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堂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成功病例 > 儿科病例 >  > 正文

小儿癫痫

2018-03-21 17:34正中堂正中堂
    吉xx,女,就诊时刚过一岁。其祖父代述:自两个月时开始,时发抽风(农村对癫痫的俗称)之病,轻则数日一发,重则一日数发。近一年来,经内江各大医院治疗无效,反有加重之感,适时余刚好回乡悬壶,问及于我,许为可治。 就诊时刚好发病,但见其双目窜视,虽角弓反张,但张力不足,口有涎沬但未牙关紧闭,双手也未曾紧握。稍停,查看鼻梁色青而面色萎黄,精神差。看来是病久血虚,血不养肝,肝风内动之候。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以此原理,以四物汤为基础加味治疗当有效验,处方于下: 当归  川芎  熟地  白芍  全蝎  防风  钩藤  虫脱  甘草  胆草  枝子,上药取十副水煎服,尽剂而愈。自 1997 年底随访至今,一直安好。
    吉xx小儿,于出生后不久即发此病,其祖父直接来我处抓药,说和他姐姐一样的病,请我拿出他姐姐的处方抓了五副药回去,但五剂服完无丝毫好转,其母着急,转到外面的医院治疗,西医说:"这是缺钙引起的",于是输液补钙,不补还好,补钙之后,从原来的一天一二次剧增至一小时左右一次。还是他祖父想得好,前一个孩子都治好了,他就不能再把这个孩子治好吗?于是又来找我,我告诉他,既然一小时抽一次,那请你把孩子抱过来看看吧,我要看到现场情况再做决断。 第二天,小孩的父亲把孩子抱到我处,稍候片刻即发作,但见双目窜视,双拳紧握,口噤不开,牙关紧闭,口中还呜呜有声。视毕我对他父亲说,这个孩子和他姐姐的病不一样,他姐姐为虚,他是实证,他姐当补而他则当泄,这也是前五副药无丝毫效果的原因所在。于是治以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之法,附方于下:僵蚕  胆南星  莲心  虫脱  全蝎  天麻  钩藤  怀牛膝  防风  赭石  龙骨    牡蛎  广木香  丹参  枳壳  川芎  薤白  上药取三副,一剂即轻,从一小时一次转为数小时一次,二剂而止,三剂服完去莲心、胆南星,又取七副,前后共十副,尽剂停药。1998 年随访至今未发。 本人所治癫痫病例中,此二例是最特殊的一对,一是亲姐弟,二是病情在现代医学看来是相同的,但在中医辩证下却又完全相反,因其特殊性,所以录于此处,不到之处还请同仁批评指正。【按】:此病在现代医学中称为不治或难治之病,但此二例纯用中药而得痊愈,是偶然还是必然?想我中华医学几千年的沉积,在许多疑难病上的突出作用是现代医学无可比拟的。这两例中有值得让人深思的地方,若以西医学的看法,此二例是同一病种,同一处方完全可行,根本没有必要换方换药,而且现代医药中也没有过多的可换用之药,而在中医的辩症施治原则下则出现了完全相反的治法,而且皆获痊愈,这不能不说这是对现代医学中的所谓正规化治疗的一种挑战。
    魏xx,3岁,体重12千克。患抽搐,按羊角风治疗半年,花费2万多元无效。1996年8月25日就医。诊:脉弦疾,心率126次乃于钟,舌质紫红。这个小儿性格暴躁,稍不顺心就生怒气。证属气血淤滞心包络,淤久生热,再加感官发烧,热极生风则抽搐。治宜舒活心经气血,切割热源。药用:葛根17g瓜篓10g当归5g乔白3g甘草1.5g丹参7g石昌蒲4g小麦20g珍珠母10g青皮5g积壳5g香附7g郁金7g路路通5g三七粉2g(冲服))钩藤5g鸡内金5g。水煎服,连服6剂痊愈。10月2日,因吃鸡肉太多复发。又按原方增龙骨、牡砺各10g,连服10剂痊愈。4年后追访未复发。身体健壮。
