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为何宁信小学生不信政府?
2017-05-23深度关注 编辑:admin
廖保平 资深评论人
信孩子不信政府,是民众一再“很受伤”之后做出的理性选择,也是很无奈的选择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张皓是北京一名11岁的小学生,他在老师的帮助下做了一个简单的食品安全测试,发现他随机选择的14种鲜蘑中有13种经过漂白处理。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进行的调查却显示,北京市场上销售的蘑菇97%未检出漂白剂,可以安全食用。但消费者仍持怀疑态度。对1100多人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他们表示相信张皓的检测结果,只有8个人说他们对政府部门的检测有信心。
将这件事情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一个孩子“打败”一个部门,人们宁愿相信一个检测手段并不完备的孩子,也不相信拥有一整套科学检测手段、专业人员的职能部门。这是为什么?难道说食品卫生检测部门的仪器不好?专业人员水平不及一个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孩子?不可能啊。能坐在食品检测位置上的应该个个是行家里手,否则,就不需要专门的职能部门了,人人都可以“身怀绝技”,自行检测。
所以讲,宁信一个孩子而不信一个部门,绝对不是对仪器、专业的怀疑,而是对检测者公信力的怀疑。同样是对食品进行安全测试,张皓同学可以摒弃一切私心杂念,单纯为了求证一个真实的结果,其行为对公众的无功利性,决定了其行为的可信度很高,至于结果是否准确另当别论。而“相关部门”就不那么简单了,“相关部门”负有维护食品安全的职责,它是一个监督者,监督企业和市场上的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安全,同时它又是被监督者,即一旦食品安全出问题,或是事件曝光,它要遭受公众质疑的压力。
经验告诉我们,一旦有食品安全事故曝光,“相关部门”首先是隐瞒和控制信息;其次是利用自己优势来压制舆论;然后就是采取“拖”字诀,最好把事情拖过去,是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实在拖不过去,才会勉强承认失职,说不准会找一个“临时工”之类的替罪羊出来顶罪。总之,是想尽一切办法来推卸责任。这还是基于“相关部门”与其监管的企业没有利益交换关系的情形,如果双方有利益交换关系,“相关部门”会更加倾向于推卸责任。
这里面为什么特别强调“自己的优势”呢?其实很简单,每个人都可能会用自己优势来为自己做安全罩,更何况“相关部门”:一方面,“相关部门”有权力,可以调动很多资源来“护短”;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往往掌握专业知识,在信息不对称的博弈中处于优势,这样在与公众的对话中,会利用这些优势来为自己辩驳,如此一来,监督者反倒处于了一种劣势之中,无可奈何的办法就是用脚投票。
在这一起一个孩子“打败”一个部门的事件中,“相关部门”完全可以说他们有先进的检测经验和先进的检测仪器,同时认为一个小孩子的检测是不科学的,不可信的。事实正是这样,北京工商部门认为张皓的检测方法“不科学”,中国食用菌协会称,他们“不相信小学生的实验结果”,这其中不就有用专业优势压人之嫌吗?
很可惜,民众站在了小孩这一边,而没有站在“相关部门”那一边,不是说民众认为小孩的检测多么科学专业,而是他们认为小孩没有私利之心,更加公正可信。相反,一个行政人员或是一个部门如果抱有私利之心,而很容易为自己的私利之心筑起保护的“屏障”,其公信力必然大打折扣,以至于对其丧失信任。
事实上,“相关部门”为了部门利益,而在行政理念和行政行为上失范失信的事情还少吗?如果真是这样,毒奶粉事件、疫苗事件、血铅超标事件……等等,就不会演变得如此恐怖地一幕接一幕了。信孩子不信部门,是民众一再“很受伤”之后做出的理性选择,也是很无奈的选择。可是,当一个小孩比一个部门更可信时,已经诏示“相关部门”的公信力到了急需拯救的地步。
【附】:为何要向小学生求援
何兵 著名法学教授
张皓小朋友:
你好。当我们从媒体上获息你自行检测出市场上出售的蘑菇许多含有荧光粉,而北京市工商局有关人士称,你的检测不科学之后,我们向北京市工商局正式申请公开相关政府信息。此后,北京市食品安全部门称,经他们科学检测,北京市场97。7%的蘑菇是安全的,让市民放心吃。北京市食用菌协会也称,北京市场上销售的蘑菇是安全的。他们专家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为了寻求科学答案,我安排研究生和博士们从北京六个区十多个市场采集到鲜蘑样本。当时,我曾电话你母亲,希望你能帮我们检测一下。你母亲说,你要年终考试,怕耽误你的学习,对此,我深表理解。我认为,应当由我们大人解决的社会问题,不能让你一个小学生来负担。
此后,我们将样本送交以下单位检测。
一。北京农学院食品检测机构。该机构在电话联系时,说没有问题,欢迎送测。等我们真正送检时,又说要经领导研究决定是否接收检测,而且要一个月后才能出结果。我不知,一个大学的检测机构,有什么可顾虑的?显然他们忘记了大学的社会责任。
