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
2024-02-03肿瘤病例 编辑:admin
乳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男性患者少见。在中国医学文献中,元代著名医家朱震亨著《丹溪心法》中有"乳岩"的记载,其后各医家有关"乳岩"的描述不胜枚举。如明代陈实功撰《外科正宗》曰:"忧郁伤肝,思虚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遂,致经络痞塞,聚结成核,初如豆大,渐如棋子,半年、一至三年,不痛不痒,渐渐而大始觉疼痛。痛则无解,日后肿如堆栗,或如复碗,渐渐溃烂,凹者如岩洞,凸者如泛莲……曰乳岩。"上述将本病因、病程、症状皆作了描述。[症状与体征]:早期无自觉症状,常在无意中发现乳腺局部有无痛性、大小不一、质实或硬、边缘不规则之肿块,有移动性,皮色不变。其后肿瘤发展如堆栗,与皮肤粘连,乳头若网布血丝,则将溃烂,溃后难敛,疮面边缘不齐,中间凹陷很深,如山岩状,或高空如菜花,有臭味。晚期患者并可转移至锁骨上,肺、肝、骨、脑等器官。
李xx,女,33岁,会计,1965年12月9日初诊。病历号23371.病史:右乳房肿块2个月多,并腋下淋巴结肿大。患者于2个月前,右乳头裂纹痛痛;右乳房下方发生数个结节,近1个月有隐痛。检查:右乳内上方有6 x 4 x 2厘米包块,质硬,结节状,微活动。乳晕皱褶,呈橘皮样变,色暗紫。右腋下琳巴结肿大,大小不等,大者有1.5x 1厘米,活动,不痛。右锁骨上亦摸到数个豆大之淋巴结,活动,不痛。肝大右肋下2厘米,掀痛拒按,彻及右肩臂发沉酸痛。面色萎黄,消瘦,舌质嫩红,苔薄白,食少乏力,微有咳嗽胸背痛,不太憋气,未见吐血。脉象沉微细弱。超声波检查,见束状波。诊断:右侧乳腺癌,肝转移(?),淋巴转移。因有广泛转移,肝亦肿大,身体素质极差已失去手术指征,确定中药治疗。辨证:肝郁气滞;症现肝大剧痛,如果一旦确诊为肝转移,则应视为危急之侯。食少面黄,消瘦,脾胃虚惫。根基已绝,绝无生机。治当首先采取邪盛首攻,柔肝破郁散结等控制肝转移。使肝气平则脾免受克,自会缓解:方药:全括楼15g川贝母、银柴胡各9g金银花15g青皮、陈皮各9g全当归12g山甲珠6g蒲公英15g生牡蛎30g夏枯草15g青连翘12g广木香6g三棱、桃仁各9g生麦芽、海藻、昆布各15g醋香附、丝瓜络各9g,煎服,共40付,外用软膏:广木香15g生地30g,砸成软膏外用敷帖,每日换药1次,犀黄丸3克,每日1次,总量200克。经治疗3个月,精神、体力均佳,中间来人取药数次。言包块缩小,腋下淋巴结变软。1966年4月18日二诊:局部包块大有3x3厘米,精神、饮食、体力增进。上方加炒枣仁佐当归以柔肝养肝,拘祀12g以滋补肾水,共服120付,犀黄九继服:9月9日三诊:心跳失眠,经常感冒发热,双侧膝关节麻木酸痛,面目浮肿。诊为脾虚湿盛,心肾不交,膝关节X线拍片未见骨质破坏。以安神益智,补脾益肾,解毒散结为治。方用:炒枣仁15g获神9g全当归12g山萸肉9g构祀子15g野台参12g全枯楼15g川贝母9g蒲公英、金银花各15g青连翘12g陈皮、青皮各9g元参15g生牡蛎30g生龙齿15g,水煎服。10月25日四诊:食欲差,不欲寐,口渴引饮,明显消瘦,乳房包块消退,腋下淋巴结缩小。方药:川贝母、青皮各9g陈皮6g积壳9g生麦芽.全括楼、炒枣仁各15 g知母9g金石解12g野台参9g,间隔服用,服1周停1周,犀黄丸3克,每日1次。1968年4月15日五诊:乳房包块消尽,腋下淋巴结消失、颈部淋巴结大,直经0.5厘米。方药:柴胡、青皮、夏枯草各9g元参15g生地、全当归各12g山栀子9g广木香6g丝瓜络、生牡蛎各15g紫苏叶6g炒枣仁15g降真香9g,每周服2剂;犀黄丸3克,每周2次。1969年12月22日复查:乳癌包块消尽,预部有0.3 x 0.3厘米,小淋巴,活动,质软,体质较前少胖,体力增加。方用茯神12g生龙齿9g炒枣仁15g紫苏叶3g野菊花、汉防己、白附子各9g北沙参15g,水煎服。1972年恢复全日工作。1978年12月随访良好。【体验]在肿瘤治疗方面,笔者曾参阅许多文献。特别对清代著名医家徐灵胎的“虚死者百无一二,病死者十之八九”之说,深有体会.“邪去正自复”甚是。故果断地采取主攻肝郁(转移).佐以解毒消肿,次即培补心阳.火能生土.牌则受益.所以心阳一得培补,则精神体力焕发;其效果甚佳,姑以此存志。
王xx,女,34岁,中央驻蓉单位工程师。1991年1月14日初诊:自诉,亲属代述及医院检查= 1990年5月因左乳房发现包块,去医院检查,确诊为浸润性乳腺导管癌,本人无任何感觉,包块约3厘米x4厘米,数日即迅速长大。5月18日在川医做乳癌根治术。6月11日切除两侧卵巢,6月18日起做化疗,8月23日结束。9月3日起又做放疗,10月17日结束.11月5日起又作化疗至今年1月7日结束。现腋窝淋巴转移,医院决定休息一周后再作放疗,白细胞4500,检查:诊脉弦数106次/分,舌质嫩红;左胸腋包块比豌豆略大质硬如石,不痛;除口干外,病者无任何自觉症状,能吃能睡,大便正常;细细寻按其脉,两手脉均时有歇止.大便虽一日一行但排便不爽。辨证:正虚邪实,正虚乃脏气已虚,肝肾阴虚,邪实、复发转移.昭然可见;手术可去其包块,但不能去长癌之原因,然.暂杀其鸥张之势,亦有可取之处;但化疗、放疗轮番克伐,癌细胞未必能全歼无遗,而正气亦因之亏损,正如识者所说:“消灭了敌人,也毁掉了白己。”作为中医岂可蹈此覆辙。治法:扶正祛邪为根本之良策,但不停止化疗放疗无以谈扶正,正气愈虚则邪势愈炽,因建议病家停止化疗、放疗。处方:调神攻坚汤加减。黄氏60g党参30g白术30g柴胡15g黄今15g苏子30g瓜萎30g夏枯草30g陈皮30g白芍30g花粉30g生牡历30g石解30g丹皮30g女贞子30g川椒5g王不留行90g大枣20g山药30g建曲15g甘草10g海藻30g;4剂,日服1剂。1月19日二诊:口干无津似有好转,它症如故,包块未长大但也未缩小。舌质嫩红如故.处方:上方加生地15g构祀子15g紫草15g水牛角30g黄氏加至90g党参加至60g。继进6剂。1月26日三诊:歇止脉消失,但有二至略弱,舌质嫩红大有好转。仍舌干无津,口干喜饮减,大便塘,但较前已容易解出,无其他不适之感。处方:太子参60g易党参,继进6剂,同时服下丸剂。黄氏、西洋参、积壳、炒干漆、郁金.五灵脂.矶石.仙合草.硝石全瓜萎.甲珠.樟榔虫.柴胡.猫爪草.以仁.莲米.全虫.吴公.干赡皮.海藻.鸡内金.制马钱子.薄荷冰.建曲.妙谷麦芽.大甘草;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温开水送服。此方即贾坤同志所制之平消丹加味,关于加味的问题,曾向他请教过.他完全赞同我的看法.认为“完全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予以加减,不然就不是辩证唯物主义了。2月9日四诊:丸药于2月4日开始服,已服5天无任何不良反应,大便已经成形,饮食增加,“吃饭香了,想吃了,过去虽然能吃,但一天不吃也不觉得饿.”处方:丸剂每天服3次,每次服1丸。汤剂按1月26日方再进10剂.3月2日五诊:感冒、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痒、咳嗽、脉浮数、苔黄、口苦、口干喜饮、便塘。按感冒辨证施治。3月30日六诊:感冒咳嗽已愈,左胸腋包块已缩小如绿豆大,坚硬如石。处方:按1月26日方加防风15g再服10剂,丸药照服。4月28日七诊:除服丸药外,汤剂服了20剂,左胸腋包块缩小如胡椒大坚硬异常。调整汤剂。黄氏90g防风15g白术30g太子参60g柴胡15g黄今15g苏子30g夏枯草30g牡历30g瓜萎30g陈皮30g王不留行90g白芍30g川椒5g山药30g海藻30g石解30g浙贝母30g山慈姑15g甘草20g。10剂,并用下方敷包块处.外用方:乳香10g没药10g皂角刺10g鸦胆子(去壳))6g共研细末,醋调敷包块处。5月11日包块消失,续服汤剂15剂.5月25日八诊;5月21日去医院复查,一切正常;诊脉沉弦细而弱,歇止消失,舌质嫩红消失后未再出现,口干消失.眠食俱佳,大便通畅但仍稀塘,程度上已不若过去那样稀。处方:在4月28日处方中加莲米30g芡实30g、15剂一个月服完,丸药照常服。7月20日九诊:汤剂共服20剂,左腋窝在7月17日晚上发现包块有指头大,因痛才发现,但第二日就不痛了,触之质软。在前处方中加昆布30g僵蚕10g连翘30g法夏15g制南星10g(4剂) 7月27日十诊:左腋窝包块消失,丸药即将服完,由于气候太热,要求停服汤药,此时已服汤药65剂. 丸剂处方:黄氏.山药.以仁.芡实.防风.白术.获令.干漆.硝石.矾石.郁金.五灵脂.娱公.全虫.章榔虫.制马钱子.干蟾.甲珠.蜂房.全当归.丹参.昆布.海藻.白芍.白芥子猫爪草.香附.瓜萎.僵蚕.水至.白扁豆.制首乌.牡厉.川贝母.建曲.鸡内金共为末,如上法制蜜丸,每丸重10克。1992年3月22日去医院复查.所有脏腑皆未见异常。5月11日十二诊:左腋窝又发现指头大一包块,粘连、触之较第2个包块更为柔软。处方:按4月28日汤剂处方加昆布30g制南星15g白芥子10g. 10-20剂。6月13日左腋窝包块消失。7月23日十三诊:左腋窝包块消失后未再出现;诊脉沉弱,舌正无苔,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眠食俱佳,二便正常,未再感冒过。处方一:丸剂。在前丸方中加兔丝子、女负子、构柜子、复盆子、紫河车。处方二:汤剂。按5月11日十二诊处方每月服10剂。此后即以此二方为基本方,根据具体情况出人加减。每半年去医院复查一次.皆无异常,体重由92斤增为116斤,达到标准体重。1994年1月31日医院复查时,查出脂肪肝,因治脂肪肝, 5月17日去医院复查,脂肪肝不复存在,肝、胆、胰均未见异常。病者称:“人家都说我红光满面,不像病人……”我告以此病要看远期效果,建议继续服丸药.1999年8月已整整8年零7个月,病者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眠食俱佳,并已于1994年初恢复工作。按:此病例能存活达8年半之久,根据目前情况还可能存活相当时间,其主要因素一是病员单位对治疗全力支持,对药费全部报销,有此经济力量支持.病员与医生皆可放心治疗,放胆用药;二是病人积极、听话,因而配合密切。三是医生诊治力求处方用药息息与病机相合.2000年随访,体健如故.《黄帝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此气包括了五脏六腑之气,气虚必然导致血虚,虚之甚者,邪即乘之,癌证亦然,故扶正祛邪为治癌之大法。 癌证早逝,往往是治不及时,或治疗失当,或杂药乱投,或半途而废,或频频易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癌证如此,它病亦往往如此,以致无救,悲哉!
