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堂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误诊误治 > 药源危害案例 >  > 正文

导致胃肠道损害

2017-05-23 14:26admin正中堂
导致胃肠道损害的药物:阿司匹林  感冒通  吡罗昔康  芬布芬  甲芬那酸 阿西美辛  酚妥拉明  甲苯磺丁脲  盐酸苯乙双胍  盐酸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  硫酸亚铁 氯化钾  盐酸林可霉素  克林霉素  红霉素  麦迪霉素  麦白霉素  头孢拉定  头孢哌酮钠  制霉菌素  咪康唑  氟康唑  奥美拉唑  米索前列醇  米非司酮 乙酰唑胺……
临床药物治疗中,胃肠道反应较常见,发生率较高,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20%~40% 。药物可通过改变胃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结构或影响肠运动,刺激或抑制消化腺分泌或者中和胃酸,并影响胃肠的血流和淋巴流而导致胃肠道损害。常见的有:胃肠道粘膜炎症,食道炎,伪膜性肠炎,胃肠道溃疡与出血,吸收障碍,肠运动功能障碍,胰腺炎等。对胃肠道有损害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解热消炎镇痛药  阿司匹林 保泰松 羟基保泰松 消炎痛 炎痛喜康 布洛芬 萘普生 氯灭酸 氟灭酸等可致胃肠道溃疡与出血。
2,激素  皮质激素类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诱发或加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或穿孔,胰腺导管阴塞,胰腺炎及继发感染。
3,肾上腺阻滞剂  妥拉苏林、酚妥拉明可加重消化性溃疡。
4,抗肾上腺素神经经阻滞药  利血平、胍乙啶、胍生可加重消化性溃及上消化道出血,增强肠动运而致腹泻。
5,利尿药  呋喃苯胺酸、利尿酸可引起胃及十二指肠溃、出血、穿孔和胰腺炎;噻嗪类和氯噻嗪可致急性胰腺炎。
6,降血糖药  降糖灵、甲磺丁脲可加剧溃病、出血、穿孔和胰腺炎。
7,盐类药  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氯化钾可加重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或穿孔。
8,抗菌药  四环素、氨苄青素 氯林可霉素可致腹泻和伪膜性肠炎;二性霉素B 、多粘菌素 磺胺类 抗结核药可致溃疡、出血和胰腺炎;新霉素可致吸收障碍。
9,抗肿瘤药 烷氮芥 氧氮芥 苯丁酸氮芥 环磷酰胺 替哌 溶肉瘤素 米尔法兰 卡氮芥 罗氮芥 甲芥苄肼 癌宁 甲氨蝶呤 氟尿嘧啶 阿糖胞苷 巯嘌呤 硫唑嘌呤 硫鸟嘌呤 正定霉素 阿霉素 丝裂霉素 博菜霉素 更生霉素 光辉霉素 长春花碱 长春新碱 秋水仙碱和门冬酰酶等均有消化道反应而引起不同程度的消化道溃疡,溃疡性胃炎,出血性结肠炎,胰腺炎,食道炎,肠炎及麻痹性肠梗阻。
10,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扑痫酮可损伤胃肠道粘膜功能,影响吸收。
11,抗胆碱药  氯化氨甲酰胆碱  毛果云香碱  新斯的明可增加肠蠕动,引起腹泻。
12,抗抑郁药  丙咪嗪、阿米替林具有阿托品样作用。
13,抗震颤麻痹药  安坦、卡马特灵、苄托品和抗组胺药苯海拉明等均具有阿托品样作用。
14,心血管药  二氢麦角新碱可引起腹痛,淋巴管阻塞;心得宁可引起硬化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