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堂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成功病例 > 多汗病例 >  > 正文

自汗

2018-03-15 12:26正中堂正中堂
    正虚邪实,寒热并见,补虚泻实,调之可愈,姚××,女,52岁。阵发性汗出3年多。医诊自发性多汗症。先予西药治疗1年多不效,后又配合中药敛汗固表、益气固表、调和营卫、疏肝解郁等亦不效。细审其证,每次汗出之前先感心烦心悸,继而烦热上冲,冲至头项则汗出,其汗或仅出于左,或仅出于右,很少出现全身汗出,此外尚见下肢轻度浮肿,失眠,舌苔薄白,脉虚而弦细。综合脉证,思之:脉虚者,气血俱虚也;弦者,肝脉也,寒也;细者,血虚也。合之于症,乃气血俱虚为本,气滞血瘀,湿郁不化为标。治拟补气养血以培本,理气活血,燥湿化痰以治标。处方:黄芪30g党参10g丹参30g当归10g黄精10g生地10g柴胡10g苍术15g白术10g青皮10g陈皮10g三棱10g莪术10g薄荷3g夜交藤30g。服药2剂,汗出减少,继服10剂,汗出消失,失眠、浮肿俱解。
    胶于正虚,过施补益,郁火炽盛,迫津外出,苏××,女,28岁。五六年来,经常汗出。医诊自发性多汗症。先以西药治疗数年不效,后又以固表止汗之剂数百剂仍无效。细询其证见:经常一阵一阵的出汗,有时坐着不动即突然感到心烦心悸,继而全身一阵发热而汗出全身,有时因着急而突然感到一阵心烦,热气从心胸上冲,冲至头后即突然汗出;有时一到新的工作场所,即突然感到心烦热,全身烘热一阵即全身汗出。这种情况在月经期间特别严重。若服中药固表止汗之剂,不是不效,就是感到心烦心悸,全身憋胀,有时因全身憋胀难受,每天必须让人不断的捶打,舌苔黄白,脉弦稍数。综合脉证,思之:汗出全身有气虚不固之自汗,亡阴亡阳之绝汗,阴虚火旺之盗汗,然气虚自汗多因劳动而发,阴虚盗汗多睡眠中出,绝汗则必有绝证,此证皆不具备。此证之汗发于烦乱之后,医之称为躁汗者也。此乃肝郁血虚,郁而化火,火邪欲伸,迫津外出所致。故治宜养血疏肝,化痰泻火。处方:川芎10g当归10g黄芩10g白芍10g葛根15g半夏10g桑皮15g甘草10g。服药1剂,汗出即减,继服4剂,诸证大减,共服30剂,愈。某医云:此证余久用敛汗固表之剂,非但汗出不减,亦且全身憋胀难忍,其故何也?答曰:汗与血者同源也,肝者藏血之脏也,肝经郁火欲伸之而不能则迫津外出而为汗也,今肝经郁火非达之不得伸,故只可以解郁泻火之法治之,若以敛摄之剂抑其条畅之性则郁者更郁,故全身憋胀难忍而汗出不止,此所以以解郁之法而效,以摄敛之法不愈之理也。
    胶着补益,湿热反盛,耗气伤阴,汗出溱溱,曹××,男,43岁。下肢沉重乏力7—8年,经常汗出5~6年。医诊自发性多汗症。先予西药治疗3年多不效,后又配合中药敛汗固表之剂,而汗出更甚。细询其证,从腰以下至足特别沉重乏力,甚至感到难于抬腿,汗出溱溱,甚或汗出如豆,而上半身却不汗出,纳呆食减,口干不欲饮,或见烦渴多饮,虽饮2~3暖瓶水亦难解渴,胃脘痞满,舌苔黄白而腻,脉濡缓。因思脉濡缓而下肢沉重者湿热蕴结也。合之与舌、症,乃湿热郁滞,清升浊降失职耳。因拟:防己10g桂枝10g党参10g生石膏15g生薏米15g木瓜10g滑石10g。服药4剂,汗出大减,下肢沉重明显减轻。继服10剂,汗出得止,下肢沉重亦随之消失。某医云:前用敛汗固表而汗出反甚,后用除湿清热而汗出反愈者,何也?答曰:自汗盗汗者固以虚证者为多,因此多用敛汗固表法进行治疗。但本证之自汗却非虚证之自汗,而是蕴热之蒸汗,故当治湿热之蕴蒸,湿热除则汗自止。至于为什么用敛汗固表法而反剧,实因敛汗固表以助邪气之蕴热耳。
    不遵脉证,但守补益,郁火反炽,汗出更剧,靳××,女,49岁。阵发性汗出5年。医诊自发性多汗症。先予西药治疗2年多不效,后予中药敛汗固表之剂治疗3年仍不效。且近年来汗出较前更加频繁,为此经常影响工作和生活。细询其证,汗出多发生在白天,每次发病,先感腹部有股热气上冲,冲至胸头则感全身烦热,继而全身大汗,约1~2秒钟后,即烦热消失,汗出亦止,且时时头晕头痛,胸满心烦,舌苔白,脉弦而滑。综合脉证,思之:脉弦者,肝病也;滑者,痰火也。合之于症,乃痰火郁结在肝胆也。治拟疏肝泻火,化痰解郁。处方:柴胡6g当归9g白芍15g白术9g茯苓9g甘草6g薄荷4g栀子10g生姜3片,龙胆草10g元参15g丹皮9g黄芩9g瓜蒌15g丝瓜络9g。某医云:如此汗出之重证,岂可不用敛汗固表者也?答日:敛汗固表实为治疗汗证之第一大法,故诸医都遵之。然本证虽遍用固表止汗之剂,却由一日汗出一次增至每日汗出十余次,这种事实说明敛汗固表之剂不可予也。张景岳《景岳全书》云:“汗由血液本乎阴也,《经》日: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其义可知。然汗发于阴而出于阳,此其根本则由阴中之营气,而其启闭则由阳中之卫气,故凡欲疏汗而不知营卫之盛衰,欲禁汗而不知橐龠之牝牡,亦猫荡舟于陆,驾车于海耳,吾知其不败不已也。”汗既为发于阴而出于阳,那么影响发于阴而出于阳的因素是什么呢?今从其脉证来看为痰火郁结在肝胆,而非卫气之不固,故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泻火,而不可予补益敛汗以助火邪。服药4剂,汗出减少,继服6剂,汗出消失,他证亦减七八。