郭xx,女,34岁,教师。患者于1973年二奋发现左侧乳房有一鸡蛋大肿物,在北京某医院作病理检查,报告为“乳腺腺癌”,后行报抬术,并作‘天放疗。4个月后右侧乳房又出现核桃大肿物,双侧腋下,颈部也有大小不等的硬性肿物。因此义前去北京求治,诊断为癌肿广泛转移,无法医治,转回原址。病者于1973年9月夹此治疗。见其极度消瘦,面色无华,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各处肿物如上述,脉细无力,舌苔黄腻。投以“调神攻坚汤”(柴胡15g黄芩15g苏子30g党参30g夏枯草30g王不留行90g牡厉30g瓜萎30g石膏30g陈皮30g白芍30g川椒5g甘草6g大枣10枚。并嘱其精神愉快,避免生气。服药后食量增加,服药至30剂时,各处肿物开始变小,精神渐好,服至120剂,肿物已完全消除,体重已增加20斤,服药至180剂,体重增加40斤,精神好,脉苔正常。再去北京检查,亦未见有异常,后半年去某肿瘤医院复查1次,亦无异常发现。回访近6年,患者仍健在。按:“调神玫坚汤”对于治疗其它肿瘤,也有较好的效果。临床经验证明,须注意的是服药要坚持,以120剂为1疗程。(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中医研究所)
陈xx,女,30岁,技术员,1965年11月10日门诊。病理号01573,病历号17332.病史:右乳房肿块6年,近1个月加大。右乳房外上方肿块.慢慢长大,不痛。检查:见右乳房有5x4厘米肿块,不规则,尚活动,质硬,皮肤无枯连,乳晕呈橘皮样皱缩,色暗黑。右腋下摸到2x 2厘米肿大之淋巴结。诊断:乳腺癌(右)淋巴转移。面色萎黄,舌红无苔,口苦咽干.脉弦数有力。精神、食欲均可,微现消瘦。辨证:为肝郁气滞,脾气虚惫。病人不同意手术,要求服药。治以益胃健脾,疏肝理气消痈肿。方药:全括楼15g川贝母、醋香附、柴胡、海藻各9g昆布15g元参12g陈皮、谷芽、麦芽各9g蒲公英12g山甲珠6g三棱9g青丝瓜(丝瓜络?)15g,水煎服,犀黄丸3克,每日1次。间隔服药2年,肿块缩小至1 x 1厘米。服药至1972年,肿块消尽,腋下淋巴结亦消退。体质精神均佳。1976年恢复全日工作.随访至1978年良好。
尹xx,女,36岁,1976年3月26日入院。病历号48310,x线片号8972。病史,右乳癌局部切除6年,双肺、纵隔、骨转移。6年前右乳房肿块发展快,由某医院局部包块切除送病理检查.报告为单纯癌。6年后局部复发,胸部X线拍片,见双肺棉球状阴影,纵膈加宽,第3腰脊椎骨质破坏。曾去北京杭州等医院治疗未显效,转入我院中医科治疗。检查:病人一般情况很差,面色苍黄、消瘦,舌质暗紫,苔白厚腻,口苦咽干,脉虚大无力。咳嗽憋气,半坐位,不能平卧,不能自理,食少乏力。右乳房摸到 12x 14厘米巨大包块,呈结节状橘皮样萎缩,皮色青紫。乳头内陷,流臭黄水,右腋下可摸及2.5x3.5厘米之淋巴结,已固定不动。胸部X线拍片,见右纵膈淋巴结转移,大有4 x 4.5厘米,肺门区有数个淋巴结,第3肋、第3腰椎骨质破坏。诊断:乳腺癌术后复发,双肺、纵隔转移,骨转移。予以综合治疗。方用:辽沙参30g苇根、苡仁、括楼各15g亭苈子9g大枣6枚蒲公英15g青皮、银柴胡各9g紫草根15g玉蝴蝶(木蝴蝶)、鱼腥草各12g川贝、桑白皮各9g白花蛇舌草30g谷芽15g甘草3g。水煎服。犀黄丸3克,每日2次,共180克,5-氟尿密啶500毫克,静滴,每日1次,总量8克时,血象下降,白细胞800 x 106/升(800/立方毫米),血小板(60-80) x 100/升(6万、8万/立方毫米),乳房包块见缩小;胸部x线拍片见肺转移灶,有逆转征象,经过输血提升血细胞后,改服氟尿密啶,200毫克,每日4次,每疗程35---45克,停药3个月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服药无任何毒性反应,肿瘤逐渐编小直至完全消失,咳嗽憋气慢慢消失。胸部X线拍片,大部吸收修复,半年后药量减少,改为每次200毫克,每日2次。复诊体质已恢复。1981年8月随访已恢复全日工作。
张xx,女,38岁。1969年6月23日初诊。患者于一九六八年五月,由于甲状腺右侧有一鸡蛋大肿决,经手术切除。但手术前后未作组织切片检查。本年六月,两乳房内同时发生扁平结节状仲块,胀痛异常。经某医院初步检查,疑为恶性肿瘤转移了但未作进一步检查,来诊求治。扣按肿块,坚硬作痛,两侧大小均约为5 X 6厘米。诊脉弦细缓涩。脉症合参,是由气郁痰凝,脉络旗阻。方药:旋复花(布包)、赤芍、三棱、莪术各10g海藻、昆布、炒橘核各15g蒲公英、地丁、白茅根各30g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各60g。用法:加水六磅,煎至二磅,去渣,加蜜60克,熬令和,分两日六次服。可连服三十剂。 二诊:乳房肿块约消80%,坚硬变软,疼痛基本消失。惟近发荨麻疹并头晕,按上法如牡历粉15克,嘱继续服至肿块全消为止,并可加服醒消丸以加速其疗效。
宋xx,女,38岁 1988年8月12 日初诊。主诉今年3月发现左乳有硬块,初似硬饼未加重视,渐渐增大,无痛,近来月经量多.经某医院诊断为乳房癌,决定作手术摘除,因肿块过大,拟先作光疗10余次。经检视左乳房外上方有边界不清约9cmX8cm之硬块.推之不活动。苔白微腻.脉弦细.检血白细胞3XIO/L,因考虑体力较差.为了适应将作手术之需要.又因病人正虚邪实,先予以扶正为主.并以益气血合抗癌。用:太子参、黄氏、当归、绞股蓝、以仁、猪令、红枣、猫人参、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半枝莲,7剂,8月19 日二诊,今检血白细胞5X10'/L,光疗仍继续而睡眠已安,尚感疲乏.苔白脉弦,乃于前方中去七叶一枝花,加白术。以后又作光疗,每周5次.由于照光面积较广,一度出现口渴、脱发、厌食.吞咽有梗塞感,白细胞再次降低等现象,故停止光疗,单以中药:西洋参、黄氏、绞股蓝、以仁、当归,平地木、获令、白术、红枣以及山慈姑、山海螺、蒲公英等药加减出入服用。胃口渐开.体力健复。
汤xx,女,36岁,首诊时间:2004年6月24日,两乳房发现肿块,疼痛,少腹疼痛,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白带光亮清稀,胃纳少,舌苔薄白,脉缓。证属气滞痰凝,宜行气止痛,化痰散结:处方:A19/7/1/5/60香附10g青陈皮各6g玄参10g浙贝母10g煅牡蛎30g(先煎)昆布15g海藻15g炒白芥子10g蒲公英15g皂角刺10g乳香3g没药3g延胡索10g川楝子10g木香5g神曲10g党参10g黄芪12g。复诊:2004年6月29日。乳房肿块变软变小,右侧已无,左侧亦好转,疼痛亦减,舌苔薄白,脉缓。处方:A19/7/1/5/60/1玄参10g浙贝母10g煅牡蛎10g(先煎)昆布15g海藻15g夏枯草10g连翘10g炒白芥子10g蒲公英15g皂角刺12g乳香3g没药3g延胡索10g青陈皮各6g木香5g。继续服用一段时间,肿块基本消失。按:彭老治疗这位病人是以行气止痛、化痰软坚为主,同时“酌补元气,即邪深积锢,务令脾胃气旺乃可消磨坚结”,故方中有神曲、党参、黄芪,此方汇行气化痰健脾药为一炉,其主导药物在于软坚散结,行气止痛,辅以健脾药以为佐使,取效甚捷。
杨xx,女,52岁。1966 年 7月17日初诊。自述1965 年 7月现右乳房外上方有1个硬核,如手指肚大,略能活动,质地坚硬,不光滑,皮色如常,稍有痛感,未予理睬。1966 年 3月,硬核已如鸡蛋大小,去佳木斯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劝其手术治疗,因本人惧怕手术,采用化疗3月效果不佳。要求用中药治疗,检查:其右侧乳房外上方60mm X 50mmX30mm包块,质地坚硬,凹凸不平,表面皮肤成橘皮状。乳头内陷、固定,右腋下淋巴结肿大20mm X 20 X 10mm,面色灰黄,胸闷,易怒,心跳,气短,头晕,纳谷不香。该患者早年丧偶未再婚。脉沉弦数,舌质淡红,边有散在瘀点,苔白腻。辨证:肝脾两伤,痰气凝结。治法:疏肝理气,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方药:逍遥丸加味。当归15g白芍15g柴胡10g茯芩12g白朮12g杏仁5g青皮10黄芪20g丹参20g党参15g薄荷 5g陈皮15g甘草 10g。每日1 剂。8月6日二诊:服上方14 剂,胸闷气短,心跳等症状已明显减轻,食欲增加,精神状态良好。改投犀黄丸加味:天然牛黄6g麝香4g制乳香100g制没药 100g三七50g穿山甲珠75g莪术200g猴枣6g青皮200g夏枯草 200g山慈姑100g炒僵蚕75g。共研为细末,制成蜜丸9g重,每日早晚各服1 丸。9月28日三诊:近日发现乳房肿块表面逐渐变成深灰色,昨日起,沿肿块边缘裂开一道缝,现在缝深2mm,不出血。嘱继续服用犀黄丸,再投当归补血汤,黄芪加至50g当归 20g加龙葵30g半枝莲30g,每日1 剂,水煎服。10月18日四诊:乳癌周边裂缝已深达15mm,出现腐尸恶臭味,距3m远可闻及。腋下淋巴结也缩小至10mm X 15mm X 5mm。继续服犀黄九和当归补血汤,黄芪量加至50g当归加至30g。11月29日五诊:今日门诊换药时,乳房肿块全部脱落出来,肿块5mmX 40mm X27mm,表面呈灰褐色,质地坚硬,有一种恶臭的腐尸昧。乳房不规则的圆坑内,颜色粉红,不出血,全部是肉芽组织,继续服犀黄丸和当归补血汤,疮口用雷夫奴尔纱条填塞,每日换药 1次。12月24日六诊:疮口已平复,腋下淋巴结已摸不到。面有光泽,精神状态良好。饮食正常,尚寸有心烦不寐,嘱再服人参归脾丸,用龙葵、半枝莲煎汤送服3个月。经1967年、1969 年、1970 年、1972 年多次追访,一切良好,双侧乳房对称,无肿块。按:本案用犀黄丸加味治疗乳腺癌颇有独到之处。牛黄、麝香、猴枣已罕见入自配丸剂,盖因药不常用,疗效也没把握,费时费力,医生已习惯顺手开一些常用的汤药了,有效则自炫己功,无效则病该如此。因循致误,沿袭已久。(选自《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年第5期)
奕xx,女、43岁,绍兴孙端农民,2010 年 8月26日来诊。乳腺癌术后一年余,未经化疗,要求中药调治。刻诊:自觉神倦乏力,腰酸,便溏,舌淡、苔薄,脉沉细滑。处方:柴胡10g八月札30g生米仁60g猫爪草30g藤梨根 90g原三七10g丹参30g川牛膝、怀牛膝各30g金狗脊30g川朴花30g炒川断30g炒杜仲30g生甘草 15g。服上方半月后,诸症明显好转,再予加减调理1个月,乏力、腰酸、便溏诸恙皆瘥,后以基本方随症加减维持治疗,至今病情稳定,生活自理。乳房与肝经、胃经关系密切,乳腺癌术后的治疗当从肝、脾人手。但患者又有腰酸不适,脉沉,故综合辨证为脾肾两虚,所以在疏肝健脾的基础上辅以益肾壮腰。方中柴胡、八月札、川朴花、生米仁疏肝健脾,金狗脊、炒川断、炒杜仲、牛膝补肾壮腰。同时肿瘤患者又不同于一般疾病,即使已经手术切除病灶,但形成肿瘤的内环境仍在,故趁此正气旺盛之时i仍需积极抗癌,预防复发,方中藤梨根、原三七、丹参、贝母、米仁清热解毒、利湿祛瘀以抗癌,生甘草调和诸药。药证相符,服后取效。
