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堂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病后保健 >  > 正文

糖尿病

2017-05-16 11:50admin正中堂

糖尿病常规保健与防治

糖尿病总括

    病因
  西医认为: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在禁食情况下,正常人空腹血糖水平为3.96.4mmol/l。即使在吃饭以后,最高也不会超过10mmol/l。因为人体内有一套调节血糖的机器。这套机器由激素、神经预肝组成。当人们禁食饥饿时,肝就会将贮存在其内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循环中,供给细胞组织的需要;吃饭后,血糖升高,肝又能把血糖转变成肝糖原而贮存在肝中以备需要。调节血糖的激素在控制血糖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胰高血糖蜜、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及生长激素,胰岛素则使血糖降低。它们之间既相互对抗,又相互调节。当血糖升高时,就会刺激胰岛素释放;而当血糖降低时,则会引起使血糖升高的这一类激素释放,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糖皮质激素。由于它们之间的微妙作用,使得血糖能够保持在正常范围。
  神经在调节血糖方面也起重要作用。当血糖降低时就会有饥饿的感觉而要找东西吃,这就是神经系统作用。调节血糖有两套神经,其一为交感神经,它兴奋后就会使血糖升高,例如人们在发脾气和情绪激动时,血糖会升高;其二是迷走神经(又叫副交感神经),它兴奋则使血糖降低。正常时这两套神经作用保持于平衡状态。当激素和神经之间失去平衡就会使血糖升高或降低;同样当肝释放到血循环中的葡萄糖的量发生变化,也会使血糖水平发生变化。血糖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疾病。糖尿病就是因为胰岛素缺乏而引起血糖过高。
  人的胰腺的胰岛中含有许多种细胞,其中一种叫壁细胞,它能制造和释放胰岛素到血循环中去。正常人在胰岛素帮助下,血糖有下面几条去路:
  1.进人肝和肌肉,转化为贸糖原与肌糖原而贮存起来;
  2.进入脂肪细胞转化为脂肪而贮存起来;
  3.进入各组织细胞转化为细胞组成成分;
  4.在各组织细胞中进行酵解和氧化以产主能量和热量,供人体活动、工作和学习的需要。糖尿病病人因胰岛素绝对缺乏或相对缺乏,上述的血糖去路都发生障碍而产生糖尿病。
  临床表现
  糖尿病症候:
  1.口渴,多饮,多尿和多食,吃得多但身体反而消瘦;
  2.皮肤易长疖或痈,特别在天冷时也长;
  3.妇女有外阴搔痒,老年人皮肤搔痒;
  4.妇女在怀孕过程中曾出现过糖尿,或易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或胎儿生出时特别大;
  5.中老年人在餐后3小时后出现心慌、微汗和饥饿感;
  6.手术或外伤后曾出现过糖尿。发现上述症状,就应到医院去检查,以便早期确诊和治疗。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是指目前血糖完全正常,但得糖尿病的危险较大的人群。包括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有糖尿病者,肥胖者特别是肚子胖较突出者,血糖曾经高过或者尿糖曾经阳性者,曾经有过糖尿病的症状,生过8斤以上的巨大婴儿的妇女;有人主张把高血压、高血脂及吸烟者也列入高危人群的行列。高危人群是糖尿病人的后备军,如不进行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心理调节,他们得糖尿病的机会要比其他人大的多。