    半身汗出,非瘀则郁,反与补益,壅其气血,汗出必剧,康××,男,40岁。阵发性半身汗出半个多月。医诊自发性多汗症。先予西药治之不效,后以中药敛汗固表仍不效。细询其汗出之状,发病伊始先感全身一阵烦热,继而瞬间左半身汗出如珠,2~3秒钟后瞬间即热止汗消。1日数次。别无所苦,舌苔薄白,脉弦涩不调。综合脉证,思之:脉弦者,肝脉也;涩者,滞也、瘀也、寒也;弦涩并见者,寒饮内郁,肝木失达也。合之于症,乃寒饮内郁,肝木失达,水逆上冲也。治拟温阳化饮,疏肝降逆。处方:柴胡10g半夏9g黄芩9g党参9g生姜3片,大枣5个,桂枝9g茯苓15g甘草6g龙骨15g牡蛎15g熟军3g。服药2剂,烦热上冲、汗出的次数明显减少,继服8剂,诸证尽失,愈。某医云:本例患者为何先用敛汗固表之剂不但汗出不减,而反全身憋胀僵抽?答曰:本证之汗首在于郁,而不在于虚,郁者当疏当散,今反用敛用固,致使气血,水饮更加壅滞而难解,故而汗不减而全身憋胀僵抽。
    《伤寒论译释》曾引用过前人这样一个案例:“一商人患自汗证半年之久,延医服止涩收敛药约数十帖无效,乃请名医王子政诊治。王询知病者无发热恶风,汗出欠温,精神疲惫,脉弱,乃予桂枝汤五帖而愈”。
    外感风热误药致变,沈妇,49岁,在常州务农。形体甚丰,宿有气管炎。1982年3月某日清晨自乡来沪,旋即赴苏州扫婆婆墓,临晚复归沪上。路途劳顿,自觉疲惫不支。旋见咳嗽、痰多,略带气急。自服枇杷叶膏、半贝丸三日,痰少咳稀,并见气机上逆,呼吸急促。特邀某名医诊治,用麻黄、杏仁、葶苈子、甘草、鹅管石、半夏、陈皮等药,服七帖。咳喘虽挫而诸症峰起:大便泄泻,每日三、四行;心悸慌乱,胸宇烦闷;额汗频出稍动益甚,而余处则无汗;午后自觉蒸热,但体温不升;胃纳锐减,加之浑身疲软,元气以动。于3月29日送某医院检查,诊断为可能“高血压性心脏病。”于当天下午又急请前中医诊治,仍持前议,因有泄泻、额汗见症,于前方中加入白术茯苓、糯稻根。30日服药一帖,倍觉沉困,胃纳全无,额汗更甚,随揩随渗,卧之于床,扶之亦不能起坐,坐则昏沉不支。至是,患者极度消沉,连夜与夫作生死诀别,翌日(31日)清晨,其夫前来邀诊,作万一之望。诊见面色暗浊,神情淡漠。询知头颅闷胀,不欲举动。额上汗湿,粒粒如珠,渗出于肤。扪之掌心甚热,而手足躯体肌肤不温,语声低微,气怯懒言,余证俱如前述。切脉则两手细弱涩数,人迎与右寸独见浮数,且明显大于他部。舌干无津,中心厚苔直贯根部,色黄且褐。据此脉症,殊属棘手。余反复推究,参合四诊,意为病属外感风热,因素体丰肥,多痰多湿,又遇劳累气虚,无力鼓邪,遂使外邪与痰浊交结,症情复杂。因前投温燥,反劫津液,津伤热郁变证迭生。为今之计,先当辛凉解表,以驱袭入之外邪;清热豁痰,以开邪出之道路。然津气两伤,亦不可不顾,否则津干不能作汗,气虚无力达邪,徒恃表药,终难克效,谛思惟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之加减萎蕤汤最为适用,即以此方加味:葱白三枚淡豆豉9g桔梗3g前胡4.5g白薇9g鲜竹沥30g (冲入) 薄荷4.5g (后入) 炙草3g冬瓜仁12g红枣5枚玉竹9g(姜春华老师批语:方佳)上午服头煎后,即絷絷汗出,遍体津润,至午腹中饥饿,竟食烂面一大碗,约二两许。是日下午即能起坐,患者求愈心切,于当晚又服一剂,一日内两帖俱尽。次日复诊,已觉周身轻快,与日前判若两人,惟额汗虽少未止,精神尚觉短少,此外,别无不适。诊之六脉小而稍数,人迎与右寸浮大之象已平,涩象亦解。舌已不干,然苔仍黄厚,用药仍宗前法,偏重消痰清解: 薄荷3g (后入) 豆豉9g桔梗3g前胡4.5g冬瓜仁12g炒山栀6g炒枳壳4.5g姜半夏6g茯苓9g炙草3g焦六曲9g 服药两帖后,除稍觉疲弱外,余证全退,额汗亦止,已能操持家务,并于4月3日乘车返乡。按:病者事后告知,来沪前三日曾患感冒,发热、头痛,未经治疗热即退。因病中神思恍惚,未予提及,使医者一时难明病源,徒费周折。本例之病因,为宿有痰热,复感外邪,痰邪相结,肺气痹闭,致使邪不外达。