历和各种医疗记录的这种特殊的双重性能,下笔时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

 

    深刻认识到各种医疗记录既是技术档案,又是责任证据的双重性能,回过头再看看我们自己平日所做的记录,就可能发现其中有漏洞。或者是用词不当,或者是内容过分简略,遗漏了一些颇为重要的内容。如果有一天想根据它来做科研分析,就会因资料不全而派不上用场;若万一有一天发生了医疗纠纷,也就缺乏足够的凭据来证明自己的工作尽到了职责。无论是上述的哪种情况,都会使人感到遗憾,追悔莫及。

 

    有了这种认识,就会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并及时如实记录。我常提醒年轻医师随身带个小本,把上级医师查房时的分析、指示,专家会诊提出的建议的主要内容记下,准确及时地写上病历;向家属交待病情及家属提出的要求也应摘要记录。

 

    “医生下笔千斤重”这种提法,也是为了提醒医师慎重使用自己的职权。从有处方权开始,医师的签名就被赋予了法律效力,与此同时,这个签名也就应负法律责任,并与医师的名声相联系。可惜有些年轻医师很少考虑到这些,好像“名声”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件遥远将来的事。的确,医师的好名声没有十年二十年很难显露出来,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但是,说不定一件事就能败坏了它。


    医生品质不良,利用自己那点职权做坏事的不是没有,更常见的倒是一些并非有意干坏事,而是因为不知道珍惜自己名声的重要性,仅仅由于“情面”等原因而违反了原则和纪律。在此列举两件
20多年前我院两位年轻医师碰到的“倒霉”事。

 

    有位一年住院医师经不住两个护士的软缠,在没有看见病人的情况下给一个姑娘开了“急性扁桃体炎,全休一周”的《诊断证明书》。后来查明这个“病人”是未婚先孕,私下做了人工流产。这位医师的“诊断书”客观上是在作假证明,所以受到了严肃的批评。


    一位农民因肺心病住院。他几年前曾做过输精管结扎手术,故住院医师在他的入院诊断最后一条中如实地写了“男性结扎术后”。出院时,这位住院医师也按实际情况给他开了出院诊断书。但接着来了各方的求情,包括院内一个同事的软磨硬泡,要他把诊断的次序“调”一下,即把“男性绝育”写在肺心病前,并再三声明:只因病人经济上有困难,诊断次序改一下,带回原籍可能得到一点补助。医师出于同情,便改写了。谁知大半年后病人因呼吸衰竭死亡。家属拿着《诊断书》到县里强说病人死于“绝育术”,要求赔偿,甚至毫无道理地声称应将该农民“追认为烈士”,闹得满城风雨。县里无奈,将诊断书复印件寄回医院,结果可想而知。算起来,当他写那份诊断书时,刚工作还不到一个月哩。

 

    至于因为种种原因开“人情方”、“人情假”之类,也许更常见。这些事,往往自己觉得别人不会知道,其实很容易被查出来,到那时是很难堪的。

 

    平心而论,医生的责任的确非常重,日常工作又是非常繁忙、辛苦的。粗略估计,住院医师在病房每天光写字就有几千,在门诊除了不停地问、不停地想、不停地记外,每天开出去的处方就有几十张。他们所写的一切,无论是一段记录、一张处方或一份诊断书,又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变成“物证”,被扣押、被封存,被送到某个鉴定会上由专家逐字逐句地审查推敲。任何一点疏漏差错、语气含混、用词不当或几个错别字都可能突然成为自己难以解释,甚至被纠缠不清的焦点,造成被动处境。

 

    其实,仅从这个角度认识仍是不够的。医生应当记住,所有这些出于不正当原因,背离实际情况,写出书面材料的行为,在法律上都叫做“出具业务伪证”。医生有权拒绝任何人的此类要求。反之如果医生做了,本身也就构成了一种违法行为,必须负法律责任。

因为在病历上写了错别字而闹出笑话或引起纠纷的情况并不少见。举一个小例子:一位住院医师记述某患者入院前别的医生曾给他用过一种药的“剂量不祥”。尽管一看便知那“祥”字是“详”字之误,但如果病人发生了不测,家属看到这种记录,就难免对当初给予该药的医生产生怀疑,以为现在这位医生是在用“含蓄”的语气指责另一医生(这仅仅是一个随手拈来的例子)。

 

    我之所以在《医生的知识结构》中提到了文学,并不是要医生去当文学家,只不过想说明语文的重要性。语文是许多职业的基本功,医生不但毫不例外,而且要求更扎实些。问病史时医师像个采访记者,写病历时又像个秘书或记录员。医生不一定需要有大量华丽抒情的词藻,但力求字写得又快又清楚,文笔通顺,用词严谨得当,描述全面正确,总体上无懈可击才行。如果自知文字修养不够,现在努力也还来得及。因为这种基本功终生用得着。比如,一名医生今后总有一天会参加教学和科研工作,到那时无论是写讲义或写论文都同样需要它。

 

    关于“用词严谨”,再举一个例。陶桓乐教授在查病房时曾说过:一位多次发生阵发性心房纤颤的患者,因再次发病到医院。医生证实他确是房颤心律后,诊断上只能写“房颤”而不能写“阵发房颤”,因为不能肯定此次是否仍能转为窦性心律,只有在心律已经变为窦性后,才能下阵发房颤的诊断。

 

    最后还要补充一点:病案通常是会长期保存的。今天的年轻人不妨想想,几十年后,当他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医师,甚至是一位颇有知名度的专家了,那时病案库里将仍旧保存着他现在写下的东西。有一天,几十年后的年轻医师可能翻阅到他现在写下的病历记录。最难堪的情况将是,人家想:“还是专家哩,当年写的病历可不怎么样。”尽管他自己很可能没有机会听到这些话,但客观上多少会影响他在年轻人心目中的印象。

文章来源:http://www.zgkw.cn/alltopic/Default.aspx?dlid=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