糖尿病病人旅行注意事项 1.旅行前要准备什麽东西,向医师要一份病历摘要及处方,并依旅游日数准备两倍的药量。2.药物分装在不同的旅行袋,随身携带。血糖测定仪器和测尿糖的装备。3.预防低血糖的食物。4.点心,供误餐时食用,如饼乾,三明治,水果。5.两双方便走路的鞋,供长期步行时替换。6.足部护理所需的东西,如乳液,指甲剪,棉袜或毛袜。7.旅行时随身携带识别卡或戴上刻有糖尿病字样的项链或手链 。8.胰岛素,通常可在室温下放置二,三个月之久,但不要放在太冷或太热的地方。 每个国家的胰岛素浓度不一定相同,若需在当地购买胰岛素,要特别注意。9.最好每天都能测血糖或尿糖,因为旅途中的兴奋,压力,作息的改变以及所吃的食物都会影响血糖值。
糖尿病患者能饮酒吗 所有的酒都含有一定量的酒精,而酒精在体内要由肝脏来解毒。糖尿病病人由于糖代谢紊乱,不能象正常人那样在肝脏内贮存葡萄糖,所以肝脏解毒能力较差。糖尿病本身能引起糖尿病性肝病,酒精会加重肝病变,如脂肪肝等,严重时可导致肝硬化;过量饮酒可以发生高血脂,加速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量饮酒还会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出现低血糖并掩盖低血糖症状而对病人不利。此外,长期饮酒还可能导致肠道营养物质吸收障碍,造成相应的营养物质及维生素缺乏。因此,重症糖尿病合并有肝胆疾病,心血管并发症等,尤其是正在用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者,不宜饮酒。轻型患者而又有饮酒嗜好的,一周应少于2次,每次不超过280ml啤酒或25ml烈性酒。不宜空腹饮酒,所以酒的热量应在碳水化合物的热量中相除,如饮280ml啤酒应减少主食15-20g

糖尿病患者能吃糖吗 糖按分子结构一般分为单糖、双糖及多糖。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在水果中含量丰富。甜度大,吸收速度快,食后能迅速进入血液中。双糖(如蔗糖、麦芽糖)食后也很快进入血液。多糖大多以淀粉形式存在于食物中,还有一种形式为食物纤维,多糖消化吸收过缓,有利于保持血糖平稳,因此,糖尿病病人应食多糖而避免含各种糖果及含糖的点心、小食品、冷饮、果汁,糖尿病控制2小时还应免食水果。

糖尿病病人可以吃哪些食品 糖尿病病人需要控制饮食,对于甜食、主食往往多有限制。当今市场上有很多低糖、无糖的食品,还有一些无糖的甜品,甚至在这些食品的包装上,还标有专治糖尿病的字样,其实,凡是食品,多用米、面粉加工而成,虽然标以低糖无糖,米、面粉仍属糖类食品,对于所谓无糖月饼,无糖饼干,糖尿病病人不宜放纵食欲,大享口福。
控制糖尿病病人的饮食主要是控制总热量,严格地说,只要总热量在允许范围内,对食品的种类,如果营养平衡,一般没有限制。水果含糖虽高,吃水果产生的热量,如果计入每天的总热量以内(则要减少其他食品!),糖尿病病人吃水果是不受限制的。吃得多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之一。饥饿感是糖尿病病人的一大痛苦。因此,选择哪些食物给病人以充饥,也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糖尿病病人的副食应该选择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我国盛产大豆,各种豆制品式样种类繁多,为糖尿病病人提供了很好的饮食资源。如果条件允许,可选用瘦肉、鱼、鸭、蛋、牛奶等食品。在脂肪方面,可以适量吃些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等。在动物脂肪中,鸡油、鸭油等含有饱和脂肪酸较猪油少;而在植物脂肪中,如椰子油、橄榄油含饱和脂肪酸则较多。因此,不能笼统地拒绝使用动物脂肪或盲目地应用植物脂肪。下列蔬菜可供糖尿病病人优先选用:大白菜、油菜、菠菜、韭菜、菜花、青椒、苦瓜、丝瓜、西红柿、绿豆芽、莴笋、茄子、空心菜等。
  凡是引起糖尿病病人血糖急骤升高的各种饮食,应列为禁忌范围。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病人应该禁止食糖及其制品;还应该从严限制食用白薯、马铃薯、芋艿、粉条、果酱等食品;凡是含淀粉较多的食物,均应该少吃,如红小豆、绿豆等含淀粉偏多,所以,吃红小豆、绿豆时,应该相应地减少主食用量。同样,对洋葱、蒜苗、藕、胡萝卜、鲜蚕豆、鲜豌豆等也应该少吃。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既常见又重要的并发症,因此,应该少吃含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食物经高温油炸后,常破坏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因而亦应该少吃煎炸食品。

