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做人要有人格!做官,先不说有没有良心,起码得有官格
朱镕基:做人要有人格!做官,先不说有没有良心,起码得有官格
2000年3月,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丹麦记者向朱镕基总理提问:
“你希望中国人民在你离任之后,最记得您的到底是哪几个方面?”
朱镕基诚恳而又幽默地说:
“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如今距离这段回答已经过去了21年,朱镕基也已经离开国务院总理的位置18年了,离任后的朱镕基一改之前“工作狂”的状态,闭门谢客在家读书,并且严格遵循着不谈工作的原则,谢绝了很多亲朋好友之外的拜访。
因此,这些年来朱镕基已经很少出现在公共视野中,但这位老人每次露面,都能引起大家的关注,他发表的讲话,现场气氛都会异常热烈。
这位铁腕总理恐怕自己也没有想到,在他淡出人们视线的将近二十年里,仍然有很多民众会发自内心地想起他、怀念他。
那么这位似乎总是面容冷峻、不苟言笑的总理,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呢?
“我这个总理没当好”
作为新中国建国以来,非常有个人风格的一位总理,朱镕基任职于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他做事雷厉风行、手段强硬,并且对待政府官员时表情严肃、不苟言笑,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位冷面总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朱镕基也有他温情和煦的一面。
1999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到云南视察工作,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边疆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状况,他提出要到基层去看看。
朱总理选择了昭通地区,为什么是昭通呢?
昭通是革命老区,同时也是处于乌蒙山腹地的深度贫困地区,这些,正是朱镕基最关注的。
去昭通的这次视察是临时的,路线也是随机的,山路难走,人烟稀少,经过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一行人终于看到了一户农家:两间草棚、一口水缸、几双草鞋,屋角堆着一堆土豆,除此之外,家徒四壁,简单得让人心疼。
农家此时只有一位老大娘在家,朱总理关切地询问了大娘家的情况:家有几口人,种植什么作物,一年收入多少,平常吃些什么等。
大娘一一如实作答:
一天两顿饭,早上干活前扔几个土豆到火炕中;中午回家,火炕中的土豆就是午餐;下午依然是土豆,奢侈一点就蘸点盐,全家只有一套可以勉强称为衣服的衣服,谁出远门谁穿。
大娘“口无遮拦”的回答,深深震动了朱镕基,他面色凝重,双眉紧锁,久久不语,双眼湿润。
良久之后,朱总理缓缓地对大娘及随行人员说:“我这个总理没当好!”
并掏出随身的一些钱交给了大娘,希望大娘购置一些衣物,添置几件生产工具,暂时度过眼前生活上的困难。
“你离开,你在那儿人家不好提意见”
在职几十年来,朱镕基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心里想着的,一直都是为群众办点实事。
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上海远不如现在繁华,而且政府财力有限、欠账很多、民生问题也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朱镕基一直“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
1988年的一天,朱镕基带领上海市的一些领导干部,突然出现在了上海市大中华橡胶厂门口,要进行临时抽查,当时没有任何人知道朱镕基来到了基层,大中华橡胶厂之前也没有收到任何通知,这是一次完全的突袭,而这正是朱镕基想要的效果。
当时该厂的党委书记是韩正,当门卫跑来告诉他“朱镕基同志在门口”时,他差点没反应过来,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这才带着厂里的领导干部去门口迎接。
结果刚来到门口,朱镕基见到他第一句话就是批评:“你这个大中华,炭灰啊,搞得一塌糊涂,把我们市委里面人的衬衣都搞黑了。”
随后,朱镕基要求从车间临时挑选十名工人,举行工人座谈会,韩正问道:“主题是什么?”