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肺气被遏邪无出路,迫走大肠故见泄泻;热郁于内故心胸烦闷;热蒸于上迫液外泄,则额汗频仍;午后阳盛与邪相争,故午后蒸热,因而见证如斯。余治此病,虽合参四诊反复揣摩,而据其脉象为最多,其间尤以人迎与右寸脉最为可凭。盖右寸属肺,肺主宣发卫气,与外感疾病关系密切。风寒之邪恒自太阳而入;风热犯人每多先伤肺卫。右寸脉浮而有力,是表邪确据,浮而兼数乃感受风温、风热之邪,或寒邪入肺化热之征。至于人迎,明代医家李士材言之甚详。《诊家正眼》曰:“人迎脉在左手关前一分,胆之部也,属风木而为阳,故主在外之病。”“人迎紧盛,伤于风也。”又曰:“左关之前一分,为六腑之源头,为诸阳之土宰,察表者不能外也。”故今见人迎浮数,加上见症如斯,是外感风热无疑。当然,此非凭脉癔断,乃合望闻问三诊而推得之,因而投剂即应,效若桴鼓。 (姜春华老师批语:脉学可凭而不可凭,以证为主,以脉参证,斯可矣。)
    董某,56岁,1985年10月15日初诊。患者定时发热已半月,每日清晨5时前发热汗出,持续半小时后热退汗止。兼见头昏少寐。诊时见面色 白,舌苔薄黄,脉象弦浮。据证分析定时发热在5时以前,正为寅时,按子午流注气血之运行规律,寅属太阴肺经所主,故病当属肺热壅盛。治宜清泻肺热,方以泻白散加味:地骨皮10g桑白皮10g黄芩10g百合12g柴胡8g白芍10g甘草5g,粳米1撮。水煎至米熟,临睡前顿服。进1剂,次日病愈大半,连进3剂,病竟霍然,不再复发。
    徐某,男,53岁,干部.1998年8月24日初诊。糖尿病史10余年,血糖控制尚可,间断服用优降糖和降糖灵,血糖维持于8~10mm/L之间,近四年经常出现自汗,动则尤其并觉气短,未予重视。近来症状加重,并且在晨起必大汗和稀便,畏风,时有四肢未端发木,但不盗汗。查体见舌略青紫,有裂纹,苔白,脉沉濡。诊断消渴病并发汗证(糖尿病并发泌汗功能异常) 。辩证:脾肺气虚,营卫不和。治则健脾益肺,调和营卫。1,方选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并嘱病人继续按原量服用降糖药物:黄芪25g 白术30g 防风10g 葛根15g 桂枝12g 白芍20g 大枣3个 山萸肉15g 甘草10 。五付水煎分二次服。2,8月30日二诊:服前方后,畏寒感显缓,自汗亦有所缓解但不明显,并自觉动则气短较甚,口干,证属病重药轻,调方如下:白芍25g 桂枝10g 肉桂10g 山萸肉25g 五味子20g 牡蛎30g 黄芪30g 丹皮15g 玄参20g 白术25g 沙参15g。七付水煎日二次分服。3,9月7日三诊:此方服后前述诸症有较大缓解,但睡眠欠佳,若睡觉不好,次日晨起易汗出口干。舌淡尖红,苔薄白,脉细。血糖基本同前。益气兼养阴血,方用归脾汤加减:A3/4/4/80/1太子参25g 白术20g 黄芪30g 当归15g 甘草10g 茯神20g 远志15g 酸枣仁25g 木香10g 龙眼肉20g 干姜7g 山萸肉15g 白芍25g。 七付水煎日二次分服。药后前述诸症状均有明显缓解,再续用此方与参苓白术散化裁而收全效。
    李某某,男,40岁,1972年6月11日就诊。患项部自汗,竟日淋漓不止,频频作拭,颇感苦恼,要求中药治疗。诊其脉浮缓无力,汗自出。分析病情:项部是太阳经脉所过,长期汗出,系经气向上冲逆,持久不愈,必致虚弱。因投以仲景之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9g炙甘草9g龙骨12g牡蛎12g),和阳降逆,协调营卫,收敛浮越之气。先服4剂,自汗止。再服4剂,以巩固疗效。 (《岳美中医案集》1978:148)
    张某某,男,34岁。1963年8月17日就诊。素体虚弱,外感风寒,服解表药后高热退,但午后潮热不退,继服辛凉解表之剂,则发热渐高,持续不退,又投凉药泻下,则大汗不止,诸法救之无效,抬来我院诊治。症见形体消瘦,精神萎糜,汗出如雨,担架衣被浸湿,低热仍不退,筋脉拘急,眩晕不能站立,二便均无,四肢厥冷,脉沉细。此表阳不固,虚阳外越,治宜温阳固表。处方:炮附片(先煎)、白芍、白术、茯苓、生姜各30g,大剂频频饮之,汗出稍止而神气复,继服上方7剂,发热亦随之而愈。
    陈某,男,40岁。1983年7月16日入院.诉胃院痛,自汗3年。近3月加重,全身汗出湿衣,不分冬夏。经治至8月15日,胃痛等证解除.因天热汗出更多,小便短少,苔白厚腻,脉缓.拟清热利湿之法,通州都以止汗.药用:白术、泽泻、猪令、通草各10g茯令、滑石各12g黄柏、知母各8g肉桂4g芦根30g。水煎服.10剂后,小便长,汗出明显减少,苔白薄腻,脉沉细数,舌尖麻.原方去肉桂,加贝母10连翘12.继服7剂而愈(肖立渭:调津法临床运用举隅,湖北中医杂志,(2);11,1986).