    林xx,男,6岁。1990年5月就诊,患儿2年前吃午饭时突然神志昏迷,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约10分钟后清醒。相隔半年又出现上述症状发作,此后每隔6-7天发作I次,经某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癫痛大发作”。间断服用苯妥英钠,未能控制。改用半夏粉胶囊每日2次,每次2粒,发作次数逐渐减少,症状轻微,举家甚喜,连续服用2年后痊愈。患者7岁上学,随访6年,癫痛未再发作,且智力发育正常,无其它不良反应。
    朱xx,男、2个月,察赋单薄,因感受风寒而致身热咳嗽,不思乳,多啼,前医数投清热解表、追风镇惊等法,竟至沉迷不乳,体若播炭,咳嗽喘挣不已,痰声辘辘,时作角弓抽掣,自汗肢冷,奄奄一息。吴老辨证,察其面唇均含青色,指纹青黑透关,舌白而腻,断为非阳明壮热致肝热动风,乃风寒误治,引邪入于阴分,迫使虚阳外越。治当扶阳祛寒,投附片20g炮姜6g半夏6g细辛2g生麻黄茸2g获令10g甘草3g,频频喂服,1剂热退近半,咳减吮乳,抽掣停止,再剂病愈。
    史xx,男,8岁,1982年2月15日诊。1981年7月始,自觉疲困嗜睡,逐渐加重,昼夜昏睡,呼之则醒,但旋又复睡。经脑电图检查,诊断为“运动性癫痫”。诊时舌外伸、流涎,四肢不温,舌嫩、苔薄白,脉微细。证属阴盛阳微,阳被阴遏。治当温通经脉,散寒助阳:当归、白芍、党参、吴萸各10g桂枝15g细辛5g通草3g生姜3片,大枣3枚。6剂后,嗜睡瘥,流涎止,手足温,饮食精神好转,但性情烦躁,舌红,脉沉,继用仲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3剂,诸证消失。6月后随访,未见复发。按语:阴主静,阳主动,阴气盛,故嗜睡。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温经散寒,助阳通脉,阳气恢复,则嗜睡得除。
    王xx,男,18岁.患癫闲病,屡用苯妥英纳等抗癫痛药物不能控制其发作。自述每次发作前感觉有一股气从小腹往上冲逆.至胃则呕吐,至心胸则烦乱不堪,上至头则晕厥而不知人事。少顷,其气卜移而苏醒。素常小便频数而短少不利,大便正常.舌质淡嫩,苔薄,脉沉滑.此下焦水气上逆面冒蔽清阳所致。伏令12g桂枝l0g白术l0g猪令l0g泽泻18g肉桂3g,3剂。服药后小便畅利,病发次数减少。方药与病证相合,继续服用而癫闲得以控制。
    唐xx,男,4岁。1994年11月17日初诊。手术产后年余,发现患儿智力低下,囱门迟闭,乳齿未全。时作呼号,言语不能,仅能呀呀。烦躁多动,抓物摔物。每于睡醒之时,患儿神情僵木,目上视,需按压人中后已。外院诊为“大脑发育不良”,经用脑活素等治疗无效。脉小数,苔腻舌紫:证属痰淤交困于清阳之颠.治以清心化浊,开窍通脑。方用: 生蒲黄9g (包)石菖蒲9g葛根9g川连2g水至3g通草9g炙龟板9g灵芝15g生牡历30g(先煎)海藻9g丹参9g川弓9g生龙骨20g(先煎)。14剂,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12明31日):药后神志较清,神情僵木、目上视诸证均无发作,唯仍喜摔物,多动烦躁,两目微有斜视,纳、便如常,舌红苔薄,脉弦数。多动烦躁,与肝经郁热有关,前方清心化浊已效,参镇肝泄热之品: 黄连2g灵芝9g龟板15g水至3g龙骨30g(先煎)牡历30g(先煎)天竺黄9g菖蒲9g远志9g丹参9g赤芍9g桃仁9g黄今9g珍珠母30g(先煎)。14剂。三诊(1995年3月4日):经治以来渐入佳状,烦躁多动已定,能收着电视,神明清晰,智能渐进,脉小数,苔薄舌红,守方再进巩固之。
