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85年任江西省委书记,晚年致力于慈善,如今已经93岁高龄仍在世
2023-02-26历代功臣 编辑:admin
她85年任江西省委书记,晚年致力于慈善,如今已经93岁高龄仍在世
1985年7月,江西南昌路上一辆公交车上,一群人正挤在一起。
时值夏季气候炎热,外面的温度就已经达到了37℃,更何况是车里的问题,许多人都被挤得汗流浃背,然而就在这时,也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
“真该让当官的尝尝坐公交的滋味!”
当时车上有个年过五旬的老太太,听到这话后,不由得摇了摇头。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老太太下车后,径直走到了省政府,换了一身笔挺的西装,当天晚上她就给南昌市打了一个电话,要求切实改善老百姓出行条件,适当增加公交车的数量。
也许有人会问,这个老太太是谁?但可能谁也想不到,她就是时任江西省委书记万绍芬。
从他当选江西省委书记,再到坐公交车,其实也不过才一个月的时间,但万绍芬已经开始带着调查小组深入江西各个地方调研,了解江西百姓实际的生活状况。并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着手进行整改
事后有人了解到万绍芬这一举动后,也忍不住称赞:
“这位新上任的女书记,是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官!”
1985年6月,江西省召开第八次党代会后,时任省委书记的白栋材因为年事已高,正式退居二线,不再担任领导职务。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时任江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的万绍芬以99%的得票率,高票当选为江西省委书记。
事后白栋材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
“过去有一个说法,老干部交班新干部要扶上马,送一程,根据江西省委新的班子实际情况,我准备扶上马后,一步也不送了。”
万绍芬当选为江西省委书记后,确实引起了各方的注意,如果不算老一辈儿干部,万绍芬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第一个女省委书记,由此也可以想象,她身上的担子确实是不轻。
对于自己当选为省委书记,万绍芬后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这样说了一句:
“我认为,一是时代的机遇。当时大批老干部退到二线,像我这样的一批比较年轻的干部被提拔到了领导岗位上来。我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也有着一定的在各级领导岗位上工作的经历;二是白栋材等老领导的推荐;三是中央对我的考查肯定;四是党代会代表们对我的信任。”
而且万绍芬当选省委书记之初,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关键时刻,老一辈儿干部完全退出领导岗位“不顾不问”,各方翘首以盼之际,究竟该怎么做,其实谁都心里没底。
在江西第八次党代会上,万绍芬当选后发表就职演时就公开表示:
“要对得起江西人民。还要对得起全国的妇女同志们...”
万绍芬的当选,确实承担着社会各方对她的期许,在上任后短短一个月里,万绍芬就收到了各个县市区4699封信,这些信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其中还有不少港澳台同胞们寄来的信。
为了能让所有的领导干部率先动起来,万绍芬自己带头就下到了基层。无论寒冬腊月,还是炎热酷暑,万绍芬不顾高龄,坚持深入一线视察调研,了解老百姓生活中所面临的方方面面困难,并切实做出改进计划。
当然,这也只是万里长征走出来的第一步。
万绍芬在担任江西省委书记之前,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工作了十多年,事实上她也对这个地方不陌生。
其实从建国初年,万绍芬就被调到江西工作过许多年,在江西南昌团市委工作,一直到1957年才被调离到西北工作,在陕西工作了17年以后,1974年又被调回到江西工作。
对这片土地,万绍芬怀有很深的感情。
而就在担任江西省委书记后,万绍芬主抓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改革开放,一件是老区建设。
江西是个革命老区,发展老区经济,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一直是万绍芬的心愿:
“江西90多个县,78个是老区。不抓老区经济,不带老区人民致富,我们对不起牺牲的革命烈士,对不起老区人民啊。”
江西省成立老区建设委员会后,万绍芬以省委书记的身份兼任老区建设委员会主任,动员组织了12000多人的干部队伍深入老区实际调研,推动了一大批农村致富的项目上马。
为了加快江西的经济建设,万绍芬等领导班子提出了开放九江、赣州两个特区,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减轻、放宽、搞活”的政策,为招商引资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万绍芬的魄力与胆略,赢得了江西干部群众们的一致好评。
对于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问题,万绍芬也旗帜鲜明的表态:
“凡是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就要坚持,就要支持和保护。”
万绍芬卸任省委书记多年后,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
“主政江西3年,您对自己做过的哪些事比较满意呢?”
