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堂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误诊误治 > 西医失误案例 >  > 正文

肝癌的诊断失误

2017-05-23 14:33admin正中堂
肝癌的诊断失误
原发性肝癌症(下称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占第3位。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约10万人,1977年全国肝癌协作会议提出肝癌的病程可分为早期(Ⅰ期)、中期(Ⅱ期)和晚期(Ⅲ期)。早期肝癌,也称亚临床肝癌,是指临床上尚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的肝癌。晚期肝癌指已出现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者,中期则指症状或体征介于亚临床与晚期之间者。从肝细胞癌变发展到亚临床,大约需时10个月,从亚临床发展到中期,大约需时9个月,从中期到晚期约 4个月。症状不典型,给诊断造成一定困难,误漏诊的病例经常发生,近年来由于加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面,已使预后有了很大的改观。
    病例1患者男,65岁。原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及二十指肠球部溃疡病史。曾于1年前住院治疗好转出院。本次因上腹痛3个月,加重5天,于1989年10月3日再次住院。检查:体温36.9C ,脉搏90次min ,血压25.3/14.7kPa ,营养中等,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肝剑英下3.0cm ,肋下2.0cm  ,有触痛,下肢无浮肿。化验:血红蛋白110g/L  ,红细胞3.88X10/L ,白细胞6.6X10/L ,中性粒细胞0.71 ,淋巴细胞0.29。肝功能正常,  HBsAg阴性。心电图大致正常。胸片示主动脉型心脏。胃镜检查报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窦炎。B超.肝实质回声欠均匀,左肝有一直径约5cm之低回声包块,外形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提示左叶占位病变、肝硬化。肝CT扫描诊断肝硬化、左叶肝癌。化验AFP对流电泳法阴性, r-GT254U,AKP41.1U ,火箭电泳法AFP<25ng/m1。予对症治疗,患者逐渐消瘦、贫血、出现腹水、黄疸、肝昏迷,于1990年1月21日死亡。讨论:肝癌起病多隐匿,没有典型的症状。就诊者症状多种多样,常有的症状为肝区疼痛或其他部位疼痛,肝痛多为持续性胀痛或钝痛。肝痛是由于肿瘤增长迅速,拉紧局部包膜所致,如肿瘤生长缓慢,可以无痛或仅有轻微钝痛。肝癌结节破裂则可引起急腹痛,从肝区开始迅速延至全腹,产生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如出血量大, 则可引起晕厥或休克,有时可误诊为宫外孕等急腹症。肝右叶顶部癌肿可侵袭横膈,产生肩酸,腰背痛要警惕肝癌的可能。肝癌则主要表现为肝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不平,可有大小不等结节或巨块,可有压痛。有的肝癌突出在右肋弓下或剑突下时,上腹饱满或局部隆起。有的患者以上腹部摸到硬块而来诊。肝癌患者常会有食欲不振、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还有的以发热就诊。肝癌合并肝硬化的的发生率为50%~90%,常有肝硬化的临床表现,晚期患者则有黄疸,贫血,消瘦,恶液质等晚期肿瘤的表现及转移灶的表现,有的患者是以转移灶的症状首次就诊的。从临床上误诊的情况看,常误诊为肝胆系统的各种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囊肿、胆囊炎、胆石症或胆道蛔虫症等。还有误诊为急性胰腺炎、宫外孕等急腹症,有以胸痛为首发症状者可误诊为右侧胸膜炎,所以有作者提出,对下列症状应高度重视:急腹症、发热、腹泻、腰背痛、肩酸、痰中带血、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头皮肿块、以及红细胞增多、低血糖、高血钙等,应作有关检查以利鉴别。近年来注意到乙型肝炎与肝癌的关系,肝癌患者约1/3有慢性肝炎史,病理发现肝癌合并的肝硬化为结节性肝硬化,此种肝硬化与肝炎关系甚为密切。几乎90%以上的肝癌患者先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癌患者HBsAg阳性率显著增高,肝炎一肝硬化一肝癌的因果关系已初步肯定。乙型病毒性肝炎演变为肝癌时,常有HbsAg/抗-HBe模式的改变,HbsAg转阴而抗抗-HBe转阳,有人称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为肝癌的第二标志。自从1964年发现肝癌患者血清中能测出甲胎蛋白(AFP)增高以来,发现了不少没有症状、体征的早期肝癌,经手术根治,预后有了显著改变, 使肝癌的研究,进入了亚临床肝癌阶段。亚临床肝癌大多数是小肝癌,即单个结节的最大直径<5cm,如为几个结节(4个以内),其中最大直径<3.5cm。正常成人血清AFP含量<30/m1。亚临床肝癌AFP>30~400ug/m1,如AFP>400ug/m1持续1个月,则诊断为肝癌,其准确性达98.2%~99. 0%。如AFP>200ug/m1持续8周以上,亦有诊断肝癌的价值。血清AFP检测法有:(1)琼脂扩散法,当AFP浓度2000~3000ug/m1时呈现阳性;(2)对流电泳法:当AFP浓度为500ug/m1时呈阳反应,比二法特异性高,但灵敏度低;(3)反向间接血凝法:1:10、1:100和1:1000阳性时,分别相当于AFP浓度50ug/m1、500ug/m1、5000ug/m1;   (4)放射免疫法,可测到AFP10ug/m1;(5)火箭电泳法:可测到AFP30ug/m1;后二法灵敏度高。但AFP 检测法也有缺点,主要为有约10%肝癌为真阴性及15%~20%肝癌持续低浓度阳性。肝癌患者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γ- 谷氨酰转肽酶都可以增高,此可作为肝癌的辅助诊断方法,但无早期诊断价值。肝癌的定位诊断方法有:(1)超声检查。B超已广泛应用于诊断肝癌,它可以肿瘤的大小、形态、在肝内的部位、其分辨率低限为2cm,对肝癌早期的定位诊断很有帮助,是无创伤检查方法,操作方便,可重复检查。用于普查尤为方便,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2)放射性核素肝扫描。其分辨率低限为5cm,对中、晚期较大的肝癌有较高的阳性率,但对早期肝癌则灵敏度不够。(3)CT扫描。用于肝癌的定位诊断,其分辨率低限为2cm,亦为无创伤检查方法。(4)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能分辨1~2cm的肝癌,为最灵敏的定位检查方法,可提高亚临床肝癌的诊断率,其缺点为创伤性检查方法。碘过敏者不宜进行该项检查。另有磁共振显像,显示肝内细节比CT好,但价格昂贵,尚难普及,肝穿活检有一定的危险性,近年来用细针在超声探头指引下,穿刺癌结节吸取组织作涂片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总之,目前对小肝癌的定性诊断都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其诊断水平也将会得到更大提高。结语:早期肝癌没有症状,不易被发现,但应用多种免疫学方法可定性或定量地检测AFP的浓度,使亚临床肝癌的诊断成为可能,用于普查很有价值。肝癌出现症状时,表现多种多样,很易误诊。故必须仔细鉴别。近年来发现乙型肝炎与肝癌有一定关系,有人称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为肝癌的第二标志,故受到重视。B超及CT扫描分辨率低限为2cm,并可定位诊断,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能分辨1~2cm的肝癌,从而使肝癌的研究进入亚临床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