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堂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成功病例 > 儿科病例 >  > 正文

多动症

2018-03-18 17:11正中堂正中堂
     金xx,男,7岁,得了多动症已经两年了。一开始看西医,用过一些药,效果不好。后来又找中医,在某门诊部,也早找一位中医专家看,药很贵,连吃药带扎针,说是保证好,结果在他治了半年,钱花了不少,病不见有好转,反而有发展。后来我多方打听,就找到您这里来了。我先观察了患儿。这是一个男孩,体质瘦,面色黄白,缺乏光泽,两眼干涩,不断地眨眼,还不断地听到有咔嗓子的声音,而且不时地扭动脖子。“除了像现在咔嗓子,扭脖子以外,平时还有什么动作?“我问。.平时很不安静,好动,有时手脚也抽动。“他父亲补充说。“孩子的性格脾气怎样? “性格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嚷嚷。’他爷爷说。了解完情况以后,对他做了脉舌检查:舌红少苔,咽轻度充血,脉弦细略数。严格地说,这不是多动症,而是儿童多发性抽搐,以往叫做抽动口秽语综合征。“我对患儿家长们说。“这种病好治吗?“他母亲问。可治好,但是需要时间。“我回答。我随即对患儿作出辨证、立去与处方。西医诊断:)L童多发性抽搐。中医辨证:肝肾阴虚,阴虚肝旺,肝风欲动。治法:滋补肝肾,滋阴潜阳,平肝熄风。处方:镇肝熄风汤加减。青篙10g川楝子10g炒栀子6g黄芩6g炒知,柏各6g生地l0g玄参l0g麦冬l0g龟板l0g赭石20g白芍l0g珍珠母20g全虫3g决明子6g茺蔚子6g,水煎服,7剂。多发性抽搐是一种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病,我知道你对这种病以前治过不少。能不能请你给说治疗这类病的要点?好的。这类病都与肝有密切联系。《黄帝内经》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黄帝内经》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用概括的语言,为我们指出了治疗的方向。当然在临床上还需要将它具体化。针对此病来说,在平‘肝风‘这个总原则下,还有两种可能性需要考虑,即肝郁化火和阴虚肝旺。前者治以疏肝解郁,后者治以滋阴潜阳。此病例属于后者。我看周老师的方颇有特点,源于镇肝熄风汤,而又异于镇肝熄风汤。请解释。镇肝熄风汤是一首滋阴潜阳,平肝熄风的好方。现在保留青篙、川楝子凉肝疏郁;白芍柔肝;龟板、玄参滋补肝肾之阴以潜阳;赭石平逆熄风。现因相火妄动,肝火炽盛。为加强清热泻火的功效,加入芩、桅、知、柏等寒降之品;又因阴虚之象突出,故增入生地、麦冬,再加珍珠母以强化平肝熄风,更加全虫以定搐:又因两眼干涩,加决明子、蔚子清肝明目。这样既照顾了多侧面,又突出了重点,使我们运用古方增加了新的启发。1周以后,患儿由他爷爷带领再来复诊,情况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最明显的是两眼已经不那么干涩,而且已经不眨眼了,其他动作也有减轻。病情明显进步,治疗就按原方未作改动,再拟14剂继服。 结果:上方加减调治两个月,除偶有颈部扭动外,以无其他不适基本痊愈而停药。
     xx儿,7岁,患多动症已经1年了。前些时候你为金某小朋友看病效果很好.我儿子与他是小病友,一起在某门诊部看病,连吃药带扎针,治了好久也看不出效果。在他爷爷推荐下,到这里来找你。就在说话之间,这孩子离开了座位,一下子就上了诊察床,在那里又蹦又跳. “这孩子就是这么闹!赶紧下来,这是看病的地方,可不许这么闹!“***说.但是这孩子像没有听见似的,仍在那里折腾。没有办法***妈走过去,把他拽回来。可是屁股怀没有坐稳,一下子就将桌上的脉枕套给揪下来了。小朋友,你好好坐下。咱们来商量一下,我只给你号脉,不给你扎针,好吗?“我知道他以前曾经用针疗。于是我温和地同他说。我的话引起了他的注意,开始安静下来:“真的吗?别骗我!不骗你,“我拉开抽屉让他看,“你看这里有针吗? “对,没有。这样,总算是让他暂时安静下来。趁此机会,我对他进行查看:我看他面色黄白,但眼神明亮,偏瘦,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弦细。他性格怎样?“我问。 “情绪特别不稳定,说急就急。“他母亲回答。 “他注意力能集中吗?不集中,听课的时候,小动作特多,老师经常告状。