二、此后,我们将样品送交到北京市工商局所属的法定检测机构。他们拒绝接收样品,理由是:一,每个样品必须两公斤以上;二、不能用塑料袋装样本,塑料袋可能污染样本。这个理由很可笑。难道普通百姓买一斤毒蘑菇,不达到两公斤,国家就不能检测,只能任由老百姓用自己的肚子来测试吗?其二,我们只是要检测样本有没有荧光粉,并没有要求检测荧光粉的来源,即使是来自塑料袋又有什么问题呢?此外,难道塑料有问题,不归工商监管吗?显然,他们在推托责任。
三、我们又将样本送交一社会机构检测,当时答复说没有问题,样本被收到并出具手续,答应说几天后就可以出结果。但昨天他们电话说,样本可能被塑料袋污染,不能接收检测。理由和工商部门如出一辙。
这一系列事实,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即有人想隐瞒真相。那些手里掌握着科学仪器和方法的大人们,忘记了良知和责任。当科学仪器掌握在没有良知和责任感的大人们的手中时,科学可以成为祸害人民的工具。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很惭愧我的这些同年人作为。当他们都不准备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我只得麻烦你再次出手,用你的所谓“不科学”的方法替我们再次检测一下。好在,人们相信的你“不科学”方式,而不是他们的科学方法。
希望你长大后,保持自己的科学兴趣和纯正的心灵,不要向我们这些大人们学习。
我们被科学拒绝了,只好借助于你的“不科学”
就如何兵所言:我们不缺科学技术与仪器,缺乏的是责任与良知。什么时候我们能够真正地放心消费,我们的法治什么时候会真正落实?依法治理,依法行政,不需要太高深的现代化高科技,只需要执法者的良知与道德;给老百姓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面对餐桌不再忧虑这个不能吃,那个也不能吃!!!
信孩子不信政府,是民众一再“很受伤”之后做出的理性选择,也是很无奈的选择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张皓是北京一名11岁的小学生,他在老师的帮助下做了一个简单的食品安全测试,发现他随机选择的14种鲜蘑中有13种经过漂白处理。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进行的调查却显示,北京市场上销售的蘑菇97%未检出漂白剂,可以安全食用。但消费者仍持怀疑态度。对1100多人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他们表示相信张皓的检测结果,只有8个人说他们对政府部门的检测有信心。
将这件事情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一个孩子“打败”一个部门,人们宁愿相信一个检测手段并不完备的孩子,也不相信拥有一整套科学检测手段、专业人员的职能部门。这是为什么?难道说食品卫生检测部门的仪器不好?专业人员水平不及一个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孩子?不可能啊。能坐在食品检测位置上的应该个个是行家里手,否则,就不需要专门的职能部门了,人人都可以“身怀绝技”,自行检测。
所以讲,宁信一个孩子而不信一个部门,绝对不是对仪器、专业的怀疑,而是对检测者公信力的怀疑。同样是对食品进行安全测试,张皓同学可以摒弃一切私心杂念,单纯为了求证一个真实的结果,其行为对公众的无功利性,决定了其行为的可信度很高,至于结果是否准确另当别论。而“相关部门”就不那么简单了,“相关部门”负有维护食品安全的职责,它是一个监督者,监督企业和市场上的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安全,同时它又是被监督者,即一旦食品安全出问题,或是事件曝光,它要遭受公众质疑的压力。
经验告诉我们,一旦有食品安全事故曝光,“相关部门”首先是隐瞒和控制信息;其次是利用自己优势来压制舆论;然后就是采取“拖”字诀,最好把事情拖过去,是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实在拖不过去,才会勉强承认失职,说不准会找一个“临时工”之类的替罪羊出来顶罪。总之,是想尽一切办法来推卸责任。这还是基于“相关部门”与其监管的企业没有利益交换关系的情形,如果双方有利益交换关系,“相关部门”会更加倾向于推卸责任。
这里面为什么特别强调“自己的优势”呢?其实很简单,每个人都可能会用自己优势来为自己做安全罩,更何况“相关部门”:一方面,“相关部门”有权力,可以调动很多资源来“护短”;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往往掌握专业知识,在信息不对称的博弈中处于优势,这样在与公众的对话中,会利用这些优势来为自己辩驳,如此一来,监督者反倒处于了一种劣势之中,无可奈何的办法就是用脚投票。
在这一起一个孩子“打败”一个部门的事件中,“相关部门”完全可以说他们有先进的检测经验和先进的检测仪器,同时认为一个小孩子的检测是不科学的,不可信的。事实正是这样,北京工商部门认为张皓的检测方法“不科学”,中国食用菌协会称,他们“不相信小学生的实验结果”,这其中不就有用专业优势压人之嫌吗?