    何xx,男,7岁半,2005年3月25日就诊。挤眉弄眼、喜仰颈1年余。病初患儿挤眉弄眼,家长认为是孩子淘气.未予重视,以后出现频繁仰颈、眨眼、吸鼻等多种动作。就诊时患儿仰颈、咧嘴、眨眼、喉间无惫识发声,咽红.色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诊断为多发性抽动。血虚风动证。治以养血活血.息风止痉,方药:生地15g白芍15g当归l0g炒川弓l0g全蝎l0g吴公1条蝉蜕6g僵蚕l0g银花15g连翘l5g白疾力。7剂.日1剂.水煎服。二诊:患儿咧嘴、眨眼、喉间发声明显减少,未再出现仰颈,但频繁清嗓子,喜冷饮.咽红.色质淡红.苔薄黄.脉细。守上方加马勃l0g射干l0g.清热利咽.再进7剂。三诊:患儿偶有眨眼,余症消失。方用补肝汤加味,以养血柔肝.药用:生地15g白芍15g当归l0g炒川弓l0g枣仁l0g木瓜10g菊花l0g复枯草10g。7剂巩固疗效。补肝汤由四物汤加枣仁,木瓜.炙甘草而成。方中四物汤滋养阴血;酸枣仁、木瓜、甘草酸甘化阴.柔肝舒筋.合用共奏养血滋阴,柔肝舒筋之功。
    李xx,男,6岁.发作年余,近两月来常二三日一二发,发则目睛上视,手足忍从,口吐涎沫。午后面赤如熏,们之觉热,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询之起始,知头部曾受外伤.证属肝有余而风动,脾不足而痰生,风、热、痰相互为患,首当凉肝熄风,清心豁痰。处方:生桅壳4.5,碧玉散(包)15g生石决明(先煎)24g鲜石解(先煎)15g矾水炒郁全9g天竺黄6g双勾藤(后入)15g 生白芍9g羚角尖3g《分三次磨汁,分别兑人每剂头煎药服)二诊:发1次,午后面颊赤热己退。肝热稍平,方以清心豁痰:鲜石解15g石决明(先煎》天竺黄6g淡竹茹9g炙远志6g连翅3g麦冬3g莲子心2g唬拍未0.6g(和服)。三诊:发一次,吐涎沫少、舌质红,薄黄苔已退.脉数、风热痰已平,凉肝清心药酌减,培土抑木,在所必需。生牡厉(先煎)15g生白芍9g麦冬9g生地9g唬拍未0.6g(和服)太子参9g伏令9g山药12g桔白4g淡莱3个。三剂。四诊:癫末发、唯寐中手足不时蠕动、舌红欠润。余风将敛,滋水涵木、培土抑木法,再制其余,并补其不足。处方: 熟地9g白芍9g五味子2g龟板(先煎)15g太子参9g伏令9g山药12g橘白4g淡菜3个,三剂,随后酌情调理上方,大致仍以补益脾肾为主、忌用温燥).连服10余剂。手足蠕动渐山。癫未发作,按:本案根据小儿肝.心阳有余这一生理、病理特点,在癫发作剧时,抓住风‘热、痰.三因处理,确定凉肝(清热,熄风),清心(豁痰、定惊)两大治法。在发作基本控制以后,则以补益脾肾为主,这是从根本制其有余而补其不足也。正如陈复正所渭:·盖病源深固,但可徐图,以健脾补中为主,久服痰自不生,癫自不发也。倘系年深日久者与河车八味丸间服,无不愈者。
    肖xx,男,6岁半。于1980年8月4日就诊。患儿近4个月来鼓腮、喘憋,吸气困难,曾疑哮喘。就诊时喘憋、张口抬肩。吸气时裂嘴,欠肚,不时鼓腮。追问病史平素易自汗、盗汗,经常在进食时或进食后欲便,家长打骂后症加重。面色萎黄.舌质偏淡,苔薄白。双肺诊未闻及哮鸣音。辨证属脾气虚弱,肝木偏亢。拟扶脾土抑肝木法施治。处方:党参15g炒山药12g伏令.炒扁豆、以仁、白芍各15g黄氏20g防风10g。水煎服3剂,喘憋明显减轻、继服3剂,大便转正常,不再进食即便,耸肩欠肚、鼓腮减轻。又服3剂,患儿又出现扭颈、挺肚、喉间不断发出‘吭吭声。查舌质转红,少苔。考虑经补脾益气后,脾气恢复,但肝经郁热又重,改一贯煎化裁方,服6剂诸症渐恢复。又服6剂巩固疗效。随访5个月一切如常儿。【按】该例除有抽动一秽语综合征的常见表现外,述有脾气弱症候.故证为脾气虚,肝木偏亢,以缓肝理脾汤和玉屏风补益脾气,初服该方6剂,喘憋、耸肩、欠肚等减轻,脾虚症侯也显著好转。继服该方反出现扭颈、挺肚和“吭吭,声,舌质也转红。考虑与补之矫枉过正,出现阴伤肝热有关,故改一贯煎化裁方,仅服6剂症渐消失。可见本病的病机,是肾阴虚和肝气郁。其很本治愈,还应以一贯煎滋补肝肾之阴为主。