糖尿病患者发生神经病变时的护理 糖尿病人合并神经病变时,护理至为重要。1)有剧烈疼痛者,除应用止痛剂外,还可进行局部按摩及理疗改善血液循环,保护皮肤,防止烫伤及溃疡的发生。一旦发生,应按时换药,注意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 (2)有膀胱功能障碍者,除用药物及针灸治疗外,应帮助病人按压下腹部,使膀胱残余尿尽量排出,应要时应留置导尿管。 (3)有颅神经损害者,应根据不同的颅神经病变,采取不同的护理,如有面神经损害,眼不闭合时,应注意保护眼,除用抗生素眼药膏涂眼外,要戴眼罩,以防止暴露者角膜炎;有第X对颅神经损害出现进食困难者,应鼻饲流质饮食,维持营养,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有下肢活动受限者,应将下肢放于功能位置,避免发生足下垂。

糖尿病患者感染的护理 糖尿病病人易患感染,而感染又可加重糖尿病,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故糖尿病病人一旦发生感染,除积极治疗外,尚需认真护理。具体如下:1、结合病情严格执行饮食治疗。 2、加强口腔粘膜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预防褥疮。 3、仔细观察病情变化,记录神志状态、呼吸、气味、血压、脉博、体温及出入量。 4、定时测尿糖、尿酮体及血糖、血酮体。 注意观察各种药物的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做到及时处理。

糖尿病病人家属要注意什么  糖尿病的治疗除了医护人员及病人的努力外,家属的作用也较为重要。糖尿病病人的家属应注意:1、关心病人,尤其是对老年病人更应备加关心和爱护,给病人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2、配合医师,鼓励和督促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严格控制饮食并按饮食治疗要求作好食谱花样,督促病人自我监测血糖和尿糖及定期去医院复查,督促病人按时按量用药,切不可突然中断治疗。3、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督促病人戒酒戒烟,协助病人进行体育锻炼,并注意在运动中保护病人,防止足的损伤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4、了解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为预防治疗措施,一旦发现低血糖反应,家属应能立即识别并作简单处理。

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主要是感染,此外与牛乳喂养亦有一定关系。
  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有:
  (1)肥胖。肥胖是诱发型糖尿病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度肥胖者糖尿病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4倍,而极度肥胖者则要高30倍,且腹部肥胖较臀部肥胖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更大。肥胖者的胰岛素受体减少、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
  (2)饮食。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过多,高糖高脂肪饮食可诱发糖尿病。尤其是长期以精米精粉为主食,造成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大量丢失也可能诱发糖尿病,因为某些微量无素如锌、镁、铬等对胰岛素的合成及能量代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年龄。糖尿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40岁后患病率开始明显升高。50岁以后急剧上升,高峰约在6065岁。
  (4)体力活动。体力活动的减少亦是目前糖尿病患病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体力活动减少一方面可引起肥胖,另一方面也可以影响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并使其敏感性减弱。
  (5)应激因素。应激是当人体受到外界致病因素影响时机体的保护性生理反应。当处于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严重外伤、大手术等应激情况时,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等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加,会使部分患者发生高血糖。这些人中部分患者随疾病的好转可恢复正常,而另一部分则成为糖尿病。
  (6)妊娠。有人认为多次妊娠可能是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7)药物。某些药物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如氯噻酮、双氢克尿噻、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等),口服避孕药及普蔡洛尔等。