冯xx,女,51岁,个体经营户,2009 年 6月3日就诊。乳腺癌术后,化疗多次,经中药辨证治疗,已稳定近4 年,但因近日忙于家事,过度劳累,更兼湿热外感,导致热郁湿滞,喉痹,干咳,目红,便溏而黏,舌黯红,苔薄黄腻,脉滑数。处方:炙麻黄10g泡射干 10g金荞麦60g安南子4g土牛膝30g板蓝根 30g川贝10g苏梗15g藤梨根 60g虎杖根30g三叶青 30g白毛藤60g忍冬藤30g绵茵陈 30g鲜铁皮(石解)10g生晒参9g生甘草 15g。并嘱注意休息,勿过劳累,饮食清淡。服上药后外感速瘥,正气渐复,病人坦途。乃予原法调治巩固善后,至今正常上班。患者正气本虚,自当静养,但其生性好强,疾病好转便急于操持家业,致使过劳耗伤正气,给外邪有可乘之机,出现外感合并痼疾之病情。一般情况,此种病情当先治新感,后调痼疾,但常老认为,肿瘤不同于一般痼疾,新感很可能给肿瘤伏邪打开复出之门,导致不可预料之后果,故必须标本兼治,方为万全。所以在处方中治外感之药与抗癌扶正之药并行而标本同顾。故患者经服方治疗半月,病症即显著好转。
余xx,女,48岁,市民,1966年5月9日初诊。病历号20084. 病史:右乳肿块1月多。 检查:右乳外上方有3x3厘米肿块,质硬,不光滑,尚活动,微痛,乳晕微皱褶,与皮肤微粘连。右腋下有小的活动淋巴结。月经尚正常,量少色淡。过去因功能性出血,行子官全蒂切除,1966年5月18日,局部取活体组织送病理检查,报告:脂肪结蒂组织.其中查见一团癌细胞,为单纯癌。诊断:乳腺癌(右)单纯癌。给单纯服药。方药:全括楼15g元参12g川贝母9g天花粉12g青皮9g石决明、蒲公英、生麦芽各15g陈皮9g山甲珠6g地鳖虫、赤芍、乳香、明没药各9g夏枯草、昆布各15g,水煎服;犀黄丸3克,每日1次,总量120克;小金丹片(千金方)4片,每日3次,总量200片,乳癌膏,外用,每日换药1次;神农丸8-12粒,每晚1次,总量1500粒。服药4年,一度良好,稳定无发展。停药1年。1967年5月26日复诊:略有发展,肿瘤大有5x4厘米,乳腺周围皮肤变黑,粘连明显,并有皱褶,尚能活动,且出现周围卫星结节数个,活动隐痛。右腋下淋巴结肿大有3x3厘米,病人仍不同意手术,仍坚持服药。服上方2个月,又见稳定未再发展,似有缩小。由于回江西探亲,中断服药2个月,包块又见发展,皮肤溃疡,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有5 x 5厘米,已粘连固定。 治疗5个月未见缩小,但亦未见发展,又经1月,伤口渐干操,包块有缩小,右腋淋巴结变软。自行停药半年来院检查:左锁骨上摸到2个淋巴结。1969年4月停药观察1年多,情况良好。按语:该患者病发突然,且生长迅速,证明恶性程度来势很凶。早期应行手术治疗而一再拒绝,服药又不及时,前后未得到系统治疗,几次延误,失去良机,为之可惜!以致数年之久,反复发作。经综合治疗尚较敏感,幸免致命,实属万幸。
贾xx,男,62岁。1984年7月164初诊。阴囊部6年前起丘疹,疹痒,逐渐破演不愈伴有疼痛,经多方治疗无效。近半年来日渐加重,夜不能寐,行走困难,小便黄赤,大便溏泄。 检查:全身状态好,舌质红,苔黄,脉弦。阴囊前方与阻茎之间见3 X 3cm片状糜烂,滋水粘腻,墓底潮红,浸润,边缘隆起,境界清楚,呈湿疹样改变。病理切片镜下所见:角层分离,棘层增厚,上皮脚延长,棘层见较多空泡细胞及帕哲氏细泡f基底层比较完榷,真皮血管扩张,有炎细胞浸润。诊断:乳房外湿疹样K。此证皆因肝郁胃热,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流注于下,结而为病。治以清热解毒,扶腐生新。口服犀黄丸,外敷黑药膏( 红花、血竭、骨碎补、川穹 、制川乌、穿山甲、麻黄、麝香、麻油等。),3小时后改用一效膏,日2次。经治疗3日后,局部结痂,无痒痛感,继续外用一效膏,日2次。.又经12天换药,疮面愈合平滑,无自觉症状,停药观察,同年12月27日复查,未复发。按,一、此病损害表浅,病情迁延日久,缠绵不愈,并易误诊为湿疹,治疗难以奏效。笔者经复习文献,尚未见到中药治愈本病报道。应用犀黄丸口服,清热解毒,软坚止痛, 活血散瘀,外用‘黑药膏”,有很强的祛腐作用。一般敷患处3小时左右,能祛除表饯肿瘤组织,然后照换一效膏A19/7/1/4/120 /1(朱砂50g冰片50g沪甘石130g滑石粉500g淀粉200g,麻油调成糊状)直至愈合。二、本病西医称Paget病,又称‘湿疹样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癌性疾病,多发生在女性乳房,也可发生在男性乳房及其他富有大汗腺的区域,临床表现颇似湿疹,故易误诊。西医治序方法多采用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 (作者单位:迁宁中医学院)。
张xx,女,66岁。发现左乳上方肿块2年余,病理活检确诊为乳腺癌。未进行任何治疗,肿块逐渐增们及大小约6cm X 6cm之肿块,中央部突出一块约2cm X2cm大小,质硬,表面暗红,与皮肤粘连,边缘不整,压痛不著,左腋下可们及肿大之淋巴结约1. 5 cm X 1. 5cm大小。诊断:乳腺癌。中医辨证:肝郁脾虚,气郁痰结。立舒肝健脾,软坚散结,解毒清热之法。方药如下。方一:醋柴胡、生甘草各6g当归、白芍、生牡砺、玄参、青皮、获令、土贝母、炮穿山甲各9g金银花、蚤休、蒲公英、夏枯草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方二:醋柴胡、木香、陈皮各30g当归、白芍、生牡历、玄参、青皮、土贝母、桔核、桔叶各45g蒲公英、夏枯草、瓜萎各90g蚤休、黄药子各60g。诸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早晚各服6g。方三:生黄氏、当归、白鲜皮、败酱草、草河车、黄药子各60g夏枯草30g山豆根90g,诸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早晚各服9g。治疗经过:1968年4月18日二诊,仍述周身乏力,食后胃院胀满不适,时有呕恶,二便如常,苔薄脉弦而细,仍遵前法减苦寒之味,去金银花、蒲公英、土贝母、炮山甲,加只壳、川栋子、白术、焦三仙各9g木香6g等健胃之品再进.半月后再诊,胃院胀满减轻,呕吐已除,纳谷亦增,左乳之肿块略有缩小。舌苔薄黄,脉弦细。仍守前法,稍作调整。上方去蚤休、川株子、积壳,加紫花地丁、香附、橘叶各9g,水煎服。6月8日四诊:全身症状已渐见好转.左乳之肿块无显著变化,病情稳定,宜进丸药,缓慢图之。本病人经治疗后,回访5年健在。〔按语〕段氏治肿瘤多有佳效,得益于其准确地辨证及灵活的组方遣药。本例病人治疗过程中先后有三次大的组方变化,及时根据病机的转变而化裁、变通,审因论治,最终亦取得了带瘤生存达五年的疗效,令人满意。(李济仁主编.名老中医肿瘤验案辑按.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03-106)。
刘xx,女,76岁。1989年4月初诊。右乳房肿块有馒头大小,肿块质地坚硬,表面皮肤已有破溃,少量出血及渗液,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人院后作右乳单纯切除术,术后化疗2次。化疗反应较大,白细胞持续低下,恶心呕吐较剧,因此不再化疗。而求中医治疗.初诊患者体质极度衰弱,面色少华,头晕神疲,四肢乏力,苔薄舌淡胖,边有齿痕,脉细无力。辨证为正气大虚,无力祛邪,治宜扶正固本,以益气健脾为主:黄氏、党参、当归、黄精、构祀子、白术、谷芽、获令、白花蛇舌草、鹿衔草、砂仁、大枣、陈皮、鳖甲。服药1个月.食欲渐增,精神倦怠明显好转,血象检查也恢复正常。病者惧怕化疗,要求继续中药治疗,遂一直用上方加减治疗3个月,腋下肿大淋巴结变小,脉苔正常,精神亦佳。迄今随访治疗5年余,未见转移和复发。〔按语〕老年乳癌,正气大伤,无力抗邪,以致邪气炽张。经用上方扶正后,正气回复,得以抗邪。邪气渐而退却,从而症状好转,病情向治愈方向进步。(唐新.顾乃强诊治乳癌经验谈.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 (8),28--29)
屈xx,女,52岁。因右乳房肿块迅速肿大,于1991年6月26日在上海瑞金医院活检报告为乳腺癌,因癌块较大(8cmX 13 cm),先行放疗.于8月5日行右乳房切除、右腋下群淋巴结清扫,术后情况良好,再未进行其他治疗。1994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为39'C,伴全身乏力,在多处住院检查、治疗,发热不退,原因不明。后服强的松30mg/d,一月后,热退,减为5mg/d维持。1994年11月9日,出现进行性头痛加剧,头顶、呕吐,并渐出现枕部包块如鸽蛋大,质硬粘连。颅脑MR检查,提示转移性脑膜瘤,肺CT扫描示右肺门转移性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伴胸椎及后肋浸润破坏,腹部CT提示左肝癌后腹膜淋巴结转移。人院后对症处理,试用化疗因反应剧烈而终止,全身情况差。1994年12月,初诊,自拟扶正抑癌汤加减:西洋参、田三七粉(冲服)各12g冬虫夏草3g天冬、意仁、喜树果各30g苦荞头(野荞麦、开金锁)50g泽漆根、七叶一枝花各20g,浓煎成450m1,频频吞服,一日尽剂,试服7剂。二诊时,症状略有好转,剧烈头痛止,呕恶减轻,稍能进食,但腰胁隐痛,卧床难起,因颅顶、枕后包块消失,患者增加了信心。前述用药已获效,故仍用上方,再加丹参、白英、无花果各30g全瓜篓20g。根据症状变化,随证加减。病人连服37剂,全身症状明显好转,胃纳变佳。然偶有低热、恶心。三诊时见邪毒已祛大半而未全尽,正气内复而未固,宜扶正与祛邪各半,原方调整剂量,宜鼓舞中气,以防克伐脾胃,处方如下: A19/7/1/4/60/1西洋参、当归各10g三七头12g冬虫夏草3g生白术、山药各15g黄氏、拘祀子、泽漆根、七叶一枝花各20g获令、意仁、无花果各30g,喜树果50g。随证加减如前,改为两天一剂。继服10余。剂后,全身状况恢复良好,可做家务工作,贫血亦有所纠正。其后坚持服用该方。1995年4月20日再次CT复查.结果与原影像检查资料对比,右肺门肿块消失,骨质破坏已修复,其他部位未发现病灶。病人恢复工作。〔按语〕此例为晚期乳癌并全身广泛播散,初期治疗,重在攻邪,等病情稍有好转时,改为扶正、攻邪并重,结果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见在身体壮实的前提下,积极攻邪,有助于遏制病势的进展,从而促进病情保持稳定,进而为治疗争取了时机。(林吉品.郁文骏教授诊治乳腺癌.四川中医,1995.1 (10),19)。
