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堂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医改动态 >  > 正文

排队之后继续排队,一个外地人在上海的看病经历

2021-05-28 22:32正中堂正中堂

排队之后继续排队,一个外地人在上海的看病经历

家在江苏,最近陪同家人去上海看一次病。去的是一家有点名气的医院,具体什么医院就不讲了。这家医院有总院,还有分院。笔者先到的总院,后来得知想找的医生在分院坐诊,又赶到分院。整个看病过程让笔者大开眼界,记录下来给其他前往上海看病的朋友做个参考。

按照常识,到医院看病第一步应该是挂号。如果带着这个经验到上海看病,搞不好要走弯路。因为在挂号之前,病人或家属应该先做好预约,一般提前在网上预约,因为每个医生每天放的号是有限的,谁先预约谁先得,满了就没有了。

有的人直接赶到医院,到挂号窗口排队,好不容易排到窗口,会被要求出示预约单,预约的是哪个医生,以及准确的日期,不能有差错。一些外地的病人排了很久的队,到了窗口因为没有预约单,就会被收费员赶走,收费员的语气虽然有点不太客气,但一般还是会告知,到服务台去办理预约单。

因此这个队就白排了。先去找服务台,那里也有人排队,过去排在后面,等排到了服务台,说要预约单,这就属于补救性质了,因为没有提前在网上预约,或提前到医院来预约,很多医生的号已经满了。只能看看还有号的医生,预约一个,然后拿着预约单再到挂号窗口去排队挂号。

当然这里面还有窍门的。比如看到自己想找的医生已经没有号了,脑子灵活的人可以直接去找那位医生,运气好的话医生可以加号,这样就能拿到一个特需号,再去排队挂号,也能得到受理。不过特需号的价格跟正常预约的不同,这个你懂的。

所以挂号这个流程,在上海的医院就有点复杂了,是有前传的。要先获得预约单,才具备挂号的资格。笔者在排队挂号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人好不容易排到了窗口,却被收费员赶走,估计都是外地来的。不过他们会到服务台去排队,重新再来。

挂到号之后,就可以去找医生看病了。但是这个环节,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有点复杂。首先要找到医生坐诊的区域,然后要去签到。这个签到是有专门的机器的,用挂号时领到的诊疗卡,到机器上一划,按照提示操作一下就签到成功了。然后可以在大厅里找个座位坐下来,等广播里通知,到某个房间去就诊。这个等待时间是比较长的。因为医生是根据预约的顺序和签到的时间来接见病人的。

在签到的时候,一般会看到两种卡,一种是上海本地的医保卡,用这种卡的不用问,都是上海人,他们刷卡时有一种微妙的优越感,显得熟门熟路。而更多的是外地人,使用的是挂号时办的诊疗卡,都是自费性质,操作起来也有点笨手笨脚。

最后等了个把小时,终于听到广播里叫自己的名字了。赶紧前往指定的房间,但不能着急,先在门口候诊,因为广播通知的时候,里面还有一个人在就诊。要等前面的人出来,才可以进去。当然在门口候诊,等待的时间就不太长了,十分钟左右吧。

谢天谢地,总算进去了,见到了慕名已久的医生。但是医生只是稍微问几句话,就开始在电脑上输入一些资料。然后就叫病人出去,找本区域的服务台,打印单子进行相关检查。

这样病人又到了外面,找到大厅一角,有个服务台,很多人在排队,赶紧过去排在后面,排到自己后出示诊疗卡,里面的工作人员会打印一张导航性质的检查项目清单。

病人拿到清单后,看到清单上有提示,要先去交费,然后才能检查。

诊疗区另外设有挂号交费窗口,不用跑到门诊挂号窗口了。不过排队的人也很多,过去排在后面,慢慢轮到自己,每个检查项目要收多少费用,这个时候才会知道,当然到了这个地步,来都来了,也没有思考的余地,更没有机会讨价还价,一般是几百块,或上千块,可供选择的是付款方式,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支付宝或微信。

交完了费,更加头大的事情来了。要先去取号。如笔者家人的检查项目是四个,要取四个号,而且取号机也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因为检查的房间也不在一处。然后拿好取的号,再等广播通知,叫到名字后去某个房间检查。

这样就会遇到一个情况,有的号轮到了,就进去检查。但是在检查的时候,别的房间的号也轮到了,那就会过号。过号了怎么办?要重新去取号,再排队等候。当然只要耗费时间,最终四个项目的检查还是能够做完的。

做完了所有的检查项目,又要回到预约医生的房间,这个环节叫返诊。返诊跟初诊是一样的,也要先去签到,再等广播通知,轮到了才能再次和医生见面。

等到返诊的时候,跟医生的交流才稍微长一些了。医生已经在电脑上看到了所有项目的检查结果,然后告诉病人,病情的轻重,需要怎么处理。

最后是医生继续在电脑上输入一些资料,病人就可以拿着诊疗卡再次去排队交费了,这次交的是药费,交完之后再到领药的窗口,那里也要排队,最终能领到自己的药。

整个看病过程,要是比较顺利的话,早晨8点前到医院,中午12点前能完成。要是检查的项目多几个,可能要拖到下午,因为医生中午要休息的。

笔者在陪家人看病的过程中,有几个印象,一是到上海来看病的人真多,可能全国各地都有。二是感受到上海的医疗服务,已经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了,可能会越来越紧张,因为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想到上海来看病的外地人会越来越多。三是发现所有的病人都已经被固定的诊疗模式控制住了,在各个环节排着队,好像排队才是看病的主要内容,他们一块一块在缓慢而又有序地流动着,看上去也很文明,没有人卡队和抢先之类的。

但是最深刻的印象,还是觉得太累了。一个健康人经历这么多的环节,都觉得非常累。而每个病人也是必须经历的。有的病人在排队等候的时候,还要忍受着病痛。

累的时候也会想到,未来的医院或许不会继续保持这种运行模式。比如,科学家会不会发明一种全息的机器,病人只需要进入机器,全身上下各个组织的健康状况就全部被读取了,医生只需要在电脑上就可以了解病人的情况,跟病人见一次面就完成了诊疗服务。至于交费,也只用通过人脸识别系统,直接在病人账户上扣除即可。

或许,未来的病人看病过程,会变得非常舒适和快捷,像上海这些知名的医院,就算让每一个病人看一次病用半天时间,而且还要提前预约,诊治的病人还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