    江xx,男,34岁。1995年4月15日就诊。自述多汗3年。尤以头面、四肢汗出居多,稍动汗出如淋,亦无其他不适,多方治疗无效。证见小便少。饮食、睡眠如常。舌质淡,舌苔白滑,脉浮。证属气化失司,水液外泄而致。治以化气行水,利小便。方用五苓散: 获苓、猪苓各30g桂枝、泽泻各l0g白术l0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3剂后,汗出大减轻。尿量增多。守方继服4剂,竟获痊愈。
    吴xx,男,39岁,工人。二年前,由于连日激动,出汗较多。嗣后则遍身汗出不止,且四季如斯。设若二、三日不出汗,则视为一大幸事,自出汗之日起,即有口苦、口干、尿黄,心烦难寐,肝区不适,肢体困倦,且易感冒、恶风;因多治疗无效,1988年3月2日由其妻陪同就诊。望问之际,见其形体不衰,精神尚可,虽汗出经年,但食欲不减。舌质正常,舌之两侧牢覆薄黄苔。诊其脉,弦数而无力。就诊十多分钟之间,患者已湿透重衫,手背、手掌浸沁之汗液欲滴。按:出汗之症,中医有自汗、盗汗之说。这种认识,对于一般汗症还是有意义的,但对于心肝肺脾功能偏亢之症,在某些病症的特定阶段,确有近似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之处。但此症邪火鸽张之势明显,故不可等同,故调整梢物神经功能之剂自难奏效。而久汗致虚之变亦当顾及,拟泻诸脏气火兼以益气血而敛汗止汗.仿当归六黄.汤义增损为治。方药:黄琴15g黄连10g龙胆草10g茵陈30g生地30g熟地30g黄氏40g防风15g陈小麦60g五味子30g地骨皮15g蜜甘草15g。三剂,水煎服。方中,黄连、黄从胆草、茵陈、地骨皮,清心肝脾肺之火热,诸脏气火消散,不迫液外泻,当可止汗。黄氏、生熟地、蜜甘草,益气阴而回护津液,以补其化椒。防风、黄氏、蜜甘草配伍,固卫气、琉肝,治外感恶风。陈小麦、五味子,养心气而生伟敛汗。上药合而为方,调整诸病脏腑之厥功尽矣!查其患者历来所服之方药,治阳虚自汗者有之,疗阴虚盗汗者有之,径直固涩敛扦者有之,调整植物神经之剂亦有之,然终无寸效。盖本症所涉多途,虚实相并,故上述诸“求剑”之法自难恰中肯萦.本症始于肝胆心肺气火通汗掖外出,然久汗、多汗之汗,又系人体气血津液所化,故因汗出不止而致气血受损。患者虽为久汗之症所苦,但形体、情神、食欲却不因汗衰,且有口干、口苦、心烦等心肝脾脾诸脏之火热症存在,足见并非单纯之阴虚盗汗、阳虚自汗,抑或阴阳两虚者流。其汗出不止及其兼症所示,仍系心肝肺脾诸脏之气火逼液外泻使然。治疗后期,方药偏执其补,复使体内气火难以泻越,助封为疟,故尽管屡屡更换方药,亦难中其肯萦。中医之遗药配伍,与简单言调整植物神经功能云云不能等同。二诊.自称服药一剂,出汗即明显减少,三剂毕,出汗本停止,口苦、口干、心烦、肝区不适亦大为好转。方药已中病,当击鼓再进,以期毕其功于一役,原方加乌梅50g,生津养肝收敛止汗。三诊,服药五剂,出汗止,口干、心烦…亦豁然告愈。为防死灰复嫩,嘱其再晋原方五剂,以善其后(二天服一剂)。1988年5月18日前来致谢,自谓二年多来,服中西药甚多,均未见效,遂称此药神奇云云。
    xx男,45岁,于2007年8月27日以“多汗、失眠、腹泻”收入医院干部病房。因住院治疗多日,疗效不佳。目前患者可见一身自汗出,尤以头面、胸背部为甚,动则益甚,一旦吃饭、喝水立即全身自汗出,故心中焦虑,一身酸软,纳少,小便黄而少,大便稀而不成形,少寐,舌红苔腻,脉濡。辨证属湿热阻遏气机,郁而化热,熏蒸津液而致。治宜调理三焦,宣畅气机而解除湿热。方用三仁汤为主,佐以收涩止汗、解郁之品。药用:A3/4/4/1(易胀袋少煎存)杏仁15g白蔻仁15g苡仁30g滑石30g厚朴10g法半夏10g竹叶6g白通草6g龙骨50g牡蛎50g郁金15g酸枣仁25g。同时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服用3剂后腹泻止,自汗及失眠明显改善,舌淡红苔微腻,脉濡。又继服4剂以上诸症皆消失,痊愈出院。按:自汗分为营卫不和、肺气虚衰、心肾气虚、热郁于内等四类证型,并分别主以桂枝汤、玉屏风散、保元汤或芪附加味汤以及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但本案临床见证则与上述各类证型情形迥异,无以上各类型的见证,反而有湿热之象,因此从湿热辨治而治验。自汗之症,乃是水液代谢功能障碍所致,而《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三焦者,决渎之管,水道出焉”,因此本病病位在三焦,分属肺、脾、肾三脏,治疗当以调理三焦为关键,分治三脏,并引水液自下焦膀胱而出,则邪去汗自止。而三仁汤主治诸证则以三焦气化受阻为病机之关键,侧重于宣畅气机而解除湿热、三焦并调,佐以淡渗清利之品,引湿热下行,则诸证自解。正合此类自汗病例之病机,再根据具体病情佐收敛止汗之品,则汗自止而效立显。
