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家庭的收支和社会贡献到底有多少?

2019-11-26历代功臣 编辑:admin

一个农民家庭的收支和社会贡献到底有多少?

一个农民到底能创造多少价值?我还真没有认真想过,也没有找到类似的资料。今天在长沙熬吧茶楼开会,孙麟先生说到一个词“农民的综合效益”,让我有所感触,并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谈这个问题,首先要把农民与市民放在相同的公民角度、放在同等享受国民待遇的基础上,这个问题就清楚了。农业效益低下,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群体——这些是我们今天城市“文明人”对农民的定义。全社会似乎也都这么认定——农民是愚昧与落后的代名词,真的是这样吗?
 
  全世界五大文明,另四大文明都消失了,中国(农耕)文明却没有消失,且世世代代在滋养着大地。大国小农,田人合一,中国成为了全世界最可持续发展的唯一的国家。今天发达国家开始意识到土地在使用的状态下只有800-1200年的寿命,如果用城市工业概念来养土,成本极高,就像用工业模式种农副产品,增加土地有机质,成本更高。而农民以养猪、养狗、种树、种粮、敬天护神的生产方式,自然而然,却让农耕文明足足走了9000年。
 
一户农家的全部家当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在中国乡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约6口人,包括两个孩子、两个老人、夫妇两人,约有3.6亩地。另有宅基地(含菜地)约0.5亩(含田边地头),村庄公共面积(路庙亭等)每户公摊约1.3亩。约5.4亩地,这就是一个农民家庭的全部。(以上统计数据来自山东微山湖地区)
 
  一个农民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城市人。一个农民生产的社会效益与综合经济效益有多少,对社会(城市)的贡献是多少,我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农民有贡献吗?农民的价值在哪儿?
 
 
农民不仅要养城市人,还要能养活自己。农民有多少?约9亿农民啊。中国占全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20%的世界人口,这也是世界奇迹了。更奇迹的是,今天农民种粮食养活13亿人,却养不起自己。
 
  农民收支
 
  目前每亩土地维护成本约700元(以常规模式计算),而上下两季每亩共收入约720元,5.4亩土地(实际使用面积)收入就是3888元。一年下来,每户要投入3780元,最后盈利108元。现在专家与教授给农民都是这样算的,是以城市人的生活与生产关系来计算的。这种计算方法误导了很多人,误导了农民,也误导了中央的政策制定。
 
  其实农民的账不能这样算。农民与市民的工作与生产完全不一样,农民工作与生活不分,农民没有规定的工作时间,农民生产的产品是以自己用为主,农民是没有退休的,农民的生产也没有童工与退休之分。他们没有工资、没有奖金、没有福利等。所以,农民收入与支出就一定不能用城市的统计方法来计算。
 
  
每一亩地投入成本(两季)约900元(以常规模式在计算),一户农民以3.6亩地计算(实际使用约3.6亩),约投入3240元成本。而两季每亩收入约1800元,3.6亩就收入6480元。一年下来,一户农民的全年收入是6480元。这个6480元与城市的6480元有本质的区别,按城乡生活与生产的不同综合经济比差,农民的实际收入应该是6480元×2.16(非城乡差距)=13996元。农民在种田之余的综合经济比差,就是可以做点副业,打点小工,照顾老人与小孩,赶个集,红白事,帮个忙,捡个柴等等。这些在乡村其实都是生产的一部分,这才是一个农民真实的收支。
 
  
如果我们按今天城市人的计算方法,也就是说,一个农民每年320元,一年12个月,每个月只有26元的收入,每一天只有0.86元。无论我们怎么算,按国际绝对贫苦人群的标准,每人每天都低于一美元(现价6.67元)。我们有多少绝对贫苦人群?这种计算就错了。如果真是如此,请问今天中国农民家家都建房、娶媳妇、婚丧嫁娶、买拖拉机、买小汽车等等,这有可能吗?这些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农民除硬性的投入,如肥料、请工、机器租用、买种子等等,余下的都应该计算在生活与生产的工作中,应该要把他们进城打工的收入也一起计算才是合理的。古时“晴耕雨读”,现在农民忙时种田、闲时打工,自古有之。现在一户农民打工年平均纯收入在22000元,再加上6480元的种田收入,全年收入应该是28480元。他们的工作包括综合经济比差,其中包括种菜、养殖、种树、育儿敬孝、亲戚之间互助等等,所以3.6亩地的成本应该包括以上的工作在内。一个农民从18岁进城到38岁,20年打工收入约在569600元。
 
  一户农民每月生活费为1500元,一年支出为18000元,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一年基本可以存10480元。这种比例在一个村中,约占78%。富裕的人家可以存约36000元,贫穷的人家,在12000元左右,这种人家的生活就非常难过。五保户一年的收入约在7600元,国家民政给他们每个人600元生活费(家庭养老没有统计在内),这样他们平时有一些零用钱。
 
