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堂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成功病例 > 肾病病例 >  > 正文

肾病综合征

2018-03-20 16:40正中堂正中堂
    标本不明,缓急不分,前后不清,以缓作急,以急作缓,前后不分,乱施药饵,么x,男,30岁。肾病综合征3年多,近年来,浮肿尿少更加严重。医先以激素、抗生素等治疗无效,后又配合中药补气养阴、养阴补肾、培补肾气、清热解毒、活血利水等治疗亦无明显效果。审其证见除典型的库欣综合征的表现外,并见浮肿尿少,咽喉疼痛,反复感冒,舌苔黄白而腻,脉浮滑数。因思浮肿、肥胖之人脉当见沉,今脉反浮,浮者为病在表,且症见咽喉疼痛,合而论之,当为病在表在上,舌苔黄白当为病在里,脉症合参,当为表里同病。乃拟解表清里。处方:蝉蜕10克,僵蚕10克,片姜黄10克,大黄3克,茅根15克,连翘10克,紫苏6克。服药2个月,药进50剂,咽喉疼痛好转,尿蛋白由(+++{)降至(++),管型消失。舌苔黄白腻,脉弦大紧数。综合脉证,思之:脉由浮滑数转为弦大紧数,乃因表邪得解,而气阴大衰之状仍著也,当以扶正,不可再予祛邪也。为拟补气养阴,利湿清热。处方:黄芪18克,当归6克,党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生地18克,苍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服药60剂,在逐渐减少激素的情况下,尿蛋白降至(+),乃停全部西药;继服上药2个多月,果愈。医云:前医亦用补气养阴而却不效,其故何也?答曰:标本缓急,前后用药未分耳。又云:余用上方之法亦不效,其故何也?答曰:不当变而变,当变而不变所致,当久服而用药辄止,即所谓火候不到即停止用药,故不效也。
    胶于成方,不知随证,久治不效张××,男,14岁。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3年多。医诊肾病综合征。始以西药治疗无明显效果,继又配合中药滋阴补肾、益气利水、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治疗1年亦无功。细审其证,除典型的库欣综合征(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痤疮、紫纹、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外,并见下肢浮肿,尿蛋白++++,脉虚大弦滑数,舌苔黄白腻。综合脉证,思之:此气阴俱虚,湿热蕴郁也。治拟补气养阴,除湿清热。处方:肾康灵,1次4粒,1日3次,空心服。服药1月,精神好转,尿蛋白++,继服2个月,尿(一),浮肿消失。
    洪xx,男,20岁,1984 年 9月7日来诊。患者患肾炎4 年,长期服用激素,但尿蛋白未能控制。在武汉某医院确诊为肾病综合征。给予激素冲击疗法,最多每天口服强的松100mg,同时配用人血白蛋白、环磷酰胺等药物,治疗1 周后尿蛋白转阴,但上药减量即出现蛋白尿。症见患者壅肿不堪,面如满月,周身多处痤疮,腹大如鼓,颜面发红,烦躁不安,尿赤,每日总量不足400ml,气促心慌,腰膝酸软,BP 13. 6/14. 6kPa,P 80次/min,腹围94cm,尿蛋白(++++),Tch o.80,BUN21. 42mmol/d。即静滴鄒Omg而尿量不增。视其舌体胖厚,红如胭脂,黄苔浊腻,脉弦滑鼓指,口苦咽干,大便秘结。此为湿浊不化,瘀热成毒之证,防己地黄汤加减:生地60g防己20g桂枝、甘草各10g防风、大黄、商陆各15g,每Bi 剂,水煎服。药后效果不显,将A21/2/4/100/1生地加至90g大黄改用30g,另泡兑服,复加知母、花粉各10g。服药 20 余剂,症情始见缓解,尿量每日增至1500ml,肿脓消退。依此方加减用量,先后服药 100余剂,基本恢复正常,查尿蛋白微量。[《陕西中医》 1991,(4):174]
    严xx,男,34 岁,干部 。腰痛乏力半年,伴纳少,腹胀,动则汗出,经某大医院肾内科检查,明确诊断为隐匿型肾病综合症,多方求治无效,经人介绍来我处求治。1998年元月 4日初诊。查尿沉渣试验,蛋白 (++),管型 (+),尿分析:蛋白 (++),脉细,苔薄滑,证属脾虚失运湿郁热伏,方用升阳益胃汤化裁 :生黄芪15g党参10g 炒白术12g 黄连 6g 法夏 15g 陈皮 10g 生甘草 6g 泽泻 12g 白芍 15g 柴胡 6g 白蒺藜 15g 地骨皮 15g 大腹皮15g。服药2月,纳增体健,诸恙若失,多次尿检,均已正常,意收痊功。
