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平衡---判断健康和疾病的标准
2017-05-11医者之声 编辑:admin
我们有没注意过这样的事例:
病例1:某甲平素没有什么不适感觉,但体检时发现血压为160/95mmHg,参考范围90~140/60~90mmHg,于是被诊断为高血压。可是当使用降压药物(正规用药)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后,反而出现了头晕乏力、四肢倦怠、眼晴糊模等症状。
病例2:某乙自觉身体非常不舒服,感到明显的乏力、头晕、疲倦、纳差、心烦、失眠,到医院作了各项检查却仍得不到一个明确的诊断,因为各项检查化验结果都显示为正常!这时医生也常常束手策,只能诊断为植物神经紊乱,癔症亚健康等,并无治疗良方。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西医学概念中,化验和检查的结果是诊断疾病的唯一依据。它只注重单个指标的数值大小或是某一器官的形态变化。如果你在检查中发现某指标出现异常,或是某个脏器形态发生变化,不管这种异常对你的正常生理状态是否产生影响和破坏,这时西医就会告诉你这是病,需要治疗,至于在治疗之后身体出现不适,西医就不管了,他们认为只要指标正常,治疗的目的就达到了,当人体生理状态受到影响,产生各种不适,但在化验检查中又发现不了什么异常时,西医就不承认这是病,因为化验是好好的,有病也只是心理因素,既然不是病,那当然就没有治疗的手段了,这就是只注重化验检查结果而不注重人体内在平衡在疾病中的意义所造成的。
在这种整体平衡理论指导下,中医学提出了一个与西医学迥然不同的健康与疾病的概念,那就是不再只把单个的化验、检查指标作为判断健康与疾病的标准,而是和机体的内在的平衡状态的结合作为判断健康和疾病的标准。西医学各种化验指标或检查结果只是表明一种存在,当它们有异于正常的参考数值范围时,我们需要将他们和人体的整体平衡结合起来考虑,如果这些化验、检查结果的异常对人体的整体平衡造成破坏,人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的症状时,我们才诊断为疾病,反之,如果这些化验检查的结果只是人体在某一特定生理状态下的一种特定表现,它的异常并没有造成机体内在平衡破坏,那就不能称之为疾病,如果将检查作为疾病诊断的唯一依据,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就会犯大的错误,这种错误又会给疾病的治疗带来大多的危害。中医并不是排斥现代的检查而是强调把检查和人体的内在平衡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人体的内在平衡作为判断健康与疾病的最终依据。
第一个病例中,某甲虽有血压偏高的事实,但他的高血压是与他内在各系统的运转相适应的,这就说明在特定的因素影响下,机体内在调节系统会根据人体的特定情况来调整自身的血压,在自我调整下从而维持重要器官的供血和供氧。在例1中开始的血压状态就是人体自身调节的结果,这个调节是适度的,并没破坏人体的内在平衡,所以人体感觉舒适,没疾病征象表现出来,相反低于这个血压水平,那就会导致大脑和全身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这就是服用降压药后人体反而出现头晕乏力、四肢倦怠等疾病的原因,这就是服用药物人为的打破了体内平衡状态,故人体就反而出现不适。
病例2,某乙虽然在检查中没异常但他体内平衡状态已受破坏,故就有不适感,至于是什么破坏,中医可以通过四诊合参等手段来获知,但现代仪器就无法检测出来,故此虽然化验正常而人体却感觉到不适。故将人体内在平衡的破坏作为疾病的概念就更为贴切。
人体有着自身自防御机制和调节机制,可以及时抵御各种外来因素对机体的侵害并调适机体的内在平衡,从而有效对抗内、外界因素的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避免疾病发生。故虽外界温度不断地变化,但人体体温却能始终懒定在37度左右。
西医认为发烧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存在大量细菌、病毒以及微生物,我们为何不会被感染,这是因为人体具有免疫和调节功能,能抵抗外来因素对人体不利的影响。某人感冒难道因为他接触的病毒比我们特别的多,当然不是.是人体免疫或调节能力下降,这些微生物才成致病因素。但当感染发生了,杀菌抗病毒治疗总是对的吧!打个比方,你被打了一拳,被打地方出现青紫肿痛,你应该治疗受伤组织还是去杀打你的人,那当然是治疗受伤组织。对感染疾病也是一样,细菌、病毒等就象是打你的人。这些微生物所造成的人体体温调节紊乱就像是你被打后损伤的软组织。故治疗时应以恢复人体的体温平衡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杀菌抗病毒为出发点。所以有时西医用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效果不太好,是因为他们无法改善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
机体实现功能有两大体系: 1是防御体系。 2是调节体系。防御体系包括:免疫系统、修复系统、应激系统。调节体系和防御体系共同构成人体抵抗和适应内外刺激的一种能力。中医将这能力称为 “正气”,造成机体内平衡失调的因素,中医称为 “邪气”。故中医有“正气虚,邪气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说法。实则攻之,虚则补之,虚实夹杂,虽扶正不助邪,祛邪不伤正。