    周某,女,66岁,山泉萍果大队九队。甲 子仲春惊蛰求治。患者仰卧于筏竿上,揭其被则恶风,头汗淋漓,口唇苍白,两眼乏神,呼多吸少,且张口抬肩,语声断续,时咳,无力,自汗。诸症每遇劳累感寒即发,入冬尤甚。昨冬喘咳复发,迄今3个月,服中西药及注射青、链霉素等效微。近日加重,稍动则气短难续,脉细弱,舌淡有齿痕。此乃肺肾气虚,卫外不固。治以补气纳肾,佐以固表法。党参30g黄芪30g熟地 20g五味子10g紫菀10g桑皮10g防风5g白术10g补骨脂10g枣皮30g胡桃 3个连壳捣破。[按]肺为气主,肾为气根;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肾虚不纳,气反上逆而喘;气不卫外,故恶风,自汗发热;外邪易袭,故反复感冒难愈。此例诊断准确,选补肺汤、玉屏风散加味。1 剂轻,2 剂减,3 剂诸症平,6 剂 改汤为丸,加紫河车而愈。1 年后随访,健康如常。
    汪某,女,71岁,1985 年 12月17日初诊。上月初因感冒咳嗽、气紧在市医院服中西药和注射青、链霉素至今,感冒虽愈,但仍咳嗽、气紧,兼见自汗,潮热,动则心累气短,口干不饮,食差,日食不到 1两,形瘦神怯,语音断续,吐词不清,舌嫩红,苔白薄,乏津,脉细数无力。证属肺之气阴两虚,伴胃虚不纳。法当益气固表,养阴生津,*佐健脾益胃。方子补肺汤合生脉散加味。方药:党参20g麦冬10g五味子10g黄芪20g熟地20g紫菀10g桑皮10g卑薢20g谷芽30g茯苓10g山药15g花粉15g石斛20g川贝10g(细末冲服)。1 剂后汗止咳减,饮食增加,舌淡苔白滑。药即生效,守方去花粉、石斛、萆薢,加砂仁2g,附子 3g,1 剂。服药后患者饮食继增,喜热物,咳减痰少,舌尖嫩红边缘白滑,灰黑厚苔乏津。用补肺汤加谷芽、干姜、石斛、萆薢、花粉,1 剂。1 剂后,食欲已如常人,微咳,守方随症增损调理,又5剂痊愈。[按1患者肺之气阴两伤,以气虚为主,子病及母,故损伤脾胃。小佐干姜温中,使脾胃调和,气血生化有源,肺脾功能复常,则不两旬而病愈。
    经某,女,32岁。1999年3月13日初诊。病人有糖尿病史5年余,由单纯饮食控制到近三年开始间断服用美吡哒和二甲双胍,血糖波动于7~11.2mm/L之间,由于去年夏季中旬起因持续高温天气出汗较多,随后出汗不减,并逐步加重,近期已至动辄汗出,夜间盗汗甚而湿被,,服药已众,未解其症, 病人苦不堪言。就诊时见病人面色萎黄无华,神倦乏力,主诉口干多饮,五心烦热,大便不畅。诊脉时即感觉病人手腕部潮湿感,舌暗红,苔白腻而干,脉沉细, FBG10.6mm/L。诊断:消渴病并发汗证(糖病并发泌汗功能异常) 。阅前诸医所用之方,多如六味、加味逍遥、黄连阿胶之滋阴清热类,何以无效,寻思良久,再问病人得知口干且粘腻,大便亦粘滞,解后不爽,虑其证是否属气阴两虚挟湿热兼瘀,治则应益气养阴,兼清热化瘀利浊。1,方选当归六黄汤加减:当归15g 黄芩15g 黄连12g 黄柏15g 黄芪25g 生地30g 熟大黄10g 五味子15g 生龙牡各25g 山萸肉20g 丹参25g。 七付水煎日分二次分服。并调整降糖西药。2,3月27日二诊:病人服前方后,果然自汗及盗汗减其大半,就诊时兴奋异常, 言因怕医生变方而自行加服七付,现已不至于天天晒被,且血糖亦有所下降,查为8.4mm/L。现仍活动量较大时出汗以及睡眠醒来时身上微有汗,轻度心烦易恕,口干苦。查见舌苔薄白黄而干,脉弦细。证属水不涵木,相火内扰。更方用加味逍遥丸化裁:当归15g 白芍25g 柴胡7g 茯苓15g 白术20g 丹皮15g 栀子10g 山萸肉20g 生龙牡各25g 生黄芪25g 黄柏15g 肉桂7g 。七付水煎日二次温服。3,4月4日三诊:病人诉自汗盗汗诸症基本消失,偶情绪激动时和激动后仍少量汗出,无明显不适,治嘱病人续用中成药知柏地黄丸以资固巩疗效。
    刘某,女性,44岁,主因产后自汗失眠15年于2013年6月27日初诊。证见:每于后半夜畏寒阵发,寒彻骨髓,覆被亦不能缓解,后全身汗出,畏寒得解。失眠,<4h/d。月经量少,经行并月。15年来,畏寒自汗每周发作一次。脉沉细弦,苔薄质紫,颤。辨证为营卫失和,阳虚阴损。治法拟调和营卫,复阳固表,兼益肾阴。取桂枝加附子汤合二至丸。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0g大枣15g生姜15g淡附片10g女贞子15g墨旱莲30g,14剂, 2013年7月18日复诊,患者自汗止,冷彻骨髓若失。睡眠改善,>6h/d。经行复常。按:患者自汗始于产后,产后血虚,卫阳虚弱,腠理不固,故易受寒。本患者自汗15年,反复发作,影响睡眠,畏寒,寒彻骨髓。为久汗伤阳,阳虚生内寒。故予桂枝加附子汤,温阳化气,调和营卫。桂枝加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太阳病,汗法应取“微似汗”,发汗太过,必伤津液,津竭于里,固有小便难,日久可有血分不足。汗漏可致阳虚,卫阳不固,阳虚生内寒。成无己认为:四肢挛急,难以屈伸者,亡阳而脱液也。本案表现为经行量少,重或并月,也是阳损及阴使然。