    任xx,男,17岁,学生,住新城子区。既往史:于1974年8月无明显诱因双眼睑浮肿,逐渐波及头面部浮肿。日渐加重,去医院检查,诊断:肾炎。曾用青霉素、强的松治疗好转出院。现病变:IO月16日,肾炎复发入院。检尿:蛋白(++++)、白细胞2·6个/高倍视野、红细胞2-3个/高倍视野、血胆固醇10. 14mmol/L、血浆蛋白总量498/L、血压148/ lOOmmHg。尿少、浮肿。诊断:肾病综合征。转中医治疗。1974年10月20日初诊,检查:全身高度浮肿,按之凹陷不起,面部浮肿明显,两腮肿大异常,触之颤动,头昏头重,腹胀便稀,食少纳减,疲倦少神,尿少色混浊,畏寒肢凉,腰酸腿沉,面色淡黄不泽,舌质绛干少苔,脉沉细而缓。血压150/lOOmmH。诊为水肿(肾病综合征)。证析;2月余尿少浮肿加重,病属脾肾两虚证。脾虚不能运化,不能升清泄浊,故腹胀便稀;肾虚气化不行,水湿不利,导致尿少浮肿;湿部化浊则尿色混浊、腰酸足重;浊阴上逆则头昏头胀;温浊阻胃故食哦纳呆;脾虚不能统摄,肾虚不能封藏,则精脂下流(蛋白尿);病深阳气H虚、形寒肢凉。病属正虚邪实。诊为:水肿。治法:健脾蕴气、温肾化湿。采取九龙汤加-。处方:枸杞15g当归15g金樱子15g莲肉25g芡实15g五味子7.5g茯苓25g白术25g甘草10g山楂炭25g黄芪50g益母草25g。方义:归、杞养血益阴;苓、术、草助脾燥湿以制肾水;金樱、莲肉、芡实涩以固精;五昧子摄敛益气;山楂炭健胃消食;益母草利水降压;黄芪补气扶正。使脾气振、肾气复、水湿化、浮肿消。11月1日复诊,服药8剂,全身症状改善,头胀减轻,血压130/90mmHg。尿量较以前略增,700—8DOml/d,但尿混浊,不欲食,仍有发胀腹水,下肢浮肿压痕(+),舌苔薄、脉沉滑。证系寒湿内聚,浊阴不消。仍守前方加细辛5g温徽寒水、萆藓25g分化湿浊、水红花子35g利尿祛水。11月16日三诊,服药第二天,肠呜,腹泻水样便5-7次,次日泻即止。尿液通畅增多,浮肿基本消退,腹胀腹水大减.巳能安卧,排尿通利.2000 - 2500ml/d。食欲渐进,大便正常,血压稳定(124/80mmHg)。尿捡:尿蛋白(++).红细胞2—4个/高倍视野,白细胞1-2个/高倍野,颗粒管型消失。证析:尿畅肿消,病久真阴耗损,正气末复,肾关不固,精徽下注,故仍有蛋白尿。法当扶正益气、填补真阴,以复肾功。取九龙汤合当归补血汤化裁。处方:黄茋50g党参25g当归15g枸杞15g首乌15g杜仲25g怀牛膝25g狗脊15g金樱子15g莲肉20g五味子7.5g茯苓15g山楂炭15g砂仁10g。12月7日四诊,服用12剂,浮肿完全消退,二便正常,食欲增进,体力淅复,已下床活动,血压正常,多次查尿蛋白微量或极少,颗粒管型不见,效不更方,仍宗前方继服。1975年2月io Ei五诊,上方服用18剂,症状完全消失,多次查尿无阳性改变,胆固醇4. 16mmol/L,血浆总蛋白64g/L,白蛋白38S/L,球蛋白26g/L,血压正常,体力增强,脉象和缓,历时5个月中药治疗,于1975年2月11日痊愈出院。家属担心,恐病复发,递拟补益肝肾之丸剂,仍遵九龙汤化裁,制蜜丸,每日2-3次口服。使肝肾得补,精血受益,阴得补而摄气,真元充盈,促进阳燕阴化,填精周本,巩固疗效,以收全功。出院后4年追访,均巳恢复正常。参加体育活动及农村一般劳动,定期复查尿检,均未见异常。
    高xx,男,16岁,河北省任县人,1998年8月24日就诊。肾炎史2年,曾用激素治疗。现症:全身浮肿,腹胀大,尿少,大便干,腰酸乏力,口时干,激素面容,头发焦黄稀疏打结,右侧肢体变细发凉痉挛,舌质紫暗,苔薄黄腻,右脉无,左脉弦滑。血压:140/95mmHg,尿检:GLU+1,PRO+3,BLD+2,镜检:Wbc0~2/HP,Rbc3~8/HP,肾功能:SCr283umol/L,BUN 19.3mmol/L,CO2-CP 16 mmol/L。血浆蛋白:TP 41g/L, A25g/L, G 16g/L, A/G=1.5:1。B超示双肾略小,弥漫性损害。西医诊断: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根据“整体功能代偿”理论分析,以肾脾虚损为本,波及于肺,水气停滞为标,兼血瘀气滞。