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堂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医疗警告 >  > 正文

医学越来越发达,病人却越来越多?肿瘤科大夫说了句大实话

2019-12-24 13:13正中堂正中堂
医学越来越发达,病人却越来越多?肿瘤科大夫说了句大实话
 
 
 
 
 
现在人类最大的误区,就是希望医疗能够解决一切的病痛。却忽略了——健康,要靠自己去经营的。
 
只治不防,越治越忙!
 
为此,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给出了8句关于“防病”的金言,让您有病别“盲治”。
 
睡眠:很多健康问题都是因为没睡好!
 
睡眠跟疾病的关系太大了。
 
长期睡眠不好是很多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发生疾病以后治疗效果不好,很重要的一点也是睡眠没有保证。
 
再忙碌,也不能用睡眠来换工作。尤其是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3点这个时间段,睡眠一定要保证。
 
这是我们人类数百万年来进化过程中,生物钟一个恒定的时间。
 
 
随时关注自己的体重,不要等到身体已经发胖的时候,才想到要控制饮食。
 
发福,比单纯的血脂升高更应该引起重视。
 
大部分人存在稍微超重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是摄入的热量过高,第二个是我们的脂肪摄入太多,第三个是盐。
 
我们国家定的健康标准是每天吃6克,就是每天一个啤酒瓶盖大小,但是中国人的摄入量这几年都有超过10克。
 
饮食:多吃蔬菜少吃外卖!
 
新鲜的蔬菜是胃肠的清道夫,也是身体最为需要的维生素。
 
反观现在的人,因为工作压力大,经常吃外卖、烧烤、辛辣食物,即使这样也不能能保证三餐规律。
 
导致原来40~60岁才容易得的胃癌,已经提早到了19~35岁。
 
“黄泉路上无老少”,别让人生毁在这张嘴上!
 
 
不论什么年纪,锻炼都是不能少的!
 
殷大奎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他每天都会专门花时间步行锻炼,每天8000到1万步,几年来已经是一种自觉行为,雷打不动,挺胸抬头,非常端正。
 
殷大奎强调:端正姿态是非常重要的。
 
人一旦上了年纪,骨质已经不像年轻时那么有硬度了,所以容易出现关节问题,容易长骨刺,总含胸,还容易影响心肺的功能。
 
用药:少乱用抗生素。
 
人应该保护自身的生态环境,生病后,不能对药物产生过多的依赖,要给摔倒的免疫力一个爬起来的机会。
 
人体内有一套适应宿主和外环境的微生物,比如胃肠道存在着400多种菌群,100兆的细菌生活其中,掌管着人体70%以上的免疫功能,所以要保护好自己的微生态不受破坏。
 
 
人越老越应该重视饮水,因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稀释血液,给身体及时补水分,都要靠饮水。
 
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由于神经系统功能的退化,对身体缺水的敏感性降低,待感觉到口渴时,往往已经严重缺水了。
 
所以老人不渴也要喝水,而且多喝水不如勤喝水,少喝多次利于吸收,间隔时间为半小时。
 
最好的医生不在医院,而是在家!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处方是知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病了看医生只有一两个小时时间,平时还是要靠自己来把控。自己掌握一些基本的防病治病科普常识非常必要。
 
1、家是健康阵地
 
人是一台有智慧和灵性的机器,一台机器要想长久的正常运行,就需要经常保养各个部件!
 
每天保证12种食物,每周保证25种,保证按时吃饭,不饱一顿饿一顿。
 
不熬夜,成年人保证每天7-8个小时的睡眠,一觉睡起来神清气爽能不健康吗?
 
2、好心情是健康前提
 
养生先养心,保持心情的平和。这也许很难做到,但至少是在脑子里有这根弦,能时刻提醒自己也是好的。
 
“百病生于气”,很多疾病就是爱找生气、愁虑的人。
 
据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90%的疾病都和精神压力有关。生气不仅对身体有影响,对心脑血管、神经系统都会造成巨大冲击。
 
这种冲击跟地震一样,来得很快,但修复却很困难。
 
遇事不怒,遇事不愁,想得开,放得下,始终保持心情的平和,学会把控好自己的情绪。
 
 
“百练不如一走”,走路是人类最自然的运动。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每周步行大于或等于4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比每周步行小于1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心血管发病率减少69%,病死率则减少73%。
 
此外,快步走是有降糖作用的“散步药丸”,经常快步走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骨骼肌功能,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等。
 
而对于有骨质疏松疾病的老人来说,运动有助于提高骨骼钙的沉积率,因此,中老年人除了多喝牛奶外,走路是个经济方便的保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