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位名中医共论中医优势
2017-05-23中医基本特点 编辑:admin
中医这一在中国传承几千年的体系近年来遭遇前所未有的攻击,中医不仅被某些人斥为伪科学,甚至有被妖魔化的倾向。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一场声势浩大、波及各 大、各类媒体的辩论只是让他们更无所适从,中医的疗效他们或许都体会过,然而关于中医药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又让他们心下惶然。
继吴仪副总理在即将退休之际,公开表示退休后要继续学习和研究中医药学之后,3月13日,新浪和《科学时报》联合主办的“国宝中医集体亮相”活动在京举行,就如何让中医药在国人健康保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来自全国各地的九位国宝级权威老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 优势
陆广莘 中医重在提高自我痊愈能力
|
“西医全剂量用药会造成‘抗病难’,而中医则不会出现过度诊疗的现象。”
观点
1.实现人体的自我痊愈能力
2.不会出现过度诊疗现象
3.像SARS,西医还不清楚它是什么病毒,中医已经把它治好了。
中医不是一门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但像SARS来了,当西医还不清楚它是什么病毒时,中医已经把它治好了。中医治疗天花、麻疹、乙脑等等, 都没有去抗病毒。可见,中医并不是以消除病因来发挥作用的,现代医疗主要的方向是努力找“病”,它的主要任务是打击敌人。中医重点在发展自己。
如果医学忽略了人体自我实现健康的能力,自我实现痊愈的能力,光是扮演一个救火队队长的角色,只盯着去消除病因、清除病灶,就会造成现在越治病、病越多的现象。而且很多时候西医全剂量用药会造成“抗病难”现象的出现,而中医则不会出现过度诊疗的现象。
中医的实践优势应该考虑它的价值观:第一,“上工治未病”,在还没有得病时进行有效的预防。它不是去找病,而是养生;第二,“中工治将病”,就 是将要得的病,是预防吗?不是,是保健。第三个层次,“下工治已病”。根据WHO的观点,人类长寿健康影响因素中,作为以对抗为主的现代医疗能影响的只占 8%,这就是中医的优势。
■ 优势
路志正 整体着眼,局部治疗
|
“(中医)通过调整整体来达到治疗局部疾病的目的。”
举例·疲劳综合征
西医:体检结果,指标都正常,因此没有治疗方法。
中医:整体调整,调和气血、调和五脏、补养气血,就可以缓解不适
要想保证疗效,就得用中医的思维,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中医药主要的特点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天人合一。中医认为局部的病变是由整体失调而 产生的,因此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不单单注意局部,特别重视人体的内外环境的统一,通过调整整体来达到治疗局部疾病的目的。另外它在处理疾病方面是有前瞻性 的,比如感冒以后不仅仅治感冒,还有肺部等并发症,注意到用清肺、润肺、止咳的药物。
当前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加大,所以经常容易出现疲劳,特别是白领工作紧张,生活不规律,容易出现失眠、疲劳、头发脱落、精神倦怠等等,也就是疲 劳综合征发生率很高,可是到医院检查,指标都是正常的,因此西医就没有治疗方法。但从中医的认识来看,人是一个整体,从整体来考虑,调和气血、调和五脏、 补养气血,就可以缓解这些不适,从而达到驱病强身的目的。
■ 借鉴
刘崇云 在美国“纯中医”受保护
|
“美国全国卫生研究所公开承认针灸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并支持针灸、气功方面的研究。”
事实
美国西雅图Bastyr大学的“针灸东方医学系”,现有四五百位学生,拥有针灸、推拿、中药等多个专业和研究所,并且可以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已形成较为全面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
近二三十年来,中医与针灸在美国发展迅速。在美国的50个州中现在已有42个州立了《针灸中医法》,所以在美国搞“纯中医”是得到法律保护的, 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从事“纯中医”在美国是合法的,这就意味着可以与西医“平起平坐”地进行交流,相互介绍患者去就诊。也就是说西医治不了的 病,西医师会根据情况介绍患者找中医诊疗,同样,中医也会介绍患者去找西医诊疗。在美国很多地方的中医与西医,已到了非常融洽的状态,针灸可治疗的病种比 在国内多得多,包括痛症、不孕症、肿瘤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皮肤科的多种病症。