先拟活血行气利水以治其标,处方:当归12g川芎10g 赤芍15g 苍白术各10g 茯苓15g 泽泻15g淮牛膝15g 车前子(包煎)15g 大腹皮15g 砂仁6槟榔15g 香附10g,每天一付水煎服,禁盐。1998年9月21日复诊,浮肿消退,腹不胀,食可,腰酸乏力,大便稀,每日2次,右侧肢体细,发凉痉挛,舌暗红齿痕,苔中黄腻,脉右无,左弦数。标证已除,拟益肾健脾为主,佐补肺宣肺疏肝,兼化毒降浊。处方:二地各15g山药10g 山萸10g 苍白术各10g 茯苓15g 泽泻15g西洋参6g 炙黄芪15g 炙草6g 虫草(另服)3g杏仁10g 香附15g 茵陈15g 荷叶15g 生苡仁15g生大黄6g 水蛭6g,每天一付水煎服,低盐低蛋白饮食。1998年11月1日复诊,肾功能:SCr 192umol/L,BUN 14.4mmol/L,CO2-CP18 mmol/L,尿检:GLU +1,PRO +2,BLD +1,镜检:Wbc0~2/HP,Rbc 3~5/HP,血浆蛋白:TP 58g/L,A 34g/L, G 24g/L, A/G=1.42:1。诸证减轻,时腰痛,晚上口干,时流口水,舌暗淡齿痕,苔白腻,右脉无,左脉弦数,守上方加砂仁6g石苇30g,每天一付水煎服。以上方加减服至1999年6月,患者症状消除,激素面容消失,头发变黑长浓,右侧肢体粗细、温度恢复正常,右脉稍现。肾功能检查:SCr 121umol/L,BUN4.06 mmol/L,CO2-CP 18 mmol/L,尿检:PRO+1,BLD+1,镜检:Wbc 0~2/HP,Rbc 1~3/HP。继以上方加减调治,1999年10月底复查,肾功能正常。按:本例患者属于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慢性肾衰的病机关键是人体气化功能障碍,浊邪停留,治疗当以恢复气化功能为主。因为该患者气化功能障碍,同时有水气和湿浊,但以水肿为急,故先以行气活血利水治其标,后以益肾健脾补肺宣肺疏肝以恢复人体气化功能。肾脾虚损是气化功能损伤的关键,所以益肾健脾是慢性肾衰的基本治法,可保护肾脏的功能和增强脾的代偿功能;因患者右侧肢体变细发凉,右无脉等,定位在肺,故用补肺宣肺以恢复肺的功能和对肾功能的代偿能力;左脉弦,属肝,故可稍佐疏肝,以调畅气机,增强肝的代偿能力。人体气化功能恢复,则化毒排毒的功能增强,浊邪得以化解和排除;兼用降浊化毒排毒,以解决已经潴留的浊邪。
    李xx.男,15岁,河南省焦作市农村.住院病案号:65432.患儿自1990年5月起在无明显诱因情况卜眼睑浮肿,尿色加深呈茶水色,伴有头晕等症状。即去焦作市第二人民A院就诊。查尿蛋;++++号。胆固醇增高,诊为肾病综合征。收入院治疗。正规服用强的松,4周后尿蛋自转为(一),后将强的松逐渐减量,3个月减完病情无反复而出院.出院后2个月浮肿又发.仍以眼睑浮肿为主,但尿色正常,无头晕等其它不适。当时查尿蛋白姗号.复加用强的松,至3个月,尿蛋白(一),未及停用浮肿又发,尿蛋白增至份一号。此后加服中药,病情无明显改善,眼睑浮肿时轻时重,尿蛋白·直在++以上.近2个月浮肿又加重,口唇亦肿,尿蛋白增致洲号。因得悉刘教授善治此疾而前来求治.于1993年2月17日收入儿科病房.刻下症:眼睑浮肿,口唇浮肿,纳叮,尿色尿量均可,大便调。查体:双侧眼睑浮肿,上下口唇亦浮肿增厚,色红,舌质红,苔白腻,心肺(一),腹(一),其它处皮肤未见浮肿、黄染及出血点。脉象弦数。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号,尿肌干30mg/dl,血浆总蛋白4. 1g/dl.其中白蛋白2. 2g/dI,球蛋白一9g/dl,胆固醇300mg/dl,血肌配0.6mg/dl.尿素氮Smg/dl, 证属湿热蕴于脾胃,下注上.炎。肾为胃之关,脾胃湿热一下注于肾则肾关不利,水液代谢失常而发水肿。唇为脾窍,眼睑属肉轮为脾胃之所属也,脾胃之湿热上炎则眼睑口唇具肿矣。治宜清胃泻脾,祛湿解热佐利尿消肿。方用泻黄散加减:霍香l0g薄荷3g(后下)生石膏25g(先煎)山桅5g黄连2g黄柏l0g制军l0g知母l0g获令10g大腹皮l0g五加皮l0g,二诊:1993年3月9日。患儿服上方后眼睑浮肿已消,但上唇仍浮肿。尿蛋白(一),查:舌红苔薄,脉滑.效不更方,上方去大腹皮、五加皮、获令、黄柏.加赤芍10g丹皮l0g当归lOg.二诊:1993年3月24日。服匕方后日唇浮肿消退,眼睑浮肿未发.无其它不适。查:舌淡红,苔薄白,脉滑。上方加鱼腥草15g,车前草15g继服以固疗效.