万绍芬只是淡淡的笑了一笑:
“满意不满意,要由人民群众来评说。”
万绍芬在担任江西省委书记期间,曾力主复建九江长江大桥。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央为了修建京九线,原定在江西九江建设一座比南京长江大桥还要长900多米的钢架铁路、公路桥,然而随着后来京九线的下马,九江长江大桥的建设工程也随之而结束。
从上任江西省委书记的那天开始,万绍芬就意识到,九江长江大桥是江西经济腾飞重要的经济命脉。
1985年8月,万绍芬带着调查组赴九江长江大桥工地视察。
当年九江长江大桥工程虽然下马,但实际上已经开工了有一段时间,后来工程下马以后,施工队陆续撤离,只留下了少部分工人,当时江面上还树立着突兀的桥墩,既影响市容,又不利于交通,尽管万绍芬当时还未获得批准,但她还是只是九江市政府,迅速拿出一个复建九江长江大桥的计划。
1986年3月,万绍芬赴北京开会,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汇报了要求复建九江长江大桥的设想。
万里后来表态支持万绍芬这一想法, 并于当年11月27日赴江西九江视察大桥工地视察。
据万绍芬回忆:
当时工人们争先恐后地说道:“我们日夜盼这座桥续建!”“我们都快退休了,赶不上桥修好,不甘心啊!”......闻听工人们的心声后,万里表示,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十分重视九江长江大桥的建设,复建的问题一定会研究,请大家放心。
对于九江大桥的复建,万里问的很仔细,从施工所需要的投入以及多少钢材的问题,并且直接现场表态,支持九江大桥复建。
不仅如此,万里得知南昌的八一大桥无法满足城市交通同行的情况后,力主在南昌市建设地而坐跨江大桥——南昌大桥。
谈到这桩往事,万绍芬也忍不住有所感触
“回想起来,万里副总理对八一大桥的视察促使南昌大桥得以顺利立项批复并建成,这是我们江西省的一个额外收获。”
九江长江大桥建成后,有记者赴当地采访,当地百姓都说:
“你们写九江大桥的建造史,一定要把“两万”(万里,万绍芬)写进去,他们是立了很大功劳的。”
1988年,万绍芬调赴中央履职,她在担任江西省委书记的三年时间里,江西的财政收入每年以20%-30%的速度递增,工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老区各县乡启动了2000多个建设项目,修了2000多公里的公路。
为了江西的经济建设,万绍芬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江西的几年时间里,万绍芬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腾飞,还促进了当地党风廉政建设。
从万绍芬当选江西省委书记的那一天,她就肩负着江西百姓的期许,特别是妇女同志,据说一位曾长期遭受丈夫打骂的农村妇女听说万绍芬当选省委书记后,对丈夫说了这样一句话:
“你不能再打我了,我们有女省委书记了,再打,我就去告你!”
其实从我们今天角度看去,万绍芬有很多施政理念都是超前的,比如在1985年,万绍芬就提出了“以权谋公,用权为民”,又比如,万绍芬在担任江西省妇联主任期间,社会各界因为受教育问题局限,不能够做到知法懂法,妇女儿童的权益有时不能够得到保障,万绍芬后来以50多岁高龄投入到学习法律中,不仅如此她在担任省委书记后,亲自带领省里几套班子学习法律,要求和各级干部“严格依法办事”。
万绍芬在担任省委书记之前,省里就已经进了一批“奔驰”轿车,按照规定,这批车应该是专供省委领导干部专用的公务用车,然而万绍芬在上任后,却主张将这些车分给江西“几老”。
有关部门虽然遵照了万绍芬指示,但却同时表示:
“书记省长还是应该各分一部。”
然而,分给万绍芬的那一部,她却坚决不要,最后分给她的那辆车专门用于接待重回江西的老红军、老干部的专车,而万绍芬自己始终坐着那辆旧“上海”。
万绍芬出任江西省委书记期间,发生了一件大案。
时任江西省省长的倪献策,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后来中纪委下来调查的时候,竟然还查到一封倪献策写给情妇郭晓红的信,上面这些这样一段话: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什么省长不省长,我就是为了我和你才去干的……”
后来有记者采访万绍芬:
“这也是省委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果吗?”