徐xx,女.42岁,幼儿教师。1985年深秋,因发现两乳房中有硬结,同年11月24日经取材活检,诊断为乳腺癌,由xx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然术后三月,即出现广泛转移。患者锁骨下、预部、腋窝处均出现转移之淋巴,大如鸽卵,小如蚕豆,旋即进行“化疗”和“放疗”。终因患者体质不支,白细胞、血小板急剧下降,低烧,口、咽干涩,头晕,饮食难进,尿液灼痛而停止“化疗”和“放疗。“化疗”、召放疗”停止后,转移之淋巴不断增大,家人不忍其坐以待毙,1986年3月11日延愚诊治。诊其脉,沉数而急疾,望其乱舌质嫩红如镜而无。精神恐俱,情绪抑郁,形体疲惫至极。因其恐癌之心甚,故不愿答以所问。同来者告曰,患者素性沉闷、内向,不喜活动、交往云云。余症同上。本症起于气滞痰凝化毒成癌,复因手术、“化疗”、“放疗,造成阴成燥痰险恶之疾,姑拟养服润澡、化痰解毒轻剂一试。北沙参20g白茅根50g芦根30g白花蛇舌草60g半枝莲30g蒲公英30g夏枯草30g川贝母10g浙贝母15g天冬20g山豆根15g猪令40g甘草10g。三剂。每剂加水一次煎好,随愈频频呷服。另用白种参10克(一日量)、蜂蜜200克煎水,药后服一、二口。每天上午服小金丸二二次,每次3克,下午服犀黄丸二次,每次1克。六天后复诊:各种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地减轻,转移之琳巴未见增大,自称有二个肿大之琳巴似有缩小之势。为了使患者提高治疗信心,余盲从其言,谓日:小点、小点·…。患者恐俱、沉闷情绪转好,索进可口软食。舌质嫩红如镜之色已有转机气机活拨,团津来复之佳兆也。上方白花蛇舌草加至80g蒲公英、夏枯草减至各20g再加鳖甲50g生牡厉30g.白种参,小金丸、犀黄丸照服。半月后三诊:低热、口咽千涩等症基本痊愈。能照常进食。多处肿大之琳巴已渐见缩小,体力转佳,能移步缓行.舌质虽仍为嫩红,但舌上覆有少许白腻苔,此乃正复邪却之佳兆。上方白花蛇舌草加至100g再加鸡内金20g。白种参、小金丸、犀黄丸减量。半月后四诊:体力、饮食渐佳,肿大之琳巴进一步缩小,舌质亦接近正常。此后化痰解毒大法不变,药物剂量随当时患者之症情酌情增减。睡眠不好时,加夜交藤、柏子仁,情绪抑郁特甚时,加郁金、合欢皮,食欲不好时,加重鸡内金,再加炒麦芽和炒谷芽。嘱其常以香菌、白木耳煎肠佐食,以增强其机体抵抗机能。1986年底逐渐停药,或间隔三、五天服一剂,或间隔三、五天服小金丸、犀黄丸一次。1987年4月开始操持家务,并无不适,1999年5月21日来寒舍致谢,言其一切正常。1989年12月24日又续来致谢。
王xx,女.55岁,住北京市崇外。她1969年1月在北京××医院接受乳腺切除术。次年5月呕吐、吐血、昏迷,又入该院,每日输液输血。诊为乳腺癌,贲门转移,于1970年7月3a来诊。查体见面色苍白浮肿,身体消瘦。舌淡苔白厚腻,脉沉细弦。6个手指有小甲印(即小于2mm,下同),舌、腮均有齿印,右耳壳有坚硬结节,胃、脐旁有压痛。患者已卧床月余不起,来时血色素3.5g,血小板8.7万。症属寒淤毒结,治以驱毒温阳,破淤攻下。成药处方:化毒片每日2-5片.化郁丸每日1丸.胃丹片每日5片.化坚口服液每日50—100毫升.汤药处方:肉桂10g炮姜10g白参10g菟丝子20g熟地15g三棱15g莪术15g桃仁15g红花10g厚朴12g积实12g槟榔30g川军15g二丑30g元明粉15g(冲).水煎早晚服,日1付。服药后,大便很多,内有烂肉状物,即能少饮汤水,所以自服药日起未再输液输血,饮食日增。10日后在血色素增至10g,胃肠造影见食管下端胃底贲门部位明显充盈缺损,粘膜皱壁破坏,呈僵硬状态,诊为贲门癌。服药至1971年1月(历时6个月).一切症状消失,查血色素14g.血小板20万,胃肠造影未见异常。8个手指均出现正常甲印,舌、腮印消失.追访至今,未见复发。
王xx,42岁,初诊日期:2004年6月29日,两乳房肿块数年。现按之则硬,经前两乳胀痛,性急易燥,舌苔薄白,脉缓。证属血瘀痰凝,治宜活血祛瘀,化痰散结。方用:柴胡6g香附10g青陈皮各6g玄参10g浙贝母10g煅牡蛎30g(先煎)炒白芥子10g昆布15g海藻15g延胡索10g皂角刺10g三棱6g莪术6g夏枯草10g连翘12g川楝子10g,7剂。二诊:7月6日,两乳房肿块变小,证已减轻。方用:香附10g青陈皮各6g炒白芥子12g玄参10g山甲片3g浙贝母10g煅牡蛎30g(先煎)昆布15g海藻15g当归10g乳香3g没药3g夏枯草10g连翘12g川楝子10g延胡索12g皂角刺12g白芍10g,7剂。7月15日三诊:乳房肿块变小,疼痛减轻。方用:香附10g青陈皮各6g玄参10g大贝母10g煅牡蛎30g(先煎)昆布15g海藻15g炒白芥子10g夏枯草10g连翘10g乳香3g没药3g当归10g白芍10g皂角刺12g延胡索10g。坚持服用1月余,肿块消失。按:此方在行肝气、活血逐瘀之时不忘软坚散结,所以彭老使用了香附、青陈皮、乳香、没药行肝气之药;海藻、昆布、山甲片化痰软坚;当归、白芍活血化瘀;连翘与夏枯草、浙贝母、玄参、煅牡蛎等同用,在方中共奏清肝散结、化痰消肿之效。
李xx,女,48岁,绍兴市区家庭主妇,2011 年 9月11日就诊。乳腺癌术后化疗,并有淋巴结转移。刻诊:自觉头重纳呆,脘腹痞满,舌黯红,苔白腻,脉濡滑。处方:苏藿梗各15g生白术30g八月札30g川朴花30g玳玳花30g海螵蛸30g瓦楞子 30g炒鸡金15g生甘草 15g蛇舌草60g半枝莲60g藤梨根 60g白毛藤60g蜈蚣4 条天麻9g生晒参9g。并嘱患者饮食清淡,另以米仁煮粥代早餐。经调治月余而诸恙悉平,其后再予随症加减,善后巩固一年余,复查一切正常。证属肿瘤之体兼有湿阻中焦证。湿阻中焦而表现为纳呆脘痞、苔腻脉滑,湿浊上蒙清窍故头重。故治当健脾除湿,药用炒白术、川朴花、玳玳花、苏藿梗、米仁;兼以疏肝,药用苏梗、八月札;因有头重,故加用天麻;同时予蛇舌草、半枝莲、藤梨根、白毛藤、蜈蚣抗癌为本,生白术、生晒参共补气阴又互制不足。湿邪本性缠绵难除,又逢正虚肿瘤之人,故调治甚难,常老宗“绍派伤寒”之意,善长化湿运中,经治月余而安。
李xx,女,61岁。于1988年8月18日来门诊,诊前三个月行右侧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放射治疗,局部皮肤逐渐出现糜烂、溃疡、结痴及坏死剥脱等表现。右侧胸部及腋下可见 22crn X 23crn大小疮面,肉芽组织水肿,呈暗红色,间有散在污褐色厚痂,及黑褐色坏死组织,有大量稀薄污水样分泌物,并有恶臭味。边缘皮肤呈水肿表现,稍发红。疮面疼痛不能入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伴有低烧、全身乏力。曾用氯氢油、雷夫奴尔及呋喃西林等外用药,疮面逐渐蔓延扩大。诊其脉象细数无力,舌质淡红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辩证】气阴两伤,湿热蕴积。【治法】养阴益气,佐以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方药】北沙参20g生黄芪20g党参20g白术10g白花蛇舌草30g山药20g陈皮10g苍术10g金银花20g野菊花20g生甘草10g。外用甲粉红纱条(北京中医医院方)、珍珠散,化腐生肌、祛湿收缩疮面。二诊:8月25日,患者精神好转,食欲增加,疼痛减轻,疮面缩小,渗出物减少,腋下胸前疮面缩小为7cmX6cm、5cmX6cm大小,部分坏死痂皮已脱落,新鲜肉芽组织增生呈浅红色,舌苔白,舌质淡,脉沉而有力。邪毒已退,正气逐渐恢复。治宜益气生肌、托里除湿,上方改为生黄芪、当归、黄柏、土茯苓、陈皮、怀山药、白花蛇舌草、连翘、生甘草。外治同前。三诊:9月1日,服前方病情好转,腋下及胸前溃疡明显缩小,大部分疮面已被皮岛覆盖,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益气养血,佐以清解余毒。方为生黄芪、党参、黄芩、金银花、陈皮、山药、茯苓、炒白术、白茅根、生甘草。用前方数剂,疮面已全部愈合,生活自理且能从事家务劳动。按:恶性肿瘤手术后放射治疗引起的放射性皮炎临床不少见。恶性肿瘤本为痰气凝积,气血隔阻,又因术后或病久气血已伤,复加放疗,更使局部经络阻隔,血运不畅,肌肤失养,易被外来毒邪所侵袭,毒邪蕴久,腐败血肉而成疮,故治宜益气养血,扶正以祛邪。只有气盛,方能托里排脓,减毒外出,血充才能生肌长肉,收口放疮。故治重在养阴(血)、益气,方选生黄芪、党参、茯苓、炒白术以健中州之气,助化血之源,佐以白花蛇舌草、野菊花。金银花清除余毒,辅以沙参、山药养阴以滋血源,外用甲粉红纱条旨在化腐,其腐去而肌生,与内服药相同,以求殊途同归之效。(王玉章 乳腺癌术后溃疡治验.北京中医,1990,(3):3(费美娟整理)
吴xx、女、55岁,家住厦门,1992年病重住进174医院,冬为其治。初诊时其人形体雍肿 ,面上浮肿,手按有印,脸色黄青白少光,言语声弱。其人脉当沉细为顺,按之却关部微有上搏之感,脉高低不均,舌质瘀暗略胖边有印齿,胎白极少似无近剥。全身淋巴肿大。头上有一肿物约宽十公分,高四公分,后项也有肿瘤,自说乳房也有肿瘤。头项肿瘤不坚硬,用手按之,有液态之感。在问话中病人说病已好多年了,口腔溃疡有时喝水都会痛,慢性咽喉炎,胆襄炎,胃炎。头晕时天地都转,不敢开目,全身很难受,口觉得干,又不想多喝水,水喝多了又难受。说个没完,我听了,令不要再说。她拿出病例实在太厚了,百页还不止。我只看了其中的中医处方,大同小异,都是一类清凉之药。只看了几页就没再往下看。病人认为我看病不认真,实际上只要病情好转就是真的认真。遂处方如下:巴戟天10g仙灵脾10g仙茅10g茯苓15g桂枝20g薏仁30g吴萸10g半夏10g附子10g干姜10黄柏5g生姜10g红枣5枚,两剂水煎服日一剂。服药时间早晨和上午。病人几年的习惯都不敢吃生姜,服药有点迟疑,但两剂中药下去并无不舒。病者家人又要为其母治疗,怕我离开厦门。因病人相信我,我在原方加大药量:附子30-80g干姜30-50g花椒10g白芥子10g葶苈子10-30g麻黄10g茯苓10-30g荜拨10g吴萸10g砂仁10g胡椒10g黄芪10-30g炒党参10-30g半夏10-30g制南星10-30g山慈姑10-30g皂角刺10g炮山甲10g巴戟天10g仙茅10g仙灵脾10g知母10g黄柏10g肉桂3-20g沉香10g麦谷芽10-30g。此方是为其治疗的主方,因病随症加减,每方用药在12-20味之间选择,生姜的用量在250克左右,红枣10-20粒 。服药一星期,多年的口腔溃疡好了,咽喉不痛了。治疗的食疗调整中,令其食用大蒜、胡椒、辣椒、生姜,醋合调为菜食用。患者起初大惑不解,看了多少医生都嘱咐不能吃一点辛辣之物,吃了会对炎症不利,几年来她一直遵循着这非常的教导,心里形成了一堵墙,不敢越雷池半点。真乃“善者恶”,世间一切万物人皆可用,世间一切万物人皆不用。此乃阴阳平衡的道理,明白道理治病才有道。此病人食药并用,身体趋于好转。服药一月后正气比前充足,当用泻药,泻其体内阴浊之水。甘遂,甘草各等分,早晨空心服3克,十五分钟不泻再服2克,令其家人看护,患者服药后十多分钟腹部绞痛,上下翻动,又吐又泻,一个上午泻了二十多次,泻后不能马上进食,可食红枣,生姜,红糖,人参汤。也可止泻。又三、七天后各泻一次。后病人说不知身上哪来的那么多水,全身如“绞衣服”似的。服上药后臃肿消失,以前所有的衣服都太宽,原来医生说身胖是脂肪太多,可现在脂肪不知到哪里去了。经云有故无损,故泻后病人反体轻精神更好。病人服药三月肿瘤消除,已无性命之虑,生活如常。在此说明一点,不要把泻药当成减肥药,减肥不一定要吃泻药。
更多病例在整理中......