    王xx.男,61岁,干部.2007一10一1611初诊.慢性肾炎病史4年.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乏力;后出现腹胀.腹胀如鼓,乏力加重.遂来我院诊治。证见腹大胀满.胁下胀满疼痛.腰膝酸软.面色晦滞.唇干口操。五心烦热.失眠.乏力纳差.小便短赤.舌质红绛少津.脉弦细数。实验室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3700ml/24h,血浆白蛋白26g/L.肾组织活检诊为“系膜增生性肾炎”.属肝肾阴亏.阴虚有热;治以养肝肾,养阴清热.方药以滋水清肝饮加昧: 生地20g山药15g山萸肉10g丹皮10g茯苓20g泽泻12g,赤白芍各1Og炒桅子l0g,柴胡10g当归10g制鳖甲15g大腹皮15g二丑9g三棱10g我术10g。服十剂后.腹胀减轻:去二丑加焦白术15g.再服二十余剂愈。
    沈××,男,2004年10月14日初诊。诉其最近消瘦,疲劳乏力,腰酸头晕,面色发黑,食欲不振。追问病史,十年前曾经患慢性肾炎,痊愈后从未作过检查。嘱其检查肾功能、血液常规及小便常规。结果:尿素氮8.5mmol/L,肌酐164μmol/L, 小便常规示蛋白(++),血液常规基本正常。血压140/95mmHg,诊舌苔白腻,脉搏弦滑。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治拟补肾摄精,祛毒泄浊法。处方:黄芪30g党参15g苍白术各12g仙茅12g仙灵脾15g女贞子15g楮实子15g米仁根30g黄柏12g土茯苓30g车前子15g六月雪30g玉米须15g泽泻12g制大黄12g益母草15g。2004年10月28日二诊:药后证情无进退,食欲稍振,大便每天2~3次,诊舌苔薄白腻,舌下络脉微见瘀紫色,脉搏弦滑。证属痼疾,当守法恒心调治,缓缓图功。黄芪30g丹参15g党参15g炒白术12g红花6g桃仁12g仙灵脾15g女贞子15g楮实子15g米仁根30g黄柏12g土茯苓30g六月雪(白马骨)30g玉米须15g苏叶(后下)15g制大黄12g。上方加减治疗2月,复查小便常规基本正常,尿素氮6.5mmol/L,肌酐142μmol/L,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舌苔薄腻,脉弦滑,血压140/90mmHg。继续以补肾理泄法化裁,其中血压升高时,加用珍菊降压片每次1片,每天2~3次;腰酸头晕,加杜仲、桑寄生、怀牛膝、天麻、杞子、熟地、山茱萸等;食欲不振,加陈皮、制半夏、炒谷麦芽、佛手等;A21/2/4/40/4大便不通,加生大黄或土大黄;浮肿加茵陈、车前子、河白草、汉防己、地栗梗等;泄瘀浊毒,加参三七、泽兰、漏芦、白蔹等。3年治疗随访中,曾经有多次反复,目前各种化验基本正常,自觉症状消失,现在仍在维持治疗中。体会: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中医关格、虚劳、癃闭、肾风等范围,病机的关键在于肾功能的虚损,使机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及调节方面出现紊乱。先生主张以补肾理泄法治疗慢性肾衰,并创制了“补肾理泄汤”,临床用之,屡试不爽。我通过认真学习先生辨证用药的经验以及临床实践的观察,慢性肾衰又称为“尿毒症”,病机的要点是“衰”与“毒”。前者为本,后者为标。“衰”可以分为肾阴衰和肾阳衰;“毒”包括湿热毒、寒湿毒和瘀浊毒。因此补肾理泄法中,补肾分为补肾(脾)阳虚和补肾(肝)阴虚,前者应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仙茅、仙灵脾、菟丝子、巴戟天、附子、肉桂等,后者应用女贞子、杞子、熟地、山茱萸、龟甲、制首乌、冬虫夏草或成药金水宝等。理泄分为泄湿热毒、泄寒湿毒和泄瘀浊毒,其中泄湿热毒应用大黄、黄柏、土茯苓、茵陈、车前子、六月雪、玉米须、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泄寒湿毒应用苍白术、制半夏、草豆蔻、桂枝、干姜、猪苓、泽泻、制大黄、厚朴等;泄瘀浊毒应用桃仁、红花、赤芍、丹参、参三七、土大黄、益母草、泽兰、漏芦、白蔹等。临床应用时又不可拘泥,因为慢性肾衰不仅虚实相兼,而且寒热兼夹,故当随机灵活配伍,才能取得满意疗效。通过临床实践,我体会,中医药对于初、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晚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较差。在治疗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好血压和改善贫血对于改善肾功能甚为关键。实验研究证明,当归、红花、川芎、鸡血藤等养血活血药物对于改善贫血和保护肾功能有很好的作用。另外,控制饮食和调节精神状态十分重要。
