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醒了,下令调查“叶利钦中心”,也给我们一个重要警醒
2024-01-02国际社会动态 编辑:admin
普京醒了,下令调查“叶利钦中心”,也给我们一个重要警醒(点击原文)
普京与叶利钦的关系可以说是师生关系,没有叶利钦提拔重用,普京不会登上历史舞台。但普京近日要对一个名为“叶利钦中心”组织进行严查。
从近日俄罗斯媒体看,俄罗斯一家名为“叶利钦中心”的组织因涉嫌参加外国代理人活动被俄罗斯司法部调查。
“叶利钦中心”成立于2008年,也就是叶利钦病逝一年后,普京下令要求建立的,这个中心是一个公共文化和教育中心,非营利性组织,类似于NGO。据说该中心经常举办各类讲座等公共活动。
一,为什么俄罗斯司法部突然调查叶利钦中心?
据说叶利钦中心涉嫌参与国外的代理人活动。有可能被西方投资,为西方人服务的一个组织。如果这个罪名成立后,不排除普京要重罚该中心,或者取缔该组织。
为什么“叶利钦中心”会成为外国代理人中心呢?
叶利钦活着时,就是一个亲西方的领导人,他是推动苏联解体的直接责任人之一,而且得到西方扶持。这一点,已经被俄罗斯人所定性,另一个就是戈尔巴乔夫。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成为俄罗斯首任总统,他依然亲美,试图得到美国的资助,帮助俄罗斯成为西方国家一员。但美国可不这样想,美国目的是进一步肢解俄罗斯。因此,在叶利钦执政期间,美国没少对俄罗斯使坏,支持车臣分裂武装,两次车臣战争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
即使这样,叶利钦依然信赖美国等西方国家,甚至与美国老布什、克林顿,建立很好的个人关系。据说叶利钦经常向美国总统汇报俄罗斯的情况。叶利钦热脸贴在冷屁股上,即使得知美国的阴谋也不在乎,依然对美国抱有幻想。但老布什、克林顿两人却是为了美国利益,想继续搞垮俄罗斯。
叶利钦亲美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据说叶利钦执政时,他身边人员大都亲美,而且还有很多美国中情局人员在他的身边。可见叶利钦时代,美国对俄罗斯渗透的已经很严重了,难怪普京上任后,他继续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交好。只因身边的亲美政客太多,美国安插的间谍太多,普京为了安全,也只能被架着与西方搞好关系。
看看俄格战争与叶利钦病逝的时间就知道,叶利钦活着时,普京不敢与美西方翻脸,对美国操纵格鲁吉亚颜色革命,甚至反俄,普京也只能忍着。叶利钦病逝后,对格鲁吉亚挑衅,直接出兵。
叶利钦虽然卸任总统,但他依然亲美。毕竟普京是叶利钦培养的,普京即使反对,也不能立即表现出来。
二, 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当时令外界不理解。其实这是叶利钦与普京达成私人协议后实施的。叶利钦没精力了,普京也保障他退休后的安全,不追究叶利钦任何责任。
叶利钦与普京是特殊关系,普京是叶利钦一手提拔上来的,他即使与叶利钦政策不一,也只能照顾叶利钦的面子。所以2008年俄格战争后,是一个分水岭,普京正式反击西方,不过并没有太直接。
此后普京开始打击寡头政治,把寡头清除后,又开始清除身边亲美的政客。这一系列动作,都发生在叶利钦病逝后。
至于建立叶利钦中心,也是普京下令建的,感情这方面,普京知道感恩。但建立这个中心,并不是让其充当外国代理人。不过正是叶利钦亲美亲西方,因此这个中心不断涌入一些西方的代理人。
在俄罗斯与美国还没有撕破脸时,这个中心在西方的扶持下,经常发出反普京的言论,普京也只是睁只眼闭只眼。现在普京要求严查叶利钦外国代理人身份,是因为俄罗斯处于战争之中。如果任由一些西方组织在俄罗斯搞反战,反普京的行动,就容易引起民众不满,威胁普京的执政。
所以普京此时查叶利钦中心,并不是冲着叶利钦而来,这个中心犯了大忌,如果“外国代理人”身份坐实,如同卖国,必然会被严肃整治。
如今俄罗斯又到了国运关键时期,在乌克兰用兵,国内必须保持稳定,如果被西方渗透的组织,不断散布谣言,甚至诋毁普京,不仅不利于战事推进,还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胁。
三, 普京下令调查叶利钦中心,并不是调查叶利钦。即使这个组织是他下令建的,也是以恩师叶利钦命名,但在国家安全的大是大非面前,普京必然出手,不会允许这样的组织成为外国的代理人中心。
如今普京已经执政23年了(包括其中一段总理任期),俄罗斯在西方的全面极限制裁下,还要确保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取得胜利,任何不利因素都必须制止,无论涉及谁,即使现在叶利钦的后代作乱,普京也不可能纵容,否则俄罗斯危险,普京也危险。
通过俄罗斯司法部门调查叶利钦中心一事,我们也要引起警惕。目前我们也有一些组织被西方渗透,甚至为西方摇旗呐喊,我们必须高度警惕,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能纵容任何人任何组织破坏国家安定。
虽然我们不像俄罗斯对外用兵,其实我们面临的局势更为险恶。如今美国对中国遏制已经基本完成,拉拢日韩澳印等国,对中国形成了“C型”包围圈。这个包围圈正慢慢收紧,不排除美国会挑起战争。
我们面临极其严峻的形势,越是在严峻形势面前,越要防范坏人渗透。