李xx,女,33岁,会计,1965年12月9日初诊。病历号23371.病史:右乳房肿块2个月多,并腋下淋巴结肿大。患者于2个月前,右乳头裂纹痛痛;右乳房下方发生数个结节,近1个月有隐痛。检查:右乳内上方有6 x 4 x 2厘米包块,质硬,结节状,微活动。乳晕皱褶,呈橘皮样变,色暗紫。右腋下琳巴结肿大,大小不等,大者有1.5x 1厘米,活动,不痛。右锁骨上亦摸到数个豆大之淋巴结,活动,不痛。肝大右肋下2厘米,掀痛拒按,彻及右肩臂发沉酸痛。面色萎黄,消瘦,舌质嫩红,苔薄白,食少乏力,微有咳嗽胸背痛,不太憋气,未见吐血。脉象沉微细弱。超声波检查,见束状波。诊断:右侧乳腺癌,肝转移(?),淋巴转移。因有广泛转移,肝亦肿大,身体素质极差已失去手术指征,确定中药治疗。辨证:肝郁气滞;症现肝大剧痛,如果一旦确诊为肝转移,则应视为危急之侯。食少面黄,消瘦,脾胃虚惫。根基已绝,绝无生机。治当首先采取邪盛首攻,柔肝破郁散结等控制肝转移。使肝气平则脾免受克,自会缓解:方药:全括楼15g川贝母、银柴胡各9g金银花15g青皮、陈皮各9g全当归12g山甲珠6g蒲公英15g生牡蛎30g夏枯草15g青连翘12g广木香6g三棱、桃仁各9g生麦芽、海藻、昆布各15g醋香附、丝瓜络各9g,煎服,共40付,外用软膏:广木香15g生地30g,砸成软膏外用敷帖,每日换药1次,犀黄丸3克,每日1次,总量200克。经治疗3个月,精神、体力均佳,中间来人取药数次。言包块缩小,腋下淋巴结变软。1966年4月18日二诊:局部包块大有3x3厘米,精神、饮食、体力增进。上方加炒枣仁佐当归以柔肝养肝,拘祀12g以滋补肾水,共服120付,犀黄九继服:9月9日三诊:心跳失眠,经常感冒发热,双侧膝关节麻木酸痛,面目浮肿。诊为脾虚湿盛,心肾不交,膝关节X线拍片未见骨质破坏。以安神益智,补脾益肾,解毒散结为治。方用:炒枣仁15g获神9g全当归12g山萸肉9g构祀子15g野台参12g全枯楼15g川贝母9g蒲公英、金银花各15g青连翘12g陈皮、青皮各9g元参15g生牡蛎30g生龙齿15g,水煎服。10月25日四诊:食欲差,不欲寐,口渴引饮,明显消瘦,乳房包块消退,腋下淋巴结缩小。方药:川贝母、青皮各9g陈皮6g积壳9g生麦芽.全括楼、炒枣仁各15 g知母9g金石解12g野台参9g,间隔服用,服1周停1周,犀黄丸3克,每日1次。1968年4月15日五诊:乳房包块消尽,腋下淋巴结消失、颈部淋巴结大,直经0.5厘米。方药:柴胡、青皮、夏枯草各9g元参15g生地、全当归各12g山栀子9g广木香6g丝瓜络、生牡蛎各15g紫苏叶6g炒枣仁15g降真香9g,每周服2剂;犀黄丸3克,每周2次。1969年12月22日复查:乳癌包块消尽,预部有0.3 x 0.3厘米,小淋巴,活动,质软,体质较前少胖,体力增加。方用茯神12g生龙齿9g炒枣仁15g紫苏叶3g野菊花、汉防己、白附子各9g北沙参15g,水煎服。1972年恢复全日工作。1978年12月随访良好。【体验]在肿瘤治疗方面,笔者曾参阅许多文献。特别对清代著名医家徐灵胎的“虚死者百无一二,病死者十之八九”之说,深有体会.“邪去正自复”甚是。故果断地采取主攻肝郁(转移).佐以解毒消肿,次即培补心阳.火能生土.牌则受益.所以心阳一得培补,则精神体力焕发;其效果甚佳,姑以此存志。
王xx,女,34岁,中央驻蓉单位工程师。1991年1月14日初诊:自诉,亲属代述及医院检查= 1990年5月因左乳房发现包块,去医院检查,确诊为浸润性乳腺导管癌,本人无任何感觉,包块约3厘米x4厘米,数日即迅速长大。5月18日在川医做乳癌根治术。6月11日切除两侧卵巢,6月18日起做化疗,8月23日结束。9月3日起又做放疗,10月17日结束.11月5日起又作化疗至今年1月7日结束。现腋窝淋巴转移,医院决定休息一周后再作放疗,白细胞4500,检查:诊脉弦数106次/分,舌质嫩红;左胸腋包块比豌豆略大质硬如石,不痛;除口干外,病者无任何自觉症状,能吃能睡,大便正常;细细寻按其脉,两手脉均时有歇止.大便虽一日一行但排便不爽。辨证:正虚邪实,正虚乃脏气已虚,肝肾阴虚,邪实、复发转移.昭然可见;手术可去其包块,但不能去长癌之原因,然.暂杀其鸥张之势,亦有可取之处;但化疗、放疗轮番克伐,癌细胞未必能全歼无遗,而正气亦因之亏损,正如识者所说:“消灭了敌人,也毁掉了白己。”作为中医岂可蹈此覆辙。治法:扶正祛邪为根本之良策,但不停止化疗放疗无以谈扶正,正气愈虚则邪势愈炽,因建议病家停止化疗、放疗。处方:调神攻坚汤加减。黄氏60g党参30g白术30g柴胡15g黄今15g苏子30g瓜萎30g夏枯草30g陈皮30g白芍30g花粉30g生牡历30g石解30g丹皮30g女贞子30g川椒5g王不留行90g大枣20g山药30g建曲15g甘草10g海藻30g;4剂,日服1剂。1月19日二诊:口干无津似有好转,它症如故,包块未长大但也未缩小。舌质嫩红如故.处方:上方加生地15g构祀子15g紫草15g水牛角30g黄氏加至90g党参加至60g。继进6剂。1月26日三诊:歇止脉消失,但有二至略弱,舌质嫩红大有好转。仍舌干无津,口干喜饮减,大便塘,但较前已容易解出,无其他不适之感。处方:太子参60g易党参,继进6剂,同时服下丸剂。黄氏、西洋参、积壳、炒干漆、郁金.五灵脂.矶石.仙合草.硝石全瓜萎.甲珠.樟榔虫.柴胡.猫爪草.以仁.莲米.全虫.吴公.干赡皮.海藻.鸡内金.制马钱子.薄荷冰.建曲.妙谷麦芽.大甘草;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温开水送服。此方即贾坤同志所制之平消丹加味,关于加味的问题,曾向他请教过.他完全赞同我的看法.认为“完全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予以加减,不然就不是辩证唯物主义了。2月9日四诊:丸药于2月4日开始服,已服5天无任何不良反应,大便已经成形,饮食增加,“吃饭香了,想吃了,过去虽然能吃,但一天不吃也不觉得饿.”处方:丸剂每天服3次,每次服1丸。汤剂按1月26日方再进10剂.3月2日五诊:感冒、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痒、咳嗽、脉浮数、苔黄、口苦、口干喜饮、便塘。按感冒辨证施治。3月30日六诊:感冒咳嗽已愈,左胸腋包块已缩小如绿豆大,坚硬如石。处方:按1月26日方加防风15g再服10剂,丸药照服。4月28日七诊:除服丸药外,汤剂服了20剂,左胸腋包块缩小如胡椒大坚硬异常。调整汤剂。黄氏90g防风15g白术30g太子参60g柴胡15g黄今15g苏子30g夏枯草30g牡历30g瓜萎30g陈皮30g王不留行90g白芍30g川椒5g山药30g海藻30g石解30g浙贝母30g山慈姑15g甘草20g。10剂,并用下方敷包块处.外用方:乳香10g没药10g皂角刺10g鸦胆子(去壳))6g共研细末,醋调敷包块处。5月11日包块消失,续服汤剂15剂.5月25日八诊;5月21日去医院复查,一切正常;诊脉沉弦细而弱,歇止消失,舌质嫩红消失后未再出现,口干消失.眠食俱佳,大便通畅但仍稀塘,程度上已不若过去那样稀。处方:在4月28日处方中加莲米30g芡实30g、15剂一个月服完,丸药照常服。7月20日九诊:汤剂共服20剂,左腋窝在7月17日晚上发现包块有指头大,因痛才发现,但第二日就不痛了,触之质软。在前处方中加昆布30g僵蚕10g连翘30g法夏15g制南星10g(4剂) 7月27日十诊:左腋窝包块消失,丸药即将服完,由于气候太热,要求停服汤药,此时已服汤药65剂. 丸剂处方:黄氏.山药.以仁.芡实.防风.白术.获令.干漆.硝石.矾石.郁金.五灵脂.娱公.全虫.章榔虫.制马钱子.干蟾.甲珠.蜂房.全当归.丹参.昆布.海藻.白芍.白芥子猫爪草.香附.瓜萎.僵蚕.水至.白扁豆.制首乌.牡厉.川贝母.建曲.鸡内金共为末,如上法制蜜丸,每丸重10克。1992年3月22日去医院复查.所有脏腑皆未见异常。5月11日十二诊:左腋窝又发现指头大一包块,粘连、触之较第2个包块更为柔软。处方:按4月28日汤剂处方加昆布30g制南星15g白芥子10g. 10-20剂。6月13日左腋窝包块消失。7月23日十三诊:左腋窝包块消失后未再出现;诊脉沉弱,舌正无苔,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眠食俱佳,二便正常,未再感冒过。处方一:丸剂。在前丸方中加兔丝子、女负子、构柜子、复盆子、紫河车。处方二:汤剂。按5月11日十二诊处方每月服10剂。此后即以此二方为基本方,根据具体情况出人加减。每半年去医院复查一次.皆无异常,体重由92斤增为116斤,达到标准体重。1994年1月31日医院复查时,查出脂肪肝,因治脂肪肝, 5月17日去医院复查,脂肪肝不复存在,肝、胆、胰均未见异常。病者称:“人家都说我红光满面,不像病人……”我告以此病要看远期效果,建议继续服丸药.1999年8月已整整8年零7个月,病者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眠食俱佳,并已于1994年初恢复工作。按:此病例能存活达8年半之久,根据目前情况还可能存活相当时间,其主要因素一是病员单位对治疗全力支持,对药费全部报销,有此经济力量支持.病员与医生皆可放心治疗,放胆用药;二是病人积极、听话,因而配合密切。三是医生诊治力求处方用药息息与病机相合.2000年随访,体健如故.《黄帝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此气包括了五脏六腑之气,气虚必然导致血虚,虚之甚者,邪即乘之,癌证亦然,故扶正祛邪为治癌之大法。 癌证早逝,往往是治不及时,或治疗失当,或杂药乱投,或半途而废,或频频易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癌证如此,它病亦往往如此,以致无救,悲哉!