    于xx,10岁,男,1986年3月1日初诊。半月来下肢生疮,多为脓疱疮,日渐增多,继而逐渐浮肿,尿少色黄,食少神疲、头晕头痛、舌苔黄腻、脉滑数。化验尿蛋白(++),红血球15-20、白血球10-15,证系毒热内郁,湿毒内陷营分,血郁气滞,毒湿外发于肌肤腠理则为疮疡肿胀,内蓄于膀胱则尿短色赤。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用:倒叩草30克、鱼腥草15克、半枝莲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白茅根30克、灯蕊草1克、连翘15克、泽泻10克、胆草3克。上药加减服6剂后,症有好转,周身面部浮肿渐消,脓疱渐少,大便干、小便少黄、饮食、神疲、头晕、头痛均有好转,舌质稍红、苔薄黄、脉弦滑,化验尿:蛋白+、红血球1-2、白血球3-4,湿热渐除。再拟方:苍朮、黄柏各5克、银花10克、连翘6克、旱莲草10克、白藓皮10克、蝉衣3克、炒栀子5克、炒黄芩5克、泽泻6克、猪苓6克、云苓6克、姜皮3克、防风3克、生草3克。此方加减又进12剂后,症状均减、化验尿常规正常。
    刘xx,女,21岁,2005年7月2日初诊。患者有“肾病综合征”病史1年。刻诊:眼睑及双下肢轻度水肿,伴乏力、腰困,平素怕冷易感冒,尿常规示蛋白+++,潜血++,24 h尿蛋白定量4.02 g,舌淡胖,苔白,脉沉细。辨证属肺肾气虚兼有血瘀。治当补益肺肾,祛风活血。处方:生黄芪30g党参15g熟地15g山茱萸30g山药30g茯苓30g丹皮10g泽兰10g菟丝子15g青黛15g防风30g蝉蜕30g龙葵30g白茅根30g。3剂,同时予以激素规范治疗。3日后复诊,精神好转,乏力减轻。运用此方加减治疗8月余,症状消失,尿检正常,随访至今未复发。
    王xx,女,7岁。因“反复双眼睑及双下肢水肿1年余,加重伴腹部膨隆15天”于2012年6月8日入院,病案号LYS1206043。患者1年前感冒后出现双眼睑及双下肢水肿,逐渐腹胀,就诊于临沂市人民医院,查尿常规示:尿蛋白(3+),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给予强的松20mg 晨起顿服,住院17天后化验尿蛋白转阴,后强的松每月减5mg,减至15mg时,因感冒再次出现双眼睑及双下肢浮肿,入临沂市人民医院,查尿蛋白(3+),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给予“甲泼尼龙40mg静滴后,强的松40mg顿服”,住院19天化验尿蛋白阴性出院。后强的松按医嘱减量,减至30mg时,化验尿蛋白(3+),入苍山县人民医院输液及口服中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复查尿蛋白阴性,强的松每月减2.5mg。强的松减量过程中病情多次反复,每次家属自行将强的松用至40mg,多次复查尿常规(3+)。15天前患者受凉后出现鼻流清涕,偶有咳嗽咳痰,渐出现双眼睑及双下肢水肿,腹胀,复查尿蛋白(3+)。急入我院。入院时患者全身水肿,腹胀、腹痛,咳嗽、咳痰,纳呆,纳食后腹痛腹胀加重,恶心反酸,无呕吐,24小时尿量200ml,大便溏,日2~3次,体重25.9kg。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96/min,呼吸20/min,血压90/60mmHg。神志清,精神差,颜面及双眼睑浮肿,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9×109/L,红细胞4.36×1012/L,血红蛋白126g/L,中性粒细胞79%,淋巴细胞17%;尿常规:胆红素(1+),蛋白(3+),潜血(+-);血沉:125mm/h;生化全套:TP39.5g/L,ALB18.1 g/L,BUN10.02mmol/L,Cr58 umol/L,TG3.91 mmol/L,CHO14.65 mmol/L;腹部彩超:1.双肾体积增大并实质回声略增强。2.双肾血流指数符合正常范围。3.腹水(深约6.5cm);胸部正侧位CR片检查:双侧胸腔积液(右侧少—中量,左侧少量)。入院诊断: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上呼吸道感染。二、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头孢曲松钠抗菌素静脉点滴,炎症控制,鼻塞、咳嗽咳痰症状消失,复查白细胞7.9×109/L,中性粒细胞51%,给予甲泼尼龙40mg静滴13天后强的松40mg晨起顿服,给予补钙、利尿、降脂、抗凝、补充白蛋白等药物,尿量稍有增加,24小时尿量在600ml左右,仍有腹胀、纳呆、全身水肿。2012年6月30日开始服中药为主治疗。当前患者全身水肿,腹胀,纳呆,偶有恶心反酸,无呕吐,24小时尿量600ml左右,大便溏。