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腐败的背后……
村干部腐败的背后……
俗话说:“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其意思是:村长再小,也是能管人的头头;豆包再小,也是很抗饿的食品。
豆包是东北特有的,又:称黏豆包,是一种由黄米面制成的特色食品。农民们每年初冬时节,用黄米磨成面,做成鸡蛋大小,里面有赤豆馅的小包,蒸熟了放在外面冻实,以备春节和开春下地时蒸食。豆包可以蒸热了吃,也可以冷冻着吃,笔者十多年前年在黑龙江省农村生活时就经常吃这种黏豆包。黄米属于消化慢的粮食,所以用黄米面制成的黏豆包,成了农民们抗饿的主要食品,开春干活带着吃非常抗饥饿。
把村长和豆包相提并论,其本身就说明最小的村官,最管用,就像最小的豆包,最抗饿一样,热凉都能吃,天地都不怕。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行政村总数为691,510个(原来100多万个村),每个村设一个村长(村委会主任),一个村书记(有的村和村长是一个人担任),即使有一半左右村是书记村长一人兼任,全国的主要村官也要多达100万人,再加上副村长,党支部副书记,村委委员,总人数突破五百万大关。
如此庞大的村官队伍,即使只有百分之十的有问题,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近年来,国家的一些惠民政策,如各项补贴和低保等,都是通过村官来实施;村里的土地,特别是机动地,也是由村官掌握;村里的土地征收,也是村官说了算;村集体的资财管理使用也是村官负责。有矿山的地方村官更加有油水可捞。
据了解,有的地方村官贿选问题严重,富裕一点的地方有的甚至花几百万,上千万贿选村官。
村务不依法公开,村财务不透明,收支不合理不合法,多数村都存在大量的问题。有一个村,换届选举时,镇政府审计,明明机动地超过了百分之三十,审计报告还照写没有问题。
很多村民因为土地,因为宅基地,因为低保,因为子女户口,因为征地补偿,因为房屋拆迁,……,等等四处告状上访,都与村官腐败密切相关。村官腐败越来越普遍。
村书记村主任大多都有根深蒂固的社会关系,他们不仅和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关系密切,而且,好多和市县领导称兄道弟,特别是那些敢于违法违纪的村书记村主任,和上级的关系更是过硬。
村官违法违纪很难得到查处,村官制造的冤假错案,也很难得到纠正。
村民告村官,因此更加艰难。就是大家联合起来,有时候也不是人家的对手,即使构成犯罪的,也很多成为漏网之鱼。本来犯罪的村官,却能够让司法把告他的村民抓起来。
一、“吃拿卡要”。长期以来,一些基层干部腐败的突出表现就是借助手里掌握着的一些权力,对前来办事的人民群众进行“吃拿卡要”。一些基层执法、监管、公共服务等窗口单位和行业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执法权、司法权、审批权、市场监管权或所掌握的特殊资源,在群众前来办事时或刁难或搪塞或推诿或拖延。一方面,县乡基层部门对办事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吃拿卡要”。一些基层权力部门把企事业单位当作“唐僧肉”,尤其是企业要办什么事情,一些基层部门会“吃拿卡要”,并认为是心安理得的事情。另一方面,县乡部门对来办事的广大城乡居民也要“吃拿卡要”。尽管在近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活动中,基层部门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一些基层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如果没有获得“好处”,依然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此外,“吃拿卡要”还集中表现在村级干部上面。一些村干部利用自己掌握村居公共事务的权力,要求办事的村民必须“意思意思”。尤其是在土地承包、流转和宅基地的批准等方面,村民如果不对村干部“意思意思”,根本无法办好事情。甚至一些基层干部胃口很大,已不满足于简单的吃请,送几只鸡鸭等小恩小惠,有的直接向村民索要成千上万元现金或购物券。
四、私办企业。为有效防范村干部私办企业造成的基层腐败问题,党和国家一直在努力理顺村“两委”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2015年11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文件中明确提出,积极探索剥离村“两委”对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职能,开展实行“政经分开”试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现实中,一些村“两委”主要成员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或实际控制人的现象较多。一些基层村社由于“政经不分”,村委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不得不承担着一部分经济职能,资产的管理和交易存在一定不规范现象,某种程度上也成了一些基层腐败的根源。一些村居书记或主任兼任村居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极容易造成基层社会政企不分。另外,村居负责人即使不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但自己在基层创办公司,容易借自己手中的权力侵吞村集体资产,造成村集体财产流失。
五、“截留冒领”。随着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和国家财政惠农补贴的增多,一些县乡、村居干部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私下造表,冒领国家惠农补贴和扶贫款的现象非常突出。贵州2014年立案查处3700多起贪污惠民资金案,海南瓜菜大棚补贴资金撂倒12个农业局长,河南一民政所长用267本存折先后冒领侵占低保户50余万元“养命钱”……这些不时见诸媒体的“截留冒领”报道,既反映了“拍苍蝇”的成效,也让人愕然于“蝇贪”们的贪欲之强烈、手段之卑劣、为祸之广泛。比如,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锡尼镇察哈尔乌素村党支部书记张玉虎,虚报享受生产资料补贴对象7户,冒领补贴款5113元;虚报良种补贴775亩,冒领补贴款7750元;虚报休牧草牧场面积500亩,冒领补贴款1500元;虚报综合补贴398亩,冒领补贴款1.5万余元;虚报粮食直补32亩,冒领补贴款414.2元;虚报退耕还林118亩,冒领补贴款11万余元。因虚报冒领补贴款,张玉虎被杭锦旗纪委监察局给予留党察看两年处分,违纪资金被全额收缴。可以说,基层干部“截留冒领”是基层腐败的重要表现。
奉劝村民们千万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别拿豆包不当干粮。轻易不要招惹人家,要告就全力以赴,要告就做好充分准备…
https://tousu.www.gov.cn/dc/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