    徐xx,男,5岁。于1987年5月13日就诊。患儿近月来时时胸闷憋气,四肢不自主抖动,腹肌不时上下抽动,受批评时症候加重。查体见舌质略红,布极少薄白苔,阵阵吸气样憋气,四肢时有扭曲抖动,腹肌阵阵上下抽动。辨证肝肾阴虚,肝失所养,肝气不舒。治以滋肝肾、舒肝气。方用一贯煎化裁:当归构祀、川柬子、钩藤、菊花各10g防风、柴胡各6g生地15g沙参、麦冬各12g。服6剂,症大减。后考虑病久气伤,原方加党参15g炒白术12g。服3剂,端憋又加重,又增摆头皱眉。烦燥欲哭症状。析其病机可能与温补致阴伤加重有关。仍守原方,服6剂,堵症愈,又服9剂以巩固疗效一随访一年.未再趁发。【按语】据舌质偏红少苔,受批评时症候加重,辨证该例属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气郁结而发病。一贯煎是为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而设,用大队柔润养阴之品以滋肝肾之阴、独加一味川栋子以调肝木。该例另加防风、柴胡,取其条达之性以解肝郁。
    张xx、男,二岁半、六郎洞水电站张x x之子。门诊时间:一九五八年八月十四日(我当时在该站职工医院工作。问诊:患孩发病两月余,初为泻利,经某卫生所诊治后,利虽减而肿渐起,先是眼胞浮肿,继则蔓延四胶全身。现既肿且喘,腹胀气迫,昼夜不得眠,烟少便塘,时有惊搐,胃呆纳少。闻诊:语音低微,气喘而促。望诊:面色浮皖,神气萎靡,表情呆滞,腹大筋青,四肢肿胀,下身茎囊浮亮若鱼漂,喘促不定,胸隔张缩不已,抽搐时作。舌白苔滑。切诊:脉象细微,按之无力,重按全无,指纹色淡,隐约不显,手足冷逆,冷如冰霜,按腹如鼓,鼓中有水波,两下肢肌肉压之没指,时久不复。病机:本证由于久泻之后,肺、脾、肾受损,机能相济失调,失于司摄所致。脾弱则上不能制水,肾虚则水不能化气,以致清浊升降失常,水道通调滞碍,形成肿满,且有塘泻。肺主一身之气,土虚不能生金,脾湿可伤肺气,肺气不运,水逆而喘。脾土虚衰,肝木乘之,内风自起,惊搐乃作。水本畏土,惟土虚不能制水,则侮所不胜,反乘中土。《中藏经》说:“水者,肾之制也,肾者人之本也,肾壮则水还于肾,肾虚则水散于皮”。因人身气化,重在肾中,元阳温养脾土,故水饮入胃,由脾散精,上归于肺,下输膀鱿。水化则为气,气滞则聚水。肺为水之上源,肺气不运,脉络塞,水行不畅,以致逆流。肝为乙木,脾为已土,土本畏木,脾土既衰,肝木势必乘之。治则:法当补土制水,壮阳化水,温肺行水。稗脾上健运,寒水得化,气机畅达,自可肿消泻止,喘遏风熄。以白通加冬桂术甘汤一方二付。黑附片24g获令12g干姜6g桂枝9g白术6g葱白3g甘草3g。开水煎服,先煎透附片,葱白后加。忌食酸冷鱼腥类。患孩两日服完上剂,肿满泻喘逆惊搐各症有所减。原方去甘草加于糖连服七剂,未曾更方,病告痊愈。本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营养不良性水肿合并低钙惊厥”。现代医学认为,正常情况下,血浆内蛋白质浓度较组织间液体高,因此液体能自织组间隙回吸到血液内,当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低于一定浓度时,则回吸到血中的液体减少,就会引起水肿。本病同时出现抽搐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机体对钙质的吸收力差时,使大量钙盐由大便排出,由于钙的缺乏,不能维持血液中所需钙质,因而发生抽搐。上述白通荃桂术甘扬,对于促进机休新陈代谢作用,帮助对蛋白质和钙质的吸收,并增进饮食以补充营养,能起到良好作用多但是否仅仅由于这点作用而收到疗效?尚未能作出结论。根据现代药理实验证明,甘草含甘草次酸,能使机体水钠储留引起水肿,故复诊时方中甘草改怡搪,以防连续使用产生付作用而影响本方疗效。
