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看中医:疗效才是硬道理
2009年5月,随着《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我国传统中医的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也有人持相反态度,跟中医唱起了反调,关于中医无用,中医是伪科学的说法甚嚣尘上,更有甚者,认为应该干脆取缔中医。那么中医到底有没有用?中医用什么方式来证明自己的疗效?近日,中医专家、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副主任王发渭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解读。
“神医”成了骗子的代称
印象中,很多中医名家都有过自己堪称神奇的表现,王发渭也向记者举例讲述了他们的一段行医经历。
“两年前,有一位70多岁的山西老太太,腹部患了了9公分的肿瘤,根据检查,西医诊断为恶性肿瘤晚期,既不能切除,也做不了放、化疗,最后判定她最多活不过3个月。于是,他的家属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让她住进了中医科。经过中医辨证施治,精心调理半年后,肿瘤逐渐缩小,直至消失,至今她还活得好好的。”
“她和家属感动地称我们为“神医”。”王发渭说。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扁鹊“望诊”技术出神入化,一看便知人身患何疾,他曾让已经“死”了半日的太子起死回生;华佗针灸技术炉火纯青,每次在使用灸法时,取一两个穴位,灸上七八壮,患者便痊愈。为了表示对中医中佼佼者的认可和尊重,人们称呼以他们为代表的从事中医的人为“医祖”、 “医圣”、或“药王”,甚至“神医”。
然而,很多人对中医的这种尊敬和信任并非是真的了解中医文化,而是出于对古老文化的崇拜和偏爱,也正是这种对中医既亲近又感到陌生的情节,让很多江湖骗子有机可乘。
“社会上打着中医的幌子到处行骗,声称自己是‘神医’的很多,上当的人不少,但这些人往往不是真的中医。”王发渭介绍。“这对中医的名誉是一种无形的侵害,现在,‘神医’几乎成了骗子的代称。”
明明白白看中医
“如果患者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需要接受什么治疗,治疗结束后身体状况又如何,那行骗的‘神医’就很难得逞。”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疾病的知情权。”王发渭介绍,“尤其是很多年轻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各项指标非常关心,很多人还略懂一二。中医有责任让患者知道这些信息,对患者知情权的尊重,也是中医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一种体现。”
“这就需要借助现代医学的各项检测和检验指标,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首先建议病人去做身体检测,在现代医疗仪器的帮助下,能捕捉到中医望闻问切可能忽略的更细微的诊断信息,这会使治疗更加有效。”
王发渭介绍,在他们科室,从高级职称医师到普通住院医师,不但中医基础与临床功底扎实,而且都对西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好。
“唯有如此,才能看得懂各类检查单、写清楚病例,才能更好的运用中医理论进行治疗,对患者有个明白的交代。”
“以患者胃痛为例,过去古书的记载就是胃脘痛,至于是萎缩性胃痛、非萎缩性胃炎,十二指溃疡或是肿瘤等胃痛,都没有记述。但现代医学会要求把这些类别写得非常细和严谨,这样一来,患者和医生都能请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什么部位出过什么问题,我们大部分中医都会结合西医诊断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按国家相关规定,对于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试验,也是按照西医的标准进行操作的,需要通过动物实验等各个环节的验证。”王发渭介绍。“因此,我们允许使用的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是非常明确的。”
疗效才是硬道理
对现代医学发展成果的吸收和借鉴,是中医在发展之路上的探索和努力。
上个世纪,由于种种原因,中医的发展经历了很多坎坷。20年代末,国民党政府通过“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之障碍案”,给了中医当头一棒;50年代,人们普遍对中医的排斥、歧视使得它更入低谷;60、70年代,中医在关于“阴阳五行”存废的论争中苦苦挣扎;进入80年代,当万物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绽放生机之时,中医又不得不面对是不是科学、如何实现现代化的追问。
“说中医无效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我从事中医研究和临床治疗几十年,有许多疑难病、慢性病,都是用中医疗法治好的,疗效才是硬道理。并且,中医在养生保健、治未病方面有颇为独特的优势。”王发渭说。
据悉,在此次应对甲型H1N1流感中,中医积极介入预防和治疗,某定点收治医院曾用纯中药治愈31例患者,并积极进行纯中药和达菲的对比试验,希望获得有说服力的数据和循证医学证据。
“然而,几千年中医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医药宝库蕴藏丰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理解的。说实话,我开始学习中医的时候也搞不清楚阴阳五行、天人合一跟五脏六腑有什么关系。入门之后,才感到像发现了一座金光灿灿的宝库。
“作为一种文化,它自成一体的思想理论体系无懈可击,作为一种实用的课目,它在人类几千年的生存繁衍中,功不可没。”
“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和精髓。”王发渭说。
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进入21世纪,中医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新世纪,我国中医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重视,是历史上发展最辉煌的时期。"
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无疑给中医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2009年6月,政府在全国范围开展了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活动,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尚属首次。
然而遗憾的是,评选出来的30位国医大师,只有19位到场参加了表彰会,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93岁,年龄最小的74岁,还有一位在表彰会召开之前就去世了。
