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二十年感悟,请不要再走我曾走过的弯路

2020-06-02自学中医之路 编辑:admin

学习中医二十年感悟,医生或者爱好者,请不要再走我曾走过的弯路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天涯金针 , 作者 陈天涯

97年,我去安阳卫校上学(现在更名为河南省职业护理学院),学校不大,一个普普通通的中专卫校,度过了我生命中难忘的青春,那年我周岁14岁。 01年毕业季,一晃到现在将近二十年,如果从实习期算是临床开始,我也正好干了二十年了。

二十年中医,回首,滋味错综复杂,感慨万千。

我算了算,每天按照三十个病人算,一年一万左右,也算看了将近20万。 不敢说经验丰富,但自认为在中医这条路上,多少历尽酸甜苦辣,成功的经验谈不上很多,失败的经验却是不少。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很多中医文章,也有很多学习中医的朋友写的心得体会,文章写的十分好,但我发现一个他们现在还没认识到,而当年却让我碰了一鼻子灰的问题:“ 重理论,轻临床,认为中医可以理论格式化。 ” 这里我谈谈我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对朋友们有所启发。

首先,中医学离不开理论,历史上第一本中医理论专著就是《黄帝内经》。内经的理论是源头,后世是流,但是仅仅靠内经的理论,是无法满足解决所有疾病的,后世理论源头虽出于此,但是具体的,临床的解决方法,方药,却是内经没有的。比如卫气营血理论,虽出自内经,却高于内经。

现在呢!很多学习中医的朋友,在理论上,大多数非常喜欢两本书,一个是黄元御的书,一个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这两本书说理非常圆融,而且形象好学,所以非常受欢迎。 但是不知道喜欢这两本书的朋友有没有这种感觉。 就是似乎所有的病从五行任何角度看都能说通。 比如我看一个朋友写的抑郁症从肝阳虚论治,那么,心阳不足神不宁,肺阳不足则悲,肾阳不足则意志消沉,脾阳不足则四肢懒惰,不是都能说得通吗? ?

那么假如临床使用这种五行生克理论看病,比如说左寸浮数,心火旺,那么我可以泻脾土之火,小肠之火,但是我又可以滋肾水,泻肝木,强肺金,通大肠,这样一来,五行个个说的通,到底哪个方法更好呢?

所以看了这两本书以后,开始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解释得清楚,临床无论什么病,怎么能逃得掉五行?蒙也能蒙中五分之一呀! 结果呢真正上了临床以后,面对症状,却一派混乱,不知道从何抓起,学的那么一大套理论也就自然夭折了! 根本用不上!

产生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哪?? 在于没有临床法! 而临床法一个最最基本的东西就是 ——四诊! 四诊不全,主诉都没有问清楚,接下来的临床分析不用想都是错的。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咳嗽。 咳嗽轻浅频繁,多风,紧束多寒,声闷多痰,闷重多热,痰清为寒,痰黄为热,痰如水为饮。 来一个咳嗽病人 ,不望形色,不听声音,不问病史的新旧,不切脉,接下来的辨证,从何谈起?

曾治疗过一个病人,咳嗽数月不好,某医把脉沉弱,遂断为肺气不足,大量黄芪党参山药补气,结果越补越严重。后来找我诊治,我仔细平脉,发现病人脉象虽沉,但并非无力,却实际是滞涩不利,再看病人体格壮实,舌体胖大,遂诊断为痰湿阻滞肺窍,风邪留恋,风痰相博。用二陈,橘红,青皮,僵蚕开泄之类治疗而愈。

这个诊断的关键是脉象,前医就是错看于脉,认为沉“弱”无力,当补,而真实情况是因痰湿阻滞日久,脉反现滞涩不利,类似无力的症状。一脉错看,整个疾病的治疗法则迥然不同。 这就是临床!

还有很多病人不会叙述病情,组织语言。叙述的时候,前后主次不分,时间线混乱。甚至还有很多方言,这都要医生一一细心的去询问,组织,提炼,最后弄清病情。切莫小看问诊这一方面,症状问不仔细,错漏症状,都会导致后面分析 辨证用药出问题。

在收集了症状以后,再开始分析,具体病位,病因,病机病态,然后制定治则先后,最后才是用药开方。 即使前面所有分析都是正确的,诊断也是正确的,但是到了方药这一块,如果选方不妥当,用药不到位,配伍不合适,仍然会影响临床效果,功亏一篑!