即有血虚表现经云: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方中附子固少阴之阳,固阳即所以止汗,止汗即所以救液。桂枝汤调和营卫。《古方选注》认为桂枝加附子,治外亡阳而内脱液。熟附虽能补阳,终属燥液,四肢难以屈伸,其为液燥,骨属不利矣。仲景以桂枝汤轻扬力薄,必籍附子刚烈之性直走内外,急急温经复阳,使汗不外泄,正以救液也。患者年近七七,天癸渐竭,经方合用二至丸以滋补肝肾,补腰膝,壮筋骨也,经方应用需结合辨证用法。总之,桂枝加附子汤,多用于桂枝汤证而里有少阴之证者,加用附子,乃助营卫调和,阴平阳秘,“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经行失常,寒颤失眠也一并而愈。
    彭某,女,70岁,初诊日期2006年4月5日。昼夜汗出不止3个月。今年元月初因“感冒”服发汗药后开始汗出不止,经治无效。渐加重至全身汗出,昼夜不止,而以夜间更甚。轻时全身湿漉,重时不断淌滴。当地县医院以“植物神经紊乱”而收入院。经半月治疗不效,转入市级某医院住院。其时昼夜大汗淋漓已近两月,患者甚感神疲倦怠,且伴恶风、口苦、纳差、时冷热、失眠等症。该院内科诊为:多汗症、原发性高血压、陈旧性脑硬塞。经静滴黄芪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并先后服中药益气安神、益气除湿、收敛止汗等剂,治疗近月,仍汗出如故,患者十分痛苦,遂接受经治医生建议,准备去上级医院行外科治疗,并已自行找好了献血人员。为尽最后努力,该科邀请相关专家会诊。会诊时我简略发表了对本病的病机认识,诊断意见和施治方药等方面意见,受到采用,药后见效。自此,该患者除住院病人的一般补液支持和对症治疗外,全程转由我开方治疗。刻诊:昼夜全身大汗淋漓,日夜更衣数次,最多一夜更衣5次亦衣襟浸湿,口渴口苦、恶风、神疲倦怠、身时冷热、失眠。脉左三部弦数,右三部数大而虚,舌正。辨证论治:
    学生甲:关于汗证王肯堂有一段提纲挈领的论述:“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发于外者为汗。汗者乃心之液,而自汗之证未有不由心肾俱虚而得之,故阴阳虚必腠理发热自汗,此固阴阳偏胜而致。”这个观点为古今医家所普遍认同,故补益心肾,调和阴阳应当是汗证治疗的基本原则。本患者年届古稀,病程3月,心肾亏虚,乃为必然。可否考虑用大补元煎合天王补心丹。
    学生乙:汗证自古有自汗盗汗之分,而在治疗时因阴阳互根关系,故有阳虚而治阴,阴虚而治阳者。然无论何种治法,均要考虑以固护心肾之气为主。故陈修園认为:“总之汗以元气为枢机”。并对此类汗证患者提出以六味回阳饮重用人参以治,我觉得可以一试。
    老师:汗证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等。辨治时大家不要忽视了一个问题,即汗证不仅是杂病的一个重要病症,在伤寒温病中也是被非常重视的一个症状。它虽不像杂病那样列专章论述,而却常被作为某种病机的标识性症状。本例大汗淋漓为营血虚于内,卫气虚于外,营卫失于和谐漏出而为汗。这一认识联系到其恶风、口苦、时冷热等症状,即可看出其与《伤寒论》营卫不和病机相关条文若合符节。因而,其证不属杂病,而是伤寒之营卫失和证。辨证:太阳少阳合病,营卫失和之汗证。处以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加味。柴胡12g黄芩10g半夏10g白人参15g桂枝10g白芍30g炙草15g大枣20g生姜10g龙骨30g牡蛎30g炮附片30g。水煎,日服1剂。2剂。2006年4月7日二诊。昼夜全身汗出已呈间断发生,量亦减少,口渴。上方加马料豆(黑皮,黄心,形状近乎圆形,略扁)50g,3剂。4月10日三诊。汗出势头完全遏止,双腋及背部已开始干爽,活动或进食时汗出已明显减少,口渴减,双太阳穴痛,原弦大脉势减缓。续上方,3剂。4月13日四诊,汗出止,身干爽,精神转好,恶风大减,舌体胖大,舌苔黄厚。上方加白蔻10g杏仁12g苡仁30g,3剂。4月17日五诊。汗出全止,时冷热、口苦、恶风等症完全消失,精神好转。转为治疗失眠及陈旧性头痛。又调治月余好转出院。2006年9月11日因咯痰即尿失禁,痔出血等症来诊,云回家两个多月来,虽酷热亦汗出正常,且能耐受猛吹电扇,精神及行动均甚健。病名---主症---辨证---治法---选方---汗证---昼亱大汗淋漓---口苦恶风---身时冷热---营卫失和---调和营卫---桂枝汤小柴胡汤。思辨解惑:
    学生甲:本例病案,功在会诊。会诊不仅是解决疑难病证的有效方法,也是学术交流、视野拓展、思维开启和理论碰撞的最佳场所,可惜中医受流派鸿沟,门户之见,保守技术和文人相轻等传统消极面的影响,较少开展临床会诊。所幸的是无论当今的社会形势,还是学术形势,都正克服着上述消极因素,促进会诊形式的采用和会诊制的形成。故应当大兴会诊之风。本例仅用10余日治疗即令痼疾痊愈,得益于老师在会诊时所发表意见被采纳,请再讲讲,好吗?