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糖、蛋白质、脂代谢紊乱而造成的一种慢性病,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案有三:饮食、运动、胰岛素,其中饮食和药物已为大家熟知,运动疗法则比较陌生。其实,运动是控制糖尿病症状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运动有助于抑制不运动的肌肉对糖的利用;另一方面,运动能促进局部血流增加,使胰岛素在深度较低的情况下就能保持较正常的血糖代谢,因而使紊乱的糖代谢得到改善。运动疗法比较适宜于轻度及中度II型糖尿病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据国内学者临床观察,进行30分钟的活动后,血糖可降低1216%并可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量减轻胰岛的过度负担从而提高临床疗效。运动疗法的形式:步行、慢跑、游泳、太极拳……患者可根据自身的情况任选12项,其中步行是国内、外最常用的,应作为首选。研究证实,每次散步30分钟,每日两次,是糖尿病患者的良方。中老年人以每小时3公里的速度散步1.52小时物质代谢率提高48%,糖代谢率也随之改善。糖尿病患者经6小时的徒步旅行后,血糖可降低60毫克升。平时在家里,糖尿病患者也可作运动练习。方法一:踮脚尖。将手扶在椅背上踮脚尖(左右交替提足跟)1015分钟;方法二:爬楼梯。上楼梯时,背部要伸直,速度要依体力而定;方法三:坐椅运动。屈肘,两手叉腰,背部挺直,椅上坐、立反复进行,时间以自己体力而定;方法四:抗衡运动。双手支撑在墙壁上,双脚并立使上体前倾,以增加肌肉张力,每次支撑15秒左右,做35次;方法五:床上运动。平躺床上,将脚抬高(可用棉被或枕头将脚部垫高),等脚发麻时再慢慢坐起来,如此反复。以上五种运动形式,可任选其一,也可交替进行。
  运动疗法的要点:适度、全身锻炼  运动强度应控制在中等。适当的运动量应是全身出汗,心率在130以下,每次持续2030分钟,逐渐延长至1小时。使全身的肌肉都得到锻炼。这样有利于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因此要选择耐力性的全身运动。不过每次运动前都要有10分钟准备活动,注意运动疗法应和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相结合,等血糖和尿糖基本稳定后,再开始运动疗法,避免空腹和注射药物6090分钟时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避免在腿部注射胰岛素等。所以运动疗法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糖尿病病人运动注意事项 如果您是糖尿病病人,您知道为什麽需要养成持续运动的习惯吗?它的好处是促进体重减轻,维持理想体重,促进胰岛素发挥功能,帮助血糖控制,降低胆固醇,三酸甘油酯增加心肺耐力,增加肌肉、血管弹性,帮助降低血压,增加血液循环,促进自信心,行动较积极、乐观。可以做那些运动能增进肌肉使用氧气,以迎合其能量需求的有氧运动最佳,例如,散步,慢跑,有氧舞蹈。运动原则是甚麽
  1.时间,勿在饭前或饭後一小时内,最好饭後1-2小时,连续30分钟。
  2.次数,至少一周要三次才能达到效果。
  3.强度,运动的目标在於使运动时心跳速率达到相关年龄运动後最大心跳速率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五为原则,但是以心脏负荷的程度为前提,请勿勉强。
    运动时您应该注意的有:
  1.运动强度要慢慢地增加,运动前後应做适当的暖身,缓和运动。随身携带方糖,巧克力,饼乾或饮料,在低血糖发作时,立即食用。
  2.随身携带识别卡,最好有人陪伴。
  3.运动时需穿适当的鞋袜和其他保护物,赤脚运动是很危险的。
  4.血糖控制不良(饭前血糖值超过250毫克/公升或常有低血糖发作)或生病时不宜运动。
  5.不要空腹运动,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血糖药物後。
  6.在极端温度(高温,极冷)和天候不良(雾天,雨天)时,不宜做室外运动。
  7.有视力模糊,玻璃体出血,神经系统知觉损害或曾有高血压,中风,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好者,不适合做剧烈运动,需让医师评估後再运动。早期侦测尿中的微量白蛋白,早期治疗。

