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堂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医疗纠纷 >  > 正文

专访刘彦国教授:一场并不成功的手术,让医患双方感受到的沉重与温暖

2023-03-07 22:05正中堂正中堂

103岁乡村老中医,治病救人分文不收(点击视频
专访刘彦国教授:一场并不成功的手术,让医患双方感受到的沉重与温暖

如果时间能够倒回,患者家属仍恳请做这场手术,我会如何决策?思考了很久,答案是无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刘彦国教授想起2020年的一场手术,心情仍然非常沉重。

“医生,我们已经跑了上海、北京好多家医院,没有人愿意治疗我妈妈的病。”2020年3月份,新冠疫情最严重,他所在医院还暂时不能收治普通病人的时候,在网络问诊平台,刘彦国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

待患者发来病例资料后,他发现这是一例极其复杂的巨大纵隔肿瘤病例,全世界罕见,穿刺显示为低度恶性,它位于心脏后方,卡在血管、心脏与气管之间,位置非常刁钻。

“赶紧找已经开诊的医院,不要耽搁。”他劝患者。

后来患者辗转过多家医院,做过姑息介入治疗,无明显改善。

7月,北大人民医院已经开诊。患者及家属冒着炎热的天气找到了刘彦国。患者是一位62岁的阿姨,一脸焦虑与疲惫,时不时有些憋气。旁边站着她的女儿,一名温文尔雅的大学教师,以及她的爱人,一位退休职工。患者夫妻来自新疆,女儿女婿在天津工作。

检查完病例资料及患者后,刘彦国耐心地再三劝导说:“您这个肿瘤是偏良性的,长得慢,如果不做手术,是可以带瘤生存的。如果手术,风险极大,很可能下不了手术台。能不做还是别做了。”

“我知道,我们看过全国很多医生,都说做不了。如果时间长了,肿瘤再长大后,就更没办法了,我不想一直心惊胆战地活着。”患者家属坚定地选择“搏一搏”。因为了解过刘彦国的医术和为人,也看他做过很多复杂的纵隔手术,经验丰富。患者对他非常信任。

在目前日益紧张的医疗环境中,一些医生会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不敢也不愿接受太过复杂的病例,容易产生纠纷。然而患者一家人多次前来就诊的真诚打动了刘彦国,在经过一个长时间的深入交谈后,他决定收下这位患者。“在决定收的那一刻,我就想,要么不答应,既然答应,我一定要用上全部心血,用1%的希望去搏100%的胜利。”

评估患者手术耐受力时,冠脉CT发现心脏有冠脉缺血、狭窄的迹象。进一步用冠脉造影确认,发现冠脉狭窄是假象,他松了一口气。经过充分的准备与评估,刘彦国组织了全院各相关科室,包括胸外科、心外科、麻醉科、心内科、呼吸科、重症监护室、放射科等进行院级多学科讨论,确定了一个非常细致的手术方案。因为肿瘤在心脏后部,并由此突到了左右两侧胸腔,卡在心脏大血管和气管之间。只能从患者侧面入手,先在患者右侧用胸腔镜打一个小口探查肿瘤是否黏连心脏,是否能够完整剥离。探查后发现可以剥离,他便开始了进一步手术。

手术进行不久后,惊险的一幕发生了。患者血压突然不断下降,心率开始变慢。术中经食道超声发现,患者二尖瓣大量反流,怀疑是急性冠脉缺血。手术必须立即停止,联合上台的心脏外科主任协助抢救,在经过艰苦努力,并用上了主动脉球囊反搏等技术后,患者血压、心率慢慢恢复,二尖瓣反流也改善了。

此时,手术进入了两难境地。如果就此结束,患者从此再也没有机会了;如果继续进行,肿瘤切下来,对心脏压迫解除后,可能就闯过了这一关,但也有可能在继续手术中再发生危险状况,患者会死在手术台上。

封闭的手术室中,只有仪器滴滴答答地作响,还有手术器材偶尔碰撞在一起的声音,刘彦国此时已经累了一身汗了,因为做手术常年需要站着,他的双腿已经锻炼了出来,站了很久仍然从容不迫。从医多年的经验让他选择了继续,肿瘤又被成功切走了很大一块,当他再次探查心脏后面的肿瘤,试图将其往外剥出时,危险又一次发生了,只要动到那一块,患者血压立刻往下掉。反复多次,实在不敢再尝试了。手术室中的所有人都强烈呼吁,“不要再动了,再掉一次血压,人可能就回不来了。”

为了患者的安全,他们最终选择停止手术,将患者转去了重症监护室(ICU)。在与患者家属沟通时,家属表示非常理解,“刘大夫,没关系,怎么样的结果我们都接受。我相信你们的决定都是为病人好。”

刘彦国一直担心患者撑不过来。幸运的是,因为毕竟肿瘤已经被切掉了一多半,术后一周内,患者陆续离开了主动脉球囊反搏器和呼吸机,恢复状态不错,语言交流无碍。“这是一个很罕见的病例。患者对我这么信任,对我们团队如此认可,我是抱着极大的希望去努力,非常希望她能活下来。”为此刘彦国不但投入了时间精力,还投入了很多感情,每天都要去监护室看望很久,周末也都泡在监护室。疫情期间,ICU取消了家属探视,刘彦国便代替患者家属泡在ICU中陪伴患者,因为ICU不允许视频连线,他还偶尔拍一点儿患者的小视频给患者家人看,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当患者情况逐渐稳定后,便被转到了普通病房,但在转入普通病房两个多小时后,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患者突发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直线下降,紧急气管插管后发现气管里全是痰液,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肺部感染。二次转入ICU后,病情每况愈下。抗菌药物只好不断升级,最后只有一种2000多元一支的新型抗菌药物能勉强起些作用。一天两三万往里砸钱,但收效甚微。患者陆续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生命一天天走向枯竭。

在一个西北的边远省份,将独生女儿拉扯到大,供到大学,来到天津工作,多么不易。刘彦国能感受到女儿对妈妈的爱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痛苦。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宽裕的家庭,数十万的投入让家属筋疲力尽。经过多学科会诊评估后,认为这些救治已经回天乏力,患者没有了任何活过来的希望。刘彦国提醒家属可以考虑放弃一些过于昂贵的治疗,家属同意了。术后20多天后,患者离世了。

后来,刘彦国收到了患者女儿发来的一条微信:刘大夫,我相信妈妈不后悔这个决定,我们全家也都接受,谢谢您。

这个病例让刘彦国产生过很强的挫败感,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理解让他倍感温暖。在经历了一段情绪上的低落期之后他再次打起了精神。“真正能让一个医生愿意拼搏并坚持下去的,是来自于患者的爱戴、信任和支持,只有他们坚定地支持你的决定,认可你的决策,配合你的治疗,你才能够勇敢地与患者并肩去和病魔作战斗。”他不无感慨地说。这家人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在病人病情每况愈下,逐渐走向死亡的时候,还不断给刘彦国医生以语言上的宽慰和温暖。这非常难能可贵。

在面对一个复杂危重症时,医患双方有着同样的沉重心情。这时候,彼此的关怀和温暖,是维护健全医患关系最有效的力量。“有时候病人视我们如亲人。很多年过去了,还在默默地关注着我们的发展,关心我干得累不累,这让我非常感动。正是这种感动,给了我不断钻研医术、不断服务病患、不断体悟医道的不竭动力。”(来源:医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