美国官方的全国卫生研究所(NIH)公开承认针灸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并支持针灸、气功方面的研究。我校的针灸治疗糖尿病的项目就得到了NIH的 经费支持。我于1990年刚到美国西雅图Bastyr大学时,新成立的“针灸东方医学系”还不到十位学生,但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现在已有四五百位学 生,拥有针灸、推拿、中药等多个专业和研究所,并且可以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已形成较为全面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
■ 临床
贾海忠 疑难重症,中医疗效明显
低血压、心衰、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西医很难用药的疑难心血管疾病,中医疗效很好
|
“像低血压状态,在西药里边基本上没有治疗低血压的西药,但中医的疗效就非常好。”
我长期从事以中医为主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我们的病人都是一些危急重症病人,在用上中药以后疗效都非常好。对一些难治的心绞痛,主要指一些没法 用西医进行治疗的患者,以及使用治疗后仍然不能够缓解的病人,用上中药以后疗效明显。对心血管系统其他疾病的治疗,像低血压状态,这也是中医的强项,在西 药里边基本上没有治疗低血压的西药,但中医的疗效就非常好。还有就是顽固性的心力衰竭,它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中医介入以后疗效可以得到明显的提 升。再如心衰、心功能不全这类病,按照《伤寒杂病论》来治疗,能够迅速缓解症状,也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我们在心血管方面如果要谋求突破,就要把人当成一个 整体来调理治疗。
危剑安 提高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力
中医对艾滋病病毒感染以后进行早期干预,能提高感染者的免疫功能
|
“(我)发现用中医药干预以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免疫的走向是有很大改变的。”
艾滋病病毒与以往病毒有一定的特异性,我们通过一批老专家,以及后来一些年轻的专家到非洲摸索二十年后,在国内也开展了十几年艾滋病治疗,到目 前为止我们有六千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接受中医药治疗。我们知道病毒一旦侵入我们人体以后,会不断复制,在西医治疗下我们是要达到一定的指标后才能进行药 物干预,中医则强调越早干预越好。临床证明,中医在艾滋病病毒感染以后早期的干预方面是有很大作用的,早期干预治疗后,鼓舞自身的人体正气,提高感染者的 免疫功能就是一种维护。我们已经做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我自己也承担了一些国家课题,发现用中医药干预以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免疫的走向是有很大改变 的。
郑伟达 治疗肿瘤有独特优势
疗效好,经济省,治疗简单,不影响劳动力
|
“中医治疗肿瘤还有很多优势,关键的一点,中医治疗肿瘤不会复发。”
因为肿瘤是一个全身的疾病在局部的表现,治疗肿瘤应该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治疗局部和调整整体相结合,中医治疗肿瘤能够从整体上治疗,减轻痛苦而 延长生命。我总结为:第一,能够减轻痛苦,第二,能够减少症状,第三,能够提高生存质量,第四,能够控制肿瘤,第五,能够防止复发,最终达到带瘤生存。中 医治疗肿瘤的优势,第一,疗效比较好,第二,经济上也比较省,第三,治疗比较简单,方便,第四,它不会影响劳动力。中医治疗肿瘤还有很多优势,关键的一 点,中医治疗肿瘤不会复发。根据我临床的经验,治疗肿瘤关键在于提高生存质量,生存质量好了,肿瘤就不会复发或转移。
■ 前景
朱良春 对经验依赖性强医药难分家
中医的经验传承更重要,难实现流水化作业
|
“中医要取得好疗效,在基本功方面一定要下工夫。”