目前,国家已经出手抓捕一些被西方策反的间谍,但还有一些间谍隐藏起来。还有些人打着国际交流的旗号,实际上做着亲美损中的事,有的甚至就是西方安插在中国的代理人。一些人甚至在网上以所谓的专家、大V等身分,明里暗里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声,如果我们不引起警惕,并予以整治,将会危及国家安全。
叶利钦为什么非要搞垮苏联,当苏联总统不好吗? 久加诺夫道出原因(点击原文)
1991年12月25日,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年之久的镰刀锤子旗缓缓地落下,换上的是一面代表着俄罗斯联邦的新旗帜。
要理解叶利钦的选择,我们首先要知道的前提便是,叶利钦他并不是一个人,或者换句话说,他的选择并不是他一个人所能做出来的选择,而是整个苏联迷惘的六十年代人的集体选择。
叶利钦捕捉到了群众的不满,他深刻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提升自己地位的好时机,只要把自己稍微包装一下,立一个能被群众所喜欢的人设,就能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
如果说“六十年代人”的集体迷茫是那一段苏联领导人的总体写照,那么对于叶利钦本人的评价呢?
1991年12月25日,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年之久的镰刀锤子旗缓缓地落下,换上的是一面代表着俄罗斯联邦的新旗帜。
从那时候开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正式不复存在,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因此受到了沉重打击。
苏联的解体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冲击不亚于一场地震,在事后,各国针对苏联解体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而这些所有的研究都离不开这样一个重要的人,他便是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
很多人其实并不理解叶利钦的这一举动,在后人看来,叶利钦当时已经几乎得到了个人意义上所有的世俗成功,即使苏联不解体,叶利钦也注定是苏联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
那么他究竟为什么要搞垮苏联这个让他得以爬上高位的旧体系呢?他难道就不想争取争取当苏联总统吗?
六十年代人的迷惘
要理解叶利钦的选择,我们首先要知道的前提便是,叶利钦他并不是一个人,或者换句话说,他的选择并不是他一个人所能做出来的选择,而是整个苏联迷惘的六十年代人的集体选择。
所谓的“六十年代人”,并不是指出生在六十年代的人,而是指青年时期成长在六十年代的苏联青年们。
这一代人的价值观是在斯大林时期、卫国战争时期以及赫鲁晓夫时期形成的,并且赫鲁晓夫时期所形成的价值观是决定性的。
“六十年代人”所受到的冲击绝大部分要来自于苏共二十大,在赫鲁晓夫在台上神采飞扬的作着“秘密报告”的同时,苏联的年轻人之前所信仰的世界已经崩塌了。
他们不再相信构建国家的崇高理想,反而热衷于在私底下传阅一些西方的书籍和电影;他们也不再为自己祖国辉煌的历史所折服,反而开始以揭露历史的方式对整个国家的体制进行否定;
他们表面上装作是一个苏联共产党员,心里却完全不认同这些意识形态,反而嗤之以鼻,党员的身份只不过是他们谋求更高位置的砝码。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是这样,“改革设计师”亚·雅科夫列夫也是这样,叶利钦自然也不例外。
在当时,可能这些年轻人位不高权不重,在社会上所造成的影响并不大,而在三十多年后,当这些年轻人走向领导岗位的时候,一场荒诞的闹剧已然开始。
叶利钦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他本人内心价值观的体现,他既不认可社会主义,也不认可苏联,在加入苏联共产党的一开始,他就已经是个党内潜在的反对派了。
这种潜在的反对派在苏联经济飞速增长的时期往往掩藏得极好,甚至能够做到无条件的配合,而一到了经济下行时期,人民的不满意程度激增的时候,他们就会恰到好处的跳出来。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苏联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那时候苏联国内面临着经济下行、国内物资短缺、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每况愈下,不满情绪开始酝酿起来。
而这时候走上领导岗位的,大部分都是叶利钦这样的“六十年代人”,他们巧妙地捕捉到了这种情绪,并开始逐步利用这种情绪,为自己的未来铺路,同时也为自己所认可的那种西方模式的政治实现进行改革。
狡猾的政治投机分子
叶利钦捕捉到了群众的不满,他深刻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提升自己地位的好时机,只要把自己稍微包装一下,立一个能被群众所喜欢的人设,就能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
以前以“正统的共产党员”自居的叶利钦不见了,转而变成了一个党内有名的激进反对分子。