朱镕基回答:“没有主题,就是提意见。”
工人代表都到齐了后,韩正心想:我是厂里的党委书记,肯定要陪在一边的吧!于是就坐在了旁边,谁知他刚坐下,朱镕基看了他一眼,说道:“你离开,不要在那里,你在那里人家不好提意见,你到办公室去。”
韩正只好在外面等着,座谈会从上午一直开到中午12点才结束,会后,朱镕基找到韩正,说道:“你们还可以,意见有,但是对你们工作还是肯定的,就是有一条。”
韩正本来刚松了一口气,听到这里心又悬了起来,朱镕基接着道:“你们领导干部都是白天上班,晚上上班的同志在夜里10:30的营养餐,因为没有领导参加,所以伙食不好。”
当天晚上十点,上海市委一位副秘书长就带着一批人,直接到厂里的食堂,把价目表、菜单等拿走了,而大中华橡胶厂此后的夜班伙食也马上得到了改善。
相对于对待人民群众的春风化雨,对待手下的官员和政府工作人员,朱镕基可谓是完全两张脸孔,非常严厉,在他任职上海市市长期间,没有哪一个中高层干部是没被他训斥过的,在他看来,指出问题和批评改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政府中需要的不是好好先生,而是敢讲真话和实话的“恶人”。
有一次在《焦点访谈》节目中,他看到重庆市一个县的领导干部,强迫农民种烟叶把庄稼铲掉,十分生气,几次在大会上举这个例子来批评那些瞎指挥的干部。他说:
“我看这个县委书记没有种过田,他不知道农民不容易,我们要体恤老百姓!做人要有人格,做官,我先不说你有没有良心,起码得有官格!”
朱镕基提到了一个词,“官格”,什么是官格呢?
所谓官格,就是指官德、官品,是指一个人做官所应该具备的人格和道德准绳,对此,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这是朱镕基非常喜欢的一句话。
“老百姓并不是服我有多大的本事,有再大的本事也不见得比人家强,而是说我办事公正。
下面的官并不是怕我的严厉,怕的是我廉洁,屁股上没有屎。我行得正,坐得稳,我就敢于揭发你的歪风邪气,‘公生明,廉生威’,公正才能明白,廉洁才有威信,我在上海工作时一直就信奉这个道理。”
公正和廉洁,大概就是朱镕基的官格。
朱镕基对官员严厉是众所周知的,但他的严厉都是以“公正”为底色,朱镕基从来不会无故发火,迁怒于人,更不会排挤他人,给别人穿小鞋,他的严厉和批评都是有的放矢,有理有据,从来不会为了严厉而严厉,为了批评而批评,他曾在会议上说过:
“党对于我来说就是母亲,所以我说什么都是没有顾忌的,怎样能让党更好我就怎么说,出现什么样的后果我不会去想。”
朱镕基这种公正而又不掺杂私心的工作方式,让那些受到其批评的官员生不出半点的怨恨,因为你知道他不是针对你,谁的工作没有做好,他就会批评谁。
这不禁让人想起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他曾上表建议罢黜廖立、李严,将两人放逐到南中。但诸葛亮病逝后,廖立闻之痛哭流涕,李严更是发病而死。
为什么二人受到如此严厉惩罚,却对诸葛亮心无怨恨呢?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这样评价诸葛亮,或许可以让我们窥见其中的答案。
“诸葛亮为政,开诚心、布公道”
凡事出于公心,为政公正无偏,持法务求公允,哪怕是受罚之人也会投以认同、报以敬佩。这一点,用在朱镕基身上同样再契合不过了。
朱镕基希望在卸任后能被人民群众称赞一声“清官”,而他本人也一直是以此为准则严要求自己的。他从来不搞特权,外出考察轻车简从,常常与随行人员一起吃自助餐,自己拿盘子去盛饭菜。
他作风务实,反对浮夸,告诫下级要“做清白的人,做干净的人,说老实话”!