前段时间我女儿发烧,舌苔白厚,诊断湿热导致,选方上有藿香正气,三仁汤,苍术白虎,达原饮几个选择,但是藿香正气顺气发散,针对气机逆乱好,三仁则淡渗清利,病在三焦,而苍术白虎清热力强,病在阳明,达原饮则在膜原。我根据舌苔厚腻,食欲不振,不吃不想喝,舌质鲜红的特点,认为湿邪盘结膜原,所以脾胃不开,而热在血分,不在气分,所以选择达原饮原方,结果一剂药下肚,半小时后退烧,再服用一剂,病遂痊愈。

如果选择藿香正气,则偏温燥而无清热,三仁汤则辛开不够,且不清血分热,苍术白虎呢,又偏太寒,病人已经不能饮食,甚至喝水也想吐,这时候用石膏显然不合适。最后选择达原饮,以草果之峻烈开透痰湿,黄芩知母赤芍凉血,药量虽轻,但一击中的,药进烧退。

可见中医临床从搜集症状,到分析,到辩证,到治则,到方药,是缺一不可的,这才叫实事求是,这才是根植于临床。而不是见某病,就臆想到心火旺盛,肺金受克,或者可以套取证型,高血压就是肝阳上亢,糖尿病就是消渴等等等等,这就陷入到经验主义,空谈主义。对于中医临床是切不可取的!

除了理论格式化的问题,另外也发现很多朋友,尤其是西学中的朋友,陷入到临床格式化里面,这个现象尤其在学习《伤寒论》里尤其明显!

比如一看病人有口苦口干,马上就认为这就是小柴胡汤证,但见一证便是么!下手就开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等等,柴胡起手45克,80克,甚至120克,说是原方原量,经方不可加减的。

固然,这种学习经方的精神值得赞扬,但是经方最重要的是法度,是规则,和辨证的方法,小柴胡方后面还有很多加减法呢,经方也不是不可加减的。 而关于口苦口干,不仅仅是少阳证,阳明也可以,温病的湿热也可以,水饮,瘀血也可以!

小柴胡也不是治肝的唯一方法,前辈们总结的治肝十六法,个个都是法度严谨有章法可遵循!比如肝郁脾虚和肝血不足肝郁脾虚,就截然不同,一个仅仅是肝郁,一个尚且有肝血虚,所以治疗的时候,一个疏肝健脾即可,比如用四逆散加六君子,一个则需要补血疏肝健脾,那么就是逍遥散!

但如何判断是否有肝血不足呢? 一个是脉细,一个是面黄,舌淡,妇女月经量少,男子爪甲不荣,苍白,容易神经衰弱不耐思虑。 另外,单纯的肝郁脾虚,则因肝血不虚,所以肝气郁结表现症状明显,容易腹痛,且痛较明显,而肝血不足肝郁则因不足为因,气滞症状也时轻时重,并且情志抑郁的同时,伴随消沉消极。 (单纯的肝郁因为不虚,所以情志抑郁的同时,反而容易发怒,焦虑)。

后面还有肝风治法,肝火治法,肝虚治法等等等等。 如此这哪里是一个伤寒能说的完的? ? 所 以伤寒 论只是一个法度,规则,里面所载的症状,不代表所有疾病! 所以不仅仅理论格 式化不对,这种临床症状格式化也不对!

最后,再重复一遍: 中医的临床法,包括了四诊择取,分析症状, 辨 证,治则方药 。 四诊中包括:

望诊法(如何望气,望色,神态,体态,等等)

闻诊法(听取五音,分析五脏)

问诊法(非常重要,讲究方法,追根究底疾病的全貌)

切诊法(把脉和经络切循,这里的方法更多,几乎可以成为一个单独的科目来讲。)

然后是临床的分析法, 治则选定,后面 才是方药法,而方药又有一套单独的东西在里面。 理论则穿插在这所有的临床法中。

这些都是浑然一体的,尤其临床法,是所有历代医家从来不讲的! 如果单纯的陷入理论,以为中医可以公式化,那么必定陷入到: 读书三年谓天下无病不能治,及治病三年,才发现无方能用的地步!

我所写的这些问题,曾让我走了很多的弯路!这里写出来,希望对喜欢中医,学习中医的朋友能有一点作用!

大家都爱看
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的时候,老百姓为何给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的时候,老百姓为何给 一纸判决把中华民族推向深渊一纸判决把中华民族推向深渊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