辅助检查:尿常规:蛋白(3+),葡萄糖(+),潜血(-);生化全套:TP40.9g/L,ALB16.6 g/L,BUN13.9mmol/L,Cr44 umol/L,TG4.78 mmol/L,CHO15.03 mmol/L。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沉弦。辨证为寒热错杂、痞结水聚,“胃关不能飞渡”,治宜开结除痞、打通胃关、和胃降逆。半夏泻心汤加味:半夏10g黄芩8g干姜8g黄连6g大枣10g炙甘草8g党参8g鸡内金8g焦四仙各8g,5剂,每日1剂,水煎200ml分早晚分服。并嘱患者家属加强饮食中蛋白摄入量,以补充体内缺失之蛋白质。 7月5日二诊:服上方1剂后,当天尿量转多,24小便量约1500ml。目前患者饮食较前增加,全身水肿明显减轻,腹水消退,体重下降4kg,大便正常,日一次,舌脉同前。效不更方,继服上方。7月12日三诊:服上方后,体重持续下降,纳食转佳,尿量维持在900~1800ml之间,唯近两日突然小便量转少,每日尿量约300ml,患者舌尖红,苔黄腻,脉沉。上方基础上加白术9g健脾利湿,生地12g,麦冬10g以滋胃肾之阴。服药当日小便量转多,24小时尿量约1800ml。 7月25日四诊:患者现全身无水肿,无腹胀,纳眠佳,24小时尿量1000~1500ml,体重下降约6kg。复查:尿常规:蛋白(2+),潜血(-);生化全套:TP48.5g/L,ALB20.6 g/L, TG2.10 mmol/L,CHO8.67mmol/L。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气阴两虚,肾失固摄。方用参芪地黄汤加减。处方:生黄芪15g党参15g生地15g茯苓15g泽泻9g山药10g山萸肉10g丹皮9g坤草30g双花12g连翘12g车前子20g川牛膝12g芦根30g白茅根30g焦四仙各8g。患者出院一个月,随访全身无水肿,纳食可,患者母亲述小便量正常,小便泡沫较少。
    蒋xx,女,46岁,1992年3月15日初诊。患者下肢水肿并有腹水3个月,伴腹胀,尿少,尿蛋白(++++),血压正常。西医诊断:肾病综合征。舌淡,苔少,脉细数。中医诊断:阳水,水气病。治宜利水化气。处方:槟榔15g商陆6g芯g茯苓30g花椒(椒目)10g大腹皮15g赤小豆30g(先煎)秦艽10g羌活10g泽泻30g通草1g桔梗10g紫苑10g蒿g葶历子10g丹参30g泽兰15g。服7剂。二诊,尿量增多,腹水减少,腹胀减轻。近日来,若停用抗生素即发热。舌脉同前。原方利水化气有效,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药蒲公英30g鱼腥草30g山豆根9g板蓝根30g。继服7剂。三诊,腹水减少,腹胀减轻,停用抗生素已无发热,尿多,尿蛋白(+)。舌苔黄少,脉细数。仍守利水化气继续观察。原方加冬瓜皮30g生苡仁30g。
    xx妇,患“泌感”、肾性高血压已一年多,经肾孟造影,诊断为两肾盏先天性崎形,肾图检查认为左肾已失去功能,小便检查有红,白细胞,尿蛋白(十十),小便培养有大肠杆菌生长,曾用各种抗菌素均不敏感,血压130/110毫米汞柱。症见:头晕,神疲,胃纳不好,小便频少,不能工作。诊其人瘦,面色少华,舌淡粮边红、苔白,脉细稍弦而寸弱,乃予珍凤汤加味治之。处方,小叶凤尾草、珍珠草(叶下珠)、桑寄生、云令各12g黄皮树寄生15g百部、太子参、白术各9g鸡内金8g白茅根18g甘草5g。服上方半年多,胃纳转佳,精神振作,已恢复全天工作,小便检查尚余蛋白徽量,白细胞几个,多次尿培养已无大肠杆菌生长,血压稳定在110/909E米汞柱-120/100毫米汞往。病至此,邪已近净,转用补脾肾以收功。迫踪数年未见复发,并告我某妇幼保健院院长,试用此方治疗此病数人,亦收良效云云。但治肾病,不治兼证,只知局部,不知整体,治之不愈,赵××,女,40岁。下肢浮肿,大量蛋白尿3年。医诊肾病综合征。医先予西药治之不效,继又改用中药滋阴补肾、益气利水、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治之亦无功。细审其证,除下肢浮肿,大量蛋白尿外,并见头晕乏力,胸满心烦,咽干咽痛,失眠,舌苔白,脉濡缓。综合脉证,诊为气阴两虚为本,痰郁气结,郁而化火为标。治拟补气养阴,理气化痰,清热泻火。处方:黄芪15克,当归6克,麦冬10克,太子参10克,五味子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生地10克,元参6克。服药7剂,咽干咽痛,心烦失眠好转。尿蛋白由(++++)降至(++)。继服40剂,诸证大部消失,尿蛋白(+),脉弦大。处方:肾康灵,1次4粒,一日3次,空心服。服药1月,愈。