现在国家提倡医药分家,这一点的确比较便于政府管理,同时能够减少老百姓的负担。但是目前中医院利润的一半以上都是药品利润,如果医药分开就必 须在就诊费用方面有所变化,同时政府也应该有所补贴。中医药和西医药相比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中药当中有很多炮制的药品,这一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依靠经验的过 程,也离不开老中医和老医工,很难完全实现西医那样的流水化作业。因此我觉得国家不能完全按照管理西医药的办法来管理中医药。
中医要取得好疗效,在基本功方面一定要下工夫,在经典著作方面一定要学深吃透,融汇贯通,结合临床实践,这样才会提高疗效。也只有很好的基础,才能在实践当中得到创新。而且学生也学得精、学得好,到临床就能成为一个中医治疗能手。
朱琬华 中西医两重诊断中医治疗
应该重视中医经验传承 中西医应该是配合关系,而不是取代关系
|
“很多中医院在面临生存问题时无法恪守中医的传统……这对于中医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中医的发展最关键的就应该是中医的继承,对纯中医人才的培养。由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目前中医院都存在一个西化的倾向,很多中医院在面临生存问 题时无法恪守中医的传统,在临床当中甚至都不号脉了,更没有精力和耐性来进行中医经验的传承和中医人才的培养,这对于中医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把自 己的东西都丢掉了。
中西医应该是配合使用的,而不是取代的关系。我们学中医的学习一些西医知识可以更好地向病人把病情说清楚,我自己在临床当中就是一直坚持“中西 医两重诊断、中医治疗”的原则,只有这样,中医数千年积累的经验才能够传承发展下去。同时目前中医教科书同临床治疗的脱钩也比较严重,很多教科书学习之后 无法真正指导临床诊治。
郭子光 学习经典攻克西医疑难
前人的经典著作证明是可信可行的,继承前人的学术积累,中医的发展潜力是相当大的。
|
“要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我觉得主要应该学习经典著作。”
要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我觉得主要应该学习经典著作。第一,经典著作可信度很高,经典著作本身也在不断发展、补充完善。它的可靠可信是毫无疑 问的,而且几部经典后来在各个领域的发挥也证实是可靠的。第二,古代的人和今天的人在很多方面所患疾病都差不多,除了少数的疾病古有今无,绝大多数疾病古 今都一样,我们继承前人的学术积累,发展潜力是相当大的。第三,西方医学突飞猛进地发展,也并非能够治好所有的病。翻开西医著作来看,对不少病的治疗情况 大致都是这样描述的:本病原因不明,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个当中就给我们中医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有识之士也把攻克这些病的希望寄托在中医身上。
■ 记者手记
存废中医,让疗效说话
去年以来,中医遭遇了从未有过的质疑,从普通网民到科学界名家,“拥中医药”和“倒中医药”分为两个立场鲜明的阵营开始了持久的口水战。但作为 治病救人的医学,疗效才是最终宣判中医药存废的终极判官。也许我们的确需要一个“第三阵营”来更为客观地看待中医药的作用和地位,因为单纯的攻击和谩骂并 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从千年以来中医在广袤土地上的持续坚挺和中医在欧美等西医领地上的攻城略地都可以看出,中医在疾病预防、养身保健,对亚健康状态的调节,在一些 西医无法准确解释的疑难病症当中,的确凸显了其独特的价值;但是由于中医诊疗本身的独特性,中医在病情的解释、在病根的明确方面不如西医清晰易懂,在疗效 方面也不如西医容易量化,这成为了很多人非议中医的把柄,也成为了很多不法商贩假中医之名行欺骗之实的滥觞。
中医药的疗效并没有某些狂热支持者所想像得那么完美,但也并没有反对者所说的那么不堪。
但中医的确不能继续躺在一种“国宝”的身份和心态之上固步自封,应该从更大程度把自己的独特疗效、功能展现给大众(比如循证之路),在保持自有 诊疗特质的前提下勇敢地借鉴西医的某些长处(比如中西医两重诊断),也许只有这样,中医人才匮乏、中医药知识普及难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最终解决。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蒋理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刘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