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次“误诊”经历!中医,必须认真小心,才能少出差错
2021-05-07中医失误案例 编辑:admin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细心的粉丝可能会发现,我在任何一篇文章里,都在强调,所有的验方和治疗思路,都必须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绝对不要擅自盲目套用。有的粉丝就问我,老师,你对这个事儿如此谨慎,有必要吗?大家尝试一下,有何不妥?甚至还有中医同道跟我讲,不必这么谨小慎微。
我跟你说,你是不知道。你要是知道了,经历了,就知道这个事儿的深浅了。
我跟你讲讲我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吧。
那是我年轻时候,跟师学习的时候。有一回,老师把我叫到身边,让我看一份资料。那上头,记载了一个腹痛患者。当时的主要表现是,面色发黄、失眠多梦、大便干结、便黑。
我老师当时就问我,如果是你,你用什么方?我当时一看,面色发黄、失眠多梦,这还用问啊?心脾两虚呗!脾虚血少,面就黄。心神不安,所以失眠多梦。心脾两虚,养血化源不足,肠道干涩,所以就便干。至于说为啥便黑,我没多想。因为前头这些,在我眼中,已经完全说明是心脾两虚了。
所以我说,应该用归脾汤。归脾汤,就是治心脾两虚的。
我老师一听,叹了口气道:“你啊,也就那么回事儿吧……”。
我一听,话头不对啊,连忙问究竟怎么了。
我老师告诉我,这个资料上,最初也是用归脾汤。但是,治错了,患者遭了罪。你仔细看看吧。
于是,我赶紧往后翻阅。这一看不要紧,我是大汗直流啊。
原来,医案中,有医家最初用的也是归脾汤。但结果,患者用了以后疼痛加剧,夜里常常痛醒。
怎么会这样?
接下来,往下看,我知道了。患者舌色紫暗,舌两侧有瘀斑,脉弦而有力。这是淤血症啊!内有淤血,你却用归脾汤,那不相当于给堵塞的交通添乱吗?党参、黄芪什么的一上去,淤血不得化不说,气机反倒憋大发了,这病没个好。
所以,我看到,后来医家用的就是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法,药用当归、赤芍、桃仁、红花、柴胡、木香、青皮、陈皮、郁金、醋大黄、醋延胡索等。结果,患者的问题很快得到缓解,最终在大便的时候排出淤血,病痛得愈。但是,面对这些,我不服气。我认为,最初,我没看到舌脉信息,所以辨为心脾两虚,情有可原。
但是,我老师却说,难道淤血,不会让人面黄吗?淤血不会让人失眠多梦啊?淤血不会让人大便干结吗?更何况,患者还便黑,这个事儿,怎么就不考虑呢?
我一听,无言以对。我老师说得对啊!
淤血阻滞,新血不生,所以头面失养,脸黄。血不养心,所以失眠多梦。淤血阻滞,阴血不行,于是肠道干燥,大便就干。黑便,那更是淤血在内的写照。对这些,我怎么就想不到的呢?
也就是说,同样的一组症候,背后可能有两种因素。如果不对辨证做谨慎的研究、判断,就容易出问题。
可以说,这是我的一次“误诊”经历。好在,这是纸上谈兵,未曾付诸实践。否则的话,岂不是铸成大错?
所以,我对辨证这个事儿,是十分谨慎的。
也正因如此,我从来不主张我的粉丝,在看懂我的文字以后,盲目地应用验方。因为什么?辨证这个事儿,难啊。专业人士,尚不能说百分之百地准确,何况是初学者,以及普通的中医爱好者?真实的病情上头,往往隔着好几层纱布。你一旦被哪一层迷了双眼,后果都可能是严重的。所以我说,非专业粉丝,你一定要去看中医,看有经验的中医师。这是很重要的事儿。
当然了,科普,还是要做的。只不过,通过科普,我要把货真价实的信息、理念,传递给粉丝。尽管科普替代不了诊疗,但是能为诊疗的规范化,提供一点帮助,能让一部分老百姓,少走弯路。这就是价值啊。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