很可惜,民众站在了小孩这一边,而没有站在“相关部门”那一边,不是说民众认为小孩的检测多么科学专业,而是他们认为小孩没有私利之心,更加公正可信。相反,一个行政人员或是一个部门如果抱有私利之心,而很容易为自己的私利之心筑起保护的“屏障”,其公信力必然大打折扣,以至于对其丧失信任。
事实上,“相关部门”为了部门利益,而在行政理念和行政行为上失范失信的事情还少吗?如果真是这样,毒奶粉事件、疫苗事件、血铅超标事件……等等,就不会演变得如此恐怖地一幕接一幕了。信孩子不信部门,是民众一再“很受伤”之后做出的理性选择,也是很无奈的选择。可是,当一个小孩比一个部门更可信时,已经诏示“相关部门”的公信力到了急需拯救的地步。
【附】:为何要向小学生求援
何兵 著名法学教授
张皓小朋友:
你好。当我们从媒体上获息你自行检测出市场上出售的蘑菇许多含有荧光粉,而北京市工商局有关人士称,你的检测不科学之后,我们向北京市工商局正式申请公开相关政府信息。此后,北京市食品安全部门称,经他们科学检测,北京市场97。7%的蘑菇是安全的,让市民放心吃。北京市食用菌协会也称,北京市场上销售的蘑菇是安全的。他们专家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为了寻求科学答案,我安排研究生和博士们从北京六个区十多个市场采集到鲜蘑样本。当时,我曾电话你母亲,希望你能帮我们检测一下。你母亲说,你要年终考试,怕耽误你的学习,对此,我深表理解。我认为,应当由我们大人解决的社会问题,不能让你一个小学生来负担。
此后,我们将样本送交以下单位检测。
一。北京农学院食品检测机构。该机构在电话联系时,说没有问题,欢迎送测。等我们真正送检时,又说要经领导研究决定是否接收检测,而且要一个月后才能出结果。我不知,一个大学的检测机构,有什么可顾虑的?显然他们忘记了大学的社会责任。
二、此后,我们将样品送交到北京市工商局所属的法定检测机构。他们拒绝接收样品,理由是:一,每个样品必须两公斤以上;二、不能用塑料袋装样本,塑料袋可能污染样本。这个理由很可笑。难道普通百姓买一斤毒蘑菇,不达到两公斤,国家就不能检测,只能任由老百姓用自己的肚子来测试吗?其二,我们只是要检测样本有没有荧光粉,并没有要求检测荧光粉的来源,即使是来自塑料袋又有什么问题呢?此外,难道塑料有问题,不归工商监管吗?显然,他们在推托责任。
三、我们又将样本送交一社会机构检测,当时答复说没有问题,样本被收到并出具手续,答应说几天后就可以出结果。但昨天他们电话说,样本可能被塑料袋污染,不能接收检测。理由和工商部门如出一辙。
这一系列事实,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即有人想隐瞒真相。那些手里掌握着科学仪器和方法的大人们,忘记了良知和责任。当科学仪器掌握在没有良知和责任感的大人们的手中时,科学可以成为祸害人民的工具。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很惭愧我的这些同年人作为。当他们都不准备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我只得麻烦你再次出手,用你的所谓“不科学”的方法替我们再次检测一下。好在,人们相信的你“不科学”方式,而不是他们的科学方法。
希望你长大后,保持自己的科学兴趣和纯正的心灵,不要向我们这些大人们学习。
我们被科学拒绝了,只好借助于你的“不科学”
就如何兵所言:我们不缺科学技术与仪器,缺乏的是责任与良知。什么时候我们能够真正地放心消费,我们的法治什么时候会真正落实?依法治理,依法行政,不需要太高深的现代化高科技,只需要执法者的良知与道德;给老百姓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面对餐桌不再忧虑这个不能吃,那个也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