万绍芬听到这个问题后,立马严肃的指出:
“这个案子当时是驻外人员等向中央举报、中央查办的大案,中纪委派刘丽英同志带队,在江西调查前后近一年的时间,才定案的。不要把这件事记在我万绍芬的头上,这个功,我可不敢贪。”
从倪献策大案发生后,万绍芬更加注重省委领导班子以及各个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万绍芬任江西省委书记期间,坚持任人唯贤,知人善任,反对任人唯亲,反对任人唯派,反对任人唯顺,反对妒贤嫉能,敢于荐贤,敢于把关;不搞特权,不谋私利,打造了一个作风优良,坚实的领导班子。
万绍芬常说的一句话是:
“有些当官的什么人都怕得罪,唯独不怕得罪百姓,而我该得罪的就得罪,只要不得罪百姓就好。”
时隔多年后,万绍芬曾这样回忆在江西的作为:
“在江西,留下的是我对江西的一片真诚,带走的是江西人民对我的一片真情。”
1988年5月,万绍芬调赴北京,出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正部长级)。
在原本的计划中,万绍芬要出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主要领导人,但在选举中却意外落选,要知道那时万绍芬还担任着中央委员,此次落选的打击对她而言不算小,当时不少中央领导人,包括全国各地以及港澳代表都纷纷来到万绍芬住处看望并安慰她。给了她莫大的鼓舞。
尽管许多的工会代表都认为,以万绍芬稳健的处事风格,不担任总工会领导有些可惜,但作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万绍芬很快就调整了心态,事后还到各个代表团的驻地去探望。
1988年12月,中央调万绍芬出任统战部副部长,主要负责港澳台侨、海外联络和经济领域里的统战工作。
万绍芬出任统战部副部长后,致力于祖国统一的大业,在任期间,万绍芬走访了很多国家和地区,对当地的华人华侨致以亲切问候,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对万绍芬也都予以高规格的礼遇。
香港著名的实业家李嘉诚就曾盛赞万绍芬:
“是非常值得尊敬和信任的人。”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万绍芬主动申请了离休,尽管是退出了一线的领导岗位,但她仍然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
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等江河流域地区爆发特大洪水,波及四个省市。
时任国际慈善基金委员会名誉主席的万绍芬立即发动各方力量,为灾区捐款捐物,并主动率团行程1400公里,将各方捐赠的价值7660万元人民币的赈灾款物送达江西9个县的灾民手中。
每到一处,灾区的民众都会握着万绍芬的手:
“感谢党,感谢万书记。”
对于各个受灾地区的捐助,万绍芬始终不遗余力将物资送到灾区,特别是受灾严重的江西,据数据统计,仅仅只是江西一省所得到的捐助款项就达2000万元。
因为常年累月的坚持慈善事业,经万绍芬的手累积的这些资助的款项达到了天文数字,但她却始终秉持着公开公正的原则,对于这些善款的流向和去处,万绍芬始终投入了很多精力关注。
根据相关的工作人员回忆,当时的万绍芬为了以示捐款透明,她会首先找到筹款对象,和对方详细商谈。达成捐款意愿以后,她只负责牵线让捐赠者和被捐赠者双方见面。如果洽谈结果顺利,慈善家们只需要把款项打入公开指定账户即可。
对于这样一个致力于慈善事业的老人,香港有一家媒体曾这样称赞她:
“全身心投入的,为中国慈善事业奔忙着。虽然每天都忙碌不已,但却不求任何回报。”
不仅致力于带动慈善事业,万绍芬还将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也投入其中。
仅仅在2007年,万绍芬就捐出了3万多元,2008年汶川地震,万绍芬自己捐了三个月的工资,并且还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之中。
也有人问万绍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但老人只是笑了笑回答了一句:
“给别人带来快乐,就是我的快乐。”
时至今日,万绍芬已经年过九旬,却依然不遗余力的奔走在国家建设的道路上,除了慈善事业,老人还关注着环保问题,致力于宣传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减少食物垃圾。
“让青山绿水与人类共存是世纪的呼唤,是最大的善举!”
万绍芬的这份精神,让人不由得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