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8岁。1994年9月20日就诊。近2年来,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或多或少。伴畏寒怕冷,背凉尤甚,颜面浮肿,心悸.失眠,头晕,面色萎黄。口唇淡,舌体胖大有齿印,脉弦细。证属脾肾胭虚冲任不足。治宜温暖脾肾,调理冲任。主用温经汤加减:桂枝6g阿胶12g(详化)片姜黄15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6剂后,精神好转。按上方于月经前后各服5--6剂。连服2个月,症状消失而愈。 张某。女,58岁。初诊主述;失眠,盗汗,疑心重.善悲。全身无力,全身没有不疼的地方.一会这疼,一会那疼。干点活就喘。大便干,小便夜频。无食欲。诊:面萎黄,晦暗.眼无神。脉弦细、弱。舌红.苔薄。证:气血虚。肝郁。治:补气血,解郁。方:四君子汤、四物汤、解郁汤加减。熟地40g白芍20g当归20g党参15g苍术15g红花15g肉苁蓉40g郁金20g香附15g黄连5g,5剂,日1剂,水煎3次分服。复诊述:服药后,心情、精神感觉好多了。什么事情也想得开了。证治:同上方:上方减郁金、红花.加桂圆15g, 15剂,隔日一剂。症愈。 任某,女.58岁,退休干部。初诊主述:失眠.人睡难。每一到晚上手心脚心发热,将其贴在墙上感觉好一些。夜尿多。双膝关节痛,无骨质增生。唆气,易怒。眼皮沉.眼感觉睁不开。 诊:面容憔悴,头发蓬乱,眼无神,语气低弱。舌质淡胖,苔少,脉弦细、弱。血脂略高,胆固阵略高。证:气血虚,阴虚。治:补气血,养阴。方:四君子汤、四物汤、解郁汤加减。熟地40g白芍20g当归20g党参15g苍术15g红花15g黄芪15g肉从蓉40g郁金20g香附15g黄连5g,5剂,日1剂,水煎3次分服。复诊述:症状皆减。治:同上。方:上方减郁金、红花,加桂圆15g。15剂,隔日一剂。证愈。 赵××,女52岁,农民,1994年-01-04初诊。自诉头晕发热,心烦失眠,胸胁胀痛且无定处,疼痛每随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不适,善太息,脘腹胀满,饮食减少,口干而不欲饮,两目昏花,视物不清,舌暗红苔薄,脉弦细而数。证属肝气郁结,肝阴不足;治以养阴柔肝,滋阴补肾。处方如下:生熟地各15g 山药15g 山茱萸15g 丹皮10g 茯苓10g 泽泻10g 柴胡10g 白芍15g 栀子10g 酸枣仁10g 当归15g 每日一剂,水煎服。按:祖国医学认为更年期是肾气渐衰,冲任二脉亏损,精血不足,天癸将竭的生理变化,此时人体调节阴阳平衡功能减退,往往出现肾阴不足,阳失潜藏或肾阴虚衰,经脉失于温养等情况,少数妇女由于体质较弱,肝脾不各,或兼有精神因素,一时不能适应这些生理变化,而出现一系列脏腑功能紊乱的证侯。本例患者,头晕发热、心烦失眠、胁痛口干、两目昏花、视物不清,是由于患者肾气渐衰,冲任亏损,精血不足所致。用滋水清肝饮滋阴补肾,养血柔肝;使阴平阳秘,肾水充足而痊愈。 唐某,女,52岁。2004年4月3日就诊。近半年潮热汗出,每天少则2~3次,多则6~8次,曾予滋肾清肝剂无效,形体略胖,面色萎黄,月经紊乱,时行时止,饮食、二便正常,时郁闷烦躁,夜寐梦多,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此为营卫不和,卫司开合功能发生障碍,合时阳郁而发热,开时腠理疏松而汗出,治以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12枚。服药后啜热稀粥得微汗,服药5剂,诸症明显好转,继服5剂而愈。按:桂枝汤54条“有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而愈。”患者初用滋肾清肝剂无效,考虑患者年过五十,天癸渐竭,而阴气偏弱,使得阴阳二气不相谐和,所以出现阵发性的发热汗出。故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达到调和阴阳的目的。因为营卫代表了阴阳的两个方面,营行脉内则为阴,卫行脉外即为阳。本方临证用药时可加龙骨、牡蛎各20g以安肾宁心,既可安神助眠,又可固摄止汗。 项某,54岁,2006年11月10日就诊,主诉少腹疼痛,有一股气从大腿根部上窜至胸,胸闷窒塞,心悸气短息促,少顷诸症皆消如常人,时数日1次,时1日1~2次,伴失眠烦躁,常因情绪刺激而诱发。平素时有腰酸腹痛,带下量多清稀,二便调,舌淡嫩有紫气,苔白腻,脉弦滑。证属肝郁心虚,冲气上逆,治以养心柔肝降逆,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减,桂枝、白芍各15g厚朴10g杏仁9g酸枣仁15g炒川楝子10g沉香3g大枣6枚炙甘草6g生姜9g。连服7剂获效。按:患者年过五旬,阴阳俱虚,心阳不振,下焦冲气上逆,兼有肝气郁结,每遇情绪刺激而诱发。心阳不振,心肝血虚是本,故治疗以桂枝汤调和营卫气血,酸枣仁温心阳,养心血,柔肝体,以治其本,心之气血和调,下交于肾,肝之阴血得补,疏泄有度,冲逆自平,厚朴、杏仁降气,炒川楝子疏肝理气,沉香性善下降,三药合用增加平冲降逆之力,全方标本兼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