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堂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人生哲学 > 好人好亊 >  > 正文

西安49岁眼科女主任患罕见病,临终前写下最后的要求,催人泪下

2022-05-07 20:30正中堂正中堂

西安49岁眼科女主任患罕见病,临终前写下最后的要求,催人泪下(点击原文)

她是一名好医生,同时又是一位病人。

“当了一辈子病人,就想当个好医生”。她的病例在全世界极其罕见,从全球已有的几十个病例来看,没有活过30岁的。

可她却说:“我已经是得这个病的人里,全世界活得最长的人了,现在每多活一天都是赚到”。

西安49岁眼科女主任患罕见病,临终前写下最后的要求,催人泪下

1.童年罹患难以治愈的罕见病

1972年邢咏新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

由于父亲在西宁,母亲在天水,童年的她时常在两地间奔波。

只不过,更多的时候是在医院。

因为早产,邢咏新的体质一直很弱。

1976年在一次患病检查时,她被诊断出患有免疫系统疾病。

幼年的邢咏新并不知道自己患的病有多严重,只是在印象中,她需要经常性住院。

由于那个年代医疗条件的限制,医院对她的病症也所知甚少,只知道是血液疾病,但没有办法查清过敏源。

就这样,她和患有白血病的孩子住进同一个病房,身体出现水肿就脱水,出现过敏和紫癜就用激素压制免疫。

长期和医生接触的过程,使邢咏新对医生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

年少的她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够像照顾过她的医生那样,把这份爱传递给更多的病人。

为此,邢咏新立志成为一名医生。

多年来,她生病了就去住院,病情稳定了,就出院上学,反反复复。

1988年,她顺利考上西安医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在学习的过程中,她了解到,自己所患的疾病是过敏性紫癜,而这种疾病到目前为止也尚不明确它的发病机制和原因。

在院长邵文斌的帮助下,终于查清了邢咏新的过敏源,原来是自身红细胞。

说得通俗一点,只有当血液里的红细胞老老实实呆在血管里,就不会引发病症。

一旦有稍微大一点的创伤性出血,造成红细胞离开血管,就会引发全身过敏反应,甚至女性例假期间的正常性出血,当出血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发生全身的过敏反应。

一旦血管向外渗水就会形成水肿,如果形成脑部水肿,压迫脑部神经,还会发生失明、失语、失忆等症状。

从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在卫生局做行政这样的轻松工作,义无反顾地选择去当一名临床医生。

碑林区红十字医院是邢咏新职业生涯的第一站,在这里,她一干就是九年,为日后的诊断治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在这期间,她不满足于现有的技术水平,不断精进,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先后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

2007年,她的病情开始加重,下肢负重关节发现多发性骨坏死,忙碌间,她强忍着疼痛,必须将自己手头上的工作顺利完成,才肯去复诊。

2008年,她成为了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一名文职军医。

由于在儿童眼科上的精湛医术,使唐都成为口碑医院,邢咏新也被授予三等功。

那时的邢咏新已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眼科专家。

人们时常看到她坐着轮椅出诊,只知道她身体不太好患有疾病,但不知道她病是迄今为止都很难治愈的免疫系统疾病。

她本以为,这辈子也许都会是自己一个人扛下所有,但就在这时,却遇到了属于她的一抹阳光。

邢咏新与爱人李峰结婚那年,病危通知书加在一起,都有好厚的一沓。

李峰说,“她住院就像是家常便饭。”每隔隔几年就会住一次院,而每次住院都会收到病危通知书。

有时候病情加重,腿部皮肤出现大面积坏死,而血源性骨髓炎、败血症和心衰也时有发生。

2.不为人知的出诊背后

2016年,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邢咏新从唐都医院调入西安市第一医院。

从文职军医到眼科主任,不论身份怎样变化,她一直都忙碌在临床第一线。

在门诊二楼的14号诊室,是邢咏新“大展拳脚”的地方。

这里有一个神奇的布袋子,里面装满了各种玩具玩偶。

“小朋友,你看,这个小猪的舌头可以伸出来,快看快看”。

邢咏新拿着手中的玩具,吸引着孩子们顺利完成检查。

除了玩具和贴片,有时面对一两岁的患儿哭闹不愿意配合,邢咏新又化身成小动物,模仿它们的声音,吸引孩子配合检查。

回到家里,她唯一的兴趣就是“看动画片”,孩子们看什么动画片,她就看什么动画片。

一边检查一边和孩子们讲动画片里的内容,很快就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他们喜欢这位会聊动画、会讲故事的“邢妈妈”。

