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堂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中医特色 > 自学中医之路 >  > 正文

许世友将军的期许:朱牛洲的中医之路

2019-08-10 12:52正中堂正中堂
许世友将军的期许:朱牛洲的中医之路
    从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之后,特别是八十年代初,国家放开国内外名著出版发行之后,新华书店就成了那个时代年轻人扎堆儿的地方。有时为了能买到一本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一群人不等天亮,就在书店门口排起了长龙......
    与那个时候喜欢扎堆新华书店的年轻人一样,在南京内燃机厂上班的朱牛洲也喜欢去新华书店,但他专注的却是少有人问津的中医学书籍。
    每到休息日,这位刚20岁出头的毛头小伙就会出现在南京新华书店的医学书籍柜台前,但有时他也会看着诸多中医书籍而无从下手的尴尬。
    朱牛洲的这些举动,被几位同在书店的解放军注意到了,其中一位首长模样的老人主动为朱牛洲推荐了《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和《石室秘录》三本书,并与朱牛洲谈论起了中医学习经验以及中医学要继承、发扬光大的等话题。谈到高兴处,老人的眼神中多了一份期许,并嘱咐朱牛洲要不畏困难,坚持学下去。临分手时,老人笑着告诉朱牛洲道:“我也喜欢中医,现在年龄大了,记不住了。你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到军区来找我,我们一起讨论”。
    听了老人关于学医经验和发扬中医的些许教诲,朱牛洲在得到鼓励的同时,又多了一份感动,其对中医的感悟,也由兴趣爱好进而转化成了一份责任。
    与老人分手后,朱牛洲到收银台付款时,才知道老人是鼎鼎大名的许世友将军,这三本中医书籍,是老人自掏腰包买下并送与自己的......
    40多年过去了,那三本书籍已被珍藏,那一份期许也已变为现实。朱牛洲坐诊安徽亳州小小医馆,诊医问药闲暇之余,偶尔翻看三本典藏,读毕仍小心翼翼地收回原处。那一份珍爱里,既有对许将军的感恩,也有向其学习的汇报.....
    如今的朱牛洲,依然年轻时的清瘦,微有鹤发,但英飘俊洒。小小医馆取名“山野”,自谦为:不同厅堂名医论高下,甘向山野小民问疾苦。
    生于1961年的朱牛洲,自号山野医人,小时因体弱多病,父母常背其四处求医,在朱牛洲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济世扶弱的种子,也由此产生了对中医学的崇敬。
    少年时的朱牛洲,每每读到课本上关于扁鹊治病的故事,时常会幻想自己也成了神奇的中医家,背着葫芦,为百姓治病。有一次,他去一位好友家里玩,无意间知道了其父亲是个中医。之后,朱牛洲就经常找借口去这个同学家,向其父亲问东问西,偶尔也跟着人家摇头晃脑地背诵中医歌诀,从而逐渐掌握了一些中医理论的基础知识。
    高中毕业后,朱牛洲去了南京内燃机厂工作,业余时间,就去新华书店买中医书、专研中医学知识。特别是偶遇许世友将军后,学习中医更成了朱牛洲坚定的努力方向。
    几年后,朱牛洲有幸参加了健康报社主办的振兴中医函授学习和陕西中医学院函授学习。拜访陕西中医名家,请教国医大师张学文,与他们的书信往来也成了朱牛洲的家常便饭。之后,朱牛洲又参加了上海清华中医学院中医学习,并从此开始了临床实践,为人诊病治疾。
    随着电脑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朱牛洲还上网在搜狐网站是两个医学论坛上免费解答各种疑难杂病等问题,一度人气超级旺,有时一天点击率数千人次,这在当时网络不太普及的年代里,可以算是巨高点击率了。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一位北京中国对外招商部的李女士。当时,李女士患了严重的便秘,20多天没有大便,她在搜狐网站上联系到朱牛洲,并详细叙述了情况。朱牛洲具体分析后认为可以治疗,但需要二个月的疗程,并将治疗方法仔仔细细的传给了李女士。据李女士康复后的回忆说:采用朱医师治疗方案前,李女士的同事、家人全部反对,认为医生没见到患者,就开出治病药方,怎么能信?最后还是李女士自己坚持要试一试。在李女士用此方案得到彻底治愈后,方才把这段往事当成笑话说给了朱牛洲医生。
    现在,李女士已入英国国籍,但仍然保持着与朱医师的常年联系,俨然把朱牛洲当成了首席家庭医生。
    2005年,朱牛洲创办了中国民间医学援助网(www.mj120.com),并担任了香港(国际)中医药发展有限公司CEO、中国特效委员会主任委员,获得了中华百名特效名医称号。朱牛洲还坐诊于北京上古道医学研究院合作工作室、江苏省红十字会医院、南京半山医院等医院、中医馆。
    2011年秋,朱牛洲在医神华佗的故里——亳州,兴建了山野医馆,预借中华最大中药材市场的优势,一是为百姓治病,二是方便患者就近依方买药、制药,也是为治病节省了往返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