    宋xx,男,11岁。慢性肾炎3年多。先在某院以激素、环磷酰胺等治疗两年多,后又配合补脾补肾药治疗一年多,虽然浮肿已经消退,但却明显的出现向心性肥胖,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激素减量后,尿蛋白很快上升至++++,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2~3个。并反复感冒,咽喉干痛,疲乏无力,尿黄赤,腹满,舌苔黄白微腻,脉虚大弦滑。综其脉证,诊为气阴两虚,湿热不化,乃拟补气养阴,燥湿清热之剂,芪脉地黄汤加减:黄芪15克,麦冬10克,沙参10克,五味子10克,生地15克,山药15克,生苡米15克,苍术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茅根30克。服药2个月后,反复感冒、咽喉疼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均明显改善,但此时因停激素太快,尿蛋白反而由++增至+++,红细胞+,白细胞+。此时患者因看不到中药的明显疗效,特别是发现尿蛋白反有增多的情况,又加激素内服。再审脉证,除咽喉疼痛,痰多,尿黄赤外,脉已转为浮象,此乃气阴大复,风热未除耳,乃拟疏风清热,化痰利咽之剂。处方:蝉蜕9克,僵蚕9克,桔梗9克,甘草9克,牛蒡子9克,苏叶9克,连翘9克,茅根30克。连续服药2个月后,又停服西药,但此次停药后,尿蛋白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降至+,红细胞、白细胞偶见。又继服上方一个月,尿蛋白不再下降,咽喉干痛继续存在。再审脉证,除小便黄赤外,脉见弦涩不调,别无所苦,此风热已除,膀胱之阳气有衰之故耳。乃拟肉桂1.5克以温膀胱助气化,知母15克、黄柏15克、茅根30克以除湿热。服药两个月后,诸证消失,尿常规正常,而愈。
    马××,男,15岁。慢性肾炎一年多,经激素、环磷酰姣、中药等配合治疗浮肿消退后,尿蛋白仍然持续在+++~++++之间,红细胞、白细胞少许,透明管型、颗粒管型各l~3个。邀余诊视,初以益气养阴,燥湿清热治疗一个月,病无进退。停西药观察,一个月后,病情未见加重。再审脉证,口干而渴,尿黄赤,脉弦涩不调,别无所苦,乃以瓜蒌瞿麦丸加减予之。处方:天花粉12克,山药30克,瞿麦12克,茯苓10克,附子1.5克。服药3个月,尿检查已完全正常。但感冒后,仍有蛋白微量出现,此风热所致耳,予疏风清热之剂6剂而愈。
    李××,女,23岁。慢性肾盂肾炎2年,前医以中药、抗生素等治疗后,虽然尿急尿频尿痛已经消失,尿培养已无病原菌。但仍经常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恶心痰多,失眠心悸,口干咽痛,尿蛋白卅,红细胞++,白细胞+,脓球少许。审其面色皓白无华,脉虚大弦滑。综合脉证,诊为气阴两虚,痰热不化。治以益气养阴,化痰清热。十味温胆汤加减:黄芪15克,当归10克,麦冬10克,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竹茹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知母10克。服药三周后,精神、食欲、睡眠等证均好转,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少许,脓球消失。根据效不更方的原则,又服原方一个月,除口干,舌苔白,舌尖红赤外,症状大部消失,尿蛋白亦减为+,红细胞、白细胞消失。但此时再继续服用一个半月却不见明显效果。诊其脉沉滑小数,舌尖红赤,乃云:心火下移于小肠所致也,乃拟导赤散:生地10克,木通10克,甘草10克,竹叶10克。半月后,查尿蛋白微量,但此时脉象见微涩,乃改予:附子l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一周后复查尿蛋白消失。其后为防止复发继服上方20剂,尿连续检查7次,均正常。
    耿××,男,25岁。慢性肾炎二年多,经中、西药治疗后,虽然腹水、全身水肿均已大部消失,但仍时见下肢轻度浮肿,腰酸乏力,恶心呕吐,腹满不适。细审其证,除以上证候外,并见面色皓白,舌苔白,舌质淡而暗,面微浮,脉虚大弦滑,尿蛋白++++,红细胞100个,白细胞20个,颗粒管型3个,透明管型2个。综合脉证,诊为脾肾俱虚,湿热下注,为拟补气养阴,除湿清热,芪脉地黄汤加减:黄芪15克,党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当归10克,山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生地15克,茅根30克,苡米30克。服药3剂后,恶心呕吐消失,浮肿、乏力、食欲不振,腰酸等症好转。宗效不更方意,继服上方20剂,浮肿消失,尿蛋白减为++,红细胞+,白细胞+,又服药2个月,诸证消失,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少许,但连续服药60剂后,尿蛋白却不见减少。审其脉弦细涩,改予瓜蒌瞿麦丸,30剂后,尿全部正常。
