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堂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医患之声 > 深度关注 >  > 正文

一个普通网友对中医的思考

2017-05-23 11:15admin正中堂

    五十年代初期,针对当时卫生部个别领导对中医的歧视态度,先祖孔伯华曾经给毛主席写过一封信,他在信中这样写道:“人生于天地之间,受时气之侵,感情欲之触,不能无病。病则赖之以生者,医也”。其意是说我们人类生活在社会上,因外界非正常气候侵扰及自身情绪变化等,难免不生病,而生了病就离不开医药。在中西医学术问题上,他写道:“医之活人,何分中西,其存心一也,第其理发不同耳,然学者喜新弃旧,实则中西皆未达也”。后来毛主席撤掉了卫生部个别领导干部的职务,并做出“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努力继承和发扬”的重要批示。针对中医药继承与发展,先祖在信中还有这样的陈述:“今逢毛主席洞察其旨,将发扬数千年之文化,幸何如之,愿努力发挥,以其理法臻于至善,达于全球,然必先从教育人才始”。

    50多年过去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以前是没有西医的,在西方医学进入中国之前,我们赖以生存及祛病治病的方法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中医药学。因而在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中医药和西医药两种选择,本来这样的选择对于国人来说应该是件好事,因为中西医各有所长,若能取长补短,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无疑会多了很多机会。但事与愿违,表面上看,中医是发展了,繁荣了,实则是一个糠芯大萝卜。这与党和政府一贯倡导的中西医并重发展政策显得极不协调。

    首先,对于患者而言,患者就医选择常常是被动的,患者本身不能做主,这是因为患者在选择医院上,要选择定点医院,因此患者是被动的。我们虽然有中医中药,但西医处于垄断地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谓的中西医结合也是西医处于主导地位,或者说是拿西医的观点来改造中医药,并不是在治疗方法上真正的配合。如在中药研究领域,完全生物化的研究分析不仅破坏了中药所独具的性、色、味气化功能,且使得本就有限的科研费用全都喂了耗子,实在是可悲。再说学院派教学的新中医,根本就是无中医之实的西化中医,其诊疗用药完全西化,借助现代检验仪器本应该是一个提供客观数据的工具,这些数据在临床中可作为帮助判断、参考和分析的数值,但我们却将这些仪器当作了诊疗真理,从而完全丢失了中医传统的诊疗方法。

   我曾经接触过不少中医药大学的高材生,但他们可以看病吗?答案是不能。拿中医很多高等学府说,绝对最权威了,但为什么很多大教授当他们离开这块金子招牌后,来到社会上,叫公众考核实际疗效时,怎么就没有患者了呢,其因有三,一是牌子没了,二是定点医院没了,三是你本来就是搞教学的,怎么能够看病呢,因而关键问题就出来了,没有疗效,疗效如果没有了,无论在哪里全扎不住脚。归根结底一句话,真正具国学意义的纯中医为数已经不多,表面看是满天繁星,其实是26个字母。用毛主席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这个检验中医真理的舞台在哪里呢?

中医学是临证医学,也是全科医学,因为他是由生命全息的角度看待和研究人体所发生的变化,继而通过八纲辩证,以我们中医独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