    高xx,男,11岁。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时出现舞蹈样动作,步态不稳,眨眼,吐舌,挤眉弄眼2年。西医诊断为“小舞蹈病”。用苯巴比妥、安定有效,但不能控制发作。患儿面色育暗不泽,烦躁不宁,舌紫,脉弦。辨证属内风外风交炽为患,治以清热平肝熄风。处方: 代者石30g生龙骨20g生牡历20g珍珠母25g钩藤l0g天麻l0g甘草l0g菊花15g桂枝15g生地15g白芍15g柴胡15g大黄7g。每天1剂,水煎服。服12剂。心烦不宁及不自主运动皆大减。连续5次复诊,均以上方加减,共服药60剂,诸症消失而愈。【按语】①补肾健脑治脑病:现代医学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中医学脏腑学说认为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位之海,莫定了肾与脑的必然联系,生理情况下肾精充足,髓海得养,肾虚则脑失所养.另外肾主生长发育,随着人的自然衰老,肾精暗耗,精亏傲减,则出现各种老年性脑病:痴呆、风瘫、眩晕,或阳虚血滞,阴虚阳亢,阳化风动而致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治疗多用地黄饮子、六味地黄丸。小儿脑瘫也为先天发育不良、肾精不足所致,痰证也多责之于肝肾同病,肾主骨,肝主筋,宗筋级则瘫软,故张教授治疗髓海不足之脑病常用补肾法。 ②活血化淤与祛风、血淤、痰阻、风动常见于神经系统的病理机制中,既是致病因素,又可是病理产物,如中风病既发为血淤之证,血淤可导致不寐、头痛。痰浊可至瘫病、眩.、郁证、不寐、痴呆。中风病变过程中可出现痰淤互阻。神经系统的抽搐、震颤、麻木、不自主运动等病症及中风病都为风邪为患,多是内风为主,也有外风引动,所以活血、化痰、祛风为张教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又一法则。 ③通腑泻热治疗昏迷,昏迷是神经系统重症,可由多种原因引发,临床辨证属阳闭证,高热,神昏,大便不通,可用大承气汤之类,配合安宫牛黄丸,以通腑泻热,醒神开窍,使大便得行,腑气得通,阻断疾病的恶性循环而病有转机。
    高xx,男,15岁、癫痫反复发作1年。发时目上视,痰鸣四肢抽搐,以夜间为多,胃纳一般,大便干,尿短而浑,苔薄腻,脉弦滑,治拟平肝熄风,镇痉豁痰,予定痫豁痰汤加减,茯苓、钩藤(后下)、白蒺藜各9g地龙、竹沥、半夏、菊花、僵蚕各6g天麻、胆南星、郁金、陈皮各5g。3剂,水煎服。复诊喉间仍有痰鸣,胃纳一般,大便干。苔薄黄腻,脉弦滑,治拟前方出入。辰茯苓、钩藤(后下)各9g竹沥半夏、杏仁、僵蚕各6g天麻、胆星、郁金、炒当归、炒白芍、陈皮各5g。7剂水煎服。3诊病人诉服药后癫痫未发,夜寐欠安,喉间有痰,咳不多,胃纳一般,大便尚可,尿短而浑,苔薄腻.脉弦滑。仍予前方出人: 茯苓、钩藤(后下)、冬瓜子各9g竹沥、半夏、僵蚕各6g天麻、胆南星、郁金、浙贝母、化橘红、菊花各5g。7剂水煎服。4诊时癫痫亦未见再发,咳除,故原方.去冬瓜子、竹沥半夏,加白蒺藜9g桑叶6g。7剂水煎服.5诊续服前方。随访观察5年,未见复发。