郭xx,女,34岁,教师。患者于1973年二奋发现左侧乳房有一鸡蛋大肿物,在北京某医院作病理检查,报告为“乳腺腺癌”,后行报抬术,并作‘天放疗。4个月后右侧乳房又出现核桃大肿物,双侧腋下,颈部也有大小不等的硬性肿物。因此义前去北京求治,诊断为癌肿广泛转移,无法医治,转回原址。病者于1973年9月夹此治疗。见其极度消瘦,面色无华,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各处肿物如上述,脉细无力,舌苔黄腻。投以“调神攻坚汤”(柴胡15g黄芩15g苏子30g党参30g夏枯草30g王不留行90g牡厉30g瓜萎30g石膏30g陈皮30g白芍30g川椒5g甘草6g大枣10枚。并嘱其精神愉快,避免生气。服药后食量增加,服药至30剂时,各处肿物开始变小,精神渐好,服至120剂,肿物已完全消除,体重已增加20斤,服药至180剂,体重增加40斤,精神好,脉苔正常。再去北京检查,亦未见有异常,后半年去某肿瘤医院复查1次,亦无异常发现。回访近6年,患者仍健在。按:“调神玫坚汤”对于治疗其它肿瘤,也有较好的效果。临床经验证明,须注意的是服药要坚持,以120剂为1疗程。(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中医研究所)
陈xx,女,30岁,技术员,1965年11月10日门诊。病理号01573,病历号17332.病史:右乳房肿块6年,近1个月加大。右乳房外上方肿块.慢慢长大,不痛。检查:见右乳房有5x4厘米肿块,不规则,尚活动,质硬,皮肤无枯连,乳晕呈橘皮样皱缩,色暗黑。右腋下摸到2x 2厘米肿大之淋巴结。诊断:乳腺癌(右)淋巴转移。面色萎黄,舌红无苔,口苦咽干.脉弦数有力。精神、食欲均可,微现消瘦。辨证:为肝郁气滞,脾气虚惫。病人不同意手术,要求服药。治以益胃健脾,疏肝理气消痈肿。方药:全括楼15g川贝母、醋香附、柴胡、海藻各9g昆布15g元参12g陈皮、谷芽、麦芽各9g蒲公英12g山甲珠6g三棱9g青丝瓜(丝瓜络?)15g,水煎服,犀黄丸3克,每日1次。间隔服药2年,肿块缩小至1 x 1厘米。服药至1972年,肿块消尽,腋下淋巴结亦消退。体质精神均佳。1976年恢复全日工作.随访至1978年良好。
尹xx,女,36岁,1976年3月26日入院。病历号48310,x线片号8972。病史,右乳癌局部切除6年,双肺、纵隔、骨转移。6年前右乳房肿块发展快,由某医院局部包块切除送病理检查.报告为单纯癌。6年后局部复发,胸部X线拍片,见双肺棉球状阴影,纵膈加宽,第3腰脊椎骨质破坏。曾去北京杭州等医院治疗未显效,转入我院中医科治疗。检查:病人一般情况很差,面色苍黄、消瘦,舌质暗紫,苔白厚腻,口苦咽干,脉虚大无力。咳嗽憋气,半坐位,不能平卧,不能自理,食少乏力。右乳房摸到 12x 14厘米巨大包块,呈结节状橘皮样萎缩,皮色青紫。乳头内陷,流臭黄水,右腋下可摸及2.5x3.5厘米之淋巴结,已固定不动。胸部X线拍片,见右纵膈淋巴结转移,大有4 x 4.5厘米,肺门区有数个淋巴结,第3肋、第3腰椎骨质破坏。诊断:乳腺癌术后复发,双肺、纵隔转移,骨转移。予以综合治疗。方用:辽沙参30g苇根、苡仁、括楼各15g亭苈子9g大枣6枚蒲公英15g青皮、银柴胡各9g紫草根15g玉蝴蝶(木蝴蝶)、鱼腥草各12g川贝、桑白皮各9g白花蛇舌草30g谷芽15g甘草3g。水煎服。犀黄丸3克,每日2次,共180克,5-氟尿密啶500毫克,静滴,每日1次,总量8克时,血象下降,白细胞800 x 106/升(800/立方毫米),血小板(60-80) x 100/升(6万、8万/立方毫米),乳房包块见缩小;胸部x线拍片见肺转移灶,有逆转征象,经过输血提升血细胞后,改服氟尿密啶,200毫克,每日4次,每疗程35---45克,停药3个月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服药无任何毒性反应,肿瘤逐渐编小直至完全消失,咳嗽憋气慢慢消失。胸部X线拍片,大部吸收修复,半年后药量减少,改为每次200毫克,每日2次。复诊体质已恢复。1981年8月随访已恢复全日工作。
张xx,女,38岁。1969年6月23日初诊。患者于一九六八年五月,由于甲状腺右侧有一鸡蛋大肿决,经手术切除。但手术前后未作组织切片检查。本年六月,两乳房内同时发生扁平结节状仲块,胀痛异常。经某医院初步检查,疑为恶性肿瘤转移了但未作进一步检查,来诊求治。扣按肿块,坚硬作痛,两侧大小均约为5 X 6厘米。诊脉弦细缓涩。脉症合参,是由气郁痰凝,脉络旗阻。方药:旋复花(布包)、赤芍、三棱、莪术各10g海藻、昆布、炒橘核各15g蒲公英、地丁、白茅根各30g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各60g。用法:加水六磅,煎至二磅,去渣,加蜜60克,熬令和,分两日六次服。可连服三十剂。 二诊:乳房肿块约消80%,坚硬变软,疼痛基本消失。惟近发荨麻疹并头晕,按上法如牡历粉15克,嘱继续服至肿块全消为止,并可加服醒消丸以加速其疗效。
宋xx,女,38岁 1988年8月12 日初诊。主诉今年3月发现左乳有硬块,初似硬饼未加重视,渐渐增大,无痛,近来月经量多.经某医院诊断为乳房癌,决定作手术摘除,因肿块过大,拟先作光疗10余次。经检视左乳房外上方有边界不清约9cmX8cm之硬块.推之不活动。苔白微腻.脉弦细.检血白细胞3XIO/L,因考虑体力较差.为了适应将作手术之需要.又因病人正虚邪实,先予以扶正为主.并以益气血合抗癌。用:太子参、黄氏、当归、绞股蓝、以仁、猪令、红枣、猫人参、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半枝莲,7剂,8月19 日二诊,今检血白细胞5X10'/L,光疗仍继续而睡眠已安,尚感疲乏.苔白脉弦,乃于前方中去七叶一枝花,加白术。以后又作光疗,每周5次.由于照光面积较广,一度出现口渴、脱发、厌食.吞咽有梗塞感,白细胞再次降低等现象,故停止光疗,单以中药:西洋参、黄氏、绞股蓝、以仁、当归,平地木、获令、白术、红枣以及山慈姑、山海螺、蒲公英等药加减出入服用。胃口渐开.体力健复。
汤xx,女,36岁,首诊时间:2004年6月24日,两乳房发现肿块,疼痛,少腹疼痛,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白带光亮清稀,胃纳少,舌苔薄白,脉缓。证属气滞痰凝,宜行气止痛,化痰散结:处方:A19/7/1/5/60香附10g青陈皮各6g玄参10g浙贝母10g煅牡蛎30g(先煎)昆布15g海藻15g炒白芥子10g蒲公英15g皂角刺10g乳香3g没药3g延胡索10g川楝子10g木香5g神曲10g党参10g黄芪12g。复诊:2004年6月29日。乳房肿块变软变小,右侧已无,左侧亦好转,疼痛亦减,舌苔薄白,脉缓。处方:A19/7/1/5/60/1玄参10g浙贝母10g煅牡蛎10g(先煎)昆布15g海藻15g夏枯草10g连翘10g炒白芥子10g蒲公英15g皂角刺12g乳香3g没药3g延胡索10g青陈皮各6g木香5g。继续服用一段时间,肿块基本消失。按:彭老治疗这位病人是以行气止痛、化痰软坚为主,同时“酌补元气,即邪深积锢,务令脾胃气旺乃可消磨坚结”,故方中有神曲、党参、黄芪,此方汇行气化痰健脾药为一炉,其主导药物在于软坚散结,行气止痛,辅以健脾药以为佐使,取效甚捷。
杨xx,女,52岁。1966 年 7月17日初诊。自述1965 年 7月现右乳房外上方有1个硬核,如手指肚大,略能活动,质地坚硬,不光滑,皮色如常,稍有痛感,未予理睬。1966 年 3月,硬核已如鸡蛋大小,去佳木斯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劝其手术治疗,因本人惧怕手术,采用化疗3月效果不佳。要求用中药治疗,检查:其右侧乳房外上方60mm X 50mmX30mm包块,质地坚硬,凹凸不平,表面皮肤成橘皮状。乳头内陷、固定,右腋下淋巴结肿大20mm X 20 X 10mm,面色灰黄,胸闷,易怒,心跳,气短,头晕,纳谷不香。该患者早年丧偶未再婚。脉沉弦数,舌质淡红,边有散在瘀点,苔白腻。辨证:肝脾两伤,痰气凝结。治法:疏肝理气,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方药:逍遥丸加味。当归15g白芍15g柴胡10g茯芩12g白朮12g杏仁5g青皮10黄芪20g丹参20g党参15g薄荷 5g陈皮15g甘草 10g。每日1 剂。8月6日二诊:服上方14 剂,胸闷气短,心跳等症状已明显减轻,食欲增加,精神状态良好。改投犀黄丸加味:天然牛黄6g麝香4g制乳香100g制没药 100g三七50g穿山甲珠75g莪术200g猴枣6g青皮200g夏枯草 200g山慈姑100g炒僵蚕75g。共研为细末,制成蜜丸9g重,每日早晚各服1 丸。9月28日三诊:近日发现乳房肿块表面逐渐变成深灰色,昨日起,沿肿块边缘裂开一道缝,现在缝深2mm,不出血。嘱继续服用犀黄丸,再投当归补血汤,黄芪加至50g当归 20g加龙葵30g半枝莲30g,每日1 剂,水煎服。10月18日四诊:乳癌周边裂缝已深达15mm,出现腐尸恶臭味,距3m远可闻及。腋下淋巴结也缩小至10mm X 15mm X 5mm。继续服犀黄九和当归补血汤,黄芪量加至50g当归加至30g。11月29日五诊:今日门诊换药时,乳房肿块全部脱落出来,肿块5mmX 40mm X27mm,表面呈灰褐色,质地坚硬,有一种恶臭的腐尸昧。乳房不规则的圆坑内,颜色粉红,不出血,全部是肉芽组织,继续服犀黄丸和当归补血汤,疮口用雷夫奴尔纱条填塞,每日换药 1次。12月24日六诊:疮口已平复,腋下淋巴结已摸不到。面有光泽,精神状态良好。饮食正常,尚寸有心烦不寐,嘱再服人参归脾丸,用龙葵、半枝莲煎汤送服3个月。经1967年、1969 年、1970 年、1972 年多次追访,一切良好,双侧乳房对称,无肿块。按:本案用犀黄丸加味治疗乳腺癌颇有独到之处。牛黄、麝香、猴枣已罕见入自配丸剂,盖因药不常用,疗效也没把握,费时费力,医生已习惯顺手开一些常用的汤药了,有效则自炫己功,无效则病该如此。因循致误,沿袭已久。(选自《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年第5期)
奕xx,女、43岁,绍兴孙端农民,2010 年 8月26日来诊。乳腺癌术后一年余,未经化疗,要求中药调治。刻诊:自觉神倦乏力,腰酸,便溏,舌淡、苔薄,脉沉细滑。处方:柴胡10g八月札30g生米仁60g猫爪草30g藤梨根 90g原三七10g丹参30g川牛膝、怀牛膝各30g金狗脊30g川朴花30g炒川断30g炒杜仲30g生甘草 15g。服上方半月后,诸症明显好转,再予加减调理1个月,乏力、腰酸、便溏诸恙皆瘥,后以基本方随症加减维持治疗,至今病情稳定,生活自理。乳房与肝经、胃经关系密切,乳腺癌术后的治疗当从肝、脾人手。但患者又有腰酸不适,脉沉,故综合辨证为脾肾两虚,所以在疏肝健脾的基础上辅以益肾壮腰。方中柴胡、八月札、川朴花、生米仁疏肝健脾,金狗脊、炒川断、炒杜仲、牛膝补肾壮腰。同时肿瘤患者又不同于一般疾病,即使已经手术切除病灶,但形成肿瘤的内环境仍在,故趁此正气旺盛之时i仍需积极抗癌,预防复发,方中藤梨根、原三七、丹参、贝母、米仁清热解毒、利湿祛瘀以抗癌,生甘草调和诸药。药证相符,服后取效。
