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堂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成功病例 > 咳喘病例 >  > 正文

肺气肿

2017-05-21 17:00admin正中堂
    朴某,男,67岁。2003年9月19日初诊。该患经某医院确诊为“肺脓肿”,经治疗症状缓解,因家庭经济拮据,要求服中药治疗。刻诊:胸痛,咳嗽,咳脓痰,气味腥臭,时有痰中带血,低热,盗汗形体消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患者语言流利清朗,饮食如常,二便通畅。观前医所用方药,乃千金苇茎汤加味,方中以芦根代苇茎为君,患者自诉服药后,口干略有缓解,他症不减。斟酌再三,拟方予鲜嫩苇茎150g薏苡仁30g桃仁15g冬瓜子25g桔梗15g贝母15g瓜蒌15g葶苈子15g(包)鱼腥草35g败酱草25g金银花25g白及15g三七8g(冲服甘草10g。6剂,每剂水煎早晚温服。嘱其饮食宜清淡,禁忌膏粮厚味及辛辣荤腥之品,并嘱以鲜嫩苇茎煎汤(可兑加冰糖适量)代茶饮。二诊:药后诸症大减,患者按原方又进药6剂。诊见咳吐脓痰已稀少,口中腥臭异味,痰中带血消失,胸胁疼痛时作,苔黄略腻,脉滑数。原方略予增减,继进6剂。三诊:胸部X线提示:右肺上叶病灶周围炎性浸润消散,病变范围缩小,空洞缩小,液平面消失。原方基础上增减,前后进药37剂,诸症若失。胸部X线提示:右肺上叶空洞消失,可见少量纤维索条影。后以丸剂以善其后,随访未复发。
王某,男,72岁。2006年3月19日初诊。主诉:咳嗽咯痰,伴胸闷气短3月余。现病史:3月前出现咳嗽,咯吐白黏痰,胸闷气短,住某医院检查。X线胸片示两侧胸廓对称,两肺纹理广泛增重、粗乱,呈网状改变,以外带明显。两下肺可见斑片状影。两肺门结构模糊,气管居中,纵隔无明显增宽。主动脉弓迂回钙化,左心增大,肋膈角锐利。诊断为两肺慢性支气管病,两肺间质纤维化合并感染。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抗炎症为主治疗,疗效不满意。求诊于陈老处时,咳嗽,咯吐少量白黏痰,痰不易出,胸闷气短,面色苍白,精神不佳,夜间平卧时常憋醒,夜尿频,二便可,舌暗红,苔薄黄,脉沉滑。查体:Bp140/90mmHg,肺部听诊:呼吸浅促,两肺底可闻及少量摩擦音。X线胸片提示:弥漫性肺纤维化合并感染。西医诊断为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痰瘀阻络。治以清热化痰,去瘀通络。拟方:莱菔子10g川贝10g瓜蒌15g前胡10g苏子10g五味子10g川芎10g丹参15g桃仁9g猪苓15g车前子20g夏枯草10g郁金10g黄连8g生地15g款冬花10g。每日1剂,水煎服,并嘱其递减激素。服上方35剂后,患者自觉良好,以前诸症明显减轻,精神转佳,已停服激素。但时有胸闷气短、胸部烘热、自汗等症状。守上方加仙茅8g仙灵脾10g胆南星5g锻龙骨30g(先煎)锻牡蛎30g(先煎)。继续服用2个月后,患者症状消失,无明显不适感,X线胸片复查提示:双肺未见明显异常。随访半年,病情稳定,未见复发。
陈某,男,58岁,2000年6月2日初诊。主诉:咳嗽咯痰伴胸痛发热10月余。患者10月前曾患急性肺脓肿,经西医治疗症情好转。10个月来,咳嗽呈阵发性,夜间尤甚,咯吐浊痰,胸痛隐隐,气短,低热(不超过38℃),全身乏力,精神不振,饮食量少,舌质淡胖苔白腻,脉缓。X线片提示:右上肺野可见蜂窝状模糊阴影,范围约3cm左右,伴少量纤维化。诊为慢性肺脓肿,证属气血不足,瘀血阻肺,日久化脓,正虚邪恋。治宜补气益血,祛瘀排脓。方以补阳还五汤加味,处方:黄芪100g当归50g桃仁15g赤芍10g川芎10g地龙10g桔梗10g沙参20g麦冬20g鱼腥草30g青蒿 30g。5剂水煎服,每日1剂。患者药后咳嗽减轻,咯痰量少色白,胸痛已除,虚热已退,精神好转,饮食增加。再以上方加白术15g茯苓15g,培土生金,继进6剂。患者药后喜而相告,诸症皆除。X线片提示右肺纹理稍模糊。再拟上方去桔梗,青蒿加川贝母15g百合15g以补肺纳气,+-再进30剂巩固疗效。后随访未见复发。