    毛xx,男,12岁。1978年,月12日初诊。其父代诉:于1978年4月因学习紧张,睡眠不佳而突然昏倒,牙关紧闭,口吐涎沫,四肢抽搞,约1分钟后始苏醒,醒后表情淡摸,1个月内发作四五次.且逐渐频繁,饮食大减。自述胸闷痰多,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由优变劣,因而休学。出示1978年5月25 ct在某省级医院脑电图检查:两半球有中幅以上尖波、慢尖波,阵发出现,见NH后增强,左侧占优势,左颞有尖波灶。.血囊虫补体结合试验阴性。确诊为“症状性癫痫”,给服苯妥英纳等药数月无效.故求中医诊治。查患儿形体消瘦,表情淡摸,舌苔白厚腻,舌质红,脉弦。属痰气上逆,肝风内动之癫痫,治以降逆豁痰,镇惊熄风,神赭散主之(见A2/4/1/1/800)。服1个疗程后,精神好转。食增.癫痫未友作。服2个疗程后,仅短暂小发作1次,体质明显改善。服完3.个疗程后未再发作,身休健康完全复原,停药观察,1979年2月复学,随访数年,未再发作,复学后升入初、高中,学习成绩优秀。
    xx,脑膜炎后遗症,癫痫经常发作,至9岁即开始有发育征,出阴毛,嘴唇有稀疏的须,身形矮胖,无小孩性格,举动如成人,日饮茶水达七茶煲(约五磅一堡),经治疗数年未效。曾经针灸治疗,癫痫发作稍微减轻,其他症状无改变。笔者诊其脉沉实而有力,舌诊如常,证无虚象,其病在头,与血癌有关,因而采用王氏法,予通窍活血汤原方,隔日一服。约15天后,痫证发作较轻,饮水较少。更可喜的是成人发育的趋势已被制止。服至50剂,患者已愿和其他小孩玩耍,恢复小孩征象,体重减少5公斤,并长高。桃仁红花虽每剂各10克,而患者精神却日佳,智力逐渐发育,能记一些单字(此前因病未上学读书),但癫痫未能完全制止,饮水已减少一半。前后治疗约1年,诸证俱愈。追踪10多年,该患者发育基本正常,已当工人,惟智力稍差于正常人。又用此方治一患颅咽管瘤之男孩(15岁),症状有所改善,如视力有所提高,1年后X线检查肿瘤未见缩小,亦无增大。
    xx男孩,3.5岁.反复抽搐已8个月.发作前先突然尖叫,继而两目上视,四肢抽动,时间几秒钟至十余分钟不等,每日发作数次或数十次。,脑电图检查呈广泛高度异常,诊为癫痫。曾服大仑丁等已控制了大发作,而小发作仍然频繁。性情粗暴.大便干结,舌苔黄腻,病因以痰、风为主。药取通用止痉散1克(见A2/0/3/10),定痫丸1.5克.每日2次,用蜂蜜调服。连服一个月后,癫痫停止发作,以后单服通用止痫散每次1克,每日一次,巩固之。
    王xx,女,8岁。2013年3月11日初诊。患儿于2013年1月26日及3月10日晚12时左右出现癫痫样发作,四肢搐搦,身体僵直,目上翻,吐涎,白沫少,持续10余分钟后缓解,续而昏睡,呼之不应,再持续10余分钟后神志方清醒,但阵发性头痛,微呕,随后自然缓解。经EEG、MRI检查无明显异常。平素头痛、性情急躁,初次发病前曾看过恐怖片。自初次发病起每晚多梦、四肢?  动抽动、喉中痰鸣,日间有头痛、腹痛、胸闷、乏力等。曾用大柴胡汤治疗,药后即吐,继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仅睡眠有所好转,余症同前。刻诊:神志清楚,应答切题,眠差多梦,夜间痰鸣、四肢?  动抽动,胸闷,心烦,略惊恐,头痛,口微干不苦,纳差,脐周痛,大便干如羊屎,1~2日一行,小便调,苔白微腻,脉弦细。辨六经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辨方证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合芍药甘草加白术汤证。处方:桂枝15g炙甘草6g生龙牡各15g白芍18g生白术30g。2013年3月16日复诊:眠好转,口微干,不思饮,痰鸣减,四肢?  动抽动减,仍大便干,隔日一行,苔白脉细。仍处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续服。2013年3月27日三诊:抽搐 、发作少,眠可,纳可,大便日一行,近常阵发头痛、鼻塞或口干,腹痛,无汗出,苔白脉细弦。转方当归建中汤当归12g白芍18g甘草6g桂心9g生姜18g大枣10枚。又:全当归12g桂枝10g赤白芍10g生甘草5g生姜(三片=5g)红枣(七枚=10g)饴糖(二两=60g冲服)善后。