    老师:只要结合全部脉症,即不难辨识其证完全符合《伤寒论》第十二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和第十三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的临床表现,因此,病属营卫不和之汗出。桂枝汤是调和营卫之祖方,而在《伤寒论》使用的19个条文中以“主之”遣用者仅此二条,其余都是“宜”用。“主之”者,定法而不可挪移者也,说明用之以止营卫不和之汗乃为特效方。而少阳外主腠理,内主三焦,“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说明腠理之部位同太阳所主之“表”组织临近。就生理言,腠理为“血气所注”和太阳主统营卫同一道理。小柴胡汤为少阳病之主方,故有人说:“桂枝汤是治邪气侵犯于营卫,小柴胡汤是治邪气出入于营卫。”本例病人症状有口苦,时冷热,符合少阳病七大主证中之“口苦”和“往来寒热”表现,而《伤寒论》101条明确指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说明其证已涉少阳,因此,本证为太阳少阳合病,用桂枝汤合小柴胡汤治疗是最佳选择。
    学生乙:而桂枝汤是止汗剂还是发汗剂学术界尚存争议。1985年乐山地区人民医院中医研究室为此还组织过一次大讨论,分别于《四川中医》1985年第7期和1986年11期发表后,引起了较大反响。若桂枝汤真为发汗剂,用之止汗岂非抱薪救火。
    老师:二十多年前先师江尔逊组织我们进行的那场讨论,实践了教学相长的高层次中医教育方法,反映了极度活跃的学术民主空气。不仅当时获益非浅,至今思及先师的殷殷情怀因之而倍感深切;先师的精辟讲述因之而倍觉珍贵。此感此觉来于师生朝夕相处,执手向道,故恐仅为师承者所能特别感受。在重视和提倡师承教育的今天,这种讨论形式应该发扬和推广。
桂枝汤是发汗剂的提出,是缘于使用桂枝汤的条文中有“发汗”、“解表”、“解外”、“攻表”等提法,而只要研究条文的具体精神就可发现,其实这些提法都是调和营卫的互词,其中“攻表”的“攻”字乃“专”字之意,即专调和其外。而桂枝汤的禁忌——“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也早已明确了其不是发汗剂。为了强调这点,仲景特别叮嘱:“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学生乙:那么为什么还有桂枝汤是“发汗解肌”的说法呢?
    老师:那是混淆了“发汗”和“解肌”两个概念。唐宗海说:“皮毛一层为卫所司,肌肉一层为营所宅。”而仲景明确指出:“桂枝本为解肌”,说明桂枝汤之病位在营分,即在肌肉。只有风寒伤于卫分,皮毛闭塞无汗者,才能发汗(用麻黄汤),说明麻黄汤证的病位在卫分,即在皮毛。可见“解肌发汗”不仅混淆了病位,且必然会混淆治法。
    学生丙:既然汗之于营卫关系如此密切,桂枝汤治本例顽固性汗出,收效如此快捷全在于调和了营卫,那么,营卫是如何失和的呢?
    老师:欲明营卫不和的病理,当先明营卫和谐之生理。《灵枢·营卫生会篇》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此营卫和谐之道。营卫和则原真通畅,阴平阳秘,人即安和。而凡禀赋不足,素体亏虚之人,营血虚于内,卫气虚于外,营卫调和度很低,一旦风寒之邪袭表,便透卫而入营,营血受伤,不能守卫,漏出而为汗。故伤寒汗证之治总是著眼于营卫。此同“汗为心液”(心主血),“血汗同源”等杂病汗证辨证之著眼点,本质上是并行不悖的。
    学生丁:对《伤寒论》的“证” 即该方使用铁的指征,过去一直限于“用”的认识层面,不知条文寥寥数语所表述之“证”,背后有着如此复杂而深奥的道理。看来,把握好“证”实际也就遵循和体现了这些道理。换言之,经方之用,本于条文所确定的证,据“证”用方也就简略了复杂的辨证环节,此即“有是证则用是方”遣方原则的妙处。
    老师:关于这个问题,其他篇章已有论述。而尚有一点需要明确,那就是从古至今,经方有许多扩大应用,即对条文所论之“证”以外的一些病证加以使用。那或是基于对“证”的联类所及的考虑;或是基于对方的研究进展;或是基于对药的新作用的发现;或是基于对某病的病机有了新的认识。此又为方证相对遣方原则的新发展。
    学生甲:还有一个问题,即马料豆的使用,该药一般药物学未载,不知此为何物。
    老师:马料豆即胡豆。其性温味甘,有益脾和中,调气敛汗之功。陈修園在《医学从众录》中用莲枣麦豆汤(莲米、大枣、浮麦、马料豆)治盗汗。先师江尔逊将之用于火热不旺,不耐当归六黄汤清热者之盗汗(尤其是小儿)患者,甚为有效。