   xx 男, 尿毒症致神识昏迷,头身抽动,手足振颤不已,入医院急诊抢救,经用镇静止痉药等皆不能解除其神昏肢颤,乃邀我会诊,患者唇干面青,双目紧闭,尿少不畅,肢冷不温,按手止颤取脉,得细玄数之脉。启口观舌淡黯,辨证为血虚风动,窍闭湿阻。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论,立养血柔肝,渗湿开窍为治,选当归芍药散加味。方中以当归,川穹,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泽泻利水渗湿,给邪以出路,导水湿从小便而出,配白蒺藜生牡蛎熄风平肝,水牛角开窍醒神,一付药后头定神清,2付后尿量增多,肢颤消除,3付后患者可下床活动,由家属搀扶来谢。
    蛋白尿 慢性肾炎或肾盂肾炎的症状消退或大部症状消退后,继续保持大量蛋白尿,甚或合并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的问题,长期来能彻底解决。这种情况有的应用激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氮芥、氯喹、消炎痛等可以缓解,有的暂时缓解以后,刚刚停药不久又有大量的蛋白尿出现;有的则始终不见缓解,所以很多临床工作者纷纷从中、西药的配合上找办法或从中药上想办法。例如:有的主张用固涩药,有的主张用黄芪、党参,有的主张用活血逐瘀,有的主张用清热解毒等,但是由于临床上不能获得广泛的验证,所以一直不能普遍推广。
    对于这个问题,我在1984年以后,曾经进行了一点探索,但至1993年没有取得一点进展。长期的、反复的挫折教训,使我认识到:单纯的,生搬硬套的采用别人的经验是行不通的。为此,我又反复的学习了辨证论治的概念。《说文》说:“辨,判也。”《广韻》说:“辨,别也。”证,《增韻》认为是“候”和“质”的含义,《宋书·沈约自序》认为是证据。《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被认为是具体应用辨证论治于临床的先驱,它明确的阐明证、脉是进行辨证论治的两大依据。而细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大量蛋白尿的方剂和使用方法,大都违反这个原则。
    在脉、证并重原则指导下,我对一些病证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发现大量蛋白尿的患者,大都具有以下特点:①全身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仅有尿色黄赤,脉沉弦细涩;②全身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仅有尿色黄赤,排尿时泡沫多,脉弦细涩;③全身尢任何自觉症状,仅有尿色黄赤,脉滑小数;④全身无任何自苋症状,仅见尿色黄赤,面色皓白,脉弦滑稍大;⑤仅见尿色黄赤,咽喉干痛,脉浮;⑥仅见口渴口干,尿黄赤,舌苔薄黄或薄白,舌尖红赤,脉细;⑦仅见口干口渴,尿黄赤,舌苔白,舌尖红,脉弦滑;⑧仅见面色皓白,口干口渴,尿黄赤,脉虚弦滑;⑨仅见面色皓白,口干口渴,尿黄赤,腰酸,脉虚弦滑;⑩仅见面色皓白,轻度浮肿,口于口渴,腹满纳呆,腰酸,尿黄赤,脉虚弦滑;⑾仅见面色皓白,轻度浮肿,下肢沉重,尿黄赤,腰酸,脉虚弦滑;⑿下肢浮肿,沉重乏力,尿色黄赤,舌苔黄,脉浮滑等。事实证明,这些患者都没有明显的脾虚、肾虚、瘀血脉证,或很少具有脾虚、肾虚、瘀血的脉证。从此以后,我就以事实为根据对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的大量蛋白尿者进行了观察。例如:凡见尿黄赤者,即根据情况酌加知母、黄柏、连翘、瞿麦、萹蓄、茯苓、泽泻、茅根、木通;咽喉疼痛,鼻干者,酌加桑叶、蝉蜕、僵蚕、苏叶、牛蒡子、薄荷;若咽喉干痛久久不愈者,酌加元参、麦冬、生地;口干渴较甚者,酌加花粉、知母、生地、山药、元参,甚者加大黄、滑石;舌尖红赤者,酌加木通、滑石、连翘;面色皓白者,酌加黄芪、人参、党参、麦冬、五味子、当归;面色萎黄者,酌加健脾除湿之苍术、白术、苡米、山药、青皮、陈皮;腹满纳呆者,酌加苍术、白术、青皮、陈皮、茯苓;腰酸者,酌加生地、五味子、山萸肉;脉浮者,酌加蝉蜕、苏叶、薄荷、桑叶、牛蒡子、僵蚕;脉滑者,酌加清热之知母、黄柏、芦根、花粉,或化痰之半夏、竹茹、陈皮、桔梗;脉虚者,酌加补气养阴或补气养血之黄芪、当归、人参、党参、麦冬、五味子;脉濡者,酌加山药、苡米、白术、扁豆;脉弦者,酌加附子、肉桂;脉涩者,酌加温阳之附子、肉桂,活血之益母草、桃仁、红花,理气之青皮、陈皮。并分别根据桑菊饮、生脉散、防己茯苓汤、防己黄芪汤、当归补血汤、橘皮竹茹汤、瓜蒌瞿麦丸、六味地黄汤、资生丸、导赤散、升降散、芪脉地黄汤、十味温胆汤、参芪丹鸡黄精汤进行化裁,初步取得了一些疗效。
 
    更多病例在整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