糖尿病预防4要点  对于糖尿病的预防,有四个要点:
  1.是多懂一点,即对糖尿病的知识多懂一点,对其危害多懂一点,对其防治措施多懂一点。
  2.要少吃一点,就是让摄取的总热量少一点,不只主食要少吃,而且副食,特别是高热量的副食也要少吃。不要认为吃就是福,有时吃也能吃出麻烦来,要适当地吃,科学地吃,有道理地吃,不能胡吃乱吃。
  3.是勤动一点,要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这样控制了饮食,再加上增强了锻炼,体重就不至于过胖。我们已经知道,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不肥胖,得糖尿病的机会就会减少。英国有一句谚语说:腰带越长寿命越短。所以控制体重是很重要的一条。
  关于肥胖,还有一点必须提醒大家。肥胖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叫做苹果型肥胖,体型像个苹果,是圆的,肚子特别大,四肢则较细,也叫中心性肥胖。这种肥胖者的脂肪都堆积在心脏、胰腺、肝脏和肾脏周围,对身体影响很大,容易得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苹果型肥胖在男性较为常见,女性也有。另一种叫做梨型肥胖,脂肪主要堆积在臀部和大腿,这种肥胖对健康的影响稍微小一点。当然还是以不胖为好。如果你有苹果型肥胖,腰围很粗,就更得注意加强身体锻炼。
  4.这是指心理调节方面的问题。一个好的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也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因为吃得多、锻炼少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有这种情况,也许你原来还得再过两年才会得糖尿病,只因为一次大的精神刺激,很长时间愁眉不展,可能很快就得糖尿病了。
  这四个要点说起来容易,长期做到就难了。希望大家能切实做到,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糖尿病病人饮食禁忌 糖尿病病人忌饮酒  酒类每克中含14.64千焦(3.5千卡)热量,为高热量食物,有消耗体内热量的作用。过量的酒类可以发生高脂血症或造成代谢紊乱,使肝脏负担加重。糖尿病病人在饮酒时,进食一些碳水 化合物的食物,血糖即可升高,使糖尿病失去控制。常饮酒而不吃食物,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使血中葡萄糖量减少,出现低血糖症状。因此,重症糖尿病合并肝胆疾病者,尤其是正在使用胰
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物的患者,要严禁饮酒。 糖尿病病人不宜多吃水果  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而且能被机体迅速吸收,引起血糖增高。因此,重症糖尿病病人,不宜吃过多的水果。为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于两顿饭之间或运动 后食用少量水果,但应注意血糖和尿糖的变化。如果吃水果后尿糖增加,则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以免出现血糖过高。如果病人平素就喜食水果,并且病情也比较稳定时,可吃少量水果,但须减少主食的量。一般方法是,每天吃200克水果, 如梨、苹果、桃等,可减主食25克。总之,糖尿病病人最好少吃水果,特别是含糖量高的水果,如香蕉、葡萄、柿子、橘子等,最好不吃。 糖尿病病人不能用不吃主食来控制血糖  有些人认为,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重要的是饮食治疗,而饮食治疗是以控制主食摄入量来达到控制血糖升高的目的。这种想法,是不够正确的。 因为葡萄糖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若不吃主食或进食过少,葡萄糖来源缺乏,身体就必然要动用脂肪,脂肪在体内分解生成脂肪酸,并在体内燃烧后释放出能量。由于脂肪酸产生过多,常伴有酮体生成,经肾脏排泄可出现酮尿。因此,无论是正常人或是糖尿病病人,每日主食不能少于150克, 即碳水化合物进量不能低于150克,否则容易出现酮尿。 此外,不吃主食也可以出现高血糖。由于体内需要热量,在饥饿状态下,需动用蛋白质、脂肪,使之转化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的不足。长此下去,病人可出现形体消瘦,抵抗力减弱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糖尿病病人不宜多吃盐
  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医生们通常是把限制饮食,特别是限制进食含糖高的食品,作为重要的防治方法来指导患者。但是,对限制盐的摄入量则很少引起注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过多的盐,具有增强淀粉酶活性而促进淀粉消化,和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而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病人也不宜多吃盐。