还有一些小朋友对医生的白大褂有惧怕心理,“邢妈妈”干脆脱了白大褂,带着他们走出诊室,与他们一起玩耍交流。

取得了小朋友的信任后,检查也变得很顺利。

2017年,邢咏新大腿内侧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大面积坏死。

经过植皮治疗,情况有所好转,但始终无法痊愈。

为了遮住腿部因为患病形成水肿,避免患者产生惧怕心理,她常年穿着裙子,即使冬天也不例外。

西安市第一医院小儿眼科副主任宋金鑫,曾是邢医生的同事,她回忆道:“她常年可能需要吃控制心率的药,身上有伤口,她可能会吃消炎药、抗感染的药,还有发烧的时候会吃退烧药,她就是用各种药来压制自己的身体,让自己不疼,让自己忘记疼痛,然后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邢咏新腿脚能走的时候,就走着去上门诊,但如果腰腿实在疼得厉害,她就让助手用轮椅推她过去,有时还要到急诊室借一个氧气,一边吸氧一边出诊。

这一幕,很多病患家属都很熟悉,“无论就诊室外多嘈杂,都认真耐心对待每个孩子,上午门诊看不完的等到下午手术做完后再接着到办公室给看。邢主任是我孩子的医生,她经常坐着轮椅来上班,中途其他大夫还给她送药。”

人们时常看到她坐着轮椅出诊,只知道她身体不太好患有疾病,但却都不知她病是迄今为止都很难治愈的免疫系统疾病。

3.生命的最后

由于自己也是病人,所以能体会到病人和病人家属的心情。

每天来自全国各来地找邢医生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很多人为了能挂上号,需要排很长时间,有些人直到下班还在焦急地等候。

邢医生非常理解家属的心情,她常常不顾自己身体的疲劳程度,延长出诊时间,只为多看一个病人。

而从第一个病人到最后一个病人,她的态度始终和颜悦色,不急不燥。

2019年3月,邢咏新被评为了西安市最美女性,而在此时,她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大腿内侧皮肤组织坏死的面积持续增长,还伴有间歇性发热。

2020年1月,她的腰部和肩关节开始出现疼痛,活动受限。

她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可就在她准备住院治疗时,疫情的出现打乱了全部计划。

即便这样,邢咏新还是坚持为寒假假期里的孩子们出诊、手术。

4月邢咏新再次住院,直到7月还不见好转。

每年的暑假是小儿眼科最忙的时候,很多家长挂不上她的号,纷纷在微信群询问。

7月5号,还在住院的邢咏新回复大家说:“这个暑假,邢妈妈因为身体原因要和大家失约了,其他医生会和我一样为大家诊断治疗。”

在ICU病房里,预感到来日不多的她,开始考虑身后事。

由于言语困难,她在纸上写下了对丈夫的临终嘱托:“哥哥,想了好几天,我的病情如此严重,如果有救治的可能,就治!但如果希望渺茫,就不要试图救治了,只是劳民伤财而已。只有唯一的要求,不要让我去的太痛苦,我不想走的没有尊严,记得我的遗体和角膜捐献一事!”

其实早在2017年时邢咏新就和丈夫签了角膜和遗体捐献志愿书,她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就算离开这个世界,也了无遗憾。

10月6日,ICU里的邢咏新停止了呼吸。

得知这个消息,家属群里引起了轰动。

“记得在2018年冬天,我们带孩子去复查,从早上8:00一直等到下午6:00都没有排上邢大夫的号,直到晚上8点多才给孩子复查的,这期间一直都没有休息,加班到这个点,邢医生还是非常的细致和耐心,语气和蔼,没有一点架子。”

“希望她一路走好。”

遵照她的遗愿,角膜捐献给西安市第一医院眼库,成为首位捐献角膜的眼科医生。

遗体则捐献给了她的母校——西安交大医学部,用于医学研究。

就在邢咏新去世后不久,10月10日和10月12日,她的角膜成功地移植给两位角膜盲患者。

其中一位接受了角膜的患者缅怀道:“2020年10月6日是我最后一次和她面对面:她去世了,她是角膜捐献者,我是眼库角膜获取者。我和她的距离如此之近,可以清楚的看到她的角膜非常清澈透明。”

因为是患者,所以是医生,因为体会了患者之痛,所以她想治好更多的患者,她的生命没有那么长,也容纳了很多的苦痛。

但她用自己的坚韧多活了九年,九年的时间去为别人解除痛苦,她把眼角膜给了别人,她还可以继续享受这个世界的光明。

她这一生就是为别人带来光明的,而她自己也活成了一道明亮的光,祝福好人一路走好!

参考资料:

澎湃政务,眼科专家邢咏新捐献角膜遗体:把爱变成看得见

《华商报》,洒泪!西安49岁眼科女医生病逝捐献眼角膜和遗体,从医经历让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