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泉
2017-05-16现代名医 编辑:admin
于德泉
记工程院院士、中国医科院药研所于德泉教授
龙年伊始,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植化室于德泉教授荣幸地当选为工程院院士。这位虽然已经退休,但一直没有离开工作岗位而享有“准院士”待遇的老科学工作者,终于成为院士,从而实现了药物研究工作者的最大心愿。
于德泉1956年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分配到药物所,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四十余年来他钻研探索,孜孜以求,把毕生的智慧和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药物研究事业,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76年开始,作为国家攻关项目“人工麝香”研究的主持人及总体设计者,他参与了该药物的化学成分、配方设计、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等研究,并解决了不少生产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在与协作组的共同努力下,历时20余年,终于将国家一类新药“人工麝香”研制成功。这一项目投产后创产值上亿元,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生态效益。人工麝香的研制成功,作为我国中药研究的重大突破,1997年获国家中医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并通过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初评。在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中,常用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对阐明中药质量,寻找新的活性成分和创新制药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来,于德泉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对三种蒿本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发现了四种明显具有保肝和免疫抑制成分的新结构,完成了全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1998年该成果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文革”期间开展的抗疟药研究中,他发现鹰爪甲素抗疟作用显著,首次发现过氧键为抗疟有效基因,开辟了抗疟药研究的新天地,为其后青蒿素结构研究提供了条件。在结合寻找心脑血管等重要疾病药物的研究中,他完成了50余种中草药的化学成分研究,发现200多种新成分并进行了结构测定,丰富了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内容,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认同。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番荔枝科植物抗癌有效成分研究中,他发现50多种具有明显抗癌活性的新成分,从中选出一先导物,对其进行了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奠定了进一步开发新药的基础。该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多年来,于德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0多篇,其中138篇被SCI和CA收录,申请专利7项,编著出版参考书4册,计300余万字。
在如此多的成绩面前,于德泉不但没有丝毫的懈怠,反而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他感到我国的药物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医药事业要想发展,不仅要在管理上改变模式,在投入上加大力度,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出我们自己的人才。因此他十分注重教书育人,先后培养了20名研究生。在他的率先垂范以及言传身教下,他们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选院士后,于德泉表示还要继续培养研究生,要围绕新药的研究,寻找有发展苗头的课题,指导学生多出论文,出好论文,努力提高研究生的水平,为国家的医药事业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其次,他认为,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必须充分利用当代先进的谱学技术。因此,在过去的科研工作中,他紧跟国际发展动向,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及时掌握最新技术,率先在国内将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应用于天然产物结构研究,并多次到兄弟单位讲学介绍,为谱学技术在我国的引进和推广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世界医药科技的飞速发展,他设想还要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传统的研究模式进行一些方法学方面的改进,这对于我国的新药研制与开发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中药现代化的问题是当今医药科技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为此,于德泉希望今后能在中药复方的探索研究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他说,中国的中医中药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我们国家所发现、研究的新药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来源于天然产物。因此,中国的新药要打入国际市场,就要充分利用中医中药的资源优势,努力走中药现代化的道路,这是我们医药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中国医药科技走向世界的希望……
展望我国医药事业的未来,于德泉犹如一个刚刚跃出起跑线的运动健儿,踌躇满志,雄心勃勃。从他那有如年轻人一般的憧憬与激情里,从他那眉宇之间流露出的执着与坚定里,人们能深深感受到一个老药学工作者对事业的无私奉献和终身报效祖国的无怨无悔。是啊,努力工作着,为了一生挚爱的事业;不懈探索着,为了中国医药科技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这就是于德泉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