    王xx,女,12岁。癫痫7载,近期来发作频,月经已行,复加晕车,呕吐频繁,舌苔黄腻,脉沉细。证属痰淤交困于清阳之颠,原当痰淤同治。处方: 生半夏9g陈皮6g桔络6g胆南星9g生蒲黄9g(包煎)9g丹参15g水至3g通天草9g郁金9g石昌蒲9g灵芝9g远志9g天麻6g生姜2片,檬石滚痰丸4.5g (另吞).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4剂后,神色渐振,宿疾未作,脉小数,舌红苔黄腻。守其制再进。【按语】活血药与祛痰药同用,适用于痰淤交结证。古人家有“怪病多痰”之说,其实津血同源,若机体失其常度,则熬津为痰,凝血为淤,以致痰淤互结为患,临床所见的冠心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病、老年性痴呆、尿路结石、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癫痫等疑难病证,均有痰淤交结之象,常配的祛痰药如半复、胆南星、陈皮、白芥子等。临床尤其常用生半复,佐以少盘生姜以制其毒,随证配伍,治疗疑难病证辄能事半功倍。如用生半夏配黄连、竹茹、砂仁等治顽固性呕恶,配干姜、细辛、五味子治寒饮哮喘;配胆南星、郁金、昌蒲治癫痫,每能得心应手。
    赵xx,女,15个月。1993年3月24日初诊。患儿系过期剖腹产,产后7个月始抽搐时作,对外界刺激无正常反应,两便不能自禁。某医院头颅CT示“结节性硬化”,睡眠下脑电图示“多量痛状放电”。舌淡苔薄,指纹淡红。先天脑海不足,痰寮阻于窍隧,肝风内生,图治不易。予清心化浊、熄风开窍。处方:黄连2g曹蒲6g通天草(水葱)9g钩膝9g天麻4g郁金9g (矾水炒)磁石30g(先煎)桃仁9g白术9g赤芍9g丹参15g莲子芯4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4月8日):经清心化浊、熄风开窍,紧握两手已展,抽搐平.神志已清.面有笑容。呀呀学语,神情韶然开朗,脉小数、舌淡苔薄。前方钩藤改为15g加僵蚕9g,14剂。三诊(6月3日):抽搐未再发作,内风已熄,神识巳清,然智力未及同龄小儿。前法清心化浊之剂续进,参养心益智之品。方用:百合9g远志9g石曹蒲9g生晒参4g(另兑)桔络4g半夏9g丹参15g通草9g川弓9g红花9g生蒲黄9g柏子仁9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四诊(12月16日):智力渐复,呀呀学语,能称呼亲人,并能自主步行,脉弦,舌红苔薄。脑腑欠充,痰浊未清,再以前法养脑益智、清心化浊。方用:太子参9g天冬9g生地9g远志9g石曹蒲9g通草9g川连2g枣仁9g生蒲黄9g (包),莲芯4g生白术9g. 14剂。每日1剂,水煎服。五诊(1994年2月3日):患儿前方进退以来,神情日佳.智力行为近常,守方巩固。
     张xx,女,11岁,学生。1989年11月10日就医。患者父亲主诉:患抽病1年多.都在夜间加点左右抽搐,犯病时两眼红。脉沉弦数有力,心率85次,舌体胖,色红,神情正常。二便正常。脉沉弦数,舌色红。证属肝经淤热。肝开窍于目,故犯病时双眼红,舌体胖是脾湿生痰。主要病机是肝热生风,脾湿生痰,痰闭心窍,流窜经络。药用:柴胡8g当归8g白术8g茯苓8g白芍(冬用5g、夏用10g)、薄荷2g青皮7g枳壳7g香附10g郁金10g丹参10g赤芍7g神曲15g黄连3g金银花10g连翘5g板蓝根5g钩藤10g(外包后下)僵蚕5g,4剂。11月20日二诊:服药后已不抽.舌色淡红,脉和缓均匀。按原方再服6剂。1990年1月17日,因生气又抽2次,都是在夜间。脉又沉弦数,心率84次,舌边红,有淤血点,按原方增龙骨10g牡砺10g神曲20g钩藤增至20g。共服10剂痊愈。1990年8月14日又反复,后半夜抽1次,抽后吐些痰。脉细数无力,心率84次/分钟,舌质淡红,仍用清肝理脾和胃汤加金银花10g连翘5g钩藤10g僵蚕5g半夏6g天麻6g(外包为面冲服)、石昌蒲10g红参3g(为面冲服)、麦冬10g五味子5g。共服7剂,水煎服,痊愈。5年后追访未复发。