在1986年的苏共二十七大上,叶利钦便在全会上严厉痛斥了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赢得了党内党外的一致好评,自己本人也借此机会跻身苏联最高政坛。
在尝到了甜头之后,叶利钦俨然以改革的急先锋自居,多次在苏联报刊上发表文章,鼓吹“公开化”,鼓动新闻界不要怕限制、批评无禁区。
在党内会议上,叶利钦本人也毫无顾忌,多次批评苏共中央书记利加乔夫不支持改革,是官僚主义,对于将他提拔上来的恩主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也直言其改革太慢,并且极为不得力。
尽管这些言论让他在党内的政治生命一度到头,却也为他博得了当时苏联群众的支持。
因为在党内激烈地批评了几乎所有人,叶利钦已经不可能通过正常的党内晋升手段爬到苏共党内更高的位置了,而在当时苏联的体制下,这一自绝于党的行为莫过于是一个人政治生涯的结束。
那段时间也是叶利钦最灰暗的日子,他后来曾经说“感觉自己周围是死一般的寂静和空虚”,但是在那段日子里,他也看到了机会。苏联社会的失意者注视着他,激进改良的改革派关注着他,西方居心不良的政客也在盯着他。
然而最关键的机会还是戈尔巴乔夫给予的。
戈尔巴乔夫看到经济改革无果后,便转头搞起了政治改革,戈氏号召“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并且修改了苏联现行的选举制度,允许不受限制地由选民提出选举人选,并且通过投票来确定这一人选。
叶利钦疯狂地进行鼓动和拉票,他所提及的问题一刀一刀的击中了苏联人民的要害——食品、住房、特权,在叶利钦本人及其过往激进派形象的塑造下,苏联人民相信了这个骗子,叶利钦本人以将近九十的得票率成功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
那时候的叶利钦,公正清廉理想,俨然一副光辉形象,甚至有着拒绝公车私用、拒绝享用特权之类的事迹。
后来随着苏联解体,叶利钦大权独揽,又完全成了另一副样子。
他修改了俄罗斯的法律,使总统成为事实上的独裁者,他毫不顾忌地大肆敛财,寡头们向他和他的家人们提供了数以亿记的经济输送,他打着自由和民主的旗号上台,做的事情却极大地破坏了俄罗斯的法制和民主。
当叶利钦的伪善面具被揭下时,国内早已经无人能够对他进行制衡了,整个俄罗斯上层,早已经是沆瀣一气,攫取着苏联时期那些本属于人民的财富。
他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至于那些他看不见的人,他根本毫无顾忌。
久加诺夫的评价
如果说“六十年代人”的集体迷茫是那一段苏联领导人的总体写照,那么对于叶利钦本人的评价呢?
事实上正如他的老对手也就是现任俄罗斯共产党主席的久加诺夫所评价的那样,“苏联解体的核心原因是苏共上层的腐败,而叶利钦要搞垮苏联的最大原因,就是他本身已经思想腐化了,并且想通过搞垮党和国家获取利益。”
久加诺夫所评价的“思想腐化”有两方面的意思,一个是指叶利钦本身就非常腐败,他和他的家人们生活得极为奢侈,在全世界都有着大笔财富,另一个则是指叶利钦本人的思想早已经蜕变,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政治投机分子。
叶利钦是个出色的政客,哪怕是思想完全不合他对路的其他领导人,认识叶利钦之后,都会惊讶于他的卓越能力。
他最初依靠体制得以步入高层的视野,后来攻击体制得以有了自己的名望,再后来他打倒体制从而使得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在苏联的尸体上赚了个盆满钵满。
在攫取个人利益的每一步骤中,叶利钦都表现出了在复杂时局中难得的判断力、惊人的勇气以及精准的看人眼光,并且因为这种能力,叶利钦本人也最终得以善终,并且举行了国葬。
在叶利钦得以安享晚年、福禄寿终的同时,那些曾经无比相信他本人的民众们则在他攫取国有财富、实行“休克疗法”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赖以维生的工作,辛苦所得一辈子的积蓄也随着货币贬值而化为乌有。
最后不得不在救济处排起了长队,俄罗斯百姓的平均寿命也一下子减少了四岁。世界的不公莫过如此。
久加诺夫的评价并不完全是针对叶利钦一个人,他所抨击的对象,是当时的整个苏共上层。
他并不认为苏联解体完全是由于叶利钦,甚至也不能说是由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两个人主导的苏联解体,这两个人只是一个代表,一个由苏联自己培植起来的高新特权官僚集团的代表人物。
叶利钦能搞垮苏联既说明了苏共和苏联因弊病严重、积重难返、已经失去党心民心,又反映了官僚集团中的许多人想通过社会制度的剧变把以往隐蔽的非法的特权变为公开的合法的特权。
这也是叶利钦本人非要搞垮苏联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因为在原有的社会主义体系下,这些官僚的欲壑早已难填,只有跟着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些官员所拥有的特权和遗产才能代代相传,并且能将权力更好地与财富进行挂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叶利钦只不过是当时那些官僚集团所推举出来的一个代表罢了,俄罗斯新成立的联邦政府里,有多达百分之七十的前苏联党政军高官。
政府变了、制度变了,在时代巨变里,同一批人正在庞然大物的遗体上肆无忌惮地吮吸着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