糖尿病高血压——高度危险 与非糖尿病病人相比,糖尿病病人发生高血压的比率要高出1.5—2倍。糖尿病高血压对心、脑、肾损害程度远大干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或单纯糖尿病患者。因此,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关于高血压的处理指南规定:凡是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都定为高危或极高危人群,一经发现,必须立即服用降压药物治疗,使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对于每一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特别是已有5年以上糖尿病病史或血糖水平较高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了解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尤其是对肾脏和眼底的损害。患者应定期检查眼底和尿微量白蛋白。对于高血压病程先于糖尿病的患者更应注意心脏受累情况,必须定期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应如何选择降压药物呢?目前公认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应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压,还有保护肾功能、逆转肾损害的作用。但由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往往很难用一种降压药物控制到理想水平,因而应考虑联合用药。
  钙拮抗剂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肾脏功能有保护作用,尤其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时能使血压得到理想的控制,同时它对血糖、血脂的代谢都没有不良影响,因此适合于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
  Α1受体阻滞剂对血糖无不良影响,又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很适合于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
  小剂量双氢克尿噻通过利尿保持肾功能,且无明显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因此也适合于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只有大剂量利尿剂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易导致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因此这几种药物均不宜用于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
  最新研究表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控制在80mmHg时,对减少心脑肾的损害和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要比控制在90mmHg时好一倍。因此,糖尿病的病人血压还是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最好。专家建议收缩压宜控制在120mmHg,舒张压控制在80mmHg或以下。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 下面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一些常识介绍给大家,希望糖尿病人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治疗,很好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和正常人一样颐享天年。
  中医是怎样治疗糖尿病的
  1、首先要控制饮食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孙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饮食治疗的先驱,他曾提出糖尿病患者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唐王焘还提出了限制米食、肉食及水果等。他们均强调,不节饮食纵有金丹亦不可救!”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如猪胰子1只,低温干燥,研成粉状,每次服9克,每日2次;三豆饮:绿豆100克、黑豆50克、赤小豆50克,煎汤服用;苦瓜炒肉:鲜苦瓜100克、瘦猪肉50克,武火炒后食用等等。但服用这些验方时也应将其计算在每天摄入的热量之中。
  2、必须配合运动 《诸病源候论》提出,消渴病人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外台秘要》亦强调:食毕即行走,稍畅而坐,主张每餐食毕,出庭散步。说明适当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这一点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的选择要适当。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不能强所不能。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散步、快速行走、健身操、太极拳、滑冰、游泳、老年迪斯科等。运动强度过大或活动时间太长引起劳累,会使病情加重。尤其是严重缺乏胰岛素的患者及合并冠心病、肾病者,应该限制活动量。但运动强度太小又起不到治疗作用,特别值得推荐打太极拳,它具有轻松、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点,是糖尿病患者最为适宜的运动形式。
  3、注重调摄情志 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都和情绪有一定关系。因此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正确对待生活和疾病,节喜怒减思虑。保持情志调畅,气血流通,以利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4、中药 常规治疗 传统的中医治疗糖尿病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三消论治。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不能仅停留在分析三消水平上,应该纳入包括现代医学检查项目在内的,所有能反映病情多方位的指标,用中医的辨证和西医的辨病相结合。一般分为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
  (1)阴虚燥热(见于糖尿病的早期)表现为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采用养阴清热治疗。选用一贯煎加味(生地30克、沙参10克、枸杞子10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川楝子10克、黄连10克、丹参30克、葛根30)
  (2)气阴两虚(见于糖尿病的中期)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采用益气养阴治疗。选用生脉散加味(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生地30克、生黄芪30克、苍术10克、玄参15克、丹参30克、葛根30)
  (3)阴阳两虚(见于糖尿病病程较长者)表现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混浊如膏,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采用温阳育阴治疗。选用金匮肾气丸(肉桂10克、附子10克、生地10克、茯苓15克、山萸肉10克、山药10克、丹皮10克、泽泄10克、丹参30克、葛根30)治疗2月左右,血糖控制满意。
  中医治疗糖尿病,应扬长避短选择好适应症。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药绝对没有西药快,但它注重整体调控,在改善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西医。对中药可否和西药合用,我们认为当病情控制不好时可以考虑合用,但应间隔半小时左右为宜。