冯xx,女,51岁,个体经营户,2009 年 6月3日就诊。乳腺癌术后,化疗多次,经中药辨证治疗,已稳定近4 年,但因近日忙于家事,过度劳累,更兼湿热外感,导致热郁湿滞,喉痹,干咳,目红,便溏而黏,舌黯红,苔薄黄腻,脉滑数。处方:炙麻黄10g泡射干 10g金荞麦60g安南子4g土牛膝30g板蓝根 30g川贝10g苏梗15g藤梨根 60g虎杖根30g三叶青 30g白毛藤60g忍冬藤30g绵茵陈 30g鲜铁皮(石解)10g生晒参9g生甘草 15g。并嘱注意休息,勿过劳累,饮食清淡。服上药后外感速瘥,正气渐复,病人坦途。乃予原法调治巩固善后,至今正常上班。患者正气本虚,自当静养,但其生性好强,疾病好转便急于操持家业,致使过劳耗伤正气,给外邪有可乘之机,出现外感合并痼疾之病情。一般情况,此种病情当先治新感,后调痼疾,但常老认为,肿瘤不同于一般痼疾,新感很可能给肿瘤伏邪打开复出之门,导致不可预料之后果,故必须标本兼治,方为万全。所以在处方中治外感之药与抗癌扶正之药并行而标本同顾。故患者经服方治疗半月,病症即显著好转。
余xx,女,48岁,市民,1966年5月9日初诊。病历号20084. 病史:右乳肿块1月多。 检查:右乳外上方有3x3厘米肿块,质硬,不光滑,尚活动,微痛,乳晕微皱褶,与皮肤微粘连。右腋下有小的活动淋巴结。月经尚正常,量少色淡。过去因功能性出血,行子官全蒂切除,1966年5月18日,局部取活体组织送病理检查,报告:脂肪结蒂组织.其中查见一团癌细胞,为单纯癌。诊断:乳腺癌(右)单纯癌。给单纯服药。方药:全括楼15g元参12g川贝母9g天花粉12g青皮9g石决明、蒲公英、生麦芽各15g陈皮9g山甲珠6g地鳖虫、赤芍、乳香、明没药各9g夏枯草、昆布各15g,水煎服;犀黄丸3克,每日1次,总量120克;小金丹片(千金方)4片,每日3次,总量200片,乳癌膏,外用,每日换药1次;神农丸8-12粒,每晚1次,总量1500粒。服药4年,一度良好,稳定无发展。停药1年。1967年5月26日复诊:略有发展,肿瘤大有5x4厘米,乳腺周围皮肤变黑,粘连明显,并有皱褶,尚能活动,且出现周围卫星结节数个,活动隐痛。右腋下淋巴结肿大有3x3厘米,病人仍不同意手术,仍坚持服药。服上方2个月,又见稳定未再发展,似有缩小。由于回江西探亲,中断服药2个月,包块又见发展,皮肤溃疡,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有5 x 5厘米,已粘连固定。 治疗5个月未见缩小,但亦未见发展,又经1月,伤口渐干操,包块有缩小,右腋淋巴结变软。自行停药半年来院检查:左锁骨上摸到2个淋巴结。1969年4月停药观察1年多,情况良好。按语:该患者病发突然,且生长迅速,证明恶性程度来势很凶。早期应行手术治疗而一再拒绝,服药又不及时,前后未得到系统治疗,几次延误,失去良机,为之可惜!以致数年之久,反复发作。经综合治疗尚较敏感,幸免致命,实属万幸。
贾xx,男,62岁。1984年7月164初诊。阴囊部6年前起丘疹,疹痒,逐渐破演不愈伴有疼痛,经多方治疗无效。近半年来日渐加重,夜不能寐,行走困难,小便黄赤,大便溏泄。 检查:全身状态好,舌质红,苔黄,脉弦。阴囊前方与阻茎之间见3 X 3cm片状糜烂,滋水粘腻,墓底潮红,浸润,边缘隆起,境界清楚,呈湿疹样改变。病理切片镜下所见:角层分离,棘层增厚,上皮脚延长,棘层见较多空泡细胞及帕哲氏细泡f基底层比较完榷,真皮血管扩张,有炎细胞浸润。诊断:乳房外湿疹样K。此证皆因肝郁胃热,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流注于下,结而为病。治以清热解毒,扶腐生新。口服犀黄丸,外敷黑药膏( 红花、血竭、骨碎补、川穹 、制川乌、穿山甲、麻黄、麝香、麻油等。),3小时后改用一效膏,日2次。经治疗3日后,局部结痂,无痒痛感,继续外用一效膏,日2次。.又经12天换药,疮面愈合平滑,无自觉症状,停药观察,同年12月27日复查,未复发。按,一、此病损害表浅,病情迁延日久,缠绵不愈,并易误诊为湿疹,治疗难以奏效。笔者经复习文献,尚未见到中药治愈本病报道。应用犀黄丸口服,清热解毒,软坚止痛, 活血散瘀,外用‘黑药膏”,有很强的祛腐作用。一般敷患处3小时左右,能祛除表饯肿瘤组织,然后照换一效膏A19/7/1/4/120 /1(朱砂50g冰片50g沪甘石130g滑石粉500g淀粉200g,麻油调成糊状)直至愈合。二、本病西医称Paget病,又称‘湿疹样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癌性疾病,多发生在女性乳房,也可发生在男性乳房及其他富有大汗腺的区域,临床表现颇似湿疹,故易误诊。西医治序方法多采用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 (作者单位:迁宁中医学院)。
张xx,女,66岁。发现左乳上方肿块2年余,病理活检确诊为乳腺癌。未进行任何治疗,肿块逐渐增们及大小约6cm X 6cm之肿块,中央部突出一块约2cm X2cm大小,质硬,表面暗红,与皮肤粘连,边缘不整,压痛不著,左腋下可们及肿大之淋巴结约1. 5 cm X 1. 5cm大小。诊断:乳腺癌。中医辨证:肝郁脾虚,气郁痰结。立舒肝健脾,软坚散结,解毒清热之法。方药如下。方一:醋柴胡、生甘草各6g当归、白芍、生牡砺、玄参、青皮、获令、土贝母、炮穿山甲各9g金银花、蚤休、蒲公英、夏枯草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方二:醋柴胡、木香、陈皮各30g当归、白芍、生牡历、玄参、青皮、土贝母、桔核、桔叶各45g蒲公英、夏枯草、瓜萎各90g蚤休、黄药子各60g。诸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早晚各服6g。方三:生黄氏、当归、白鲜皮、败酱草、草河车、黄药子各60g夏枯草30g山豆根90g,诸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早晚各服9g。治疗经过:1968年4月18日二诊,仍述周身乏力,食后胃院胀满不适,时有呕恶,二便如常,苔薄脉弦而细,仍遵前法减苦寒之味,去金银花、蒲公英、土贝母、炮山甲,加只壳、川栋子、白术、焦三仙各9g木香6g等健胃之品再进.半月后再诊,胃院胀满减轻,呕吐已除,纳谷亦增,左乳之肿块略有缩小。舌苔薄黄,脉弦细。仍守前法,稍作调整。上方去蚤休、川株子、积壳,加紫花地丁、香附、橘叶各9g,水煎服。6月8日四诊:全身症状已渐见好转.左乳之肿块无显著变化,病情稳定,宜进丸药,缓慢图之。本病人经治疗后,回访5年健在。〔按语〕段氏治肿瘤多有佳效,得益于其准确地辨证及灵活的组方遣药。本例病人治疗过程中先后有三次大的组方变化,及时根据病机的转变而化裁、变通,审因论治,最终亦取得了带瘤生存达五年的疗效,令人满意。(李济仁主编.名老中医肿瘤验案辑按.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03-106)。
刘xx,女,76岁。1989年4月初诊。右乳房肿块有馒头大小,肿块质地坚硬,表面皮肤已有破溃,少量出血及渗液,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人院后作右乳单纯切除术,术后化疗2次。化疗反应较大,白细胞持续低下,恶心呕吐较剧,因此不再化疗。而求中医治疗.初诊患者体质极度衰弱,面色少华,头晕神疲,四肢乏力,苔薄舌淡胖,边有齿痕,脉细无力。辨证为正气大虚,无力祛邪,治宜扶正固本,以益气健脾为主:黄氏、党参、当归、黄精、构祀子、白术、谷芽、获令、白花蛇舌草、鹿衔草、砂仁、大枣、陈皮、鳖甲。服药1个月.食欲渐增,精神倦怠明显好转,血象检查也恢复正常。病者惧怕化疗,要求继续中药治疗,遂一直用上方加减治疗3个月,腋下肿大淋巴结变小,脉苔正常,精神亦佳。迄今随访治疗5年余,未见转移和复发。〔按语〕老年乳癌,正气大伤,无力抗邪,以致邪气炽张。经用上方扶正后,正气回复,得以抗邪。邪气渐而退却,从而症状好转,病情向治愈方向进步。(唐新.顾乃强诊治乳癌经验谈.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 (8),28--29)
屈xx,女,52岁。因右乳房肿块迅速肿大,于1991年6月26日在上海瑞金医院活检报告为乳腺癌,因癌块较大(8cmX 13 cm),先行放疗.于8月5日行右乳房切除、右腋下群淋巴结清扫,术后情况良好,再未进行其他治疗。1994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为39'C,伴全身乏力,在多处住院检查、治疗,发热不退,原因不明。后服强的松30mg/d,一月后,热退,减为5mg/d维持。1994年11月9日,出现进行性头痛加剧,头顶、呕吐,并渐出现枕部包块如鸽蛋大,质硬粘连。颅脑MR检查,提示转移性脑膜瘤,肺CT扫描示右肺门转移性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伴胸椎及后肋浸润破坏,腹部CT提示左肝癌后腹膜淋巴结转移。人院后对症处理,试用化疗因反应剧烈而终止,全身情况差。1994年12月,初诊,自拟扶正抑癌汤加减:西洋参、田三七粉(冲服)各12g冬虫夏草3g天冬、意仁、喜树果各30g苦荞头(野荞麦、开金锁)50g泽漆根、七叶一枝花各20g,浓煎成450m1,频频吞服,一日尽剂,试服7剂。二诊时,症状略有好转,剧烈头痛止,呕恶减轻,稍能进食,但腰胁隐痛,卧床难起,因颅顶、枕后包块消失,患者增加了信心。前述用药已获效,故仍用上方,再加丹参、白英、无花果各30g全瓜篓20g。根据症状变化,随证加减。病人连服37剂,全身症状明显好转,胃纳变佳。然偶有低热、恶心。三诊时见邪毒已祛大半而未全尽,正气内复而未固,宜扶正与祛邪各半,原方调整剂量,宜鼓舞中气,以防克伐脾胃,处方如下: A19/7/1/4/60/1西洋参、当归各10g三七头12g冬虫夏草3g生白术、山药各15g黄氏、拘祀子、泽漆根、七叶一枝花各20g获令、意仁、无花果各30g,喜树果50g。随证加减如前,改为两天一剂。继服10余。剂后,全身状况恢复良好,可做家务工作,贫血亦有所纠正。其后坚持服用该方。1995年4月20日再次CT复查.结果与原影像检查资料对比,右肺门肿块消失,骨质破坏已修复,其他部位未发现病灶。病人恢复工作。〔按语〕此例为晚期乳癌并全身广泛播散,初期治疗,重在攻邪,等病情稍有好转时,改为扶正、攻邪并重,结果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见在身体壮实的前提下,积极攻邪,有助于遏制病势的进展,从而促进病情保持稳定,进而为治疗争取了时机。(林吉品.郁文骏教授诊治乳腺癌.四川中医,1995.1 (10),19)。