  农民对城市的贡献
 
  一个农民,一家约6个人,平均每个农民生产的粮食和菜大约能养活5个人,一家6个人就可以养30个城市人。一个村约2500人,可以养活12500人。目前有9亿农民,养活了3.75亿城市人和9亿农民,一共是12.75亿中国人。这就是城乡关系,也是农民与中国的关系。
 
  一个人,一生要吃多少粮食?如果按75岁计算,人一生有27375天,每天吃0.5公斤粮食,一生就要吃13吨粮食。这种统计应该含食品、酒、糕点、猪肉和牛奶之类。按一个人吃13吨、一个农民养活5个人计算,也就是一个农民一生可以耕作65吨粮食。这就是农民的工作,就是农民的贡献。
 
  养老是一个社会的重要责任,也是政府要承担的一项社会福利。城市3.75亿人可以享受,而在2005年以前,9亿农民的社会福利是由农民自己承担的,这应该是农民对政府的又一大贡献。
 
  全世界把人性与共性结合得最完美的就是中国乡村,每个家庭颐养天年、四代同堂的形式让乡村老人善始善终,中国农村是人类文明中老人最幸福的地方。在城市,一个老人约60岁退休,进入国家福利养老,与社会脱离关系,进入“闲”的生活。按照中国目前人口平均寿命73岁计算,就是说一个老人要在社会上“闲”18年,每个月平均领取62元,国家共要负担13392元福利赡养费。一个农民家就算两个老人就是26784元,而这部分费用实际上是由农民自己承担,这也应该算是对国家的贡献。(此数据统计以2005年为标准)
 
  
根据西方学者统计:一个农民一生大约要种21棵树,一棵50年树龄的树,累计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的价值约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的价值约31200美元;涵养水源的价值为37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的价值为31250美元;产生蛋白质的价值为2500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一个农民一生能种21棵树,而现一户农民约种了18棵树,这些树从种到成林成材约20年。如果以50年计算,价值又是多少?
 
  
现在我们知道,中国城市环境问题的根源是因为农村环境的破坏。城市的环境与幸福指数是由农村与农民决定的。村庄因为有林木,一个村就是一个水库;因为有多样性的树,就会引来很多鸟;因为有不同树的落叶与鸟的粪便,就确保了土地下面30公分的微生物与生命物。这些微生物与生命物通过下雨而流到河流之中,养活了水中生命,哺育了所有益虫类,又因为有了它们,病虫害才会越来越少,人的生活环境与生命质量也越来越好。只有乡村的环境得到保护,城市的发展才有空间。这就是一棵树的价值,也是一个农民的贡献。
 
  
以一个城市小区规模计算,政府要提供市政、交通、公安、消防、学校、水电、物业服务等,每个市民城市综合建设与服务费约32000元。对农民来说,一个农民一年的国家综合建设与服务费是3000元。一个人以75年来计算,我们就知道每个农民一生为国家节约225000元。
 
  天地有良心
 
  西方城市从建立到消亡,一般要300-500年。城市是否消亡取决于农民的土地,土地只要能长出庄稼,城市就可以延续。全世界只有中国的城市寿命最长,其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农民会养土,养土的重要特点就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模式。“穷不丢书,富不丢猪”,中国文字中“家”就是上面一个“家”、下面一头“猪”,说的就是自古农民会养土地。这里的“养”也仅仅是保护,农民是以像养育孩子一样精耕细作的形式,在长达9000年的历史中供养中国城市人,我们真的很难再用钱来衡量。
 
  今天在中国农村,小的与老的留在农村,而最有生产能力的贡献给城市,同时又从城市取得劳务费回到乡村,但他们享受不到与市民一样的福利、公共服务、税收利益,这是多么的不公平,这又是多大的贡献啊。
 
  
今天的中国快速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土地换取的——土地财政、房地产经济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今天城市的文明,是城市人把污染垃圾倒到农民的土地上而换取的卫生城市与文明城市的称号。这种强盗的文明形式,让农民更加贫困,这个用牺牲家园换取城市的文明与卫生城市称号的过程,农民又作出了大的贡献啊。
 
  
在城市奔向现代化、走向西方式的文明之际,中国忽然发现这条路越走越艰难——生态破坏、文化断裂、传统流失、垃圾围城、食品安全、交通堵塞、道德败坏、贫富悬殊等等。人们忽然发现农民在守望乡愁与青山碧水,农民在传承东方文明之根,农民在保持着一个民族的文明基因。于是乎,中国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又再次找到了奔向现代化的希望。
 
  
不能忘记农民,不要轻视农民,不要忘却我们的衣食父母,更不应该忘掉中国文明的守护神——农民。中国农民,以大国小农最简单的方法、最朴实的形式,在守护土地,保护乡愁,保护乡村,保护神灵,呵护最古老的东方文明。

大家都爱看
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的时候,老百姓为何给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的时候,老百姓为何给 一纸判决把中华民族推向深渊一纸判决把中华民族推向深渊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