除此之外,他还为自己“约法三章”:
不题词、不剪彩、不批条子。
数年中,极少破例,其中“破戒”的两次分别是为中国新成立的三个国家会计学院,题写了校训“不做假账”,以及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被人民群众传为美谈。
除了对自身要求严格,朱镕基对于政府官员的清廉作风也是极为重视,在他的总理任期内,防治腐败始终处于优先位置,对待贪腐官员毫不手软,展现出了凌厉铁血的一面。
1998年,前北京市市委书记陈希同被查出贪污腐败,朱镕基极为震怒,他说道:
“反腐败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绝不能姑息养奸,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的一口,无非是个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
这段颇为传奇的讲话,充分表现出了朱镕基反腐的决心以及无所畏惧的态度,而他此后的行动也表明这些话绝不是说说而已,不管是什么人,背后有什么靠山,只要你触碰了红线,全给你连根拔起。
199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纪检组和监察局,接到一封长达74页的检举信,这封检举信的内容震惊了中央,并揭开了新中国第一经济大案厦门远华走私案的一角。
信中检举揭发了厦门远华走私犯罪集团,利用各种手段走私500亿的大案,而且其中还涉及到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等人的腐败问题,朱镕基知道后非常重视,组织纪检、监察、海关、公安、检察、法院、金融、税务等多部门协同办案,并亲自督办,他还严词表示,要彻底查处走私案件,狠狠打击走私犯罪分子,要依法惩办一批人,杀一儆百。
在朱镕基的监督下,这起惊天大案有600多名涉案人员被审查,近300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多名罪大恶极的腐败官员被判处死刑,对震慑犯罪、抑止腐败起到了重大作用。
不止是“清官”
除了是一位清官,朱镕基还是一位执政能力极强的“能官”。
上世纪80年代,上海财政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六分之一,上缴国家税利占中央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上海的改革开放步伐却十分缓慢。
朱镕基来到上海后,以极大的改革魄力和超强的行动能力,带领上海人民,推进了改革开放,打开了上海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上海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朱镕基决定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作为建设上海的重要手段,但这中间存在一个问题,当时外商来上海投资的审批手续繁琐缓慢,极大的阻碍了国外资金的进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镕基构思了“一个图章”机构,这个机构实行“一个机构、一个窗口、一个图章”的工作方式,专门审批国外投资,这就是上海市外资委,由朱镕基亲自挂帅,这个机构减少了审批,简化了流程,吸引到了更多的国外资金,将上海推到了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快速发展轨道上。
朱镕基非常懂经济,他很早就指出:“金融的问题确实重要,要把企业搞活,首先要把金融搞活。”恰逢当时开发浦东,开发预算高达几千亿,为了筹集更多资金,也为了盘活上海的金融,他大胆借鉴了国外的筹资经验,提出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希望集全国甚至全球的资金来发展上海。
这个想法在当时的中国是破天荒的,遭受了巨大的阻力,但在邓小平的支持下,1990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上海的请求。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交所正式成立,朱镕基在成立仪式上掷地有声地说道:“建立证券交易所,表明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不会变!”
而之后的事实也证明了朱镕基的长远眼光,上海证券交易所不负所望,为上海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两年捐赠4000万
退休后的朱镕基虽然远离了人们的视线,但他却时刻关注着国家和人民的境况。
2015年年初,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了一份名为“2014中国捐赠百杰榜”的榜单,在这个入榜门槛至少1000万以上的捐赠榜单中,基本上都是一些知名企业和身价不菲的企业家,在这些人中,有一个名字显得尤为瞩目,他就是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据榜单介绍,朱镕基在2014年向贫困地区的儿童捐赠了2000万,其实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进入这个榜单了,早在2013年,朱镕基就以2000万元的捐赠进入了榜单,也就是说,他两年总计捐赠了4000万左右。
很多人都非常好奇,朱镕基作为一名退休的领导人,他的这些善款都来自于哪里呢?
答案是稿费!
在2009年9月,朱镕基的第一本书《朱镕基答记者问》出版发行后,一再加印,到出版的第7年,销量已经达到了150万册,版税更是以千万记,但朱镕基早在该书刚出版时就曾明确表示自己不拿一分钱,把所有稿费捐赠给社会公益事业,希望能够帮助改善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之后,朱镕基先后又出版了《朱镕基讲话实录》、《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两本书,这些书都成为了当时的政经类畅销书,销量均超过了百万册。
2013年,朱镕基捐赠了其全部稿费2000万,成立了以“扶贫济困,助学育人”为宗旨的实事助学基金会,按照他的要求,他后续著书的所有版税也都捐赠给了基金会,朱镕基多次对基金会工作人员讲,要实实在在地为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办点实事,用好每一分钱,把钱花在实处。
2012年,朱镕基再度回到上海,专门观看了上海的春节京剧晚会,当他笑着走进上海大剧院时,全场观众都惊喜地鼓掌欢呼起来,朱镕基还当众发表了讲话,言辞幽默,惹得现场观众欢笑不已。
10分钟的讲话时间,足足被掌声打断了20多次。
很难想象,这位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的老人已经离开了人们的视线将近十年之久,从现场观众的反应看,人民对他的尊重和喜爱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少,反而日益增加。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这是对干部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自省与勉励,也是卸任近二十年的朱镕基如今最真实的写照。
这位共和国总理用自己从政50多年的经历告诉了所有人,干部的口碑,必须是公正、为民、清廉后的“水到渠成”,干部的成色,必须要过的了人民心中的那杆秤,经得起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