“国家进行的中医师承教育就是一项继承各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紧急举措,否则,这些经验和专长将会失传,从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对于一些人对中医疗效和科学性的非议,我们有信心和能力去应对。但如果因为我们自己不努力和重视,而使得中医发展停滞不前,那是最让人痛心的。”王发渭说。
“神医”成了骗子的代称
印象中,很多中医名家都有过自己堪称神奇的表现,王发渭也向记者举例讲述了他们的一段行医经历。
“两年前,有一位70多岁的山西老太太,腹部患了了9公分的肿瘤,根据检查,西医诊断为恶性肿瘤晚期,既不能切除,也做不了放、化疗,最后判定她最多活不过3个月。于是,他的家属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让她住进了中医科。经过中医辨证施治,精心调理半年后,肿瘤逐渐缩小,直至消失,至今她还活得好好的。”
“她和家属感动地称我们为“神医”。”王发渭说。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扁鹊“望诊”技术出神入化,一看便知人身患何疾,他曾让已经“死”了半日的太子起死回生;华佗针灸技术炉火纯青,每次在使用灸法时,取一两个穴位,灸上七八壮,患者便痊愈。为了表示对中医中佼佼者的认可和尊重,人们称呼以他们为代表的从事中医的人为“医祖”、 “医圣”、或“药王”,甚至“神医”。
然而,很多人对中医的这种尊敬和信任并非是真的了解中医文化,而是出于对古老文化的崇拜和偏爱,也正是这种对中医既亲近又感到陌生的情节,让很多江湖骗子有机可乘。
“社会上打着中医的幌子到处行骗,声称自己是‘神医’的很多,上当的人不少,但这些人往往不是真的中医。”王发渭介绍。“这对中医的名誉是一种无形的侵害,现在,‘神医’几乎成了骗子的代称。”
明明白白看中医
“如果患者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需要接受什么治疗,治疗结束后身体状况又如何,那行骗的‘神医’就很难得逞。”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疾病的知情权。”王发渭介绍,“尤其是很多年轻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各项指标非常关心,很多人还略懂一二。中医有责任让患者知道这些信息,对患者知情权的尊重,也是中医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一种体现。”
“这就需要借助现代医学的各项检测和检验指标,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首先建议病人去做身体检测,在现代医疗仪器的帮助下,能捕捉到中医望闻问切可能忽略的更细微的诊断信息,这会使治疗更加有效。”
王发渭介绍,在他们科室,从高级职称医师到普通住院医师,不但中医基础与临床功底扎实,而且都对西医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好。
“唯有如此,才能看得懂各类检查单、写清楚病例,才能更好的运用中医理论进行治疗,对患者有个明白的交代。”
“以患者胃痛为例,过去古书的记载就是胃脘痛,至于是萎缩性胃痛、非萎缩性胃炎,十二指溃疡或是肿瘤等胃痛,都没有记述。但现代医学会要求把这些类别写得非常细和严谨,这样一来,患者和医生都能请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什么部位出过什么问题,我们大部分中医都会结合西医诊断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按国家相关规定,对于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试验,也是按照西医的标准进行操作的,需要通过动物实验等各个环节的验证。”王发渭介绍。“因此,我们允许使用的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是非常明确的。”
疗效才是硬道理
对现代医学发展成果的吸收和借鉴,是中医在发展之路上的探索和努力。
上个世纪,由于种种原因,中医的发展经历了很多坎坷。20年代末,国民党政府通过“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之障碍案”,给了中医当头一棒;50年代,人们普遍对中医的排斥、歧视使得它更入低谷;60、70年代,中医在关于“阴阳五行”存废的论争中苦苦挣扎;进入80年代,当万物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绽放生机之时,中医又不得不面对是不是科学、如何实现现代化的追问。
“说中医无效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我从事中医研究和临床治疗几十年,有许多疑难病、慢性病,都是用中医疗法治好的,疗效才是硬道理。并且,中医在养生保健、治未病方面有颇为独特的优势。”王发渭说。
据悉,在此次应对甲型H1N1流感中,中医积极介入预防和治疗,某定点收治医院曾用纯中药治愈31例患者,并积极进行纯中药和达菲的对比试验,希望获得有说服力的数据和循证医学证据。
“然而,几千年中医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医药宝库蕴藏丰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理解的。说实话,我开始学习中医的时候也搞不清楚阴阳五行、天人合一跟五脏六腑有什么关系。入门之后,才感到像发现了一座金光灿灿的宝库。
“作为一种文化,它自成一体的思想理论体系无懈可击,作为一种实用的课目,它在人类几千年的生存繁衍中,功不可没。”
“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和精髓。”王发渭说。
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进入21世纪,中医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新世纪,我国中医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重视,是历史上发展最辉煌的时期。"
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无疑给中医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2009年6月,政府在全国范围开展了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活动,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尚属首次。
然而遗憾的是,评选出来的30位国医大师,只有19位到场参加了表彰会,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93岁,年龄最小的74岁,还有一位在表彰会召开之前就去世了。
“国家进行的中医师承教育就是一项继承各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紧急举措,否则,这些经验和专长将会失传,从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对于一些人对中医疗效和科学性的非议,我们有信心和能力去应对。但如果因为我们自己不努力和重视,而使得中医发展停滞不前,那是最让人痛心的。”王发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