    张xx,女,2岁,2日来流涕、轻咳,渐则体温上升,曾用小儿四环素,A P C等药末止,因高热惊风就诊,查脉息疾数,指纹紫红,面部红胀,摇头、吐舌、双日直视。结合病史,认为风热逆传心包,与病机十九条诸热相似,乃急针曲池、合谷、点刺少商,针后汗出,体温由39.2℃除至38.9℃,当即抽搐便止,后服紫雪散半量,以薄荷6g生石膏15g银花15g连翅15g板兰根15g芦根30g,立即煎汤冲服,约三小时体温降至37.6,后带上方一剂回家服愈。注:慢脾风;小儿脾虚便溏,渐至羸瘦,以至惊搐、昏乱的慢脾风,多属阴阳两虚,当补而不当泻,属虚而不属火也。
     xx女孩、4岁。发两月,日作一二十次,多方求治无效。诊时面色带青,舌苔薄腻,喉间痰鸣,脉象滑数。其主因为痰。先用豁痰下痰之剂.钩藤6g淡竹沥30g姜汁滴(冲)九节曹蒲3g龙齿15g远志6g获神9g虎铂2.4g胆南星3g竹节白附子6g天竺黄6g保赤散0.3克(分两次化服),或配虎铂抱龙丸。连服10余剂后,痰浊渐化.发大减。随即以金箔镇心丹一料治本,而有两月未发。后因闻巨雷声,而致抽搐又作,初宗上法治之,其效不显,再经询问,发时未闻痰声.神清不味,身痛颤动,复卧于床。因之考虑此次发病是因雷鸣震心动神,肝风内起。其脉弦涩,弦为肝盛,涩为血滞。是即血不养筋,风动而搐。故病的主因系血涩筋急。仿王清任氏身痛逐淤法。药用党参9g当归6g丹参9g桃仁6g红花4.5g赤芍6g炒积壳3g淮牛膝9g生甘草3g炒五灵脂9g。数剂后风熄搐止。此亦治痈法之变方也.:如果发作性痫症原于脑的器质性疾病,且伴意识障碍等症,虽选用醒脑、镇痉、顺气、豁痰而效多不彰。其中虽有部分得缓解,但其神志痴钝,语言笨拙,预后很不理想,甚至成为终身疾患。其根治之法,尚待进步探索。
    xx女性,8岁,发作性抽搐一年,表现为双目上视。口唇青紫,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小便失禁,行为异常,打人毁物,每间隔2一3个月发作一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曾查脑电图显示异常,经服用苯妥英钠不效,故来本院要求中药治疗。证属心气不足,土虚木旺。治以养心安神、豁痰祛风镇痉。服用止痉散1.5克,每日二次,并服用浮小麦30g炙甘草8g大枣5枚,磁石20g全蝎5g缎龙牡各10g檬石10g夜交藤10g九节曹蒲10g.煎汤分两次服用。经服用中药.前症于半年后发作一次,发作症状明显减轻,又继服此药观察一年,前症未作。
    女孩,5岁,在两岁时不慎从楼上跌下.以后经常发作癫痫样抽搐、发时口角流涎,喉有痰声,大便2一3天一行,舌苔黄腻,证属痰淤交阻.从通用止痉散(见A2/0/3/10僵蚕、全蝎、娱蛤、郁金、珑拍、辰砂等。上药共研细末,量儿大小,每次1.0一1.5一2.0g,每日2一3次,用少量蜂蜜拌和后开水冲服。)加人血竭、三七粉和匀.每次1.5克,每日2次,亦用蜂蜜调服,同时再给服成方檬石滚痰丸3克,每日2次,研细冲服。连续服用3个月后,癫痫发作已基本控制,原药续服一年,至今10余年未见再次发作。
 
    更多病例在整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