徐xx,女.42岁,幼儿教师。1985年深秋,因发现两乳房中有硬结,同年11月24日经取材活检,诊断为乳腺癌,由xx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然术后三月,即出现广泛转移。患者锁骨下、预部、腋窝处均出现转移之淋巴,大如鸽卵,小如蚕豆,旋即进行“化疗”和“放疗”。终因患者体质不支,白细胞、血小板急剧下降,低烧,口、咽干涩,头晕,饮食难进,尿液灼痛而停止“化疗”和“放疗。“化疗”、召放疗”停止后,转移之淋巴不断增大,家人不忍其坐以待毙,1986年3月11日延愚诊治。诊其脉,沉数而急疾,望其乱舌质嫩红如镜而无。精神恐俱,情绪抑郁,形体疲惫至极。因其恐癌之心甚,故不愿答以所问。同来者告曰,患者素性沉闷、内向,不喜活动、交往云云。余症同上。本症起于气滞痰凝化毒成癌,复因手术、“化疗”、“放疗,造成阴成燥痰险恶之疾,姑拟养服润澡、化痰解毒轻剂一试。北沙参20g白茅根50g芦根30g白花蛇舌草60g半枝莲30g蒲公英30g夏枯草30g川贝母10g浙贝母15g天冬20g山豆根15g猪令40g甘草10g。三剂。每剂加水一次煎好,随愈频频呷服。另用白种参10克(一日量)、蜂蜜200克煎水,药后服一、二口。每天上午服小金丸二二次,每次3克,下午服犀黄丸二次,每次1克。六天后复诊:各种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地减轻,转移之琳巴未见增大,自称有二个肿大之琳巴似有缩小之势。为了使患者提高治疗信心,余盲从其言,谓日:小点、小点·…。患者恐俱、沉闷情绪转好,索进可口软食。舌质嫩红如镜之色已有转机气机活拨,团津来复之佳兆也。上方白花蛇舌草加至80g蒲公英、夏枯草减至各20g再加鳖甲50g生牡厉30g.白种参,小金丸、犀黄丸照服。半月后三诊:低热、口咽千涩等症基本痊愈。能照常进食。多处肿大之琳巴已渐见缩小,体力转佳,能移步缓行.舌质虽仍为嫩红,但舌上覆有少许白腻苔,此乃正复邪却之佳兆。上方白花蛇舌草加至100g再加鸡内金20g。白种参、小金丸、犀黄丸减量。半月后四诊:体力、饮食渐佳,肿大之琳巴进一步缩小,舌质亦接近正常。此后化痰解毒大法不变,药物剂量随当时患者之症情酌情增减。睡眠不好时,加夜交藤、柏子仁,情绪抑郁特甚时,加郁金、合欢皮,食欲不好时,加重鸡内金,再加炒麦芽和炒谷芽。嘱其常以香菌、白木耳煎肠佐食,以增强其机体抵抗机能。1986年底逐渐停药,或间隔三、五天服一剂,或间隔三、五天服小金丸、犀黄丸一次。1987年4月开始操持家务,并无不适,1999年5月21日来寒舍致谢,言其一切正常。1989年12月24日又续来致谢。
王xx,女.55岁,住北京市崇外。她1969年1月在北京××医院接受乳腺切除术。次年5月呕吐、吐血、昏迷,又入该院,每日输液输血。诊为乳腺癌,贲门转移,于1970年7月3a来诊。查体见面色苍白浮肿,身体消瘦。舌淡苔白厚腻,脉沉细弦。6个手指有小甲印(即小于2mm,下同),舌、腮均有齿印,右耳壳有坚硬结节,胃、脐旁有压痛。患者已卧床月余不起,来时血色素3.5g,血小板8.7万。症属寒淤毒结,治以驱毒温阳,破淤攻下。成药处方:化毒片每日2-5片.化郁丸每日1丸.胃丹片每日5片.化坚口服液每日50—100毫升.汤药处方:肉桂10g炮姜10g白参10g菟丝子20g熟地15g三棱15g莪术15g桃仁15g红花10g厚朴12g积实12g槟榔30g川军15g二丑30g元明粉15g(冲).水煎早晚服,日1付。服药后,大便很多,内有烂肉状物,即能少饮汤水,所以自服药日起未再输液输血,饮食日增。10日后在血色素增至10g,胃肠造影见食管下端胃底贲门部位明显充盈缺损,粘膜皱壁破坏,呈僵硬状态,诊为贲门癌。服药至1971年1月(历时6个月).一切症状消失,查血色素14g.血小板20万,胃肠造影未见异常。8个手指均出现正常甲印,舌、腮印消失.追访至今,未见复发。
王xx,42岁,初诊日期:2004年6月29日,两乳房肿块数年。现按之则硬,经前两乳胀痛,性急易燥,舌苔薄白,脉缓。证属血瘀痰凝,治宜活血祛瘀,化痰散结。方用:柴胡6g香附10g青陈皮各6g玄参10g浙贝母10g煅牡蛎30g(先煎)炒白芥子10g昆布15g海藻15g延胡索10g皂角刺10g三棱6g莪术6g夏枯草10g连翘12g川楝子10g,7剂。二诊:7月6日,两乳房肿块变小,证已减轻。方用:香附10g青陈皮各6g炒白芥子12g玄参10g山甲片3g浙贝母10g煅牡蛎30g(先煎)昆布15g海藻15g当归10g乳香3g没药3g夏枯草10g连翘12g川楝子10g延胡索12g皂角刺12g白芍10g,7剂。7月15日三诊:乳房肿块变小,疼痛减轻。方用:香附10g青陈皮各6g玄参10g大贝母10g煅牡蛎30g(先煎)昆布15g海藻15g炒白芥子10g夏枯草10g连翘10g乳香3g没药3g当归10g白芍10g皂角刺12g延胡索10g。坚持服用1月余,肿块消失。按:此方在行肝气、活血逐瘀之时不忘软坚散结,所以彭老使用了香附、青陈皮、乳香、没药行肝气之药;海藻、昆布、山甲片化痰软坚;当归、白芍活血化瘀;连翘与夏枯草、浙贝母、玄参、煅牡蛎等同用,在方中共奏清肝散结、化痰消肿之效。
李xx,女,48岁,绍兴市区家庭主妇,2011 年 9月11日就诊。乳腺癌术后化疗,并有淋巴结转移。刻诊:自觉头重纳呆,脘腹痞满,舌黯红,苔白腻,脉濡滑。处方:苏藿梗各15g生白术30g八月札30g川朴花30g玳玳花30g海螵蛸30g瓦楞子 30g炒鸡金15g生甘草 15g蛇舌草60g半枝莲60g藤梨根 60g白毛藤60g蜈蚣4 条天麻9g生晒参9g。并嘱患者饮食清淡,另以米仁煮粥代早餐。经调治月余而诸恙悉平,其后再予随症加减,善后巩固一年余,复查一切正常。证属肿瘤之体兼有湿阻中焦证。湿阻中焦而表现为纳呆脘痞、苔腻脉滑,湿浊上蒙清窍故头重。故治当健脾除湿,药用炒白术、川朴花、玳玳花、苏藿梗、米仁;兼以疏肝,药用苏梗、八月札;因有头重,故加用天麻;同时予蛇舌草、半枝莲、藤梨根、白毛藤、蜈蚣抗癌为本,生白术、生晒参共补气阴又互制不足。湿邪本性缠绵难除,又逢正虚肿瘤之人,故调治甚难,常老宗“绍派伤寒”之意,善长化湿运中,经治月余而安。
李xx,女,61岁。于1988年8月18日来门诊,诊前三个月行右侧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放射治疗,局部皮肤逐渐出现糜烂、溃疡、结痴及坏死剥脱等表现。右侧胸部及腋下可见 22crn X 23crn大小疮面,肉芽组织水肿,呈暗红色,间有散在污褐色厚痂,及黑褐色坏死组织,有大量稀薄污水样分泌物,并有恶臭味。边缘皮肤呈水肿表现,稍发红。疮面疼痛不能入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伴有低烧、全身乏力。曾用氯氢油、雷夫奴尔及呋喃西林等外用药,疮面逐渐蔓延扩大。诊其脉象细数无力,舌质淡红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辩证】气阴两伤,湿热蕴积。【治法】养阴益气,佐以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方药】北沙参20g生黄芪20g党参20g白术10g白花蛇舌草30g山药20g陈皮10g苍术10g金银花20g野菊花20g生甘草10g。外用甲粉红纱条(北京中医医院方)、珍珠散,化腐生肌、祛湿收缩疮面。二诊:8月25日,患者精神好转,食欲增加,疼痛减轻,疮面缩小,渗出物减少,腋下胸前疮面缩小为7cmX6cm、5cmX6cm大小,部分坏死痂皮已脱落,新鲜肉芽组织增生呈浅红色,舌苔白,舌质淡,脉沉而有力。邪毒已退,正气逐渐恢复。治宜益气生肌、托里除湿,上方改为生黄芪、当归、黄柏、土茯苓、陈皮、怀山药、白花蛇舌草、连翘、生甘草。外治同前。三诊:9月1日,服前方病情好转,腋下及胸前溃疡明显缩小,大部分疮面已被皮岛覆盖,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益气养血,佐以清解余毒。方为生黄芪、党参、黄芩、金银花、陈皮、山药、茯苓、炒白术、白茅根、生甘草。用前方数剂,疮面已全部愈合,生活自理且能从事家务劳动。按:恶性肿瘤手术后放射治疗引起的放射性皮炎临床不少见。恶性肿瘤本为痰气凝积,气血隔阻,又因术后或病久气血已伤,复加放疗,更使局部经络阻隔,血运不畅,肌肤失养,易被外来毒邪所侵袭,毒邪蕴久,腐败血肉而成疮,故治宜益气养血,扶正以祛邪。只有气盛,方能托里排脓,减毒外出,血充才能生肌长肉,收口放疮。故治重在养阴(血)、益气,方选生黄芪、党参、茯苓、炒白术以健中州之气,助化血之源,佐以白花蛇舌草、野菊花。金银花清除余毒,辅以沙参、山药养阴以滋血源,外用甲粉红纱条旨在化腐,其腐去而肌生,与内服药相同,以求殊途同归之效。(王玉章 乳腺癌术后溃疡治验.北京中医,1990,(3):3(费美娟整理)
吴xx、女、55岁,家住厦门,1992年病重住进174医院,冬为其治。初诊时其人形体雍肿 ,面上浮肿,手按有印,脸色黄青白少光,言语声弱。其人脉当沉细为顺,按之却关部微有上搏之感,脉高低不均,舌质瘀暗略胖边有印齿,胎白极少似无近剥。全身淋巴肿大。头上有一肿物约宽十公分,高四公分,后项也有肿瘤,自说乳房也有肿瘤。头项肿瘤不坚硬,用手按之,有液态之感。在问话中病人说病已好多年了,口腔溃疡有时喝水都会痛,慢性咽喉炎,胆襄炎,胃炎。头晕时天地都转,不敢开目,全身很难受,口觉得干,又不想多喝水,水喝多了又难受。说个没完,我听了,令不要再说。她拿出病例实在太厚了,百页还不止。我只看了其中的中医处方,大同小异,都是一类清凉之药。只看了几页就没再往下看。病人认为我看病不认真,实际上只要病情好转就是真的认真。遂处方如下:巴戟天10g仙灵脾10g仙茅10g茯苓15g桂枝20g薏仁30g吴萸10g半夏10g附子10g干姜10黄柏5g生姜10g红枣5枚,两剂水煎服日一剂。服药时间早晨和上午。病人几年的习惯都不敢吃生姜,服药有点迟疑,但两剂中药下去并无不舒。病者家人又要为其母治疗,怕我离开厦门。因病人相信我,我在原方加大药量:附子30-80g干姜30-50g花椒10g白芥子10g葶苈子10-30g麻黄10g茯苓10-30g荜拨10g吴萸10g砂仁10g胡椒10g黄芪10-30g炒党参10-30g半夏10-30g制南星10-30g山慈姑10-30g皂角刺10g炮山甲10g巴戟天10g仙茅10g仙灵脾10g知母10g黄柏10g肉桂3-20g沉香10g麦谷芽10-30g。此方是为其治疗的主方,因病随症加减,每方用药在12-20味之间选择,生姜的用量在250克左右,红枣10-20粒 。服药一星期,多年的口腔溃疡好了,咽喉不痛了。治疗的食疗调整中,令其食用大蒜、胡椒、辣椒、生姜,醋合调为菜食用。患者起初大惑不解,看了多少医生都嘱咐不能吃一点辛辣之物,吃了会对炎症不利,几年来她一直遵循着这非常的教导,心里形成了一堵墙,不敢越雷池半点。真乃“善者恶”,世间一切万物人皆可用,世间一切万物人皆不用。此乃阴阳平衡的道理,明白道理治病才有道。此病人食药并用,身体趋于好转。服药一月后正气比前充足,当用泻药,泻其体内阴浊之水。甘遂,甘草各等分,早晨空心服3克,十五分钟不泻再服2克,令其家人看护,患者服药后十多分钟腹部绞痛,上下翻动,又吐又泻,一个上午泻了二十多次,泻后不能马上进食,可食红枣,生姜,红糖,人参汤。也可止泻。又三、七天后各泻一次。后病人说不知身上哪来的那么多水,全身如“绞衣服”似的。服上药后臃肿消失,以前所有的衣服都太宽,原来医生说身胖是脂肪太多,可现在脂肪不知到哪里去了。经云有故无损,故泻后病人反体轻精神更好。病人服药三月肿瘤消除,已无性命之虑,生活如常。在此说明一点,不要把泻药当成减肥药,减肥不一定要吃泻药。
更多病例在整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