    金某某,女,61岁。2009年11月12日初诊。主诉:乏力多汗10余年。病史:乏力自汗已10余年,怕热口渴,大便一日三四行,溏薄,如果受凉更会出现腹泻,服用黄连素后能缓解。48岁绝经,此后出现先全身发热、面部潮红、心烦,然后出汗,一日多次。纳可,眠安,脾气好。有乙肝病史,2007年因GPT升高住院,现在服用拉米夫定片,肝功能指标正常。舌淡红而胖,苔薄,脉沉弦。处方:乌梅15g细辛3g肉桂3g川连3g知柏(各)9g当归3g党参30g川椒3g制附子3g仙灵脾15g仙茅9g巴戟天9g,7剂。2009年11月19日二诊:药后乏力自汗与烘热汗出均明显减轻,大便一日一行,成形,不怕热,但仍有口渴。补诉有咽炎史,经常咽喉不适,痰多,色白。舌质淡红,苔薄略腻,脉沉弦。处方:守方,改知柏(各)6g,去当归,加玄参9g、蝉衣12g、僵蚕12g、冬瓜子30g,14剂。2009年12月3日三诊:诸症均明显减轻,咽喉不适亦大减。舌苔薄白,脉沉弦。处方:守11月19日方,去玄参,加木蝴蝶12g,7剂。药后诸症均愈。
    金××,女.49岁。十几年来,一遇见风吹即感头痛,胸满心烦,五心烦热。近四五年来,经常阵发性汗出,每日数次,发作之前,先感心中烦热,热气上冲,冲至胸、头即全身猝然汗出,继而身凉汗止。前医曾应用各种止汗剂100 余剂无效。审其舌苔薄黄,脉弦而滑。综合脉证,诊为血虚肝郁,郁而化火。拟疏肝养血,泻火。丹栀逍遥散加味:柴胡6g当归9g白芍15g白术9g茯苓9g甘草6g薄荷4.5g生姜3 片,龙胆草9g玄参15g丹皮9g栀子9g黄芩9g.药进2 剂,未见寸效。再思其脉见滑,滑主痰热,此方疏肝泻火有余,化痰不足,故加瓜蒌15g丝瓜络9g以化痰。服药4 剂,果然心烦汗出大减,继服6 剂而愈。半脸汗出或半身汗出,多为肝木之失达,营卫之失调所致,若徒用止汗非但汗出不止,反见烦躁拘急不适,治宜疏肝木,调三焦,致荣卫调,汗出即解。
    吴xx,女,44岁,梓潼县川剧团。1977年4月25日。自汗已历二月之久,稍一行动,即满身汗出,里衣皆湿透。即安坐不动,亦往往汗出如洗。前医以自汗属阳虚,用大剂黄芪、附子、炙甘草、白术。党参、浮小麦、牡蛎等温阳益气敛汗药,汗出益甚。刻诊:自汗淋漓,不畏寒,面如施朱,脉细数,舌质红,苔少。改从阴虚治。西洋参、五味子、麦冬、生地、知母、玄参、麦冬、龙骨、牡蛎、白芍、山萸肉、生甘草,取纯阴壮水,甘苦合化之意,连服3剂,竟愈。
    xx女,56岁,3个月前因长期打麻将憋尿不解后出现小便频数,尿急、尿痛,后在湖南某医科大学住院治疗二个月,各种抗生素遍用,症状未能缓解,曾经膀胱镜检查未发现病变,肾脏检查正常,小便培养阴性,诊为尿道综合征,该西医院泌尿专家束手无策,建议中医治疗来我院,来院时三大常规阴性、各种生化检查未发现为阳性结果,尿培养阴性,经服用中药补中益气汤、无比山药丸、八正散配很西药抗炎镇定(服安定每日夜尿10次,不服则20余次)等治疗月余症状仍无明显好转,该患者仍希望寄于中医,特请会诊。症见:尿频每日多达30余次,排尿有不畅之感,精神抑郁,形体畏寒,每晚需穿厚衣棉裤入睡,动则短气,汗出如雨,头湿如水浸,夜寐不安,手足心热,口干每日需饮冷水2000余ml舌质淡,无苔,但舌质上满布津液,脉沉细。治从阴中求阳,金匮肾气丸加减。制附片(先煎)6g 桂枝6g 山药15g 山萸肉20g熟地30g丹皮10g云苓15g凤尾草15g 苦参30g 怀牛膝20g菟丝子15g黄芪30g防风6g白术10g 5剂,另用吴茱萸研末外敷涌泉穴引火归原。二诊:小便频明显减少,夜行10余次,形体畏寒大减,已可脱衣入睡,仅背部、两腿膝以上至小腹畏冷,仍口干,喜冷饮,但每天饮水只有500ml(原为2000ml),唯动则短气,汗出如雨未减,舌质淡,无苔,但舌质上满布津液,脉沉细。制附片(先煎)6g桂枝6g山药15g山萸肉20g熟地30g黄芪30g防风6g白术10g煅牡蛎30g煅龙骨30g凤尾草15g苦参30g另用五倍子研末外敷神阙穴,收敛止汗。5剂。三诊:汗出止,唯小便频,但次数明显减少,每次小便时感较前顺畅且量量增加,轻度畏寒,不再渴饮热水,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制附片(先煎)6g 桂枝6g 山药15 g 山萸肉20g 熟地30g丹皮10 g云苓15g土茯苓20g苦参30g怀牛膝20g菟丝子15g黄芪30g防风6g白术10g,5剂另用温针:关元、气海、肾俞、三阴交、足三里等四诊:尿频症状除,小便顺畅,仍感轻度乏力,畏冷,舌质淡,脉沉细。命其朝服补中益气丸,暮服金匮肾气丸,遂予出院。这个案子我不加以解析,请爱友们自己思考治疗的思路.

    更多病例在整理中......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