张某,男性, 采购员。1978年6月16日初诊,主诉 咳嗽,咯痰,胸痛,进行性呼吸困难1年,患者于1977年3月突发高热,伴咳嗽,咯痰,经胸透为“肺部感染”,用青霉素,链霉素及庆大霉素治疗两月,发热消退,但咳嗽咯痰未见好转,咯痰呈白色泡末状,每日10余口,胸协经常疼痛,疲乏无力,胸闷气短,平地走路较急或上三楼时即感气不接续,连连作喘,纳食减少,体重减轻约15KG,1978年3月手收住我院内科。即往无慢性咳嗽史。入院检查体温正常,脉搏84次/分,血压100/80MMHG,呼吸17次。分。发育营养正常,神清合作,面部及手背皮肤较黑,掌纹较深,齿龈,舌上见色素沉着斑,口唇及指甲轻度发绀,杵状指,两肺可闻散在干锣音。呼吸音普遍较低,心律齐,,无杂音,心界正常,胸片示两肺中下野均有广泛片状侵润阴影,边缘模糊,以下野为多见,部分有融和,其间有腺泡状结节影,无明显肺间质纤维化及肺动脉高压的表现,痰病理检查,有大量粉染蛋白样物(PAS染色强阳性)根据以上病情,拟诊为“肺泡蛋白沉着症”4月10日行开胸术做肺活检,病理报告证实为本病,5月6日开始采用肝素,靡蛋白酶溶于生理盐水中超声雾化吸入,并予活血化淤中药6剂,病情未见明显改善,邀请祝氏会诊。现症咳嗽,痰白粘不易咯出,两协隐痛,胸中满闷,气短不足以息,上楼或活动稍多则气促,乏力纳差,颜面灰暗不华,唇甲青紫,二便正常,脉沉细玄滑,舌体有齿痕,舌下静脉淤张。辨证立法胸中大气下陷兼淤血阻络。痰浊不化。治以升举大气,活血通络,肃肺化痰,方宗升陷汤加味,处方:生黄芪25g知母10g柴胡10g升麻3g桔梗10g当归10g川芎10g丹参15g旋复花(布包)10g海浮石(布包)10g葶苈子10g生苡仁25g,每日一剂 水煎服。服中药治疗期间仍继续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服上方6剂,病情明显好转,饮食增加,气短减轻,因痰量同前乃于前方加杏仁12,续服30剂后,饮食由每日450G增加至750G,行路及上楼亦不觉气短,并从7月14日开始慢跑锻炼,以后逐步增加运动量,7月26日以后,每天清晨可慢跑3000M,肺功能检查,第一秒时间肺活量由治疗前89。5%恢复到100%,氧分压由69。4MMHG升至80。2MMHG,肺内分流由12。4%降至7。32%,生理死腔由44。2%降至26。77%。胸片复查,肺内阴影无显著改变,由于病情稳定,于1978年7月27日带方出院返回当地。处方:生黄芪25g党参15g知母10g桔梗10g柴胡10g升麻3g旋复花10g(布包) 黛蛤散15g(布包)紫菀10g杏仁10g白前10g冬瓜子30g,服法同前。按语大气下陷一症,近代名医张锡纯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论述颇详,张氏认为"“大气”即内经之宗气,“名为大气者,诚以其能撑持全身,为诸气之纲领,包举肺外司呼吸之枢机……此气一虚,呼吸即觉不利,而且肢体酸懒,精神昏聩,脑力心思,为之顿减”祝氏认为,本案以典型之大气下陷为其主要见证,然而胸中大气一虚,津液失却敷步,血行淤滞不畅,故又兼痰浊与淤血兼证。治疗时如果只看到痰浊与淤血之标,不顾大气下陷之本,病人痛苦实难解除,故拟用张氏升陷汤为主升举下陷之大气,复加当归,川穹,丹参化淤通络,旋复花,葶苈子降气肃肺,海浮石,生苡仁化痰健脾,力补原芳之不逮,辨证准确,立法遣药精当,故收效迅速。肺泡蛋白沉着症系一少见疾病,国内外报道不多,中医无此病名,当然也不可能知道用哪些药物可以消除肺泡所沉着蛋白物质,祝氏强调对某些疑难病症必须准巡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本案在使用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基础上,仅服中药30余剂,患者的肺功能,症状等均有明显改善和好转,获得较满意临床疗效,但肺内病变并未消失,尚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