有无长出气的现象? “你不说我倒忘了,他经常有大喘气似的,可是检查肺部没事。了解完情况以后,我让h大夫记录如下。西医诊断:儿童多动宗合征。中医辨证:肝郁化火,肝阳上亢。治法:疏肝解郁,平肝降火。处方:丹桅逍遥散,旋复代褚汤加减。醋柴胡10g川楝子10g郁金10g白蒺藜10g夏枯草10g白芍10g炒栀子6g旋覆花6g赭石15g石菖蒲6g远志10g钩藤10g生龙齿15g,水煎服。 上次我看过一个儿童多发性抽搐,这次又来多动综合征。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我还分不太清楚,还得请周老师解释一下。’H大夫要求。 “在儿童患者之中,有两种相类似的情况:一种是多发性抽搐,另一种是儿童多动综合征。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前者是以不自主抽搐为主二后者是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为主。动则为阳,静则为阴。从中医看来,这二者均属多火阳证,而且都与肝有密切联系。一是因肝火而抽搐,一是因肝火而多动v前者宜清肝火而定搐,后者以清肝火而安神。经你这样一分析,我忽然理解了上次治疗多发性抽搐与此次之多动综合征处方之间的差别。前者凉肝熄风加全虫以定搐;此则疏肝解郁,平肝熄风而安神。 “是的。前者阴虚肝旺突出,重用滋阴潜阳,此则肝郁气滞突出,故重用疏肝解郁。 “治疗这两种病症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什么?  “除了用药以外还需要注意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身心干预:不少家长与学校老师,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病态,常采取强制管教的办法,结果不仅无效,反而会促便病情发展。首先,要给患儿以正确而积极的诱导与鼓励。那何来区别正常孩子的淘气与病态多动呢?正常淘气的孩子,尽管好动,但是遇到他感兴趣的事物就会全神贯注。病态多动则不然,对任何事物都坚持不了多久。结果:上方加减疗6周,多动明显减少,脾气也有改善,将上珐制成丸剂服用,继续巩固。
     谢xx,男,5岁,不自主挤眼、撅嘴、耸肩1年半。2012年4月19日首诊:自3.5岁发病,不自主挤眼、翻白眼、撅嘴、耸肩,过度换气,紧张时易发作,无痰。便秘,3-4天1次,遗尿。无产伤、头外伤、风湿性关节炎史,无家族遗传史。服硫必利50mg qd,效不著。查体:神智清楚,语言流利,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等认知功能正常,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适中,共济运动稳准,余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面色黄暗少华,下眼睑颜色青暗,苔薄质淡,脉沉细弦。辨证:风邪上扰。治法:养血平肝,健脾祛痰,祛风止痉。钩藤10g天麻10g白芍15g炙草10g全蝎1g白蒺藜10g菊花10g辛夷6g苍耳子6g山豆根3g首乌10g伸筋草15g黄芩10g全瓜蒌15g,嘱渐停硫必利。2012年6月14日诊:诸证大部分缓解,耸肩和过度换气消失,唯偶尔频繁眨眼。自汗,纳差,大便2-3日1次。苔薄质暗,脉沉细弦。大黄蜇虫丸1/4丸 bid。钩藤10g天麻10g白芍15g炙草10g全蝎1g白蒺藜10g菊花10g辛夷6g苍耳子6g山豆根3g首乌10g伸筋草15g黄芩10g全瓜蒌15g生白术30g全当归30g五倍子末30g+朱砂末1.5g, 5付,湿敷贴脐。2012年11月8日诊:耸肩、翻白眼、撅嘴均消失,偶有皱眉。偶头痛,前额(阳明经)、太阳穴(太阳经)。脉弦细,苔薄白。钩藤15g天麻12g白芍15g辛夷10g桑叶15g全蝎末1g僵蚕10g苍耳子8g炙草10g菊花10g山豆根5g伸筋草30g益智仁10g山药10g黄芩15g生白术60g乌药4g。2013年1月复诊,诸证悉除。【按】1.中医对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yndrome,TS)的认识与治疗TS的症状较接近中医“痉病”的范畴。病性属风:症状从头面部开始,后期才逐渐加重累及躯干四肢,符合“高巅之上,唯风可到”之理;肌肉的抽搐突发突止、不能自主、部位和强度不固定,也符合风“善行数变”之性。儿童期疾病与先天不足与后天失养的双重因素有关。