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包围巡视组”看截访的“维稳”含义

2021-09-15聚焦法制建设 编辑:admin

从“包围巡视组”看截访的“维稳”含义

       地方政府和基层官员阻截群众信访,本身就是违规违法行为,现在他们把驾轻就熟的截访手段用于“包围巡视组”,这不但是对群众信访权利的公然侵犯,更是对中央巡视组巡视工作的干扰阻挠,其性质和影响是十分严重的。(4月13日《中国青年报》)

 

  说到截访,尽管这种手段已经臭名昭著,但还有一个听上去不错的说辞——维稳。就“维稳”而言,在不明就里之下,也能读出一些地方政府的良苦用心,或因上访者中确有胡搅蛮缠的“刁民”,或传说中的上级对地方政府有相关政绩指标。因此,假如以最大的善意揣测“维稳”,还真一下子难以断定截访的善与恶,万一所谓的“维稳”,果真是“维护社会稳定”呢?

 

  现在,终于有了对“维稳”对应于截访的实际解读,截访所谓的“维稳”,维护的根本不是社会的稳定,而是官员头上的乌纱帽。“中央第八巡视组近日进驻河南以来,巡视组驻地郑州市黄河迎宾馆门口,围满了来自各市、县、乡镇的政府工作人员,成为河南基层官员最密集的区域。这些基层官员在迎宾馆门前值班蹲守,是为了拦截本辖区内试图进去向巡视组反映情况的人,值班人员对截访任务丝毫不敢懈怠。”如果说之前的截访还可推说“上面的意思”,现在“上面”来人了,“主要受理反映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相关地方政府竟把驾轻就熟的截访手段用于“包围巡视组”,其用于截访的“维稳”托词,实际意义不是昭然若揭了么?

 

  媒体称“包围巡视组”是最该巡视的严重问题,一语道破了存在于截访中的黑幕,也让对应于截访的冠冕堂皇的“维稳”,变成遮盖一些“地方政府、基层政府及官员违纪违法严重,贪贿腐化高发”罪恶的“维瘟”。相关评论指出,“前两轮中央巡视组前往有关省份巡视,一批省部级、厅局级领导干部受到查处,骄人的战果让人们对本轮中央巡视充满期待;一些问题突出的地方和部门,则对本轮中央巡视充满了恐惧,为此他们极尽控访、截访之能事,千方百计阻挠群众向巡视组反映情况,严防自己违纪违法和贪贿腐化的线索被巡视组掌握。”

 

  这就把“维稳”这块截访的挡箭牌,还原成权力腐败下的“护官符”。由此可见,截访这种政府行为,在“维稳”的幌子下,阻断了多少民情的上达,掩盖了多少官场腐败?其中又埋下了多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要是没有出现“有组织、大面积的截访行为,对中央巡视组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包围圈”的局面,可能还无法揭露截访所包含的种种丑恶,也无法定义截访“维稳”的真正含义。看来,对于某些“乱臣贼子”,委派“钦差大人”非常必要。如果能把“包围巡视组”,列入最该巡视的严重问题就更好了——不就成了送上门来,正好顺藤摸瓜?文/知风

 

警惕“包围巡视组式”截访现象

舆情概述——

  4月14日,《经济观察报》刊登报道《巡视组驻地的“守卫者”》。4月12日,该报道已在网络广为传播。报道称,自中央第八巡视组进驻河南省以来,巡视组驻地郑州市黄河迎宾馆门口,围满了来自各市、县、乡的政府工作人员,成为河南基层官员最密集的区域。这些基层官员在迎宾馆门前值班蹲守,是为了拦截本辖区内试图进去向巡视组反映情况的人。16日,新华网报道称,“中央第八巡视组与群众的信访渠道一直是畅通的”。这一报道被视为河南方面的回应,舆情反映平淡。

 

  舆情传播概况

  该事件被曝光的4月12日,腾讯网、新浪网等门户网站和少数网媒即转载源报道达54篇,纸媒因出版时间问题,鲜见转载;次日,媒体舆论关注度因《北京青年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纸媒的集体跟评而攀至顶峰。纸媒跟评又带动了网媒转发,当日媒体报道量共计225篇。14日,这一转发评议潮热度虽稍有降低,但仍在持续;15日舆情态势相较此前开始趋于平稳。媒体跟评中,由《北京青年报》刊发的《“包围巡视组”是最该巡视的严重问题》成为自新华网等央媒到《河北青年报》、搜狐网等地方媒体和门户网站共同转载的热文。

  民间舆论场对此的关注度也不亚于媒体。媒体曝光当日,人民网强国论坛、新华网发展论坛等质疑“截访是习惯还是心虚”的帖文便突破百篇,超出当日媒体关注度;次日,微博、论坛评议开始发力,带动民间舆论与媒体舆论一同出现关注高峰。“巡视组门前截访可谓此地无银三百两”、“应严惩截访主使者”、指责“截访阻碍民情及时有效上传”等网络民意迅速集聚于民间舆论场中,与媒体舆论不谋而合。

大家都爱看
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的时候,老百姓为何给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的时候,老百姓为何给 一纸判决把中华民族推向深渊一纸判决把中华民族推向深渊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