病例1:某甲平素没有什么不适感觉,但体检时发现血压为160/95mmHg,参考范围90~140/60~90mmHg,于是被诊断为高血压。可是当使用降压药物(正规用药)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后,反而出现了头晕乏力、四肢倦怠、眼晴糊模等症状。
病例2:某乙自觉身体非常不舒服,感到明显的乏力、头晕、疲倦、纳差、心烦、失眠,到医院作了各项检查却仍得不到一个明确的诊断,因为各项检查化验结果都显示为正常!这时医生也常常束手策,只能诊断为植物神经紊乱,癔症亚健康等,并无治疗良方。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西医学概念中,化验和检查的结果是诊断疾病的唯一依据。它只注重单个指标的数值大小或是某一器官的形态变化。如果你在检查中发现某指标出现异常,或是某个脏器形态发生变化,不管这种异常对你的正常生理状态是否产生影响和破坏,这时西医就会告诉你这是病,需要治疗,至于在治疗之后身体出现不适,西医就不管了,他们认为只要指标正常,治疗的目的就达到了,当人体生理状态受到影响,产生各种不适,但在化验检查中又发现不了什么异常时,西医就不承认这是病,因为化验是好好的,有病也只是心理因素,既然不是病,那当然就没有治疗的手段了,这就是只注重化验检查结果而不注重人体内在平衡在疾病中的意义所造成的。
在这种整体平衡理论指导下,中医学提出了一个与西医学迥然不同的健康与疾病的概念,那就是不再只把单个的化验、检查指标作为判断健康与疾病的标准,而是和机体的内在的平衡状态的结合作为判断健康和疾病的标准。西医学各种化验指标或检查结果只是表明一种存在,当它们有异于正常的参考数值范围时,我们需要将他们和人体的整体平衡结合起来考虑,如果这些化验、检查结果的异常对人体的整体平衡造成破坏,人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的症状时,我们才诊断为疾病,反之,如果这些化验检查的结果只是人体在某一特定生理状态下的一种特定表现,它的异常并没有造成机体内在平衡破坏,那就不能称之为疾病,如果将检查作为疾病诊断的唯一依据,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就会犯大的错误,这种错误又会给疾病的治疗带来大多的危害。中医并不是排斥现代的检查而是强调把检查和人体的内在平衡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人体的内在平衡作为判断健康与疾病的最终依据。
第一个病例中,某甲虽有血压偏高的事实,但他的高血压是与他内在各系统的运转相适应的,这就说明在特定的因素影响下,机体内在调节系统会根据人体的特定情况来调整自身的血压,在自我调整下从而维持重要器官的供血和供氧。在例1中开始的血压状态就是人体自身调节的结果,这个调节是适度的,并没破坏人体的内在平衡,所以人体感觉舒适,没疾病征象表现出来,相反低于这个血压水平,那就会导致大脑和全身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这就是服用降压药后人体反而出现头晕乏力、四肢倦怠等疾病的原因,这就是服用药物人为的打破了体内平衡状态,故人体就反而出现不适。
病例2,某乙虽然在检查中没异常但他体内平衡状态已受破坏,故就有不适感,至于是什么破坏,中医可以通过四诊合参等手段来获知,但现代仪器就无法检测出来,故此虽然化验正常而人体却感觉到不适。故将人体内在平衡的破坏作为疾病的概念就更为贴切。
人体有着自身自防御机制和调节机制,可以及时抵御各种外来因素对机体的侵害并调适机体的内在平衡,从而有效对抗内、外界因素的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避免疾病发生。故虽外界温度不断地变化,但人体体温却能始终懒定在37度左右。
西医认为发烧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存在大量细菌、病毒以及微生物,我们为何不会被感染,这是因为人体具有免疫和调节功能,能抵抗外来因素对人体不利的影响。某人感冒难道因为他接触的病毒比我们特别的多,当然不是.是人体免疫或调节能力下降,这些微生物才成致病因素。但当感染发生了,杀菌抗病毒治疗总是对的吧!打个比方,你被打了一拳,被打地方出现青紫肿痛,你应该治疗受伤组织还是去杀打你的人,那当然是治疗受伤组织。对感染疾病也是一样,细菌、病毒等就象是打你的人。这些微生物所造成的人体体温调节紊乱就像是你被打后损伤的软组织。故治疗时应以恢复人体的体温平衡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杀菌抗病毒为出发点。所以有时西医用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效果不太好,是因为他们无法改善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
机体实现功能有两大体系: 1是防御体系。 2是调节体系。防御体系包括:免疫系统、修复系统、应激系统。调节体系和防御体系共同构成人体抵抗和适应内外刺激的一种能力。中医将这能力称为 “正气”,造成机体内平衡失调的因素,中医称为 “邪气”。故中医有“正气虚,邪气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说法。实则攻之,虚则补之,虚实夹杂,虽扶正不助邪,祛邪不伤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