结合小儿生理特点为“肝常有余”,有余则易升发太过而生风,可横犯脾土。故病位在肝、脾、肾。此患儿食欲不佳、面色萎黄少华、下眼睑颜色暗青、舌质淡,均提示脾胃虚弱,而脉有弦象,提示肝气有余。史老师治疗此案,亦从风论治,汤药以平肝熄风,养血祛痰,补益肝肾为法。天麻、钩藤熄风;白芍、白蒺藜、黄芩、桑叶、菊花疏肝清热散风;因肝肾精血不足,筋脉失养,或风邪侵袭,壅滞筋脉,故用首乌、全当归、伸筋草以益肝肾而养血舒筋。脾土受制运化不及,易生湿生痰,用白术、瓜蒌以健脾祛痰。久病最易入络,故用了全蝎。全蝎是治疗头痛的重要药物,味咸、性温、有毒,入肝经,能搜风止痉,通络定痛。搜风与定痛是其特长,治头痛是其专功。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记载芎犀丸的主治证时,曾注:“偏头痛……加芎、蝎等遍服无效者”,众所周知川芎为治疗头痛之要药,将全蝎与川芎并论,可见当时川芎、全蝎均为头痛不可或缺之品。但是,辛夷与苍耳子的用意何在呢?在随史老诊病期间,发现前来求诊的病人中,并不局限于心脏病,病种涉及内、外、妇、儿、皮肤病等多科杂症,而史老应付自如,多能取效,这与史老广泛了解、并善于借鉴各家所长不无关系。以此为例,史老推荐我学习刘弼臣教授治疗抽动症的经验。刘弼臣治疗儿科疾病有独特的学术思想——“精于五脏证治,突出从肺论治”,尤其对小儿的治疗非常有经验。因为抽动的特征是突发突止,符合风善行数变的特性,故刘老认为 “肝风证”。此病虽本源在肝,但肺在发病的机制中为关键一环:肺金不足一方面不能克制肝木、肝木有余又会乘脾土;另一方面,肺金不足不能正常滋生肾水,心火失去肾水的正常克制而有余。“肝肺同治”“治肝勿忘调肺”是刘老从肺论治的真正含义。基本方为A2/4/1/4/310/3辛夷10g苍耳子10g玄参15g板蓝根10g山豆根3--5g半夏5g木瓜10g伸筋草15g钩藤10g全蝎3g,全方共奏清肺化痰、利咽通窍、熄风通络之功。史老也同意“肺”参与了TS发病机制,因此不仅应用了辛夷、苍耳子宣肺理气通窍,还指出,有的TS患者存在过度换气、不自主发声的症状,均与肺失肃降有关。另外,此患者的阳明头痛、便秘与食积化热、壅结肺肾有关,肺气得以宣化,与之相表里的大肠功能才自然顺畅,便秘自除。
     xx男,9个月。【初诊日期】  1993年5月14日,【现病史】  患儿系早产儿。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抽搐,伴两目上翻,唇周发绀,口吐涎沫,不省人事,持续3分钟后缓解。经某院确诊为“低血钙性惊厥”收人院治疗1周。予止痉药、钙剂等治疗,病情得以控制。出院1周后,抽搐又发,至来诊时共发作6次,每次均持续2-3分钟,易惊哭,睡眠不安,纳差,大便偏溏。平素常易患感冒、腹泻等病。【查体】面色青灰无华,身体瘦弱,前囟门下陷,舌淡红苔薄自,指纹淡滞,且肢体不时抖动。【诊断】低血钙性惊厥(中医:慢惊风)。【辨证】  脾虚肝亢。【治法】  益气健脾,豁痰息风。【方药】党参9g云苓6g陈皮6g白芍6g甘草6g枣仁6g生龙骨、生牡蛎各15g川芎5g羌活5g琥珀(冲)0.5g,石菖蒲6g天麻5g胆南星6g。7剂。水煎分次频服,日1剂。二诊(1 993年5月21日):服药后,抽搐未发,肢体抖动减轻,仍睡中易惊,胃纳差,舌脉如前。于原方中加六曲再服。三诊(1993年5月28日):抽搐未发,偶见肢体抖动,夜寐安然,食欲好转,大便实。仍守原方,7剂。四诊(1993年6月4日):抽搐及肢体抖动均未发作,纳增便调,精神活泼,体质渐壮。于上方去胆南星,并以太子参易党参,以防党参偏燥伤阴之弊,加扁豆6g甘淡补脾,嘱继服1个月,以善其后。【按语】 该患儿系早产儿,先天禀赋薄弱,后天哺养失调,故而脾气虚弱。土虚则无以制木,则肝旺侮土而生风。其治当健脾益气以固其本,豁痰息风以治其标,导师临证遵“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之旨;宗《医宗金鉴·幼科心法·惊风门》缓肝理脾汤方意化裁拟方,而应手取效。方中党参、云苓、陈皮、扁豆、甘草以健脾益气;用白芍、枣仁酸弱肝木,柔刚缓肝以宁神;用羌活之辛,疏散肝火,正符合“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之意,川芎人肝经,为血中之气药,既能活血,又能行气;用龙骨、牡蛎以滋阴潜阳,镇惊安神,以琥珀、菖蒲、天麻、胆南星豁痰息风。诸药合用,标本兼顾,以柔制刚,共奏益气健脾,豁痰息风之效。
     更多病例在整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