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堂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医药史话 > 西药史话 >  > 正文

青色霉菌变成治病良药

2017-04-18 22:16admin正中堂

    在漫长的医药发展史中,人类发明了难以计数的各种药物,它们不断地更新换代,为人类战胜邪恶的病魔助上一臂之力。然而有一种药物至今仍药效不减,风行天下。它就是杀灭病菌的灵丹妙药棗青霉素(英文音译又称盘尼西林)。它具有广谱的抗菌功能,副作用少,且不易使病菌产生抗药作用,所以从它诞生之日起,就被人们视为神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无数伤员因伤口感染化脓而死亡。当时的抗菌良药磺胺对高烧的伤员已无济于事。面对绝望的伤员,护士只能拿来纸和笔,让他们留下遗嘱。就在这种情形下,一种神奇的黄色粉未被溶解在蒸馏水中注射进了伤员的体内。几天以后,奇迹出现了,19名被判死刑的高烧伤员中,竟有12名渐渐退了烧,不久便康复出院了。也正是这种神奇的药,使许多开放性骨折伤员的伤口不再流脓,很快康复出院了。这就是最初的青霉素,它很快轰动了整个医院以至整个欧洲,甚至引起了一场盘尼西林旋风。青霉素成了各科医生的必备抗菌剂。自然地,各种荣誉也随之涌向它的发明者棗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面对荣誉,弗莱明只是谦虚而平静地说:噢,青霉素,那是我偶然发现的。弗莱明188186日出生于英国爱尔沙亚的一座农庄,他的父亲是个庄园主,爱好自然科学,他的兄长是个医生。从小,弗莱明便受父兄的影响,立志从医。在他14岁时,便去伦敦与兄长住在一起,随后便在一家船运公司做工。后来,弗莱明继承了一笔数目不多的遗产,得以进入圣玛丽医院学医。在学期间,勤奋聪颖的弗莱明几乎取得了所有的奖学金。190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成了一名医生。正当弗莱明雄心勃勃准备在传染病治疗领域大干一场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他去战地医院服务,从事伤口感染的治疗。他把研究的热情转移到了防治伤口感染上。由于他和同事出色的工作,他所在的战地医院成了防止伤口感染的最佳医院。战争结束后,弗莱明回母校担任细菌学讲师,同时他又到赖特接种站从事心爱的杀灭细菌的研究工作。
    弗莱明和他的助手把研究的对象对准了葡萄球菌,因为它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且危害很大的病原菌,伤口感染化脓,往往就是它在作怪。他们工作得非常勤奋,整日泡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在一只只细菌培养皿中接种上葡萄球菌,进行人工培养,再试验各种药剂对葡萄球菌的作用,以期找到杀灭葡萄球菌的理想药物。1921年,一个偶然的现象一下子把弗莱明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早先并不认识的能够溶解病菌的生物酶上。弗莱明和其助手本以为溶菌酶是一种重要的疫苗或有效的药物,然而,历经7年的潜心研究,他们却失败了,溶菌酶对病原生物几乎丝毫不起作用。科学研究总有失败,而事实上,这失败已为弗莱明打开了通向发现青霉素的大门。1928年夏天,天气格外闷热,赖特研究中心破例放了一个避暑假。一天,弗莱明心情异常烦躁,几天来的连续失败加上热得透不过气来的天气,使他什么事也不想干。他胡乱放下手中的实验,准备去海滨避暑。实验台上的器皿就这么杂乱无章地放在那里。这在一向细心的弗莱明二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还是第一次。9月初,天气渐渐凉了下来,人们的心情也趋于平和了。弗莱明回到了他离开多日的实验室。一进门,他就习惯性地去观察那些放假前放在工作台上的盛有培养液的培养皿。望着已经发霉长毛的培养皿,他有些追悔莫及,后悔在度假前没把它们收拾好。这时,一只长了一团团青绿色霉花的培养皿引起了弗莱明的注意,他拿起这只被污染了的培养皿,仔细观察起来,他的助手正准备清理这些培养皿,便说:先生,培养基发霉了,我把它倒掉吧。”“不,这里好像有文章弗莱明走到窗前,对着亮光,他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霉花的周围出现了一圈空白,原先生长旺盛的葡萄球菌不见了。弗莱明马上意识到:会不会是这些葡萄球菌被某种霉菌杀死了呢?他抑制住内心的惊喜,急忙把这只培养皿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果然证实霉花周围的葡萄球菌全部死掉了。这位细心的科学家特地将这些青绿色的霉菌培养了许多,然后把过滤过的培养液滴到葡萄球菌中去。结果,奇迹出现了,几小时内,葡萄球菌全部死亡。他又把培养液稀释10倍、100……直至800倍,逐一滴到葡萄球菌中,观察它们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它们均能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进一步的动物实验表明,这种霉菌对细菌有相当大的毒性,而对白细胞却没有丝毫影响,就是说它对动物是无害的。
    一天,一个助手因手被玻璃划伤而开始化脓,肿痛得很厉害。他来向弗莱明请假,说要去医院看一下。弗莱明看着助手红肿的手背,心想,这无疑是感染了细菌。他取来一根玻璃棒,蘸了些正做实验的霉菌培养液,一边涂在助手的手上,一边说:不用去医院了,过几天手就好了。第二天,助手就跑来对弗菜明说:先生,您的药真灵,瞧,我的手背好了。您用的是什么灵丹妙药啊?望着助手消尽了红肿的手背,弗莱明高兴地说:我给它命名为盘尼西林!之后,弗莱明和他的助手在更进一步的实验基础上,于19296月,在英国的《实验病理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盘尼西林的论文。在论文中,他指出:事实表明棗有一种盘尼西林霉菌分泌了具有非常强大杀菌能力的物质,它不仅能杀死葡萄球菌,而且还能杀死链状球菌等许多病菌。然而遗憾的是,弗莱明不是一个化学家。盘尼西林培养液中的有效成分太少了,他对于盘尼西林的提纯问题始终没能解决。加上当时磺胺药在全球的风行,盘尼西林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弗莱明相信,盘尼西林总有一天会造福人类,他细心地保存着菌种,一代一代地进行着培养。历史并没有冷淡伟大的科学发现。9年以后,英国病理学家佛罗理看到了弗莱明关于盘尼西林的文章。当时他正在寻找抗菌新药,对盘尼西林的发现十分感兴趣。他决心攻克弗莱明未能攻克的难关。他联合了生化学家欧内斯特·金等人一起,开展了对盘尼西林的纯化工作。经过细菌学家和生化学家的共同努力,高纯度的盘尼西林终于诞生了。将其用于病员身上,效果非常显著。从此,这不起眼的青色霉菌变成了治病良药,轰动了全世界。为此,弗莱明、佛罗理和欧内斯特·金共同获得了1945
年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虽然弗莱明谦虚地将青霉素的发现归结为偶然,但弗莱明历来一丝不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使这种偶然性变成了必然的伟大发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